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说到青绿山水,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这幅展现了北宋时期千里江山壮阔美景的画卷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青绿”气息,那“青绿山水”的概念都有哪些呢?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局部


青绿山水是我国山水画的一种样式,采用石青、石绿、赭石、朱砂、雌黄、雄黄、金、银等天然矿物质颜料,以及藤黄、花青、胭脂等天然植物颜料绘制于绢帛或宣纸上,描绘自然景物的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即是青绿山水,在其萌芽时期便以大青绿的形态出现。相传,我国山水画史上第一幅独立而完整的山水作品,是(传)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它被誉为青绿之祖。
(传)隋 展子虔 《游春图》
本期艺术微课堂我们邀请了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刘旭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体会一下青绿山水这种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1、 青绿山水的主要颜色:
青绿山水主要使用石青、石绿、赭石三种颜色,源自于各种矿物质原石。石青、石绿色阶丰富而经久不褪,色泽鲜丽却并不浮艳,呈于绢上,显出一片绿郁葱葱、苍翠欲滴之感。
2、青绿山水绘画用胶:
主要有桃胶和骨胶两种。桃胶是桃树伤口所流液体干后凝聚成半透明状的晶体;骨胶是用动物骨头等胶脂部分熬制而成,呈颗粒或条状的半透明晶体。
3、 中国画的一些常见绘画技法:
点叶法
夹叶法
皴法
没骨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自然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山水画更是中国人有感于山川物象、社会生活所作出的独特认知和诗意表达。中国古人在山水画中不仅仅追求视觉审美上的愉悦,同时借山水以悟道,营造出“可观”“可游”的理想境界。山水画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精神,与当今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相一致,人们在领略当代青绿山水多元化艺术风貌中,可以静静去体味蕴含于山水画中的审美意境与哲学精神。
周末音乐会
家庭音乐会系列
国风·国乐——国学故事与民族管弦乐
时间:2021年6月12日(周六)10:30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
指挥:于帆
演出曲目:
民族管弦乐《国风》 赵季平 曲
筝协奏曲《兰亭》 王云飞 曲
筝:雷靛云
民族管弦乐《春眠不觉晓》陈中申 曲
笙与乐队《滥竽充数》 隋利军 曲
笙:唐富
舞剧《孔子》主题幻想组曲 张渠原 曲 于帆 改编
*以演出当日为准
音乐会融合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儒学文化、成语故事等内容,以民族管弦乐的形式呈现。观众在聆听打动人心的经典曲目的同时,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韵、领会中华传统文化之魂。
西洋乐器:
钢琴——郎朗 | 孙颖迪 | 张昊辰 | 陈萨 / 小提琴——吕思清 | 陈曦 / 大提琴——秦立巍 | 王健 / 打击乐——李飚 / 管风琴——沈凡秀 | 羽管键琴——盛原 | 钢琴三重奏——美杰三重奏 | 小号——戴中晖
民族乐器:
琵琶——吴蛮 | 赵聪 / 筝——袁莎 / 笛箫——张维良 / 胡琴——姜克美 / 民族管弦乐——张高翔 /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王以东 | 安志顺 /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彭家鹏 / 二胡——宋飞
交响乐:
交响——刘小龙 | 夏小汤|王纪宴 / 管乐——于海 / 指挥——张艺 / 中国交响——鲍元恺 | 谭利华 / 西方交响——吕嘉 / 梁祝——何占豪 / 交响童话——郑小瑛
声乐:
合唱——吴灵芬 / 民歌——曹文工 / 男高音咏叹调——戴玉强 / 中国艺术歌曲——王喆 / 男低音——彭康亮
歌剧:
民族歌剧——雷佳 / 歌剧指挥——张国勇/歌剧欣赏——张佳林 / 歌剧作曲——雷蕾
音乐赏听:
音乐何需懂——周海宏 / 歌曲创作——印青 / 歌词创作——王晓岭
舞蹈:
古典舞——王亚彬|黄豆豆 / 芭蕾——关於 | 赵汝蘅 | 孙婉婷|谭元元 / 民族舞——马啸 |丁伟、玉米提 | 潘志涛 / 现代舞——辛颖 | 黎星 / 编导——张继钢 | 陈维亚、殷硕/手舞——刘岩|
戏曲:
京剧——胡文阁 | 徐孟珂 | 史依弘 | 杜镇杰 | 陈俊杰 | 张慧芳 | 谭孝曾|燕守平/ 昆曲——周好璐 / 黄梅戏——吴琼 | 韩再芬
戏剧:
戏剧表演——叶逊谦
美术:
会徽设计——林存真 / 水墨戏曲人物画——李岗 | 马忠贤 / 玻璃艺术——王建中
文 案:高梦楚
通讯员:张媛媛
编 辑:陈书羽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