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右上角“...”→“设为星标”
6月28日下午,“永远跟党走——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重庆大剧院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市政协主席王炯等,与来自重庆市各行各业的党员、群众代表一起观看演出,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全国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徐敬业,市委副书记吴存荣,重庆市领导、部分离退休老同志、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干部、重庆市获得功勋荣誉表彰的代表、基层党员和群众代表等观看演出。
演出以音乐舞蹈史诗的形式,共分为5个篇章,18个舞台艺术精品节目,在党的百年伟大历程叙事框架的基础上,带着观众跨越历史时空,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礼赞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感悟英雄人物崇高精神境界,恢弘的气势凸显“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开天辟地的崇高信仰与浴血奋斗、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惊天动地的辉煌成就”宏大主题。重庆舞台美术学会在此次文艺演出中以强大的阵容,高度的政治站位、责任心和专业能力,为党的100周年华诞献礼。整个演出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承办,重庆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统筹了整个项目制作,20余名主要创作团队专家呕心沥血,整个策划、创作、实施历经10个月,1000余名演职人员刻苦排练,倾力演出,包括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六所高校和重庆主要专业院团、文化机构、部分区县等单位派出了最强专业队伍参与,共同精彩呈现“永远跟党走——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重庆市舞台美术学会作为此次文艺演出舞台美术空间与视觉、大型置景、道具、视频、灯光、服装、舞台设施与安装工程等方面的主要创作及实施团队,成为了此次文艺演出制作的中坚力量。其中,舞台美术设计组由重庆市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阳舸、会长周小波,理事谢驰担任;同时,谢驰还承担了视觉总监、演出舞台视频影像与视频技术总设计工作;副会长沙缨担任灯光总监;由学会会员刘敏,李雅姝组成的服装设计组承担了近2000套演出服装设计制作工作;以16名学会会员为主的川美戏剧影视美术专业教师、研究生团队承担了2000余件演出道具和十余件大型美术置景的设计制作工作。
重庆市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舞美设计主创团队专家周小波教授介绍了这次创作过程:
本次文艺演出集合了重庆市最强策划的编导、音乐、表演、制作和项目管理、舞台美术设计的人才资源。在重庆市100年演出筹备组的领导下,全体主创团队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历时7个多月的精心策划,推敲打磨,经历了艰辛曲折的设计创作和制作过程。这场以时间节点推进的音乐歌舞史诗呈现的演出,将镜框式舞台的基本模式进行视觉重构,通过多个方案的反复对比和十余稿深化,最大程度对大剧场的空间现状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了舞台结构的整体和大气,并能够保障舞台使用中的内容变化节奏与演出调度的流畅。在当今舞台演艺前沿科技支撑下,这次舞台制作开展的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和舞台空间的视听融合表现基调,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厚重的历史史实特性。所以,分场次主题内容形式演变在大结构内保留了部分传统具象景片的使用,既丰富舞台效果,也是党的历史叙事中的几个具有象征寓意的典型视觉符号,例如大型置景金色党徽、红船、歌乐山烈士群雕、雪山草地和其他体量在6-8米的大型写实景浮雕升降和车台移动景片,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结合,具体而突出的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有关重庆的重要节点内容,同时,结合应用多介质视频影像表现,在视觉上基本做到了无缝衔接,与演员的表演也更具互动性,达到更丰富舞台层次感和视觉感染的效果。
重庆市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舞美设计主创团队专家阳舸说道:
这次演出舞台空间设计上充分利用了重庆大剧院大纵深空间的条件,将舞台分割为两层空间关系;前区以数字装置吊装升降舞台变换空间,造型重组舞台结构,后区以大型滑动开合屏隐藏合唱台,配合前区表演空间。本次演出舞美灯光音响系统集成方面,整合了全国多家优质专业机构资源。其中,上海鸿宾机电科技40台数控葫芦构成可以提升到12米的大型升降平台,光祥科技的高清屏1200多平米,超轻的碳纤维屏100多平米,北视红星科技的10台巴可UDX4K40四万流明激光投影机。欧玛LED蜂眼染色灯EoS-1000A :200只。欧码切割灯P7-2,100台台。彩熠染色切割灯1400ZL:60台。彩熠三合一470,60台,欧玛追光1500:4台。电动车台和10米高的电控开合LED屏,Arena播控系统,迈普视通R4000处理器,拼接融合,实时双备份无缝切换。
重庆市舞台美术学会理事、舞美设计主创团队专家、演出视觉总监谢驰介绍: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集成控制与数字影像艺术在空间与视觉上的创新表现,舞美组进行多次科技攻关,创新性的在重庆乃至全国首次使用双组联动数字葫芦吊装升降舞台,两块舞台板分别荷载5-7吨,通过12-14台数字葫芦和框架结构,实现每秒5米的高速提拉完成空中造型。配合音乐旋律实现舞台情绪表达。同时每块舞台板上还安装了碳纤维屏幕和大功率数字风机气柱等设备配合节目主题内容表演,减轻数字葫芦的荷载压力,预留的串线保障措施有效防止了舞台板在动态荷载和扭矩变形时屏幕发生信号中断问题。
影像表现方面,通过多层纱幕和LED屏幕为载体,利用了全息技术、裸眼3D技术、AR植入技术应用。在后期制作中,采用的是Brainstorm虚拟系统搭载UE4渲染引擎实现AR植入红军过雪山、红梅花、城市出现、花海的植入等效果,增加了电视画面的空间视觉张力。
其中《社会主义建设者》采用的是裸眼3D的制作技术,从最佳角度观测点为基准通过三维软件渲染出两列蒸汽火车开出体现大纵深交互式的观看关系。
为了充分展现《一片丹心向阳开》中红岩英烈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红岩精神,表达对新中国成立的渴望与向往,舞美团队运用数字化三维技术建模,将圆雕压缩成为80公分厚的浮雕模型,用3D技术雕刻了体量高达5.5米的烈士墓群雕。
在群舞《致敬百年》节目中,利用三维模型技术为南湖红船建模,并进行透视压缩后采用手工方式制作,优选了阻燃型轻量化材质,将长度8.6米,厚度0.8米的木船重量控制在200公斤以内,满足了威亚吊装的要求。《沁园春·雪》一场的场景景片设计中,配合影像对老重庆的街道与特色地理形态进行实物局部还原,演出现场伴随着雄浑的男声情景朗诵与演员们的表演,带领观众回到1945年的重庆街道,重现了《沁园春·雪》首次公之于世时,人们读到后的鼓舞与振奋人心的情景。
这次演出使用了2000多件呈现历史时期原貌的演出道具。各种型号和时期的红旗、枪支、行军装备、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等,都经过严格考证,按照历史文献、博物馆历史资料的考察与认证,逐一落实当时实际使用的真实型号,对应原型一比一进行轻量化材质转换与做旧制作,力图呈现当年真实风貌。四川美院影视动画学院舞美专业研究生、道具组长负责人伍先银对上述工作介绍时表示:“参与“永远跟党走——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晚会活动”,在前期的工作准备当中,与众多导演对每个节目景片演绎和道具沟通推敲,通过三维建模、气氛图、视频演示等形式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示,使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景片以及道具在现场的氛围情况,经过不断的磨合修改方案,进一步的调整以及优化,选模型以及加工制作,对党发展的各个阶段使用的道具更深入的推敲及细节改良,在后期制作阶段,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也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最终为党的生日递交出满意答卷”。
服装设计刘敏说:“这次演出使用服装近2000套,其中400套服装需要还原出当时历史痕迹,根据时代背景和当时环境进行设计表现,因为舞蹈等节目演出需要,需采用延展度较好的弹性面料,这给服装的设计、质感、肌理与做旧等工作造成了很大挑战,服装团队进行多次试验,花费大量时间加班加点来确保最后演出需要和效果。”整场演出节奏清晰,层次丰富,内容丰满,精彩纷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主题鲜明,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舞台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场激情飞扬、形式生动的党史教育。重庆市舞台美术学会团队以优秀的专业素质,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作风,多次进行技术与艺术上创作攻关。在制作中优化流程,精密操作,科学把控、稳定运行、不惧时间紧、要求高、经费紧张、操控难度大等困难艰辛,折射出的是各方团队科学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工作态度,高效团队合作与强大的执行力,最终保证了文艺演出的顺利完成和舞台效果的圆满呈现,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贡献了重庆舞美人的一份力量。
撰稿:伍先银、秦郡蔓、官雨昕
责编:卫荣
识别小程序
一键直达四届展购票通道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