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图》
唐代摹本(旧传东晋顾恺之作)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文件格式
JPG 高清+TIF 高清
《女史箴图》
唐代摹本(旧传东晋顾恺之作)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文件格式
JPG 高清+TIF 高清
《女史箴》是在顾恺之生活的那个年代流行于上层社会女性之间的一篇文章,成书于顾恺之出生前50年左右。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一些大臣曾提出废黜她的主张,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为此采集历代贤德妇女的事迹用韵文形式撰写了《女史箴》,以为鉴戒。
“女史”是负责后妃礼仪教化的宫廷女官,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一种规诫性的文体。以女史的口气写宫廷规箴,通过歌颂古代妇女的“忠、孝、节、义”来规劝教育宫廷中的女子应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被当世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
《女史箴图》是根据文中故事以图画的形式加以描绘的。最早用来展示张华诗的作品已不可考,1986 年出土的北魏司马金龙墓漆案,就有班姬辞辇的场景,意味着张华的作品很早就被人们所引用。也有学者认为,最早期的《女史箴图》可能是晋朝官方为张贵人刺杀晋孝武帝事件警示后宫下令绘制。
《女史箴图》以长卷的形式分段绘制,每一段前题写与画面相对应的文句,每个单元单独成画,这种连环画式的手卷也是早期叙事性绘画经常采用的绘画形制。现存《女史箴图》最富盛名的摹本有两卷,一是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摹本,二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摹本。另有一卷新摹本藏于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被书画研究界多数专家认为是唐代摹本。内容由右至左展开,画心有九段单景式构图,原文题在每一段图像的右侧。《女史箴图》的开端原应另有三段图文,以及第四段题字,但在清乾隆时期已不存。顾恺之画《女史箴图》的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宋代,此画卷末 “顧愷之畫” 落款疑为后人添加。《女史箴图》有大量题字和印章,部分印章真伪尚有争议。画的拖尾部分有瘦金体楷书,现时学者认为是金章宗的书法,而且应是晚明时期才跟画心装裱在一起的。拖尾另有乾隆御笔提拔和画兰图,以及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题字。清乾隆时期,《女史箴图》成为清宫收藏,曾被存放在建福宫静怡轩中。1900 年,义和团运动,作品流散宫外。1903 年大英博物馆从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手上购得此画。约翰逊上尉于 1870 年出生于印度,后来加入了印度骑兵团,1900 年曾被派到中国参与八国联军之役。根据约翰逊上尉家人的说法,《女史箴图》是被他救下的一位贵妇所赠,但无法考证。
现存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现存原作 12 幅场景中的九幅,历代又在画卷两段添加内容。由于大英博物馆在收藏《女史箴图》初期,采用的是 “日式折屏手法的装裱手法,导致画面割裂,对此文物界一直颇有诟病。现在画卷被分为三部分平放展示。第一部分:原作部分(绢本设色),长 348 厘米,高 25 厘米;第二部分:后世添加部分,长 329 厘米,高 25 厘米;第三部分:清乾隆时期邹一桂所作松竹石泉,长 74 厘米,高 24.8 厘米。
现存《女史箴图》的九个片断为:冯姬挡熊、班婕辞辇、山水寓理、修容饰性、家族欢聚、同衾以疑、爱极则迁、静恭自思、女史司箴。
第一段:冯姬挡熊
画汉元帝率宫人幸虎圈看斗兽,后宫佳丽美人在座。有一黑熊突然跃出围栏,直逼汉元帝,冯婕妤挺身护主的故事。画卷中的冯婕妤长带宽衣,虽聘婷苗条,但面对跑过来的黑熊毫无惧色,临危不惧的精神表现的很突出。而那两个武士虽手执武器,一个在张口大声呵喊,一个用力刺向黑熊,但面露惊惶之色,与冯婕妤的昂首挺立形成鲜明的对照,更突出地表现了冯婕妤的勇敢与其它宫女、惊慌失措的神态。顾恺之在这一段中,充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性格。
插题箴文:本题箴已失。
第二段:班婕辞辇
画班婕妤辞谢与汉成帝同辇的故事。画卷中画了八个宫人抬着车辇,汉成帝坐在辇中回首看着后面步行的班婕妤,似乎怪她不肯同乘。同时又倾听班婕妤的慷慨陈词。辇后班婕妤侧身站立,面容庄重美丽。辇中还坐一妇人(可能是皇后)面朝一边不敢正视班婕妤的表情和辇后另一嫔妃两眼望着辇中似做思想斗争的神态,同班婕妤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班婕妤的高风亮节。
插题箴文:班妾有辞,割驩同辇。夫岂不怀?防微虑远!
第三段:山水寓理
画的是一座崇山峻岭,表现“崇犹尘积”。在山峡中有一匹刚露出头颈的马。山坡上有一只老虎蹲坐回首凝视。山下有两只兔子在奔跑。山旁有两只鸟,一只飞翔空中,一只立在山石上回首而望。山顶两旁画有彩云衬托的日和月同时出现,太阳里边有乌鸦,月亮里边有玉兔。是用象征手法表现《女史箴》文中的“日中则昃,月满则微”的道理。山下有一个人跪右腿,弓左腿,搭箭弯弓欲射,表现了“替若骇机”。从画面的布局来看,人物画中,间杂以山水、飞禽走兽,使画卷的内容显得生动活泼,没有单调的感觉。
插题箴文: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日中则昃,月满则微。崇犹尘积,替若骇机。意思是日月星辰、天下万物莫不盛极而衰。劝诫人们(女史们)得意时莫轻狂,得宠时不傲慢。
第四段:修容饰性
画的是两个妇女对镜梳妆。其中一个妇女正对镜自理,镜中映出整个面容,画家巧妙地展现出那种顾影自怜的神态。另一妇女照镜,身后有一女子在为其梳头,梳头的少女表现的尤为秀丽。旁边放有镜台仓具。三个人的姿态各不相同,却都让人感觉到幽雅文静,姿态端庄。画面显示了魏晋女性浓郁的生活气息。该场景想表现的是化妆只能美化容貌,不能美化品质,品质如果得不到美化,行为就会有错误和混乱,以妇德的标准改正和美化内心的品质,克服自己的邪念才能成为使自己真正具备美丽高贵的品德。
插题箴文:人咸知饰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意思是人们都只知修饰容貌,而不知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比这更重要。
第五段:家族欢聚
画一张悬挂有帷慢的床,床前有几。红衣妇女侧坐床内,一只胳膊搭在窗权上,面容严肃。一个男子坐床边,鞋尚未穿好,回头看着妇女。这是意在说明夫妻之间,也要“出其言善,千里应之”,如果其言不善,尽管是夫妻,也要造成“同衾以疑”。
插题箴文: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则同衾以疑。
第六段:同衾以疑
画的是夫妻二人并肩端坐,对面一妇女怀抱孩子,孩子手中正在玩一个圆球,另有一个孩子在地上爬着回头观望。旁边的一个妇女正在给面前的小孩疏小辫,孩子不太高兴,挣扎不肯疏,似乎是着急和其它孩子玩耍。画卷的上边有一中年人端坐读书,两旁有两个少女也一同观看,像是在讲解书的内容。全段描写人物众多,但表情各异,丰富多彩。这正是“鉴于小星,戒彼饮遂。比心盘斯,则繁尔类”的形象体现。
插题箴文:夫言如微,而荣辱由兹。勿谓幽昧,灵监无象。勿谓玄漠,神听无响。无矜尔荣,天道恶盈。无恃尔贵,隆隆者坠。鉴于小星,戒彼攸遂。比心螽斯,则繁尔类。
第七段:爱极则迁
画一男一女,男子在前,女子紧随其后,见男子回身做摆手相拒之状,便停了下来,作出一种扣心自问的姿态。这段是用来表示“欢不可以读,宠不可以专”。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而专宠必生傲慢,宠到极点之时便是被抛弃之始。
插题箴文:欢不可以黩,宠不可以专。专实生慢,爱极则迁。致盈必损,理有固然。美者自美,翩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所仇。结恩而绝,职此之由。
第八段:静恭自思
画一个妇女端坐,微微低下头来,似乎在沉思着什么。女人面部表情祥和,充分表现了“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靖恭自思,荣显所期”的箴文内容。
插题箴文:故曰: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靖恭自思,荣显所期。
第九段:女史司箴
表现了三个女子的形象。独自站立的女子是女史官,右手执笔,左手托着一本书正在批注着什么内容。对面有二姬相伴而行,一女子回首与另一女子形成对视,似乎还交谈着什么。
插题箴文: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时有 “才绝、画绝、痴绝” 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六朝人口语 “这个”,即指眼珠) 之中。” 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 “迁想妙得”、“以形写神” “悟对通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本平台收集甄选了近
2T
高清版古代书画资料
后续将会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
| 广而告知 |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时代
这一次
大唐之美
由齐东方等一线学者名师领衔
特邀服饰、书法、瓷器等方面术业专攻的杰出代表
从多方面给您展示唐代之美
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唐代艺术史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一次
宋之美
从瓷器、建筑、绘画、书法、花笺、
服饰、石刻、宋陵、赏石、苏东坡艺术
全面反映宋代的艺术成就
可谓国内首次
欢迎扫码了解
古建之美
特邀国内顶级院校专家学者和活跃的民间古建筑大咖
共同打造“0基础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系列专题课程
以飨热爱古代建筑的朋友
《梵物志》
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
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
书中有理性的分析
也有很感性的描绘
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已展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