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 第九届艺术深圳
展位
B06
艺术家
陈文骥、陈彧凡、贺慕群、季大纯、李大治、李涛、罗明君、牟柏岩、史新骥、王亚彬、杨淞、杨穹、于朋、赵刚
贵宾预展
9月9日 14:30 - 21:00
开放时间
9月10日 - 11日 10:00 - 19:00
9月12日 10:00 - 17:00
地点
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
李涛
E2: 泡泡 \ 高强度石膏 \ 60 x 38.5 x 7 cm \ 2020
1971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文学学士,开封,199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硕士学位,武汉。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李涛经常在混合材料、不同媒介和多种体验“之间”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对多种材料(木、铝、铁、蜡等等)之间超越常规的不同组合、碰撞,试探视觉和观感上的变化。李涛的立体类型作品有别于传统雕塑里圆雕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平面性,但同时又具有多层次的进深感;也不同于传统雕塑独立于空间之外,李涛更关注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会将整个空间当作画布来建构作品,使作品在空间呈现上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并尝试将传统雕塑所有的实感对冲和消解掉,以形成自身系统与新环境的即时组合。
罗明君
自行车 I \ 布面油画 \ 110 x 150 cm \ 2013
1963年出生于湖南,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大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四年,1987年罗明君跟随瑞士籍的丈夫移居瑞士,入瑞士籍。
侨居瑞士的经历使罗明君不断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记忆纽带。与其说这是对真实的自我和时代的勾勒,不如说是作为一种与现代生活血肉相连的“家园”想象。“同学”的面孔可能依稀莫辨,却是割舍不掉的情感的关联,同时也必然地与童年、青春等生命经验联系在一起。罗明君的作品细腻简淡,它们是她个人记忆的载体,是对逝去时代的回望和改写。罗明君试图为故乡寻找记忆的艺术创作,她画面中常出现各类容器和用具,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想像行为,其作品是在传统和记忆即将消逝的时刻对记忆的追认,同时也是一种重构传统记忆和自我记忆的方式。记忆不只是消极的乡愁姿态,更可以凭借着所含蕴的历史纵深,叩问过去,并由此探勘未来。
牟柏岩
虫 \ 树脂着色+铜着色 \ 35 x 86 x 52 cm \ 2012
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后继续在央美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并留校任职于雕塑系。
牟柏岩很早就对造型和空间有深刻的认知与理解。2003年,牟柏岩在中央美院的公共浴室,展出了自己的《洗浴中心》系列作品。这些胖子们站在木桶里搓澡,坐在凳子上喘气,趴在柜子上偷窥,看着都让人觉得燥热,也颇为壮观和有趣。此后牟多年从事关于《胖子》系列的创作。这一系列作品中,他以树脂作色,丰盈、溢出的肉形成了身体表面丰富的褶皱,塑造出诸多大腹便便、圆滚滚的裸体男人形象。他们不但脱光了所有的衣服,也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这些胖子或是庞大到令人难以忍受,或是具体而微、动作轻灵,似乎完全没有重量感。在牟柏岩的手下,这些胖子又根据不同展出空间的特性塑造成独特的形态,但又都传递出一种孩子气、慢性格与灵魂深处的安静与休闲。虽然牟柏岩认为模特是最好的老师,他在创作这些“胖子”的时候却并不使用模特,他只是随心为其造型,希望使其身体上的肉成为一种语言,诉说生活的故事。牟柏岩的创作也关注生活的细节,他手下的材质通过反复的机械调试逐步获得呼吸感,将细节的瞬间感保存在几个场景中,使观众重新发现生活,透过零散的痕迹表现探视自我。
2018年随中央美术学院十位雕塑家的作品一同选送至澳大利亚邦迪海滩的国际雕塑节Sculptures by the Sea,备受组委会和社交媒体关注。牟柏岩作品现藏于香港TVB电视台等处。
史新骥
白石山景 \ 布面油画 \ 60 x 50 cm \ 2020
1979年生于河南商丘,现居北京。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获硕士学位。他深受佛教、道家思想和《山海经》影响。作品中的诸多场景、动物、植物都能找到《山海经》的痕迹。他的作品一方面给人一种现实、历史与神话混杂感,通过这种混杂感使观众思考当下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从“小”处入手,描绘寻常场景,并借由主观刻意地留白、空间的转折等方式营造一个清澈而神秘的世界。史新骥的艺术道路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抽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追求“造境”,努力摆脱掉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羁绊,超脱时空限制,追求艺术和创作的完满自足。同时他的作品又有一种令人莞尔的天然意趣,而这正是他超然脱俗的精神气质和心境的自然流露。具体到作品的画面中,他的绘画语言非常单纯,尽管作品中有明显的超现实特征,但它们没有超现实波普那么夸张,比波普语言要复杂而有韵味。同时他有意地保留了画作中的某种随意性,以活化画面的生机或机趣。
王亚彬
雪窦 \ 布面综合材料 \ 180 x 120 cm \ 2017
1974年出生于河南新乡,现工作于郑州和徽州。199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艺术系,职业画家。
王亚彬擅长运用西方绘画技艺展示东方的山水人物风景。他早期的作品带有中国古代绘画的语感,以历史追溯作为其审美对象,同时借助结构主义的空间逻辑去表现画面的视觉图形。其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谷堆坡》便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抽象主义特征。王亚彬在处理画面的时候采用了类似古代壁画的肌理,朴质而带有沧桑感。在随后的2005年以鸟为题材的系列和2007年以塔为题材的系列中,依旧延续了抽象和隐喻的表达方式。从2011年开始,王亚彬的绘画题材出现了大量的山水、风景,2015年的“山水”系列又展示出一种新的可能。这个系列的作品一改过往的冷静克制,画面中的渗透出一种行笔有力的爆发感和张力。通过画家精湛的绘画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具有其独特气质的山水和人物。最新的“花石图”系列的纸上油画笔触动人,色调古朴淳厚,山石树木、人物风景处处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这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陶醉与痴迷相契合,并将古代物象的直观感受转移到现代绘画语言之中。王亚彬用跨界的方式介入传统绘画,成为书写实验性的探索者。
2019年王亚彬的《花石图》系列收录于La Maison du Whisky 限量版威士忌ARTIST #9系列。
欢迎您致电了解更多详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