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颜色》是成都青年艺术家张杨彪在上海的第三次个展。这次个展,主要展出的作品是于今年完成的、近乎一人高的大尺幅作品,同时也展出了创作于三年前的,“巴掌”大小的小尺幅作品。

当大小作品同陈一室,一条带有艺术家思考痕迹的时间轴线已然在眼前展开。小幅作品多为布面油画及水彩纸本,带有明显的笔触痕迹,线条清晰。大画则利用大尺寸的版面和丙烯喷绘来表现对静物出神的状态和抽象的感觉。喷笔的身影早在艺术家先前的个展中就已出现过,从之前利用剪版遮罩创作的作品就可窥见艺术家对喷笔创作进行的探索。对喷笔把控的日臻精准,也成为本次《好颜色》展出的大尺幅作品能够保证高质量完成度的关键。

整个展览以静物为对象,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就如同鼻子和眼镜,距离我们眼睛最接近的却最容易被忽略。同样地,这些物品存在于身边,但却很少被留意到。艺术家通过出神的凝视,剥离出使用价值,将日常物品抽象化,感受到与光线交织时产生的缱绻氛围,通过喷笔和大尺寸的石膏板呈现在我们眼前。当熟悉的物品超出了常规的尺寸,以一种硕大却不突兀的形象出现,物品本身所携带的美感便能够更加得以释放。

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张杨彪的生活关键词和其他年轻人是一致的——变迁。所有东西都很临时,包括工作室在内,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廉价且轻便的物品显然无比适合这样的语境,可靠却不累赘。这样的描绘对象更加贴近生活,创作语言简洁明快,不会像一些作品看完感觉很累,作品承载了过多的内容,和一些想说又不敢说的东西。这种创作风格很真实,在观看作品时候有一种距离艺术家很近的感觉,就像艺术家本人一样自然、不刻意。加之艺术家将布面石膏打磨得十分平整光滑,能够让观众看起来很轻松,没有太多的负担。
虚焦的视觉体验来源于艺术家在冲洗胶片时的灵感。张杨彪选取的日常生活中的静物,多数是能够和光线产生美妙“互动”的透明材质,这种看似简单的静物主题,实则包含着无穷变化的张力。
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画廊空间,让自己的作品得到了更好的表现,位于画廊西南角的小房间,悬挂了三幅名为《打火机》的作品,在阳光穿过玻璃的时候,房间随即被这三幅作品“点亮”。

对于颜色,张杨彪力求真实,不假过多修饰。或灰或蓝,或阴影或高光,走遍展厅,才能够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好颜色并不只是好看的颜色,而是更丰富的颜色”。
在夏日里举办的《好颜色》,旨在从日常中发现诗意,观感愉悦轻松,配合画廊空间,像是一次飘溺于都市失焦中的片刻放松。
—— 撰文、王皓宁
2021.09.03
工作室画廊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