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M在发生 | 康定斯基特展闭幕在即,又一场多维度深入艺术体验等你来!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
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闭幕倒计时
至2021年9月19日

你!看!过!了!吗!?

2021年9月11日,在展览“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即将闭幕之际,西岸美术馆将邀请音乐研究学者与演奏家,带来讲座“印象·即兴·构成——康定斯基的交响诗学”,立足于音乐视野,邀公众一同探索并感受在康定斯基的艺术及其对艺术的沉思中,绘画与音乐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不同以往的是,本次讲座将以音乐 × 演讲 × 对谈的形式展开,它既包含了学者讲演、对谈,同时还包含音乐家对相应主题进行的音乐演奏展示,从而与公众展开一场视野开阔而富有意趣的对话交流。
自中世纪以来,西方人已经关注到音乐与绘画间彼此对应的秘密,至十八世纪,在画家安格尔与音乐家帕格尼尼、作曲家肖邦与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亲密交往中,也可以找到音乐与绘画相互启发的线索;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发表诗歌《通感》(Correspondances),更是热情地肯定了艺术各门类间的相通性,进而为现代派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康定斯基显然在波德莱尔的通感道路上走得更加彻底。或许因为他自身“联觉”的天赋,也因为他对音乐深刻的理解,使他得以洞见绘画艺术的时弊,并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为绘画找到一种超越模仿自然表象、而真正表现事物“内在生命”的方式。在1910年发表的论文《论艺术的精神》(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康定斯基详细地论述了音乐与绘画相通性,并挪用音乐中的概念语汇,诸如“旋律”、“交响乐”、“印象”、“即兴”等来表述绘画中类似的构成。◎瓦西里·康定斯基,即兴 14 号,1910年,布面油画,74 x 125.5厘米,1966年由妮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赠,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相应地,康定斯基对包括瓦格纳的“总体艺术”、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在内的革命性音乐理念具有渊深而敏锐的共情与理解,这也基于这些新艺术和传统“决裂”的默契——他们均在思考,艺术如何从肤浅地再现自然,开拓出深深抵达生命本质并准确揭示其精神的方法。◎Lohengrin - Vorspiel (罗恩格林 - 序曲)康定斯基是瓦格纳的崇拜者,1896年他在莫斯科大剧院欣赏了瓦格纳的《罗恩格林》(Lohengrin),便设想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在这种艺术中,音乐、绘画和形体的运动在保持各自独立的性质后又能和谐地保持为一个综合体。◎《罗恩格林》第二幕的彩色平板印刷图 @European School (19th century)
除了聚焦康定斯基的“视觉音乐”,本讲座还将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探讨相关问题,包括俄罗斯先锋乐派与康定斯基独特的“视觉音乐”概念之间的微妙关联,阐释康定斯基三种绘画体裁“印象”、“即兴”、“构成”的音乐意涵及其接受的东方影响;以及康定斯基代表的抽象艺术哲学观对20世纪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时间:2021年9月11日 15:00-17:00
📍地点:西岸美术馆 B1 多功能厅

扫码上方二维码观看活动直播
杨婧,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后于上海音乐学院获音乐美学方向硕士、博士学位;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方向博士后。主要专长领域为阿多诺、音乐哲学、晚期风格、风格批评等领域。硕士学位论文获上海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及教学项目。曾受邀在上海科技馆、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图书馆、艺仓美术馆等举办多场古典音乐讲座。2018年起,作为担任“微光”室内乐团主要策划及主讲人。
朱昊冰,留美钢琴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文化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高原高峰钢琴团队外聘专家,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考官。朱昊冰被钢琴泰斗罗素·谢尔曼称为是“一位极具天赋的钢琴演奏家”,她作为多项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于2012年4月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音乐会。其个人专辑《彩云追月—朱昊冰演奏王建中钢琴作品集》广受赞誉。

西岸美术馆 展厅1 & 2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