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芥子纳须弥:文人赏石枚举
文 / 周六

开天辟地以来有山即有石,石本无用,无文无声,无臭无味,甚至既怪且丑,却深得文人雅士之心,连帝王将相都不遗余力的搜集奇石、怪石,置于庭院书斋之中,或叠石成山装点园林,或置于案头日日把玩,或摹其形状题铭传唱,甚至以石为友,拜石为师,从中自省吾身,品味人生。何解?《云林石谱》序中有言:“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古人向往山林,这是对自然、自由的一种投射,世事如尘网, 身不由己,误入其中,无奈又无法挣脱。石如芥子,可纳须弥,世事无碍,小如芥子亦可容纳大千世界,与之相对,仿若回归自然,万里山河,宇宙万物皆在这一握之中,可谓超然物外。
另外,人们对于石的执着大概也源于上古传说衍生出来的想象,《列子 • 汤问》中有关于女娲补天的救世传说:“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可见在上古传说中,石并非无用之物,甚至在救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石头在天地万物间被女娲选中去补天阙自有其特殊的价值。自亘古存于天地间不生亦不灭,石虽无言却默默见证了沧海桑田。与石相比,人的生命就如刹那须臾般短暂,以须臾之身面对永恒之石,不由令人心生敬畏。
追溯赏石的历史大约始于唐宋,唐代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中有记录他与宰相牛僧孺一道赏石之事,此外他尚有不少咏石诗篇传世,如《双石》“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此诗作于苏州刺史任上,得见太湖奇石,惊叹其美,李白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而他许石为三友,尽显文人倜傥风流。
至宋代癖石之风大盛,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皆以文人雅士自居,东坡曾有言“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他被贬定州时曾得一方石,黑石白脉,纹理似奔流江水,宛如山水画,遂赐名雪浪石,而后又将其藏室命名为“雪浪斋”。米芾平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玩石亦如醉如痴,曾自绘《拜石图》,后世多有文人效法。近人张大千亦酷爱收藏奇石,他客居美国时,曾在海滩上发现一块宛若一幅台湾地图的巨石,视为珍宝,题名“梅丘”。1978 年,大千移居台湾,友人将这块巨石运到“摩耶精舍”,置放在“听寒亭”和“翼然亭”之间,精舍内陈列着许多珍奇异石。张大千逝世后,人们将他安葬于“梅丘”巨石之下,这正如他生前所吟:“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明 灵璧山子∣中贸圣佳 25 周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8,050,000
清 铁琴铜剑楼藏供石∣中贸圣佳 25 周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265,000
赏石种类繁多文人各有所爱,千百年来却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以灵璧石、太湖石、英石等为上,藏石界也素有四大名石之说,以上三种皆位列其中,另一则为昆石。若按其各自大小材质,用途殊异,赏石又可分为峰石、供石、砚石等。传统相石有“瘦、皱、透、漏”之说,作为相对统一的标准,瘦,是指石头的造型清瘦有骨;皱,指石头表面凹凸起伏,皱裂多变;透,指石头孔洞互通,婉转多变;漏,指石头四面有孔有眼,内中贯通。无论何种形状,即使在旁人看来“怪且丑”也无所谓,这些在各种自然作 用下形成的千姿百态,未经琢磨,充分契合“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观念。

灵璧石因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而得名,亦称磬石、八音石,扣之铿然有声。其开采利用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尚书 • 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石质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石表起伏跌宕、沟壑交错,造型粗犷峥嵘、气韵苍古,《云林石谱》中对其形状有这样的描述“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象,或成峰峦,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亦多窒塞,及质偏朴。若欲成云气日月佛像,及状四时之景。”此外,灵璧石的声音也是非常独特,可以说这是它与其他石品的最大区别,从不同角度叩击不同的部位,其声也各不相同,似铜钟混响,余音不绝,似金铁交鸣,清脆悦耳。
《云林石谱》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将灵璧石列为第一品,乾隆皇帝更将其封为“天下第一石”,足见历代对灵璧石皆推崇备至。《御苑赏石》中收录宁寿宫御苑有独立台座赏石三十一件,其中灵璧石独占十二件。中贸圣佳 25 周年春拍中一件明代的天然灵璧山子,形如横云,灵飞若动,曲折盘绕,如伏若踞。石面沟壑纵横,遍布皴皱,中有透空接连的巉岩孔洞,曲折幽微,引人入胜,天然成趣。叩击则有清脆悦耳,玉振金声。细品其形则顽、拙、丑、怪、灵、巧、秀、奇之美,兼而有之,数百中无一二。
虽然灵璧石从唐代开始就被奉若拱璧,然而元以前的名石多数在石谱、画作中流传或仅见于前人的笔记诗文中的只言片语,今人难以窥其真容。例如蔡絛在《铁围山丛谈》提到南唐后主李煜收藏的一件研山:“江南李氏后主宝一研山,径长尺踰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研。及江南国破,研山因流转数士人家为米元章所得……研山藏苏氏。未几,索入九禁。时东坡公亦曾作一研山,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颇崛奇。后上亦自为二研山,咸视江南所宝流亚尔。

清 珍珠灵璧山子∣中贸圣佳 2019 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299,000
吾在政和未得罪时,尝预召入万岁洞,至研阁得尽见之。”从中可略知其流传,经米芾、苏轼递藏,后入宋宫。米芾传世的《研山铭》卷后有《宝晋斋研山图》一幅,该研山有六峰,与《南村辍耕录》中所载一致,但与《铁围山丛谈》中所记并非同一件研山。

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市,故又称英德石,该地岩溶地貌发育较好,山石较易溶蚀风化,形成嶙峋褶皱之状,兼之日照充分、雨水充沛,暴热暴冷,山石易于崩落山谷中,经酸性土壤腐蚀后,呈现嵌空玲珑之态。英石本色为白色,经风化作用,其内部物质发生改变,因而常见的英石都呈现出黑色,或者青灰色。石质坚而脆,大多枯涩,略带清润者为贵,佳者扣之有金属共鸣声。石表褶皱深密,是山石中“皱”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而且轮廓变化较大,常见窥孔石眼,玲珑宛转。
英石亦可分为阳石和阴石两类。阴石深埋地下,未经风吹日晒,风化不足,质地比较温润,色泽青黛,有的间有白纹,形体漏透,整体形状大多通透自然,造型比较雄奇,扣之声微,适宜独立成景。而阳石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色泽青苍,形体瘦削,表面多折皱,扣之声脆,适宜制作假山和盆景。
明人文震亨《长物志》有载“(英石)出英州倒生岩下,以锯取之,故底平起峰,高有至三尺及寸余者,小斋之前,迭一小山,最为清贵,然道远不易致。”可见虽然英石产地偏远较难开采,但事实上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绉云峰”即为英石。该石高 2.6 米,狭腰处仅仅只有 0.4 米,集挺拔与灵秀于一身,行同云立,纹似波摇,气势直起,姿态曲折,表面布满皱裥和凹坑,如刀劈斧削。清初为广东水陆提督吴六奇所有,百年辗转,数易其主,现存于杭州江南名石苑之内。
中贸圣佳 2017 春拍中一件明代英石,名曰 “沧浪”,石势生风,有动势,沟壑丛生,气象万千,筋骨处,如见天地之格,山气氤氲,如出沧海,左边峰高处,似有耸入云天之态。山形嵯峨有态,遍体玲珑,通身静穆,有妍秀之美,亦有挺劲之苍,灵气相合,有若独步蓬莱之状。石皮古穆莹润,石相神清骨冷,无尘俗之鄙。既具巧之情调,亦含拙之古韵。气势飘飞,气韵非凡,更见造物之精。

明 ‘沧浪’英石∣中贸圣佳 2017 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253,000

太湖石因产于江苏太湖地区而得名,其类属石灰岩,历经长时间的自然侵蚀从而逐渐形成千姿百态、曲折变化的形状。石体长年被太湖水冲刷、洗涤、侵蚀,于是在形成了石体上形状各异的孔洞,正如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概括的:“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太湖石的石质很复杂,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在水中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较为松软的部分被侵蚀剥离,比较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 的水浪纹、鱼鳞纹等表面纹路,在大自然的雕琢下形成玲珑剔透的形态,因而成为造园的首选。“江南三大名石”中的苏州留园“冠云峰”(一说瑞云峰)和上海豫园“玉玲珑”都属于太湖石。
无论是“玉玲珑”、“冠云峰”,还是“瑞云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艮岳遗石”。政和元年 (1111 年 ) 宋徽宗倾举国之力搜罗天下奇石,异卉,珍禽,兴建艮岳,历时五年方竣。昔人有言“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然而靖康之后,如梦如幻的艮岳不复存在,曾经园中的一草一木,甚至那些国破时还在运输途中尚未入选的遗石,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为后世追捧。虽然赵佶不是个能治理好国家皇帝,但作为艺术家,宋以后乃至当时的文人对他的品味却都一致认同。明万历年间徐泰时得到两座世人称绝的太湖奇峰置于东园,名曰“冠云”、“瑞云”,相传皆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其中瑞云“妍巧甲于江南”,徐氏一族世居东园近百年,衰落后东园几次易主不复当年兴 盛,直至清嘉庆年间为刘恕所得,重建为“寒碧山庄”。刘氏生平有三癖,好植松,好刻帖,还好集峰,他的寒碧山庄十二峰、《留园法帖》都流传至今,然而他最为遗憾的就是未能将艮岳遗石纳入园中。直到清末,财大气粗的盛氏家族入驻寒碧山庄, 才终于再次将冠云峰纳入园内,寒碧山庄改名留园。俞樾是留园常客,尝作《留园记》大加称赞“泉石之盛,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明园之冠”。在造园中,太湖石除了叠山之外,若遇主人喜爱造型奇崛的名石的也可用于单点立峰。这种操作 与西方园林中的雕塑有点相像,留园主人显然极爱冠云,不仅围绕着它建起亭台楼阁,还在其两边屏立瑞云、岫云两座新峰,并称留园三峰。而真正的“瑞云”已置于苏州第十中学校内。

冠云峰 太湖石

瑞云峰 太湖石

绉云峰 英石

玉玲珑 太湖石
拍卖预告

圣佳四季第26期拍卖会
中国书画 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专题
/
文摘选自
《圣佳艺文志NO.11》

/
《圣佳艺文志》广告位招募中,欢迎来询!

-The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