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只需1元
即可为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
贡献一份宝贵力量

“受伤”的地球家园
7月20日,一场罕见的暴雨席卷河南,造成1400多万人受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2021年7月22日,受洪水围困的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迎来全院转移,冲锋舟载着医护病患驶出医院。图/人民视觉
同样的极端天气还在全世界发生:
6月,席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创纪录的热浪和年度最低潮位同时出现,逼近50℃的高温造成至少486人死亡,导致数以百万计的贻贝、蛤蜊、牡蛎、沙钱、藤壶、海星、玉螺等生物死亡……

加拿大罕见高温,导致贝类死亡,图/搜狐新闻
7月,强降雨席卷西欧。比利时、德国、荷兰、卢森堡等国家相继爆发洪灾,造成百人死亡,千人失踪。

7月,在德国巴特诺因阿尔-阿尔韦勒航拍的洪水退去后的受灾现场。图/新华社
8月,野火让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成百上千个家庭流离失所,房屋、建筑、农田、土地被尽数烧毁……

一名消防员正在试图扑灭森林野火。图/Unsplash,Fabian Jones
除了极端天气,放眼全球,从2020年开始,在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环境更是承受了空前的压力。
根据环保组织OceansAsia的数据,2020年,有超过15亿个医用口罩被冲入世界海洋,需要长达450年才能被分解成微塑料,将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海水中漂浮着废弃口罩,图/日站君

海水中的废弃医疗用品和生活垃圾,图/新浪看点
由于疫情后的封锁措施,不少城市的回收项目也被迫中断,重启之日遥遥无期。在民众居家隔离期间,点外卖和网购的情况大幅提升,由于一次性餐具和包裹包装产生的垃圾废物数量猛增……

疫情下韩国生活垃圾剧增,图/CCTV每日财经报道
专家甚至预测,待疫情过后,社会开始复苏之时,碳排放会“报复式”回升。为了赶工,弥补因疫情落下的进度,全球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碳排放量甚至要大大高于前疫情时代。“未来,当各国渐渐走出疫情阴影时,必然要考虑重建和更新的方法。”英国环境、食品及乡村事务部部长扎克·戈德史密斯( Zac Goldsmith)提到,希望疫情起到警钟作用,能督促各国采取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工路径。
从森林大火到高温炙烤,从暴雨倾盆到洪水肆虐,极端天气频繁搅乱的远远不只是生活。极端天气、疫情、脆弱的生态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之下雪上加霜。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迫在眉睫。
让艺术设计助力可持续之路
除了等待科学家们的研究,通过艺术设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一直在行动,我们希望能通过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平等性、思考性以及启发性,发起一系列公益活动,让艺术真正助力可持续之路,逐步推动社会各界增强对于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深入思考,积极投身公益行动。
2020年9月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正式面向公众发起ECO公益设计系列项目,旨在发掘与邀请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等创意先锋,倡导用设计思维解决与缓解环境与社会议题,以设计成果来缓解环境问题。
2020年12月24日
BCAF联合梦想加空间发起环保倡议活动。成功举办线下活动“向前半步”可持续环保分享会及同主题展览。邀请多位环保意见领袖、社会学者、可持续生产方式领导者、权威设计媒体来到现场,为观众分享当前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与如何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项目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

2020年12月
BCAF联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发布该项目的周边产品:艺术家限量版全生物降解分类垃圾袋。项目邀请了4位富有社会洞察力、公益责任心、建设性行动力的国际级先锋艺术家、设计师——广煜、马仕睿、尹秀珍、张永和,特别设计“全生物降解分类垃圾袋X艺术家特邀合作”公益产品,助力家庭及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分类垃圾的习惯。(项目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

2021年2月
BCAF携手国际机构、政府、社区、环保、学术、建筑、时尚、设计、艺术、科技、媒体等各个领域的杰出机构及专家,共同发起年度专业大奖:“中国ECO DESIGN可持续设计大奖”。在约三个月的征集时间内,大奖一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有效申请 774 份,激发了诸多年轻的设计从业者、爱好者对于可持续设计的尝试与创新。很多项目正在由参赛者们身体力行的实践着。(项目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

2021年7月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正式成为全球艺术行业“降碳”公益倡导联盟—THE 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简称,GCC联盟)的机构成员,也是目前中国地区第一家加入该联盟的艺术机构。
同时,BCAF已与知名公益机构上海根与芽达成合作,并参与“百万植树计划”(The Million Tree Project)。BCAF将捐赠80余棵树苗用于“百万植树计划”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植树造林项目。随着这些树苗茁壮成长,在未来10年间内它们吸收的大气中的碳排放量将足以中和BCAF机构年度的碳排放。同时,也为内蒙古沙化地区抵御沙漠化、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贡献了一份力量。(项目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

图片来源: 上海根与芽“百万植树计划”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2018年种植的樟子松树。拍摄时间:2020年5月。
在未来,BCAF还将继续在可持续设计领域深耕。也感谢社会各界对BCAF可持续设计事业的关注,特别感谢项目捐赠方北京草台回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99公益日期间,捐款人每向BCAF可持续设计公益项目捐款1次,北京草台回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以5倍的配捐额度与您共同助力该项目。
未来,我们将携手更多的国际机构、政府、社区、环保、学术、建筑、时尚、设计、艺术、科技、媒体等各个领域的杰出机构及专家,探索可持续之路的发展方向。
艺术家们在倡议
【环保】是一种不会让你失去什么,但是对别人更友好的选择。
——广煜
平面设计师、艺术指导,A Black Cover Design合伙人,
BCAF公益设计系列合作艺术家
如果每个人都开始注意节省,开始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就有希望了。
——张永和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BCAF公益设计系列合作艺术家
我作为设计师,就是要尽量设计出让人爱不释手的东西,延缓它们成为垃圾的时限。
——马仕睿
平面设计师、打错(typo_d)平面设计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艺术指导、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成员
BCAF公益设计系列合作艺术家
长效设计着眼的是对当下社会所塑造的消费观念的‘重塑’,使不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欲望重归理性,重归环保、诚实、克制、友善和可持续。
——左靖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策展人
BCAF合作艺术家、学者
德迦零废弃社区
2021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获奖作品
零废弃社区践行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即用来建造家居用具的材料,都是原本废弃的材料,不会对大地产生污染的;二是社区和‘人’的‘可持续’,零废弃社区希望当地居民能通过参与这些建设活动,对自己从小生存的环境建立自信感。
——王五之
2021中国可持续设计乡村空间设计大奖获奖者
我们希望传递的‘环保’或‘可持续’的理念,更多是希望从人的内心先去接纳生活本来的美好,然后主动地通过个体活动,去影响周围的环境。
——东周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秘书长
默然滋长:真菌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与设计应用
2021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获奖作品
可再生材料从生产到使用到废弃,实现了一个闭环,取之于自然还于自然,将整个生产使用过程融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碳链。我们希望未来能开阔更大的新型可再生材料市场应用的前景。
——李明亮
2021中国可持续设计城市产品设计大奖获奖者
花火计划(留守儿童工艺建造项目)
2021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获奖作品
乡村振兴不仅要提升基础设施,更需要对年轻一代进行培育。这种培育像播撒种子一样,需要将目光放在五年后、十年后,从而在城市、近郊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联系。
—— —本造工作室
2021中国可持续设计青年创新大奖获奖者
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艺术家和设计师,正在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
作为公益机构,我们希望能集合社会力量,帮助推动更多的富有潜力的可持续设计落地、实践,让好的理念、好的设计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我们也期待更多朋友们加入我们,一起用艺术设计融合自然保护的创新方式,让我们的每日生活更加鲜活、有大爱,让地球家园更加美好、生机盎然。
99公益日入口

支持可持续设计,守护地球家园
活动时间:2021年9月7日-9月9日
款项用途:支持可持续设计公益项目
捐赠方式:
最低只需1元
即可支持可持续设计
为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
贡献的一份宝贵力量
捐赠途径一:请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腾讯公益页面进行捐赠
*注:如IOS系统不支持小程序渠道捐赠,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捐赠途径二: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腾讯公益页面进行捐赠

BCAF 99公益日小福利:
同一用户3天累积捐赠大于等于99元
截图捐赠记录
发送至BCAF官方微信公众号后台
即可获赠:
价值78元的艺术家限量版全生物降解垃圾袋
和艺术家一起践行可持续事业
————完————
关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
中国唯一专注于当代人文艺术发展的公募性基金会和文化智库
www.bcaf.org.cn
BCAF以“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为使命,在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和智库研究三大领域展开类型广泛而富有活力的公益项目,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创新中国为主线的人文公民社会。
BCAF致力于支持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家和创作者,将中国当代文化推介至国际舞台,支持中国新一代的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BCAF已与十数个国家的国际性平台紧密合作,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戛纳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协会、亚洲文化协会、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时装周等。BCAF策划组织了多项高规格政府项目,例如中欧/中美/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德文化年、中德青年创新年、“中法文化高峰论坛”、“中国与欧盟在文化遗产、文化与创意产业和当代艺术领域相关方的合作调研报告”、“中欧人文智库峰会”、“中印文化连线”、“中日文化连线”、“亚洲文化节”等等。
2015年5月至11月,BCAF策划及组织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得到了国际媒体和艺术界的广泛好评。2017年至2020年,BCAF在美国各地成功举办了三届“创新中国文化节”:作为中美政府最高级别交流框架的“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官方项目之一,文化节探索了中国民间文化外交的新形式。2017年,BCAF中国艺术电影基金支持的电影荣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第70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同年,BCAF支持独立电影导演王兵参加卡塞尔文献展。
2020年,“BCAF国际大师合作系列”携手国际机构、专业平台、媒体伙伴进一步支持具有先锋活力的大师项目:坂本龙一、文德斯、大卫林奇、李沧东等全球电影、音乐大师的最新原创项目。
机构合作接洽:胡斐 hufei@bcaf.org.cn、宣淳祎 xuanchunyi@bcaf.org.cn
媒体合作接洽:徐沛 xupei@bcaf.org.cn
感谢支持BCAF!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期待大家的参与,共同支持我们有活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公益项目。我们深信人文的美与力量。推动中国的多元公民社会发展始终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中国唯一致力于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国际交流、智库研究出版的公募性艺术基金会,我们热忱地去发现并支持最能代表中国当下具有突破创新精神的机构与项目、最具个人原创性艺术家的鲜明故事与智慧思考,并将我们在中国的工作精华推介到更为开阔的世界舞台与专业合作中。
捐赠方式如下:
银行转账汇款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万国城支行
账号名称: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银行账号:0200209119020121596
请在转账附言栏内注明您所捐款的项目、您自己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以便我们在收到汇款后给您邮寄捐赠证书和捐赠收据。对BCAF进行捐赠的机构或个人均享有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资格,详情请联系: 宣淳祎,xuanchunyi@bcaf.org.c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