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距离新媒体特展《另眼:性别与媒介之间》闭展还有5天,影像动画师、声音设计师、独立音乐人王兆怡应邀来到临港当代美术馆,带来第十七期【滴水集】美术馆公益讲座:新媒体艺术实践——声音与影像的跨界。


王兆怡(littleshepherd)本科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前往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学习声音艺术。在讲座中,她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她的创作历程,带大家一同感受声音艺术为影像注入的能量。


▶ 平面设计师
→动画设计师
▲ 王兆怡2021作品选集
将平面设计作为职业道路起点的王兆怡从未预料到,一次商业项目中的影像音效设计工作,令她今后与声音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mini & more》,more studio
在伦敦学习声音艺术期间,王兆怡第一次接触到一项被声音设计师们用到极致的技术:声音采样。虽然没有扎实的乐理知识,她仍通过不断敲击不同部位,从罐头上采集到不同音高、音色的样品,结合自己的平面设计老本行,在最终的装置作品中呈现出声音与画面的交互感。
▲ 敲击罐头采集声音并制作成旋律

▲《sound illustration 1.0》
在冰岛的一次旅行,改变了王兆怡的职业走向。空远寂静的雪原冰川之间,唯有水滴坠落的声响传进她的耳中。王兆怡在这样的环境中体会到了人类灵魂深处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与亲密。这样的感悟驱动着她去创作一些与地球母亲有关的作品。王兆怡通过随身携带的采样设备储存下滴水的声音,制作了一段旋律。
▲ 水滴声音采样
▲ 以滴水声为基础设计制作的声音片段
同时,在《The Great Silence》的启发下,她开始关注濒临灭绝的动物们。

▲《The Great Silence》
于是,她亲身前往各类不同的环境中收集声音,再结合动画影像制作,《The Neverland》诞生了。

▲ 王兆怡与同伴在户外进行声音采样
▲《The Neverland》
这部无人声短片从一个瞭望窗外的视线开始,镜头引领观众望向一个个濒危物种的生存场景:难以找到足够食物的北极熊、在被污染的海洋中数量急剧减少的海龟、珊瑚白化、失去森林栖息地的白蝙蝠、胶水陷阱中被人类当作食物捕杀的鸟儿、不再点亮农村夜幕的萤火虫、被拴在房屋门口成为人类的奴隶的猿猴……最后,画面中一个人孤零零地泛舟水上,镜头拉远,收回到窗户的视角。
在伦敦求学期间,王兆怡还受到坂本龙一等艺术家的影响,开始探索声音视觉(Audio Visual),在创作中将Live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使两者互相催化。她称之为“人造风景”。


▲ "MANUFACTURED LANDSCAPE" 部分作品画面截图
▲ 四方美术馆 "夜厂",collaboration with EAU
自称“斜杠青年”的王兆怡认同郭熙在 第十六期【滴水集】美术馆公益讲座:"新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 中表达的看法,认为“新媒体”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她希望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能不断扩展这一概念,超越常见的LED屏、投影等媒介,同时,也鼓励非从业者们探索属于自己的新媒体艺术。

▶ 现场问答

Q:
请问《The Neverland》向窗外看去的视角代表着什么呢?
A:
这部片子是从人的视角出发的,去看一看一些濒危动物生活的环境。这些画面大多有真实的影像依据。整个过程就仿佛在有着各种自然生物的乐园中游览一圈,到最后发现其它动物都灭绝,只剩下了人类,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Q:
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在丛林、冰原这些户外环境中取材,是否会感到有些危险呢?
A:
我们的工作当然是安全第一,大家都是有做好各种准备措施的。确实有同事发生过比较惊险的情况,好在最后大家都完好无恙地回来了。


东边一片海——儿童创意艺术展 (免费入场)
展期丨2021.05.28~08.30 周二~周日 10:00~17:00
展馆丨临港国际艺术园
地址丨上海市浦东新片区水芸路418号1F

另眼: 介于性别与媒介之间 (请凭票入场)
展期丨2021.04.28~06.09 周二~周日 10:00~17:00
展馆丨临港当代美术馆 2/3/5号展厅
地址丨上海市浦东新片区水芸路418号2F
本展门票请扫描
下方二维码购买


锦绣千纯·诗意湖光——唐千懿个展 (免费入场)
展期丨2021.05.28~06.28 周二~周日 10:00~18:00
展馆丨滴水·湖光公益文化空间
地址丨上海市浦东新区环湖西一路和海港大道交叉口
想要了解更多临港当代美术馆动态?
扫描以上二维码
添加“临港当代美术馆管理员”为好友
更有
LCAM活动交流群
期待您的加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