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历代石谱题解

文 / 安德烈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说文》云:“谱,籍录也。”即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撰所成的书籍。最常见也是最早的谱系是家谱族谱,后来出现一类记物为主的书籍,至唐宋各种谱录如雨后春笋,无奇不有,蔚为大观。孙过庭作《书谱》,米芾作《砚史》,李孝美作《墨谱》,陈敬作《香谱》,欧阳修作《牡丹谱》,朱长文作《琴史》,此外尚有酒经、茶经以及各种食单,至于历代画谱则更是多如牛毛,《宣和画谱》、《梅花喜神谱》、《芥子园画谱》等不胜枚举。从诗书画印、文房四宝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种物什皆有谱系,中国文人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各个角落,而赏石一隅自然也不乏问津者。


唐会昌三年(843 年),白居易作《太湖石记》,这篇散文是第一篇关于太湖石收藏、鉴赏及理论的阐述,虽然仅仅是一篇短文全文不足八百字,也并非独立成书的“石谱”,但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上地位却非同一般,甚至被后世奉为“石经”。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诗闻名,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从流传下来的大量咏石诗篇可以看出来他爱石如痴。他曾任苏州刺史,在苏州任上本应有很多机会亲自去太湖边寻觅奇石,但是据他自己所说“久宦苏州,不置太湖石一片。”直到会昌二年(842 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年过古稀远离党政的白居易闲居洛阳,与石为友,与同样告老定居洛阳的宰相牛增孺一道赏石品石,《太湖石记》就作于他致仕的第二年。文中详细记述了牛僧孺所藏太湖石,鉴别评级方式,当中包含了自己对赏石文化的理解,以及赏石品石过程中激发的人生感悟。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宣和石谱》一卷,释祖考撰。所记皆北宋汴京艮岳诸石,虽然有名无说,但对后世了解当年艮岳盛况略有所助。宋徽宗赵佶当年倾举国之力搜罗天下奇石,于政和元年建艮岳,宋张淏《艮岳记》载 :“舟以载石,舆以辇土,驱散军万人,筑冈阜高十余仞,增以太湖灵璧之石,雄拔峭峙,巧夺天造。”赵佶亲自选得六十五石,逐一封爵题名、铭刻于背,并依形绘成图鉴。如运昭功,敷庆万寿、堆青、凝碧、叠翠、瑞霭、独秀、喷玉、蕴玉、拔秀、积雪等,值宣和年间,遂定名为“宣和六十五石”。


有些版本的《云林石谱》尾附《宣和石谱》,文字甚少,不过一、二页。《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必非绾书,盖明周履靖刻是书时所窜入也”,所以未做收录。《素园石谱》中收录的“宣和六十五石”,由于年代久远,自然也未可全信。



白居易《太湖石记》

  古之达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书,嵇中散嗜琴,靖节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我独知之。昔故友李生约有云:“苟适吾志,其用则多。”诚哉是言,适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


  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 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


  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公又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不知精意有所召耶?将尤物有所归耶?孰不为而来耶?必有以也。


  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於石阴。曰 “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噫!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 徙隐见,谁复知之?欲使将来与我同好者,睹斯石,览斯文,知公嗜石之自。


  会昌三年五月丁丑记。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绉云石图 丨《云林石谱》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云林石谱》三卷,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 年),原刻本今已不存,有明万历刻本传世,民国时商务印书馆重印。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出身簪缨世家,祖父为庆历宰相杜衍。杜绾其人生平记述甚少,生卒年亦无从考证,大体生活在两宋之交,受祖荫在地方为官。徽宗朝自上而下的好石之风对他影响颇深,虽饱受战乱之苦,但并不妨碍其游历山川,藏石赏石等一系列活动。宋代刻书业极为发达,南渡后生活稍定《云林石谱》付梓,流传颇广,为时人所重。


孔传为《云林石谱》作序,序中云:“云林居士杜季阳,盖尝采其瑰异,第其流品,载都邑之所出,而润燥者有别,秀质者有辩,书于简编,其谱宜可传也。”寥寥数句评价相当客观。此书是我国古代载石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石谱,几乎涵盖当时能见到的所有赏石品种,并不仅限于时下流行的峰石和砚山。杜绾详细考察了这些名石的产地,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并细数其开采方法、形状、硬度、质地、颜色、纹理、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用途等各方面特点。涉及石的鉴别方面,比如硬度的描述就分“甚软、稍软、稍坚、不甚坚、坚、颇坚、甚坚、不容斧凿”八个等级,对于敲击声音的描述也相当细致,比如灵璧石“扣之,铿然有声”,青州石“扣之有声”,太湖石“扣之,微有声”,昆山石“扣之无声”,清溪石“扣之,声韵清越”。铿然与清越,有声与微有声,细微之间的差别,作者都力求严谨。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云林石谱二卷 丨清嘉庆知不足斋刻本


更为难得的是书中对于化石的认知已基本达到科学水平,不仅记载了鱼化石和海洋腕足动物壳体化石——石燕,而且阐明了鱼化石的成因,在中国古代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这部石谱著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文人雅士的感性歌咏,也不是画家墨客或写实或写意的摹绘,杜绾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被称为地质学家。


  鱼龙石

  潭州湘乡县山之颠,有石卧生土中,凡穴地数尺,见青石,即揭去,谓之盖鱼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两边石面有鱼形,类鳅鲫,鳞鬣悉如墨描。穴深二三丈,复见青石,谓之载鱼石。石之下,即着沙土,就中选择数尾相随游泳,或石纹斑处全然如藻荇,但百十片中然一二可观。大抵石中鱼形,反侧无序者颇多,间有两面如龙形,作蜿蜒势,鳞鬣爪甲悉备,尤为奇异。土人多作伪,以生漆点缀成形,但刮取烧之,有鱼腥气,乃可辨。又陇西地名鱼龙,掘地取名,破而得之,亦多鱼形,与湘乡所产不异。岂非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然 ? 杜甫有:“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正谓陇西尔。


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于石谱一类“惟录绾书”,其余皆“悉削而不载”,足见其书在赏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提要》称 :“是书汇载石品凡一百一十有六,各具出产之地,采取之法,详其形状色泽,而第其高下,然如端溪之类,兼及砚材,浮光之类,兼及器用之材,不但谱假山清玩也。”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素园石谱》四卷,明万历四十一年付梓,明代林氏原刻本有传世,民国二十二年(1933)故宫重印。作者林有麟,字仁甫,号衷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于万历六年,由父荫入仕,官至四川龙安府知府,松江派画家之一,善山水,喜好品玩奇石字画,博古通识。其所居之“素园”清初曾为处州知府周茂源的私宅,道光年间归山东道监察御史钱以同所有,故知今位于松江镇景德路 40 号机关幼儿园。林家素有藏石,至有麟一代,已累积不少,他于素园内辟玄池馆以聚奇石,采录宣和以后典籍中所载名石 246 品汇成《素园石谱》。


《素园石谱》于文字上并无甚建树,多缀前人题咏,或引杜绾句,却胜在版画精美。全书收录的石品依造形而分计有山水景石、奇石、图样石、美石、姿石、研山、化石,所录各石俱一一绘图。包括宣和六十五石、苏轼雪浪石、米芾研山等在内,最早的应属陶渊明的“醉石”和李德裕的“醒石”。此外,石谱中也收录了林氏自家藏石。比如他家藏有两方砚山,一为“玉恩堂砚山”,高可径寸,广不盈握,黑白相间,玲珑窈窕,变化多端。系其祖父林正荫得之元代书法家张雨的遗爱石。另一为“青莲舫砚山”,广狭高卑仅足盈握,峰峦起伏,洞壑曲深。最为难得的是,石谱中收录林氏所藏的三十五方六合石(即雨花石),每方石都被冠以诗意的题名,如渔浦归帆、凤鸣高冈、目送归鸿、峨眉积雪、莲花法相、红霞映雪、面壁初祖、赤云驾龙、女娲补石等,这是历史上雨花石图绘首次入谱。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醒石、醉石 丨《素园石谱》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雪浪石 丨《素园石谱》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素园石谱四卷丨明刻本


《四库全书总目》中对《素园石谱》有这样的评价:“是编乃有麟于所居素园辟元池馆以聚奇石,因采宣和以后石之见于往籍者凡百种,具绘为图,缀以前人题咏。始蜀中永宁石,终于松江普照寺达摩石。大抵以意摹写,未必能一一肖其真也。”因而仅收录其为存目,并未入四库。


清代赏石之风有增无减,刊刻印刷更为普遍,因而有大量石谱问世,以诸九鼎《惕庵石谱》为最佳。其中记述石品 19 种,为河卵石类的纹理石 , 且以玛瑙质者为主,对石品的描述 , 精微细致 , 形象生动。被张之万称为清代画石第一的周棠也有一部《石谱》,此外王冶梅的《冶梅石谱》,《十竹斋书画谱》中的《石谱》等,多为画石之作。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玉恩堂砚山丨《素园石谱》




拍卖预告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圣佳四季第26期拍卖会

中国书画 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专题


/


文摘选自
《圣佳艺文志NO.11》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


《圣佳艺文志》广告位招募中,欢迎来询!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The End-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圣佳艺文志 | 历代石谱题解 历代 石谱 圣佳 艺文志 安德烈 说文 籍录 事物 类别 系统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