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图
郭熙,北宋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陆沉谁复难神州
——漫谈中华文化与日本二玄社
文:钟隐楼主人钟声
公元1349年,元代大文人张雨登上南峰山绝顶,眺望大好山河,心潮澎湃,写下了千古名篇:

七言律诗
张雨,元代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朝,汉族作为拥有最先进文化的主体民族,第一次完全陷落于外族之政权,张雨等当世大知识分子,痛心疾首,发出了“陆沉谁复难神州”的中古之问。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流淌到公元1949年,巨流河畔,滚滚红尘,大江大河。中国历史上屡次出现的衣冠南渡终究演变成为海渡,故宫的旧藏被迫一分为二,一半飘洋过海,成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另一半则在大陆隔海相望。但正如美国基辛格先生所说:中国总是被一些勇敢的人保护。台北故宫作为博物馆肩负教育与传播的重任,深化复兴中华文化的内容。文物是文明的载体,书画文字则为文化的物理表征。台北故宫与全球技术最顶尖,出版以及复原质量最好的书画出版社——日本二玄社合作,百分之百还原复制台北故宫的顶级中国书画,用作品向全球传播中华文化。二玄社曾复制了一幅王羲之的书法《快雪时晴帖》,全幅从用纸、墨色、装裱甚至到原作中的破损处都一一还原。复制品送到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蒋复璁手中,蒋院长凝视许久后,开口说了一句:“我要看的是二玄社的复制品,不是院藏真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

著名的美国汉学家高居翰教授评价道:二玄社选择世界上中国书画最大的收藏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名迹,进行系列复制,理当为全球艺术爱好者所欢迎。就我们美术史教授而言,这些逼真的复制品较以往印刷品,原作力感及微妙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教学上最好的辅助材料。对那些想在家里享受名作的人来说,这些复制品开拓了艺术鉴赏的全新领域。中国书画的纸绢形式,从表面上看,其复制条件可能较西洋油画容易。但实际上,要适当表达用笔的微妙和色调的深浅,却需要极为精巧的印刷技术。二玄社研发的复制技术,逼真地表达了原作纸绢的质感和色调,使此一复制计划极为成功地达到了这些要求。已复制的名画和书法的选择,包括了许多宋元名家传世佳作,对中国书画之伟大传统作了次相当完整的巡礼。



展览现场图
历史的时钟转动到了公元1979年,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1985年,二玄社复制的台北故宫系列书画56件作品送到北京故宫展览。国内无数书画名家、鉴赏家前往观看,一方面大家对其足以以假乱真的高超技术啧啧称奇,另一方面更是十分感慨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些神品字画。启功先生看展后,激动不已,他称赞二玄社的复制品为“下真迹一等”,而从艺术效果上已经是“与真迹平等”,甚至从利用价值上,对于书画学习者而言,已经是“上真迹一等”了。辽宁博物馆的杨仁恺老先生极欣赏二玄社,东京二玄社近年致力于中国书画巨迹复制,先从台北故宫馆藏名作着手,早已誉满环宇。现为辽宁、上海两家博物馆复制稀世之珍的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元王蒙《青卞隐居图》问世,立即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左:启功 右:杨仁恺



瑞鹤图
宋徽宗赵佶,北宋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行文至此,大家怀揣对前文的疑问,为何二玄复制的效果如此逼真?这似乎从印刷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了。本人作为一个从事芯片产业的工作者,想从高科技技术的角度来解释。大家知道,美国现在对中国部分高科技芯片进行技术封锁,其中主要暂停高性能光刻机与中国贸易。二玄社的技术核心设备是一台移动的极高清晰摄像机,假设给这台移动高清摄像机搭配上激光刻刀,再辅以高速,便是一台可直接生产芯片的现代化的光刻机,其实芯片就是用光刻机成批量复刻出来。从现代芯片光刻机技术的角度分析,二玄社的这台移动摄像机可生产100nm以上的芯片。中国最先进的光刻机生产企业上海微电子也才刚刚达到这个技术级别。但是我们要知道二玄社这台自研的移动摄像机可是70年代初便已投入使用,他们用复刻芯片的核心技术来复制中国古代书画,可见珍视程度,而出来的作品,焉能不传神乎?

ASML光刻机
二玄社创办人渡边隆男先生把毕生的财力、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华文化的传播。遗憾的是2020年6月17日,渡边隆男先生与世长辞,直到此刻,二玄社都没有放弃对于高仿中国书画经典名作的开发研究与投资,让我们再次表达对先生的敬意。有幸的是我们中国深圳的雅昌接过了二玄社的接力棒,以新的形式继续传播,让雅昌二玄社继续以作品的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在渡边隆男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年轻的万一空间也以他们的视角举办一个阐述探讨观众与作品的距离展览,古书画以二玄社高仿品作为视角切入的展览,以兹纪念,这种拉近并还原古人与古代书画作品观看距离的可能性,正是二玄社对中国绘画传播做出的独特贡献。

二玄社创办人渡边隆男

深圳雅昌
现在让我们回到卷首的张雨问题,陆沉谁复难神州?那些勇敢的人是谁?他们是故宫,是二玄社,是罗大佑是金庸;是邓小平是启功,是雅昌也是青年的万一空间。
万一空间是由三位90后艺术从业者在深圳创立的艺术空间。其诞生于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在后疫情时代涌现对艺术与生命的全新思考。空间致力于消解当代与古代的边界,融合美学研究逻辑下的现当代与古代艺术,构建一个不同国家、时期和形式的艺术在同一语境下共容的场域。
W.ONE SPACE is an art gallery founded in Shenzhen by three Generation Y art practitioners. It was established in 2020 during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New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life have emerged in this post-pandemic era. W.ONE SPACE aims to mel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resent, future and the past by mixing contemporary and ancient art under the logic of aesthetic research, thus bringing together ar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forms to interact and express in unity as ON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