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书画、瓷器、家具等不仅是中国艺术的辉煌高峰,亦向来是国际拍卖市场中重要的收藏门类之一。古典艺术带给我们当代人的审美启示在那里?如何认识这些作品在当下的价值?鉴赏收藏入门的关键点在哪里?让我们先来听听业内专家怎么说。
许 力
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特聘教师
Q: 上半年您作为学术嘉宾参与北京电视台热播节目《书画里的中国》,在录制中,你认为哪些知识点是最让当代观众感兴趣的?
绘画中的故事是最让人们感兴趣的,所以节目中穿插了许多场景重现。还有就是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被递藏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Q: 古代书画,您觉得当代人从哪些角度着眼学习最容易提起兴趣并入门?
要与当下的文化现象发生关联。比如,古典绘画的题材和欣赏方式与现在的生活方式对应。或是从古典书画里找到心灵的感应点,解压或者温润我们的情绪。
Q:国内外哪些美术馆有着一流的中国书画收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等等,还有美国几个大学的博物馆,都有极好的古代中国书画收藏。
2019年佳士得春拍上,文徵明 《行书七言诗卷》 以8322.75万港币成交
陈良玲
佳士得香港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资深专家暨拍卖官
Q: 明清瓷器的演变过程中,是否也像现在一样讲究“创新“和“潮流”?
是的,这在清代官窑瓷器上尤为明显。画珐琅是“创新”的好例子。
十七世纪末,经传教士带入清宫的铜胎珐琅器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兴趣,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珐琅釉料的研发,把宫廷制瓷推向了新高度。
尚古、进而仿古,是“潮流”方面的好例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引领者”,他们喜爱收藏古董,仿古这一宫廷风尚亦被反映于御制的各类器物上。
Q:清代瓷器是不是也可以很现代?
正如我们今年秋拍将呈现的单色釉佳作—雍正仿官窑五瓣瓜棱瓶,为雍正御窑厂取南宋官窑精髓而烧造。这件作品有着雍正时期对于艺术品制作精益求精的特点,亦保有了宋代瓷器幽雅的美学特色—恰好反应了上面谈到的“仿古”潮流。
南宋官窑的烧造时间至雍正时期时隔六百多年,雍正至今又时隔将近三百年。距今千年前人们对简约美感的领悟和表达,仍能深深地触动今天的我们。
即将于2021年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中亮相的雍正仿官窯五瓣瓜棱瓶
雄厚师资
佳士得美术学院特邀包括许力、陈良玲在内的两岸三地知名学者及佳士得书画、瓷器工艺品及家具专家团,于9月呈献全新普通话线上课程 “鉴赏与市场:明清艺术收藏”,从艺术史、鉴赏和市场等多重角度,系统地带您走进明清艺术收藏。


课程设置
9月16日
明代书画: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9月23日
明代瓷器:风格与喜好
9月30日
明代佛教艺术:从佛教造像到唐卡
10月7日
清代书画: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10月8日
明清御瓷鉴赏:2021佳士得香港秋拍亮点
10月15日
清代瓷器:潮流与创新
10月21日
明清文人器物:清宫旧藏宋元明清文具珍品
10月28日
明清家具:鉴藏要点与市场契机

版权所有 © 2021佳士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