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青年音乐家精品讲演会系列 第二场
“延续巴洛克精神的古典浪漫时期巨匠”
德奥作品演讲会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
从含蓄节制走向奔放自由
18世纪中下叶,受启蒙运动影响,追求逻辑、平衡、与节制的古典主义体现在了当时的建筑、绘画、与文学作品中。
对于古典主义音乐而言,奥地利维也纳和德国成为音乐活动的中心,作曲家由于经常受热爱艺术、崇尚理性的王宫贵族赞助,音乐风格与巴洛克时期相比,有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特点,显得更为抽象,清晰、安详、平衡、有节制。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神童” 莫扎特、“乐圣” 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出现,将西方音乐的发展推向高峰。

西方音乐史上的3B巨匠: Bach, Beethoven, Brahms

“狂飙突进”的贝多芬
承古典主义之精要 为浪漫主义启明
尽管“狂飙突进”是一个文学领域的专有名词,但如同所有艺术种类的思潮一样,它们从来都不会局限在某个特定的领域。
如果在音乐界找一个“狂飙突进”的代言人,恐怕非贝多芬莫属了,且不说他与歌德、席勒等人的紧密交往,单单是他音乐中那种远超同时代的狂野与坚定、炽热与澎湃,便在精神上与这一略显高深的文化概念完美契合,并使其具有了更加普世的表达。
贝多芬风格的创作呈现,已无法单纯地归结为某一类情感或意境,而是展现出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思考。

18世纪的室内乐演奏家们
虽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18世纪末同时生活过一段时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海顿、莫扎特都还在世,但三人之中,只有贝多芬是在大革命之后才进入创作年代的,他的思想和创作是直接在法国大革命及其以后的德奥思潮影响下展开的。
因此,贝多芬的作品在本质上与前两位大师不同,在某种意义下,他属于另一个时代。

19世纪“顶流”贝多芬
此次音乐会上,耶鲁青年音乐家们将为听众带来贝多芬创作第一时期(1792-1800)中的两首室内乐作品,这是贝多芬确立自己风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带有当时时尚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痕迹,反映了海顿、莫扎特对他的影响。
但同时随着学习和实践的增加,贝多芬在1800年左右慢慢褪去前辈们的影响,独特的作曲风格逐渐展现出来,开始初现浪漫主义自我主观风格的彰显。他所作的《第四小提琴奏鸣曲》充斥着忧郁的反抗、情绪深藏于内,此次音乐会上将由毛翊名与张楚晗为大家演奏。
贝多芬: 我是渴望感受到爱情的男子
要说贝多芬最爱的一部莫扎特歌剧是什么?答案应该是《魔笛》。
本次9月4日的音乐会上,钢琴家张楚晗与大提琴家陈逸秋将为大家呈现的就是贝多芬与《魔笛》相关的一部冷门作品——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感受到爱情的男子”主题变奏曲》。
贝多芬对《魔笛》的特别热衷,是因为“其展现出的的人文理想与音乐一样多”,他认为这部歌剧持有一股对人性、以及爱能战胜逆境的乐观态度。

莫扎特与他的崇拜者贝多芬
《7段魔笛主题变奏曲》(WoO 46)作于1801年。其主题为《魔笛》第一幕中,帕米娜和帕帕杰诺的二重唱“感受到爱情的男子”,唱段情感真挚,优美隽永。
作品中,贝多芬将帕米娜的角色交给钢琴,大提琴则被赋予帕帕杰诺的形象,一系列变奏颇为有趣生动,同时映照了自己日常生活和创作历程的方方面面。
在这首变奏曲中,钢琴与大提琴不分主次、交相辉映。作品的整体风格和趣味与原唱段几近神似,仿若是器乐上的再现和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两次转调为乐曲增添了别样色彩。转入降E小调的第四变奏,被引入一种哀伤忧郁的情景之中;而尾声部分陡然进入c小调,且运用了新素材,基调截然不同,呈现出坚决果敢的形象。

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帕米娜和帕帕杰诺
就像这部作品中由大提琴所主导的帕帕杰诺形象一样,贝多芬也渴望着真正的爱情和家庭生活,不过贝多芬一辈子并未走入婚姻殿堂。
虽然他在一生中与数位女性都建立了持久的友谊关系,甚至达到了“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但她们极高的社会地位都让贝多芬望洋兴叹,深知步入婚姻的殿堂是痴人说梦。
因此在这首变奏曲中,我们也许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对莫扎特的推崇和对人文理想的向往,也可以触摸到他的个人情愫。

贝多芬1802年在海利根施塔特居所留下的遗书
1802年10月,贝多芬在自己海利根施塔特的居所里写了一份遗书。当时他已在此居住了半年,听力却没有丝毫恢复。
在这封遗书中,他写到了自己因双耳失聪的痛楚、自己在生活中的挣扎等,让世人明白,在暴躁、孤僻、怪异的背后,他也有温情、善良和火热的激情。


追求自我表达的浪漫主义时期
整个19世纪的艺术史和音乐史是少数孤独者的革新。浪漫主义常被定义成是对古典主义的理性、法则和传统的反抗。
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统一、秩序,以及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而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力求激情的传达,不在乎不平衡所带来的后果。
如果说古典主义艺术家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遗迹中获取灵感,那么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则关注人的想象力和大自然的奇迹。

英国浪漫主义艺术家特纳的作品《狂怒的大海》
古典主义赞美的是大众,而浪漫主义赞美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就像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瓦尔特•惠特曼所说的:“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
浪漫主义的精神可以在特纳的画中窥见一斑,在艺术家的心目中,艺术应当反映和表现人的情感。在面对大自然中无法控制、势不可挡的力量时,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束手无策。




从左至右分别为李斯特、肖邦、瓦格纳、舒曼
在这个时期,涌现了风格各异、个性五彩斑斓的音乐家,包括风流的李斯特、忧郁的肖邦、不羁的瓦格纳、以及浪漫但精神古怪的舒曼。
但其中有一位音乐家43年如一日默默守护自己爱慕的人、在音乐创作上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艺术形式,他就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1833 – 1897)。
勃拉姆斯: 汹涌但克制的浪漫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主要音乐家之一,他出生在德国汉堡,最终定居在奥地利维也纳。

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舒曼、克拉拉、勃拉姆斯的”三角恋” 一直是古典音乐史上令人难忘怀的故事。
1853年,当勃拉姆斯第一次在舒曼家中弹起了他最早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时,舒曼便被勃拉姆斯的才华深深打动,于是迫不及待地叫妻子克拉拉出来。
这是三人第一次见面。勃拉姆斯不会想到,这一眼就让他开始了对克拉拉长达43年的暗恋。舒曼不竭余力地宣扬勃拉姆斯,他称勃拉姆斯为天才,并在一篇著名文章中公开赞扬了这只“年轻的鹰”。
一句亲切的话使勃拉姆斯在音乐界的地位日益涨高,而早期的勃拉姆斯在作曲上也受到舒曼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舒曼是勃拉姆斯最敬佩的人之一。

舒曼与克拉拉
但是舒曼的幸福时光并没持续很久,舒曼的生命晚期深受着精神病的折磨,不断地寻求死亡,而克拉拉一边怀着身孕,一边为丈夫的境遇悲痛欲绝,勃拉姆斯成为了他们夫妇最可靠的人。
勃拉姆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老师和师母,没有半点越界的行为,尽管勃拉姆斯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克拉拉的感情已经从仰慕转变成爱恋。
看着为丈夫痛苦的克拉拉,勃拉姆斯只能默默的爱着,将许许多多想要和克拉拉表达的爱意化成了一封封没有寄出去的情书。
或许这世间只有克拉拉懂勃拉姆斯,而他也用几十年的孤独来守护克拉拉,保持着彼此在艺术与精神上的守望。

少女时期的克拉拉
不只在感情上专情,勃拉姆斯在音乐上也拥有坚守传统的信念, 在传统中开拓未来是他秉持的核心理念。
在大家为李斯特以及瓦格纳的激进和声色彩倾倒的时候,勃拉姆斯选择了继续坚守传统音乐。
但坚守传统不意味着守旧和不创新,只不过勃拉姆斯反对的是李斯特、瓦格纳等人所推崇的“标题音乐”形式,他认为音乐就应该是独立的“纯音乐”,而不应受非音乐因素的影响。
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热议。让评论家们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复杂的评论: 一方面,他们认为勃拉姆斯的过于晦涩内敛,但同时,他们又不得不看到这位作曲家基于传统的创新。
其实勃拉姆斯是一位有两张脸的作曲家:温润与高冷、感性与理性,勃拉姆斯的音乐两面兼有。更准确地说,前者是由后者来支持的,但无论如何,仅有其中的一面,都不是勃拉姆斯。
事实上,他同时回顾音乐过去,凝视着音乐的未来。他复兴和扩大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古典原则,他的音乐曾被认为是保守的,这是对李斯特和瓦格纳“新音乐”的反应。

青年时期的勃拉姆斯️©Hadi Karimi
实际上,勃拉姆斯将贝多芬的活力、舒伯式的抒情、对德国民歌的热爱和对巴洛克风格的严格对位的掌握糅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属于他的非凡音乐中。他对巴洛克风格有深刻的了解,是少有的对巴洛克音乐感兴趣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也代表了勃拉姆斯对传统的深刻尊重。


耶鲁青年音乐家精品讲演会系列
第二场演讲会
8.15的首场讲演会上, 耶鲁青年音乐家们将巴洛克时期与印象派时期的种种关联和纽带娓娓道来,并通过听觉、视觉、语言等多种媒介打造了一场多维度立体的音乐会体验,令大家意犹未尽。
而贯穿此次9.4音乐会的主题是横跨巴洛克、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的 “三B巨匠”,音乐家们又将为观众带来哪些精彩解读?
9.4 讲演会精彩预告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到了18-19世纪体现出怎样的特质? 风格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古典主义时期的绘画与音乐具有哪些相似性? 艺术家与音乐家各自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常常提到的 “西方古典音乐三B 巨匠”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在这称号之后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与艺术家是彻头彻尾的革新派吗? 还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放飞自我?
为何说贝多芬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分水岭?
勃拉姆斯为何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股清流?
室内乐从18世纪的贵族音乐,发展到如今的古典音乐主流体裁,经历了哪些故事?
这一次的音乐会上,耶鲁青年音乐家们将继续通过讲解与演奏相辅相成的方式为大家解读西方古典音乐背后的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演出门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