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1 · 第九届艺术深圳
Focus 2021︱The Ninth Art Shenzhen
展位Booth:C25
贵宾预展VIP:2021/09/09 14:30-21:00
公众展期Public:2021/09/10-11日 10:00-19:00
2021/09/12 10:00-17:00
地点Location: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 Hall 6, Shenzhen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 Fuhua Road No.3, Futian, Shenzhen

作品解析

春暖花开时节,草木萌发,樱花飘落,一只玩累了的小狗躺在草地上休息,正在做着属于它的美梦。整个画面温馨自在,令人不由想起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美好春天画面。
海之光|45.5×53cm|布面油画|2014
《海之光》
心里有束光,眼里有片海。大海在我们的印象中是蔚蓝宽广波涛汹涌的,海底又是五彩斑斓神秘梦幻的。就像画面中怀揣梦想的少年,未来有无限可能却又变幻莫测充满未知。我想艺术家是在告诉我们,在追梦途中去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要心中有光,不畏坎坷,就一定会看到自己想要的那片海。
在海边跳舞|60.6×72.7cm|布面油画|2013
《在海边跳舞》
画面中一只大熊和两个像布偶娃娃一样的孩童背朝大海,手舞足蹈着,面部带着惊奇欣喜的表情望向前方的天空,像是看空中飞翔的某个移动物,也许是飞机也许鸟儿也许是气球…总之是鲜奇的。使得整个画面非常有节奏感,韵味十足。
清澈的夜晚|116.7×91cm|布面油画|2013
《清澈的夜晚》
蓝色忧郁的眼眸,一如一汪清澈的湖水,看着即将溢出的水面,那一刻,如同他眼角即将落下的泪水,在寂静的夜里,静静地流露着他的情感。艺术家试着表达这内敛隐晦的一幕,如同他的眼眸,比起双唇更能揭露他内心深处的涟漪,无须言语,眼泪早已说明一切。

作品解析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1985年所发表的长篇小说,讲的是主人公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从事类似于“数据工程师”的职位。他所从事的组织,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开发任务,主人公被当作试验品,其意识核中被植入一种芯片,造成他在“冷酷仙境”中存活的时间不久,即将进入一种毫无意识的地方,叫作“世界尽头”。
在“世界尽头”里,每个人被迫放弃自己的意识、影子、心。在“世界尽头”丝毫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但没有感情也没有爱,过着类似于被监禁的生活。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村上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深入批判。艺术家以此为作品命名,实际上是在探讨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面对世界这个巨大的存在时所感到的无能为力和脆弱渺小,我们都想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去安放那个战战兢兢的灵魂。
世界的尽头 - 2号|150×200 cm|布面油画|2017
《世界的尽头 - 2号》
这是艺术家201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是艺术家那个阶段主要的创作题材。主要描绘物质本身是一种看似很庞大,但随着温度的细微变化而改变的脆弱物体,它象征着人类的欲望和生存环境。对于个体而言,它是一个很庞大的存在,同时它又是脆弱的。白骆驼是著名哲学家尼采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隐喻,他将精神发展的变化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你应当、我要、我是”,他形象地把这三个阶段称为:“骆驼、狮子与孩子。
”骆驼代表着被欲望驱使的人,艺术家将其指向为个人内在的缩影,人在对待这个世界时,是一种接受性的存在,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可言,骆驼和冰山的关系是个体与环境、弱小与庞大关系的一种对照。艺术家在此探讨人类社会无所不在的秩序及外在影响,身处其之下的我们,“拒绝又认同,没有它也活不下去”的无奈,对其提出质疑的同时却感到深沉的无力感,痛苦并快乐。
窥视者|60×50cm|布面油画|2016
《窥视者》
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用动物映射人的情感或将其作为一种延伸,艺术家在此以猫头鹰作为隐喻,以一位窥视者的角度,将目光放至当前的生活环境。猫头鹰作为个体时刻保持着一种本能的警觉和紧张而注视着这个世界,世界同时也在影响着它,这是一种很本质的生命体验。整个画面场景反映出艺术家关注与挖掘自我的存在与世界的关系,并企图透过作品感动其他人,使观者得到反思。

作品解析
《流浪》
熟悉张英楠的人都知道他作品中描绘最多的就是空间,无论是空旷的厂房、高低错落的建筑体或是四周布满落地窗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高低错落的建筑体下,躺着一个戴着鸭舌帽的仿佛充满故事的漂泊者和一只小动物。阳光照入,周围是林立的树木。艺术家就像一位导演,描绘如同电影般的情景,慢慢地引导观者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整个画面表现出很强的失落感,留露出一股孤独与伤感。

陶发
陶发1984年出生于云南,毕业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生活与工作于云南。他的绘画方式自然流畅,云南之于陶发,就如塔西提岛之于高更,他受苗族起源神话与先秦古籍《山海经》的影响,作品充满神话般原始而神秘的张力。古朴的青色在作品中大量出现,其作品都不是对社会大批判式地书写,而是寄情于自然,寄情于伴他成长的云南山林,注入少数民族的泛灵信仰,将其笔下的树与山注入灵魂与生命。
艺术家曾多次在威尼斯、北京、上海、台北等艺术机构展览。参加过2015年香港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2015年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2012年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2010年“改造历史”,成都双年展等重要大型学术展览及博览会。
作品解析

《美好的》
整个画面犹如一片茂密的山谷和森林,让人感受到一种山间溪水森林虫鸟的气氛。那些充满灵性的太阳、青山、草丛,树林和鸟禽统统纳入到陶发的绘画世界,充满生机活力,充满乐趣,充满可能。如同艺术家此刻的心境,一切都是美好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