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LOFT》总第39期|F:Film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创意聚场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15周年特刊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特刊封面拉页效果图

(封面设计:another design)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 

《OCT-LOFT》微电影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第一季海报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第十二季海报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计划是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构建的一个电影文化交流平台,旨在通过电影展映、导演交流、影片解读、制作分享的形式,聚集本土的年轻电影制作群体和艺术电影爱好者进行技艺切磋、思想碰撞,从而激发本土艺术新力量。


从2013年至2017年间,“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共举办13季。自诞生以来,“举重若轻”展映活动就将目光聚焦在艺术电影的创意表达上。


2013年5月9日,作为“新·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2013文博会的特别活动之一,“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一季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B10现场举办,由高鸣、耿军导演的微电影《OCT-LOFT》的首映式揭开了展映活动的序幕。


此后,“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以每年2~3季的频次在园区举办、呈现丰富多元的主题。例如2014年举办的第三季展映活动以“万玛才旦作品展暨文学电影创作谈”为主题,放映了4部由万玛才旦执导的影片,并邀请导演本人莅临现场,与观众分享电影创作与文学创作如何交融。作为展映主办方,OCT-LOFT也曾与美国圣丹斯Flimforward电影推广项目及多国驻中领事馆合作,通过“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获奖电影展映”“五国法语电影展”“河濑直美的风土世界”等专题展映,向观众推介美国、瑞士、加拿大、日本等国优秀的剧情、实验电影;第十二、三季展映活动邀请李振华担任顾问,其中2017年举办的第十二季以“再遇动画实验”为主题,将平面动画领域的优秀艺术电影纳入展映范畴。


这些主题各异的展映活动,在为优秀艺术影片提供放映平台、拓宽观众艺术电影欣赏边界的同时,往往也邀请影片主创、资深影评人或学者到场分享,通过与观影者的交流,不断激发出艺术电影创作与评论的崭新可能。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现场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2014年4月,“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三季:万玛才旦作品展暨文学电影创作谈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一季,影片主创交流现场


滑动查看更多现场图片



高鸣:创意园是一个梦想之地、精神家园

采访 + 整理 | Ewbar+DCM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高鸣

独立电影人,代表作有《回南天》《排骨》《阿松》等,其中《回南天》获第21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最高奖;他导演了《OCT-LOFT》微电影,策划执行了由创意园于2012-2013年间主办的 “OCT-LOFT电梯轿厢艺术项目” 等公共艺术活动


作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B3栋最早的入驻者,做设计、办展览、拍电影,一晃10年过去了,高鸣成为了创意园亲密的“老友记”,他与耿军为创意园拍摄的《OCT-LOFT》微电影为园区里的代表性的事件与空间留下珍贵的记录。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推进着自己的创意表达,目前全身心投入到电影创作中。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GDC外围展“回到中国”主题邀请展现场


最早来到创意园与这里发生“关系”,是2011年的GDC外围展“回到中国”主题邀请展。展览结束之后,我应邀入驻园区。当时北区还有部分区域在施工,这种“正在进行时”带给我更多的期待。创意园对申请进驻的创意机构敞开怀抱,对于众多创意人而言,这里是一个“梦想之地”。


2012 年我们“兄弟设计”为创意园文博会的特别活动 "OUT-LOOK 展望 " 设计品牌形象,创意园团队开放的思维让我们的设计得以体现。我们打破平面的方式用黄、蓝两色的圆球来现场组合出“OUT-LOOK”品牌字体,当黄、蓝两色的圆球铺满南、北区的时候,简直就是一片创意的海洋。同年我再为创意园策划的年度艺术活动“电梯轿厢艺术项目”,邀请了20多位艺术家,分成10个小组,将园区内原有的十个工业电梯进行改造。我们还结集出版了一本书《电梯轿厢艺术项目》、做了一个项目纪录片《向前走》,在当时是一件很有影响力的艺术事件。我觉得也只有在创意园这个地方,这样一次关于艺术公共化、现场化的群体性艺术实践的、乌托邦似的想法才能真正地落地。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OUT-LOOK 展望”活动现场


在我和耿军为创意园拍摄的《OCT-LOFT》微电影中,我们围绕着艺术、音乐、设计等关键词呈现了多个创意场景:带西瓜头套的外卖员、焊接工人的电影梦、自制浪漫飞行之旅......影片想要传达园区那“无处不在的灵感”,同时也想引申出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事件与空间。可以说,从OCAT展馆、爵士音乐节到T街创意集市,在深圳加速变化、飞驰演进的时间表里,这些最初给予了我们创作灵感的事情并没有消失,现在还在创意园持续地发生着。可以说,创意园于我,就像一个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与拍档刘超共同创立的“兄弟设计”公司经历了最黄金的十年,也从一家平面设计公司,变为了“兄弟设计创意群”。可以说近年来深圳几次重大的公共活动或城市事件,我们都参与其中,比如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会徽设计、2017年第19届国际国际植物大会及2020深圳迎春花市等品牌形象设计。它们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深圳这个城市的个性与基因:包容、多样、开放。


创意园15周年了,我希望未来的创意园能秉持深圳这样一种城市精神,以更加包容、多样、开放的姿态,继续成为深圳的艺术、创意的先锋之地。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左 高鸣导演在《OCT-LOFT》微电影首映上致辞

◎ 右《OCT-LOFT》微电影截屏



王磊:电影放映的本质是现场艺术

采访+整理 | 王思语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王磊

制片人、放映员。2013-2017年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任职,创办 “举重若轻” 艺术电影展映 ; 参与高鸣导演的《回南天》、王学博导演的《清水里的刀子》和万玛才旦导演作品《气球》的制片等工作


王磊参与策划的“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活动由2013年至2017年共成功举办了十三季,成为深圳影迷心目中的小众佳作聚集盛宴。王磊始终相信“放映是火种”,聚拢起来的人们在一起看片、讨论,就是“围炉取暖”,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正是为这种“围炉取暖”提供了绝佳的空间和最合适不过的氛围。电影放映这一现场艺术也承担起让影像作品与观众进行对话的公共性功能,为园区生态的多元化种下了更多种子。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王磊最喜欢的角落是C2展厅前的榕树下,他觉得园区所有的树中,就这一棵大树最孤独,好像一个哲人在思考


加入创意园团队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我还记得第一次去面试,我从长沙坐高铁到深圳,去的时候有点忐忑,后来发现是多余的,因为创意园团队的同事们是一群年轻、包容、有活力和干劲的人,我很快就融入进去了。我对园区的最早的印象是旧天堂书店和海报柱,尤其是海报柱,上面有各种文艺活动的信息— 看似简单,但是体现出自由而竞争的气质,从这个小点,我就深爱上了园区。


做放映这个事情,也是很幸运。园区的艺术活动很丰富,也有零散的放映活动,但相对没有那么系统。看到了这点,我建议园区策划一个体量不大,但是有想法和态度的影展。正好那时候“园驻民”高鸣给园区拍了一个微电影《OCT-LOFT》,我和他一拍即合,把微电影的首映和其它几部艺术电影的放映结合起来,做了第一期“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没想到效果特别好,第一场来了好多人,一下就把我的放映能力激发了。这时候我才理解,园区的文艺生态已经非常好,而电影放映的加入,更是对这种“生态”的补充。


“放映员”这个身份并不是要标新立异,我看重和实践的是放映员所体现的、电影放映所具备的现场艺术的特征。我想要重新强调,电影放映的本质是现场艺术,希望“放映员”这个称呼,能把这一原则体现出来。在园区的四年,我们的每一场“举重若轻”展映都遵循着这个原则。虽然影展规模不大,但是质量不低,人气和气氛也非常好。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2013年5月,王磊向媒体介绍《OCT-LOFT》微电影首映暨首季“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


有一个小故事,2016年夏天的“举重若轻”影展,选了一部美国华裔导演王颖先生的早期电影《寻人》。这部电影的字幕是我们放映团队组织翻译的,电影中主人公说了一句京剧的台词:“一马离了西凉界”。这句话来自京剧《武家坡》,如果直译电影英文字幕会失去味道。王颖导演自己的版本,也没有特别要这么翻译。我就和王颖导演讨论,建议在中文字幕中把这句话的京剧原文附上,他表示非常赞同,此片后来的放映也都采用了我们的版本。这个小细节,恰恰反映了现场展映活动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深圳这个城市,电影文化的整体环境还是非常薄弱的,年轻人多、观看需求巨大。我曾提议“深圳应该举办一个与自身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国际电影节”,这个提议还作为标题上了《南方都市报》的重磅报道。结合园区发展来说,希望我们能有一个艺术电影院。我们的潜在基础非常好,稍微在商业上设计下就可能有不错的成绩。有了这样的地方,自然就吸引了影迷群体, 有电影产业相关的人群,这是非常符合创意园的“生态”内核的。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电影制片人,而制片人和放映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一个是拍电影,一个是放电影,可以说是抓到了电影最核心的两个环节吧。因为创意园,我爱上深圳,园区提供的放映实践机会,让我逐渐变为一个职业的电影人。我参与制作的作品《回南天》从一开始就与园区有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孕育了这部电影。创意园的核心文化和管理意识都在“生态”二字,我建议持续在生态上做文章,文化展览、艺术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动作所产生的辐射效果,应该被吸收、发酵和放大。最后,想对创意园说:15岁才刚刚开始,保持一个少年心。加油!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 王颖导演为“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季开幕片《寻人》做映前介绍


本文摘录自《@LOFT》总第39期「F:Film 电影,详见实体杂志P044-049。点击「阅读原文」,可在B站上观看《OCT-LOFT》微电影。欢迎留意杂志其他部分的发布……



向左滑动

浏览杂志内页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免费杂志领取通道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城区内部分区域

华侨城集团公司本部一楼前台、华侨城汉唐大厦大堂前台、华侨城创意园E5栋一楼(星巴克咖啡馆北门)展架、华侨城创意园E6栋宣传走廊展架、华侨城创意园F1栋通道(高文安面馆对面)展架、OCT当代艺术中心前台、华侨城大酒店大堂、威尼斯酒店大堂、欢乐海岸蓝楹湾酒店、欢乐海岸蓝汐酒店、何香凝美术馆前台、华美术馆前台。


➤官方微信号免费赠阅(即日起至6月30日)

step1:关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官方微信(oct-loft)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step2:转发本条微信于朋友圈并截图

step3: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与OCT-LOFT的故事对OCT-LOFT的观察,与朋友圈截图一起发送到微信后台

仅需3步,就将有机会获赠本期杂志!留言入选评论区的读者,还有机会获得OCT-LOFT定制精美周边一份。

杂志与周边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吧~

记得留下联系方式: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

*后续我们将以后台回复留言的方式通知获奖者,因包裹将以平邮途径寄出,请提供可收到平邮寄件的地址,并耐心等待。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LOFT》总第39期|F:Film @LOFT Film 创意 聚场 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刊 封面 效果图 another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