
#看,艺术家
谷口玛利亚
Vol.7
谷口玛利亚,图片由Silverlens艺廊提供
菲律宾艺术家谷口玛利亚的一头短发给人留下硬朗清爽的印象,而她标志性的砖画(Brick Painting)系列“无题”(Untitled)常被误解为冰冷的单色画,创作过程中重复绘画黑色方块甚至被视为一项冥想练习。对于谷口玛丽亚来说,创作砖画帮助她思考,出发点与皮肤、图案、系统和建筑等元素有关,经过长年累月地绘画,她建立了一套独有的内在逻辑系统。
左:《Untitled》(2018),谷口玛利亚,作品由carlier gebauer艺廊于2018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中呈现;右上:谷口玛利亚的“无题”系列绘画细节,图片由Silverlens艺廊提供;右下:谷口玛利亚于Take Ishii艺廊东京空间的个展现场,2017,图片由Take Ishii艺廊提供
谷口玛丽亚自2008年起持续创作的“无题”系列,隐含了她对菲律宾政治和社会现状的间接指涉,每一件画作都由看似无数的矩形组合而成,艺术家精细地勾勒每块方格微弱的白色轮廓,再填入不同色调的灰色和黑色,错落有致的格子仿佛砖块一般堆砌,构造出一种“砖墙”形态。通过如此一丝不苟的过程,谷口玛丽亚在平面上创造出复杂的图案,而画作的结构则体现了建筑的元素。这些简洁的砖画展现出艺术家的艺术理念 — 方法建构和重复,她通过创造一个有组织的结构方式,用最小化和雕刻化的方式对混乱的逻辑进行分析和整理。
谷口玛利亚的作品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展出,2017,图片由贝浩登提供
谷口玛丽亚为“无题”系列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无论是近距离观察细腻的笔触,还是保持距离感受“墙面”慑人的气势,该系列的巨幅绘画彷如一个黑洞,吸引人驻足深思。谷口玛丽亚多次展出以无数小砖堆叠出作品,包括她获得2015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时于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展览;由贝浩登(Perrotin)于2016年呈现其于香港的首次个展;同样由贝浩登于2017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带来的高2米多、宽4米多的大尺幅画作;及马凌画廊和Sliverlens艺廊于2017年末合办的群展“副歌”等。
左:《I see, it feels》(2015),谷口玛利亚,图片由贝浩登提供;右上:谷口玛利亚于贝浩登香港空间的个展现场,2018,图片由贝浩登提供;右下:《Untitled (Celestial Motors)》(2012)(录像截图),谷口玛利亚,图片由Silverlens艺廊提供
除了绘画,谷口玛丽亚的创作横跨录像、装置及立体等媒介,以此探索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及社会历史脉络。艺术家认为不同的创作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艺术思想,她将其砖画比喻为其他大型艺术创作的根基,而其他媒介的作品则是此根基的反射或折射。相对于砖画的抽象,镜头关注周遭生活的事实,例如在录像《I see, it feels》中,不同颜色滚过屏幕上的花朵,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而这种关于时间的思考在砖画的深浅明暗变化中同样有所体现。
《Untitled (Dawn’s Arms)》(2011),谷口玛利亚,图片由Silverlens艺廊提供
就媒介的选择,谷口玛丽亚表示由直觉及旅行经历而定,就像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展示的具象大理石雕塑曾是她到菲律宾一座大理石小岛拍摄录影《Untitled (Dawn’s Arms)》的灵感来源,创作过程彷如一场与媒介的“游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艺术家在巴塞尔艺术展的更多作品。
相关阅读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