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 系列论坛
主题:“为谁的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发展的可能性探讨”
时间:2021年4月11日下午13:30-18:00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4F报告厅
策划、主持:王纯杰
演讲嘉宾:李丹丹、孙文倩、翁崇轩、蓝庆伟、吕美仪、黄圣智、凌敏、陶寒辰
论坛引言:
美术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仅通过呈现艺术作品塑造城市文化,而且更要培养和发展艺术观众。美术馆可以容纳来自不同背景的公众,通过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和活动,培养公众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鉴赏能力、自主判断能力,激发公众的创意思维和自我表达。美术馆借助艺术促进人际沟通,由此构建公共交流空间,最终助益于受众个体的个性成长和人格发展。美术馆是塑造价值理念的成长空间,也是发掘公众个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创新创造的开放大教室。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2019”,本场主题是“为谁的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发展的可能性探讨”,特别邀请深耕于美术馆行业的王纯杰先生策划主持。本场论坛回顾了上海民营美术馆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从建馆潮起、建馆高潮、建馆之潮方兴未艾,到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的新阶段。上海的民营美术馆建设波澜迭起,从场馆规模和展览质量层面,都远超中国其他城市,业已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馆群。然而,其发展历程并非长足,在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中,民营美术馆面临种种实际的新老问题,亟待吸收、借鉴有益经验,逐步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之道。
本次论坛策划及主持 王纯杰先生致辞
论坛回顾:
李丹丹:明珠美术馆是一家坐落于商业态环境中、拥有自营书店的民营美术馆。美术馆延续出身书香的书卷气特征,通过艺术出版和艺术展览的实践方式,探索面向未来的公共空间概念,强调美术馆的公共属性。
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李丹丹女士发言
孙文倩:MoCA美术馆以“跨界+”的概念探索艺术馆的公共性,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亲民性、公众性和公开性。除了作为大众的大众,MoCA也与艺术家持续进行展览和话题方面的跨界。美术馆公共化发展过程中,第一要培养人才,第二要保持美术馆和观众的民主性,第三要注重在地化和地缘性。
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行动力主席 孙文倩女士发言
翁崇轩:翁馆长从美术馆公众运营层面,强调美术馆向公众推广、运营艺术经济的突破性。他认为展览是目的性文化消费,要突破策划制作、更新观展模式,让观众融入艺术作品或与之互动,从而实现艺术与大众的沟通交流。
艺仓美术馆副馆长兼展览总监 翁崇轩先生发言
蓝庆伟(线上发言):美术馆的受众可分成大众、小众与公众,分有不同的指向和发展。过去美术馆的主要功能是对“大众”进行“公共教育”,大众是大众化的对象和工具;而在当下,美术馆运用减免门票价格、夜间延时错时、更新展陈技术等面向大众的方式,丰富了受众层次、增强了观众主体意识。“小众”指的是美术馆的受众人群始终是小众化的,行业内观众和美术爱好者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以美术馆所在地理位置为中心,半径为五公里内的区域性人群。“公众”一词将美术馆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求美术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增加信息传递途径种类,采取面向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的不同服务措施。美术馆和受众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要放弃从业者本位主义思想,转换为面向公众的服务思维,同时采用多样化的知识传播形式。
吕美仪:美术馆不仅要收藏近现代艺术作品,也要支持当代青年艺术家,从而服务艺术创作。同时要在当代艺术精神指引下,创新弘扬传统文化,联通亚洲东方美学,加强与如院校、文博、时尚等行业体系跨界,从而吸引更大兴趣面的艺术受众走入美术馆。
宝龙美术馆副馆长 吕美仪先生发言
黄圣智:为了给政府和社区民众更多机会参与艺术,文化艺术产业不仅需要政府文化政策支持,也需要商业资本助力。美术馆在顺应市场化发展趋势时,要面向市场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运用的造血模式。
震旦博物馆CEO 黄圣智先生发言
凌敏:国内外美术馆命名方式不同及其背后含义,国外主要和地名或当地历史有关,公私立区别不敏感,也更具有面向当地公众的文化服务性质。国内部分民营美术馆外形硬件条件十足,而内在缺乏文化内涵和服务精神,需要注重档案、馆藏的建立保存,学习国外商业和公教项目案例,更好服务国内公众。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当代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 凌敏女士发言
陶寒辰:中国近年来美术馆发展浪潮加快,得益于以文化产业经济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以及民间和企业的巨额资本投入。主要面向是为城市带来地产经济、品牌标杆等文化红利。新兴民营美术馆有三个特征:一是国际大牌建筑事务所参与设计地标性场馆,二是拥有国际化标准的一流硬件设施条件,三是展览具有分量、流量、曝光度和话题性。为了给城市持续带来文化价值,美术馆长期运营的根基三要素是健康的赞助机制,平衡的组织架构,以及清晰的学术价值。
OCAT上海馆执行总监 陶寒辰先生发言
论坛最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介绍了此次论坛背后的理念。作为上海市虹口区公立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参与主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2019”中,即关注到民营美术馆在上海当代艺术领域里做出的巨大贡献。借此年鉴展系列论坛,多伦希望把民营美术馆发展现象作为重要学术课题加以讨论,推进实践性和学术性成果的总结和延伸。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 曾玉兰女士发言
无论公立或私立,美术馆如果定位当代艺术领域,其存续重点均在于如何保持当代艺术的创造性活力、发扬其反思性内核。不仅在美术馆管理专业知识上,也在具体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所有当代艺术从业者需要通过不懈的总结与反思,探索出适合各自的发展道路。美术馆人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即用使命感与责任感推动整体文化和艺术生态良性发展。
部分到场嘉宾合影
—
摄影 | 白梦薇
当前展览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03年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它以 " 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 " 为办馆理念,具有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
Tips
美术馆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
周二至周日
Tuesday to Sunday
10:00-18:00(17:30 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Closed on Mondays
美术馆没有停车区域
No parking space available
Address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
No.27 Duolun Road,Hongkou District,Shanghai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立足当代艺术
促进艺术交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