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青铜器鉴赏|订阅本账号



木雕鉴赏

快来加入我们吧!传播木雕木文化知识、普及木材鉴赏要点,以及最专业的木雕木匠工艺素材分享,全方位资源共享平台。
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我们在木雕鉴赏等你
视频来源:8方史说
众所周知,对于文物来说,完整度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文物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当损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文物的关键信息会有缺失,对于青铜器,尤其如此。
如今能称之为国之重器的这些青铜器,大多是品相完整的,因为器身造型、纹饰、铭文等,代表了那个时代文化的典型,也是今人还原当时历史真实的重要指标。
然而,也有一些文物,即使残破不堪,却因为有着特殊的意义,也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宝。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安徽舒城县城内,因为听闻此处有丰富墓葬,有许多盗墓贼出没,公安部门对此严厉打击,破获了几宗盗墓案。在其中的一起案件中,文物专家根据盗墓贼的供词,找到了一座春秋大墓。
但是很可惜,这座墓葬早已被盗过,而且还不止一次。
数次光临的几批盗墓贼,不仅盗走了大多数陪葬品,还对某些不易携带的文物人为破坏,比如这件青铜龙虎大建鼓座。
它被发现时,覆满铜锈的底座已经完全毁掉了,上部分也有残破。专家们将它的残片小心收集起来,发现布满纹饰的两个对称虎头,四条对称的蟠龙雄壮威武,都极其精美。但由于损坏过于严重,按照文物系统的定级,专家们惋惜地将它暂定为三级文物。
这种建鼓座,是当时一种叫做“建鼓”的乐器底座。建鼓诞生于商代,在战国时期十分流行,一直到南北朝和隋代都有使用。《隋书音乐志》就记载说:“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殷所作也”。
所谓“植而贯之”,就是在建鼓座之上,有一根中空的圆柱,里头插上一根木柱,木柱的上方才是建鼓。
虽然有文献记载,但是建鼓流行的时代离现在太过久远,至今的考古活动都没有发现一件完整的建鼓,只有为数不少的建鼓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东周铜建鼓座,器身上八对十六条大龙在鼓座上弯曲盘旋,又有多条小龙交错簇拥,让人不敢相信这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创造。







木雕鉴赏

快来加入我们吧!传播木雕木文化知识、普及木材鉴赏要点,以及最专业的木雕木匠工艺素材分享,全方位资源共享平台。
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我们在木雕鉴赏等你
----------------------------------------------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请右上点【···】分享!看完请在右下角点个赞。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