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
展览:艾伦·加拉格尔和佛兰克·保灵作品展
地点:伦敦 豪瑟&沃斯画廊
时间:2021年5月 - 7月
伦敦 豪瑟&沃斯画廊外景
豪瑟&沃斯画廊的伦敦展厅坐落在寸土寸金的伦敦苏活区,紧挨着大家熟知的手工男装一条街萨维尔街以及皇家艺术学院。今年的5月至7月,画廊为两位享誉全球的非裔艺术家举办了作品展。我赶在展览结束前的最后一周,前去膜拜。
这是两位出生于不同时代且风格迥异的艺术家,但是都喜欢采用拼贴的手法在画布上构建出丰富多样的纹理效果。在我看来,他们代表了非裔艺术家的两种不同态度。
艾伦·加拉格尔(Ellen Gallagher)的这幅作品看起来怪怪的,第一个印象是一群后脑勺鼓鼓的银色小人在海洋中乘风破浪。作品采用了加拉格尔擅长的多种介质拼贴的方式,银色小人是在镀钯的金属片上面雕刻然后粘贴到帆布上,纸被裁剪后拼贴在帆布上面形成条纹波浪、珊瑚和水母形状的图案,背景中密集的圆圈是用油画颜料完成的。这些在细节图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整个作品在灯光下折射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加拉格尔于196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附近的罗德岛,她的血统非常复杂,父亲是出生于美国的西非人,他的祖辈来自一个我从没听说过的叫做佛得角共和国的地方。查了一下这个国家的历史,1456年之前这里是个无人岛,葡萄牙人把这里建成了一个重要的奴隶贸易港,并一直殖民统治直到1975年独立为佛得角共和国。加拉格尔的母亲是美国爱尔兰天主教白人工人阶级后代。加拉格尔原本在大学学习写作,但是读了两年就离开了学校,去阿拉斯加做了好几年专业的捕鱼人,之后又辗转于不同的专业,最终在她28岁的时候拿到了纯艺术专业的学位,之后又继续学习油画和雕塑。
加拉格尔最经典的作品是2002年至2005年期间完成的一系列由添加了各种装饰的黑人头像组成的拼图。她在报纸上的黑人照片上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法拼贴极具想象力的头饰,突出了黑人种族特征的“sambo唇”和“昆虫眼”(这两个称呼是带有歧视性的)。这些作品尺幅巨大,性格鲜明,非常非常有辨识度,一经问世就引发了轰动,被誉为“马丁·路德·金的纪念碑”。
加拉格尔
图片来源:www.hauserwirth.com
左:《eXelento》 全景 243.84 x 487.68 cm
图片来源:https://www.thebroad.org/art/ellen-gallagher/exelento
右:《eXelento》细节
图片来源:https://www.mlk50.nl/50-statues/ellen-gallagher/
这次展出的《欣喜若狂的鱼》,按艺术家自己的解释,是描绘了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在海中殉难的非洲黑人。她基于历史上三幅著名的描述海难的绘画,刻画了非洲人民被作为奴隶贩卖到其他大陆的过程中惨死在海难中的场景,所以银色的小人是来自非洲的奴隶,背景中的圆点描绘的是海洋中的鱼眼睛,至于鱼们为什么“欣喜若狂”,也就不言而喻了。不得不说,加拉格尔的作品,比起前人那些无比写实的画面要温和得多了。
左:鲁本斯《鱼的奇迹》1618-19年
中:西奥多·席里柯《美杜莎之筏》1819年
右:透纳《奴隶船》1840年
图片均来自于维基百科
这次展出的另外几幅加拉格尔的作品,也都与海洋有关。这两幅非常美丽的作品名字都叫做《水汪汪的狂喜》,延续自己拼贴特色的同时,用水彩上色。图像描绘的是海洋生物,灵感来自殖民初期用水彩描绘殖民地动植物和当地风貌的科学绘图。
左:水汪汪的狂喜(198x140cm) 2021年
右:水汪汪的狂喜(197.3x139.2cm) 2021年
图片均来自于豪瑟&沃斯画廊官网 www.hauserwirth.com
展出中尺幅最大的是《天堂瞬移》,显然这个作品运用了加拉格尔经典的拼图风格,用油画颜料和条纹拼贴表现海底的色彩和地貌。
左:《天堂瞬移》(202x188cm)2020年
右:《天堂瞬移》细节
图片均来自于豪瑟&沃斯画廊官网 www.hauserwirth.com
很显然,加拉格尔的作品多多少少总是要与非洲和种族有点相关。她用或犀利的,或赞颂的艺术语言,向观众表述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温和而又直接。种族问题也是相当多的黑人艺术家喜欢的主题,但是本次展出的另一位艺术家却是一个异类。
佛兰克·保灵(Frank Bowling)有一个典型的英国名字,但实际上他于1934年出生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前英国殖民地圭亚那,19岁的时候跟随父母移居英国伦敦。这位英国历史中第一位获得英国皇家学院院士称号的黑人艺术家,于2020年伊丽莎白女王生日时被授予骑士爵位,所以在很多关于保灵的介绍中都在他的名字前冠以“sir”,意即爵士。这位艺术家如今已经87岁了。
佛兰克·保灵在他的作品前
图片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SLR674JmY
讲一个有趣的八卦。保灵与大名鼎鼎的大卫·霍克尼是在皇家艺术学院的同学,1962年他们毕业的时候,霍克尼被学院授予金奖,而保灵是银奖。而原本金奖是要颁给保灵的,可是那时候他跟学院的一位员工热恋,在60年代,学校员工是禁止与学生恋爱的,所以保灵就被降级为银奖。霍克尼和保灵之后都成为了英国艺术界的顶尖人物,下周我就要给大家介绍霍克尼的最新画展《春临天下》,敬请期待哈。
回到我们的画展。保灵的作品看着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通体舒泰啊!
左:《游泳者》(229.3x326.4x8cm)
右:《码头》(181x252cm)1983年
图片均来自于豪瑟&沃斯画廊官网 www.hauserwirth.com
保灵的作品主题几乎全部都是关于风景,关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伦敦和纽约,关于这两个城市中的重要河流,泰晤士河与东河。他的艺术风格结合了抽象表现艺术(Abstract Expressionism)和色域绘画(Color Field Painting)。抽象表现艺术是二战以后从纽约开始流行的一种风格,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著名人物就是波洛克。色域绘画曾经也是红极一时,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美女艺术家海伦·佛兰肯瑟勒,她那些明媚的令人愉悦的色彩与保灵的色彩选择有点接近的。
左:杰克逊·波洛克《1A》(172.7 × 264.2 cm)1948年
图片来源: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ackson-Pollock/Poured-works
右:海伦·佛兰肯瑟勒《洪水》(315.6 x 356.9 cm)1967年
图片来源:
https://www.frankenthalerfoundation.org/artworks/flood/details/all
保灵老大爷1962年从艺术学院毕业的第二年,正逢马丁·路德·金在美国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深受感召的年轻艺术家前往纽约发展。1965年,保灵的作品《大鸟》在全球第一个黑人艺术节(First World Festival of Negro Arts)荣获大奖,从此声名鹊起。与35年后的作品放在一起,老大爷的风格还是变化满明显的呀。
左:《大鸟》(179x200cm)1965年
图片来源:https://artuk.org/discover/artworks/big-bird-66673
右:《鞭打死驴子》(102.5x185.5x5cm)2020年
图片来源:豪瑟&沃斯画廊官网 www.hauserwirth.com
但是成名之后的保灵却感到很沮丧,因为人们把他归类到“加勒比艺术家”,在2012年他终于在一次采访中吐槽说:“好像每个人都期待着我画一些针对后殖民主义话题的抗议性艺术作品”。时年68岁的艺术家回忆自己当时“跌倒了”,画了一副刚果首任总理,独立运动领导人帕特里斯·卢蒙巴的肖像。但是很快,他回到了自己喜欢的主题——风景,并且用各种添加物(比如融化的乳胶,树枝,以及各种小物件)和掺了金粉的油画颜料一起组合成立体感强烈的画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左:《鱼、祝福和星星苹果蓝》(183x278cm)1987年
右:《鱼、祝福和星星苹果蓝》细节
图片来源:豪瑟&沃斯画廊官网 www.hauserwirth.com
保灵老大爷说他“将河流的光辉吸收到视野中”,来表现泰晤士河与东河对他的影响。尽管他的作品与传统的风景画迥然相异,但是当我们站在巨大的作品面前,眼睛所有的余光都被画面笼罩着的时候,就会很快沉浸到作品中抽象的美带给我们的一种接近冥想的氛围里面。不论是通盘地感受整体,还是近距离细细分辨每一个细节,河流,山川,一小丛灌木,几何形状的建筑,零星的色彩,闪动的珠光,跳跃起来,从眼睛后面浮起来,像晨雾一样凉飕飕的,带着诗意蔓延到嘴角,然后我们就不自禁地开始微笑了起来。
这次展出最大尺幅的作品是完成于1990年的《Jam Sahib墙》。Jam Sahib是印度的一个名叫Nawanagar的土邦的王公头衔,但是Jam Sahib墙是指什么,我却怎么也找不到一点头绪。据说保灵之所以把画面分割成七块,是因为他在那段时间经常往返于纽约和伦敦之间,为了不中断工作,他就把画布剪成大小不等的几块随身携带,走到哪画到哪,画完后在每块布的边缘再另外贴上布条,然后再拼装起来,形成了这幅作品。

我无意中在B站找到了一个伦敦泰特美术馆出品的视频,年事已高的保灵老大爷,请他的朋友和孙子一起,非常清晰具体地演示了他作画的完整过程:
《像Frank Bowling一样画画》
视频点击:https://www.bilibili.com/s/video/BV1JJ411X7Zh
看完视频再欣赏一下老大爷的作品,觉得更难了呢。看起来随意倒上画布随意流动的颜料,实际上要经过精心地处理,才能呈现出美妙的融合,每一个粘在画布上面的物件,也要与颜料形成恰如其分的阴影,为整个画面制造出雕塑的效果。《岩石表面》(178.6x358.5cm)1985年
保灵在今年六月为豪瑟沃斯画廊录制的一个视频中说:“纽约的艺术世界曾经是有很多种族主义的,但是除此之外的部分是一个非常棒的支持系统,在那里黑人艺术家和黑人艺术世界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白人艺术世界。但是不管哪个艺术世界,都被很多身在其中的推动者和颠覆者围绕着。我是一个热衷于与周遭竞争的人,虽然我不会在外面到处走来走去拍胸脯“。
在我的文字中,不难看出我喜欢保灵老大爷的作品多一些。不仅仅是因为那些诗意,更重要的,我喜欢他不刻意给自己贴上黑人艺术家的标签的那种态度,他完全靠艺术本身去赢得人们的认可和喜爱。那是一种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信。
最后,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个艺术展中作品的尺度,相信没有去到现场的读者,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两位艺术家的巨幅作品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和享受。
注:本文中除了标注来源的图片,其余均为本文作者摄于本次展览现场。
赛麟近期展览&项目

赛麟(上海)展览”暗箱与主体“
赛麟(合肥)个展”内景“
乌南路852公共艺术计划 第四期
赛麟空间
Sailing Spac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