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游牧计划的四位发起人在现场,左起: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会长乌·额·宝力格,导演乌尔善,杭盖乐队队长伊立奇,艺术家琴嘎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学术讲座单元对谈现场,左起:学者:乌·额·宝力格、孛儿只斤·布仁赛音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电影放映单元对谈现场,左起:蒙古族电影制片人王彧(塔乐),藏族电影导演万玛才旦,导演乌尔善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当代艺术单元展览现场,艺术家恩和宝力道·陶德弥德希热沃的代表作品选集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当代艺术单元对谈现场,左起:“游牧的边界”策展人琴嘎、蒙古国艺术家策仁皮勒·阿荣特古斯、恩和宝力道·陶德弥德希热沃、志愿者翻译新塔娜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音乐演出现场,杭盖乐队与阿勒泰盖乐队共同演奏


艺术家琴嘎和导演乌尔善、人类学者乌·额·宝力格、杭盖乐队队长伊立奇2018年共同发起“游牧计划”,至今已经四年了,每年做一届只有一天的现场活动,但用一年的时间精心筹备。每次活动有学术讲座、电影放映、当代艺术、音乐演出四个单元,已邀请的学者和艺术家来自蒙古国、日本、阿尔泰、图瓦、中国等。游牧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有着什么样的启发?艺术家琴嘎将游牧作为方法,不仅体现在艺术实践中,也体现在人生的态度上。


采访:李雨航
文字:琴嘎 李雨航
图片来源:琴嘎


琴嘎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艺术家、造空间创始人。1971年生于内蒙古,199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200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他的作品一直关注现实且具有连贯性,一贯持有反审美的态度。他的创作从雕塑出发,涉及影像、行为、社会调查、机构组织等多种媒介,展现艺术家对游牧这一文化哲学及其构成世界方式的特殊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中边界和主权议题的讨论。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领地》,有声雕塑,狼皮、树脂、牛骨、机械动力控制系统等,可变尺寸,2007-2019,曾参加“第一届波兰双年展”,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琴嘎自述:我接受到的艺术教育是从4年的中央美院附中到5年的中央美院雕塑系本科的学习,1997年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了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创作研究室,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除了做分配的城市纪念性雕塑,也有大量时间做自己的创作,我算是幸运者。这个单位很有历史渊源,最初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调到北京技艺超群的石匠,为了配合当时留法归国的雕塑家打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任务完成后留下来组建了这个单位。之后,中央美院雕塑系一代一代的分配到此的毕业生和这些匠人师傅形成了一条雕塑的生产线。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丛林》,100水泥马腿雕塑、草坪,可变尺寸,2017-2019,“琴嘎-胎记”个展现场,上海浦江OCAT,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90年代城市化发展兴起大量的城市雕塑设计,也出现了现代主义或者几何化的钢板、不锈钢雕塑,大多数都是对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模仿、搬用、甚至是抄袭。我是在这个时期进入创作室的,但是我很少参与此类艺术活动。在这个时期,我大量时间是和同学、朋友们互相交流畅谈前卫艺术并自我组织替代性空间的展览,从而在1998年进入中国前卫艺术的领域。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后感性-异形与妄想”部分艺术家合影,北京芍药居地下室,199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对于学院创作教育统一化的标准厌烦到叛逆,觉得到社会空间才可能有自由度。对于当时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哲学书籍的阅读,是一种自我教育,充满了误读与想象,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寻找一个对应的关系。“后感性”这样的展览其实就是充满了“非主流”的表达欲,但官方的展览体系也不可能进去,民间的像798这样的当代艺术体系还没有。我毕业的那个环节其实是一个空窗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地下展览,替代性空间等等。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后感性-异形与妄想”画册扫描,琴嘎《喷泉》,雕塑,蜂蜡、毛发、透明密封胶、色浆、床等,可变尺寸,北京芍药居地下室,199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就像你提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我这代人从小学开始是在集体主义的教育环境长大的,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内心是抗拒的。我的童年是在阿拉善左旗度过的,有了一段难忘的传统游牧生活的身体记忆,草原、山地、沙漠,地貌上是复合型的,所谓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里,点点滴滴渗透到生活行为里。
 

 “游牧”在当代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法国哲学家拉图尔呼吁共同面对“人类纪”, (人类纪意味着人类活动已经是地球的主导力量,它从不同的尺度影响着地球,上至环境和景观,下至地球内部的地质化学[geochemical]活动)[1]。纯粹的自然似乎已经不存在了,西方传统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更多元的理解,在这样的时代谈游牧的必要性是什么?游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什么启发?
[1] 许煜 | 人类纪:文化的危机、自然的危机?
 
我觉得游牧不存在所谓的当代游牧、传统游牧,我觉得“游牧”是从传统一直走到今天,或者说“游牧”在当代,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游牧,是整个人类北方民族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型,这是时间概念也是空间概念,彼此间有融合也有对抗。蒙古的游牧文化与生活方式是世界上保留至今的非常重要的代表,当然还有哈萨克、中亚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同样面对着城市化、城镇化的混杂居住的困扰。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认知的变化,变化体现在年轻的一代,产生了城乡游牧人等等混合的状态。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今天所面对的现实和世界的格局已经完全变了。所谓的“逐水草而居”其实是一个他者的描述和定义,过于强化“流浪”的误导性宣传,忽略了游牧民深谙气候变化的因素,移动中生产、生活,包括游牧、轮牧、休牧的举措,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极具现代性的认知遗产,值得我们深思和延续。我看过一些内蒙古的草原学者记载了不同草原的每年的降雨量,降雨量是否达到33.3%以上决定今年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安排,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常识,这种经验遗产在中国的普及是缺失的。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们需要不断地从主体上刷新和重新定义。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错好坏是有争议的,是世界性的问题,其中涉及最多的是自然和气候的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取决于人类是否主动去理解和学习,融为一体,才可能达到共生的秩序,而不是二元论、狂妄地去控制和改造自然。



他者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一刹那》  行为4小时,视频8分钟,北京温榆河,2016,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传统的游牧者通常是一个在制度化的社会结构之外的角色,充满着不确定性,也经常被浪漫化被景观化,您怎么看待“他者”化?
 
你说的非常对,我觉得游牧深处的现实是非常残酷的,而不是旅游区那么浪漫的、景观化的,那是消费主义的逻辑下被表演化的景观,游牧日常生活的真实形状是被忽略的、被遮蔽了的。

我不拒绝“他者”的描述,但拒绝自我他者化。以前很多关于我的介绍和评价都是一个“他者”的视角,必然是站在外部观看,我觉得这些也能搭建这样一个互相了解和沟通的通道,也是必要的。我抵制自我他者化的媚俗倾向,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判断,我拒绝那种为了世俗利益放弃了自己的艺术态度从而自我他者化的艺术工作者。在沟通过程中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无法阻挡和识别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觉得只要主体性不丧失的前提下勇于打开自己,接受一切新生事物。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游牧计划Nomadrelays2019|当代艺术单元,蒙古国艺术家策仁皮勒·阿荣特古斯多件视频作品现场


路易斯·H·拉潘姆(Lewis H.Lapham)把生活在电子文化中的人看做“游牧者”,在电子时代的游牧以另一种方式在流离中。“游牧者”的角色甚至在未来世界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最新的电脑游戏“赛博朋克2077”中,玩家可以选择四个角色来进入游戏,其中一个角色就是“游牧者”,对于未来的牧民并不像古典的游牧者一样受到生理和地理上的制约,游戏中对“游牧者”的定义是,“不会被金钱收买的,不在社会结构中,保持独立性的”。您怎么看未来游牧精神?
 
就我这代人来说,我个人很喜欢学习和接受新鲜的事物,赛博朋克里的游牧者算吗?我觉得也算,但可能是一种没有日常肉身经验的体验。这也取决于游牧者是否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还是被动的接受,这至关重要。我确信游牧是一种主动的生死观选择,跟自然互相理解和共生,而不是被迫的流浪。像前一段热议的电影《无依之地》英文叫Nomadland,我觉得是一种广泛的误读,主角是因为失业而失去了生产资料而被迫流浪,“游牧”恰恰是主动选择在移动中增强生产力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之前和人类学者乌·额·宝力格教授聊天,聊到Nomad一词,发现在英文语境中也含有贬义,这是西方对Nomad缺乏理解,简单认为游牧民族也是像是吉普赛人一样无家可归的。其实在艺术史的长河中很多有贡献的创造行为,起初被命名的词汇都具有讽刺、嘲笑的贬义,比如“印象派”、“野兽派”、“达达”、“物派”等等,关键在于后来者的再定义和超越。
 

从身体出发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微型长征》,行为摄影165×120cm/23张、录像40分20秒,2002-2005,曾参加“第五届亚太三年展”、“第二届布拉格双年展”等重要的国际展览,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微型长征》14站|泸定-23站|南泥湾,数码微喷记录照片,2005,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您的作品从身体出发,比如您说的“一阵风从脸上刮过就能感知它的速度和温度是多少,不用带手表也有自己的时间感”。这些技术是草原生活的经验之一,而在当代的城市生活中,这些技术似乎变得无处施展,人的身体被各种媒介所延展,每一种媒介都能使我们做更多我们自己的身体能做的事情,回到身体本身的经验您认为在当代有什么必要性吗?
 
我认为身体感知不是技术,而是人对世界总体感知的能力,可以体验和跨越不同空间的能力。技术是被标准化的、是实用主义者首选具有功利性的指标。小时候经常是通过耳朵去感受自然,天地人之间的景色很单纯,天天面对这些,似乎没什么可看的,而耳朵能感受到风的不同速度和温度。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后来到了城市学习生活,大脑思维的能力有所提升,经过长期的学习与适应城市生活的节奏,到对很多知识和经验的怀疑,人在黑暗中能靠头脑做出及时反应吗?我觉得不能,你的身体反应会优先帮你做出选择,因此,我尝试做过一些关于“黑空间”的作品,也有黑摄影、黑雕塑等,此时,视觉是失效的,就像在没有星星的草原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靠“脚”行走。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通道·扩散》现场,24个马头雕塑,树脂着色,可变尺寸,“镶嵌”三人展,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通道画廊,199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城市化浪潮的加速发展,人与自然的阻隔不断拉大,但人还是在自然的包围中。人从本性讲还是喜欢和自然相处的,要不在城市里造那么多公园干嘛?只是把自己放在安全的人工自然里享受幻觉罢了,依靠科技抵御自己身体感知自然的退化和内心的胆怯。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鄂尔多斯-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乌拉特前旗-库布齐沙漠-希拉穆仁-乌拉特后旗-锡林郭勒正蓝旗,2006-201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不相信线性逻辑的进步论或者进化论,我觉得世界是循环反复的运动过程,不是简单的线性的进化。当代文化的发展过度聚焦于城市生活或者城市文明,城市的扩张形成了新的聚集区,快速、快捷、高效的驱使下,也带来了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人类因此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令人担忧。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从感知世界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来说,游牧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比如,在游牧民的生活里,草原五畜被视为家人一样。而我在农村下乡写生的经历,看到很多农民对牲畜的暴力行为,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性认知。游牧世界是生命共同体的概念,而没有生命附属的概念,就像牧民几百只羊都能知道谁是谁,哪只羊今天不舒服了都可以知道,这样的生活逻辑和思考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需要我们延续下去。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乌拉特后旗-锡林郭勒东乌珠穆沁旗,2018-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而城市生活使我们丧失了这种能力,所以,我要在城市空间展开游牧的当代生活,我们已经非常被动地接受了许多先进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等等,丧失了人的完整的身体感知能力。科技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这个世界,也更加知道了人的局限性,我就在“局限”中工作。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扩散》,装置,树脂着色、动物皮毛等,可变尺寸,199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身体的感知如何体现在您的作品中?


在我学习学院派雕塑的写实技巧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身体是被描绘的对象,是客体,而不是主体的感觉反应,身体知觉的活力是被压制的,甚至是被抛弃的状态。当我掌握了写实技巧和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后,发现它成了我真正想呈现的感觉的阻碍,它仅仅擅于反映别人的生活表象,而不是自己对生活的直接反应。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琴嘎《马语 · 逝》,雕塑,花岗岩,长300cm,桂林愚自乐园,199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本能地回到了身体对于自然、生活的感知方式,寻找对应的媒介、词汇、语法,开始抛弃以往的雕塑概念,直到把雕塑当做身体的动作,记录自己的感觉时,发现我又回到了“游牧”。2005年开始,当我频繁到世界各地参加展览、并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的多元表达方式时,唤醒了我把“游牧”作为表达方式的自觉。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荣耀》,装置,驴皮、鹰标本、脚手架,尺寸可变,200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您对跨学科感兴趣,也看了很多人文社科类书籍,是否有哪些作者与您的方向产生共鸣?
 
2000年左右阅读有关法国社科类书籍中,我觉得与我的作品息息相关的是福柯,关于身体的方方面面的表述似乎与我的生活是那么的对应。德勒兹《游牧思想》涉及的一些概念比如“根茎”的理解也似乎与我的思维认知息息相关,只是我更关注现实中生长的张力和可持续性,这些都显示出人类是有共情或者共感的能力。
 

去往何处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去往何处》,大理石雕塑、沙、镜面玻璃、风机、监控录像设备、雕刻工人等,尺寸可变,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去往何处》,大理石雕塑、沙、镜面玻璃、风机、监控录像设备、雕刻工人等,尺寸可变,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您的展览《去往何处》在当代艺术的白盒子(展厅)里构建了一个情境,您将现实中的荒漠搬进了展厅,展厅里呈现了沙子、牛、羊、骆驼、马、动物骨骸等草原上的元素。您的作品所建立的情境具有什么样的定义?通过这种情境的切换,您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
 
白盒子展览空间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在《去往何处》中,观众的动线设置是多中心的,流动的、随意选择的,观众从哪个方向都可以进入,把“游牧深处”的碎片移动到有限的场域,墙上镜面玻璃的矩阵中碎片的镜像,使之延伸、蔓延。。。观众在场域中行动轨迹是弧线的、随机的偶遇。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去往何处  大理石雕塑、沙子、风机、镜面、摄像头等,尺寸可变 ,  2019 


“游牧”的痕迹不是两点之间的直线,而是有弧度的线、圆形的、轮回的、循环的,也是无限重复的,在重复中产生变量,生成意外的生长结构。比如“造空间”,不设实体空间,造空间无处不在,无论生活空间、社会空间,街头、草原,随时都可以在空间中发生关于艺术和现实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不断地把游牧当代性转换到今天的现实情境里的探索。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去往何处》,大理石雕塑、沙、镜面玻璃、风机、监控录像设备、雕刻工人等,尺寸可变,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游牧”作为动词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商都-察哈尔右翼后旗-中旗-二连浩特-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正蓝旗-锡林郭勒东乌珠穆沁旗,2020,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您认为“游牧”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把游牧作为方法是如何体现在您的作品中的呢?


草原自然地貌与气候的变化和游牧人的生活相生,随着历史时间的衍变,逐步找到了相应的方法。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以为所有人都是在自然中生活的,日出到日落是时间的移动,也是身体移动的空间。当我到了县城上学生活时,才知道原来还有一种被“限制”的生活,你的所有活动空间被城市的法则所规定的。今天过分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我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曾经的传统游牧生活,我的童年时期是生活者,不是观察者。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行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西乌珠穆沁旗,2018-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以往保守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眼睛的观察、视觉的再现,学科化的教育把人的知觉拆分成碎片了,人丧失了对世界的整体感知能力。而当代艺术的媒介是人的知觉的反应和延伸,“游牧”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的过程,我认为艺术是人的身体在空间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感觉,雕塑、视频、采访、文字等对我来说都是记录感觉的动作。在移动过程中才能产生意外的生长能力和搭建临时结构的可能性,跨越既有的权力的壁垒和惯性认知的边界。


围栏计划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围栏调查》,数码微喷照片,60×40cm,阿迪亚|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新高勒嘎查,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您的作品《围栏计划》记录了游牧文化的变迁,将游牧文化的“动态性”和与其矛盾的被制度化的趋势等问题揭露出来,这个作品还未结束,也没有预设,作为艺术家您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的角色是什么呢?
 
行走于游牧深处对我来说是身体本能必要的动作。2004年开始行走于内蒙古的从西到东,发现草原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曾经非常熟悉的事物产生了陌生的感觉和距离。《围栏计划》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开始的,多年在外,回老家去朋友家做客,发现草原上架起了无数的铁丝网围栏,阻断了过去很近的路。出于好奇开始询问他们草原网围栏的相关事情,各种说法不一。了解到现实、政策、人与人之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牧民觉得挺好的,现在分配的草场固定下来,可以过上“定牧”的生活了,不用像过去“转场”那么辛苦了,而且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了。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围栏调查》, 视频短片、采访视频、监控录像、数码微喷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钢管等,尺寸可变,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围栏调查》 ,数码微喷照片、60×40cm/19张,铁丝网、钢管,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过去的草场是大家共享的,只有牛、羊、马、骆驼是属于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的牧民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使得五畜的数量翻倍,同时刺激了草原各种牧草的再生,保护了草原生态的多样性。可是现在的牧区的管理方式是沿用了农村改革的责任承包的版本,忽视了此时此地,不同的地貌、气候的自然生态的特殊性,或者说在地性生产方式被覆盖了,导致草原不断沙化的危机,同时网围栏也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任。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围栏调查》,数码微喷照片,280×70cm,2014-,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一个学习者、观察者、记录者,也是这种关系变化结构的搭建者。但我不是能给出问题答案的人,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过程,意外的“艺术”可能真正产生了。什么是艺术?艺术在过程中闪现,艺术品是艺术临时的物化。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围栏调查》 ,数码微喷照片、60×40cm/19张,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围栏计划》对我来说,是要进入真实的“游牧深处”,记录现实的困境与危机的缝隙中,依然存在着日常神圣仪式的勃勃生机,如何将此活力转移到城市生活空间里继续?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偶然获得一种转移的提问方法,把这个牧民的问题转给了下一个牧民面对,如此接力,试图让他们彼此提出问题、面对自己的疑虑和困惑,展开互助和自我救赎。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数码微喷照片、60×40cm,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今天大多数城市居住者到草原景区旅游,放松或者驱除焦虑,接触的是“游牧生活”的表演而非生活本身。真正的游牧空间被挤压和缩小,这是值得关注的人类的共同议题。真正的游牧空间被挤压和缩小,这是值得关注的人类的共同议题,我经常跟北京的朋友说,你关不关心也身在其中。人类是从自然里走出来,但是能走出去吗?我觉得人类依然在自然的包围之中。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嘎《围栏计划》, 数码微喷照片、60×40cm,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对我来说,艺术是从生活里生长出来的感觉记录,游牧作为一种方法,所有感觉通过“游牧”都可以临时成为艺术的形式,对于一种结果性的预设被我完全抛弃,一件作品和一个展览,都是临时的存在,没有完美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生命过程的瞬间记录或者碎片的物化,一切都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生,反复,轮回。《围栏计划》,一个没有终点的长期项目,不可预设和不可预知。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琴嘎《围栏计划》,数码微喷照片、60×40cm,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琴嘎自述:

把石头扔入水面泛起涟漪,这个行为比喻经常被用来区别传统和当代的艺术,有的艺术家认为“石头”是艺术,另外的艺术家认为“涟漪”是艺术,对我来说,两者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我”必须是那块“石头”,把自己扔进去。
 
当代艺术能使人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我经历了从边缘走入中心,又从中心走向边缘的过程。我站在边缘和中心的交叉地带,生成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和感受世界的方法。

 

采访者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李雨航



现就读于巴黎高等实践研究学院历史文献学方向和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藏文系,研究生毕业于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与语言方向和马赛国立高等艺术学院。研究课题为《藏地的誓言》,关注语言中的神圣性以及语言的使用对生命形式的影响。致力于跨领域以及跨学科实践,在创作和研究中互相给予灵感。艺术作品曾展于巴黎国际艺术城蒙马特址、上海民生美术馆等,诗歌作品参加了路易威登当代艺术基金会诗歌电台、马赛国际诗歌中心等。个人网站:yuhangli.com



关于当代“游牧文化”内容

请关注“NomadRelays游牧计划”公众号




更多“一起游牧”内容

请关注公众号“造空间 RHIZOMIC SPACE”


 
往期文章
可点击图片阅读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藏语星球 ▎欢迎加入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艺术家与藏传佛教 ▎你必须燃烧才能发光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再过一百年,她会成为诗人 ▎献给女性的“自我觉醒”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女性 ▎一个不断被割裂的主体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从少数民族音乐采集到电影拍摄 ▎施坦丁访谈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从法国哲学到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索朗旺青访谈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རི་སྔོན་བླ་མ་ཐར་གྱི་བརྗེད་ཐོ། ▎拉玛太,时间,碎片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牧区名媛” ▎高反台的打卤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为什么吐舌头 ▎藏族人的肢体语言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旅法艺术家Yupei Roehrich ▎觉知就是你的眼睛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顾桃专访 ▎无法被制造的生命感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草原上没有墓碑 ▎艺术家ᠪᠥᠷᠢᠠᠡᠷᠳᠡᠨᠢ全宝访谈

从身体出发,“游牧”作为方法 ▎艺术家琴嘎访谈 艺术家 琴嘎 方法 身体 计划 发起人 在现场 剑桥大学 社会人类学 教授 崇真艺客

བོད་སྐད་ཀྱི་ཐད་སྦྲེལ། CHARU1607

客服微信:charuspace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随意印刷转载 后果自负

合作及投稿微信:charuspace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