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如您有意了解更多该艺术家作品信息,请添加今格空间微信服务号“GINKGOSTORE”索取资料或致电:010-57626135,欢迎垂询】


艺术深圳2021

 展位 A07


宾预展

9月9日  14:30-21:30


公众展期

9月10-11日  10:00-19:00

9月12日  10:00-17:00 


地点

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



沈忱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沈忱《无题–作品No.12119-19》 画布、丙烯 193 × 150 厘米 2019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沈忱 《无题 - 作品 No.77727-10》 画布,丙烯 110 × 140 厘米 2010年



沈忱,1955年出生于中国,现居纽约。他早在中学,并继续在上海艺术学校(当时为“上海五七艺校”)开始接受艺术教育。1982年在上海戏剧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迁居北京。1988年获斯考海根艺术学院奖金作为驻校艺术家赴美,同年底又获工作室艺术学院交流学生奖,来到纽约。次年获全奖赴波士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起定居纽约。


沈忱为80年代中国抽象绘画和实验水墨的先行者之一,并活跃于当时的“地下艺术沙龙”。早在大学期间,他就组织并参加了实验画展“野蔷薇”。之后,他的作品开始在各地美术馆展出,如上海美术馆,宁波美术馆等。1984年,他在北京中国记者协会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展览。从此他开始与亚洲及欧美多家画廊合作,作品展现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罗马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三尚当代艺术馆、上海大学美术馆、昆斯美术馆、南通美术馆、证大美术馆、何香凝当代美术馆、西湖美术馆、多伦美术馆、明园美术馆、年代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元典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美国华人博物馆、辛格美术馆、瑞克琳豪森美术馆、波弘美术馆、杜尔巴赫美术馆和柏林ME美术馆等。作品被世界各地多家美术馆、艺术基金会及私人收藏。


三十年多来的艺术作品使他在当今艺术界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他的作品“促动我们从美学的意义上对绘画的实践进行思考和领悟,开启新的理解途径和思维方式,持冥想且理性的姿态来体验纯粹而杰出的抽象绘画。(罗伯特·C·摩根)”他的作品蕴含了多种文化因素,并以禅宗哲理,冥思和重复性阐译他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和知觉。魏丽莉写道:“这种知觉的消逝和再生,是为观众而建立并导其冥想的一种循环。其中,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无,实不可分。”法拉瑞·史密斯进一步指出:“深思熟虑的制作过程,呈现出一片祥和世界——那儿,只有时间的存在。”沈忱的作品引领我们进入 “... 一个完整的循环;正如呼吸时从无到有,我们的思想体会到空无的万物之源。 (乔纳森·古德曼) ”


陈墙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陈墙《无题》 纸本、油彩 119 x 89 厘米 2019年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陈墙一直在抽象绘画方向上探索。他的创作脉络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九十年代初在纸和画布上用小幅铅笔平勾线条,寻找纯粹“观看”概念的探索。用只“看”不“读”去强化“感知”;2007至2013年只为“感知”而画,放弃装饰形式语言,画笔和调色盘,让颜料充分自由,画面更加纯粹,更进一步让“感知”从传统的绘画“认知”中解脱出来,由于颜料的自然堆积,对视觉神经上形成刺激,艺术家意在深度警醒视觉“感知”。2013年至今艺术家更加深入探讨“感知”新意,选择呈现而非表现。艺术家融合运用中西方最古老的绘画材料,通过宣纸与墨和画布与油彩的糅合,将东、西方性的固定概念打破创建新的感知系统。呈现给观者一个即不东方也不西方的画面,从而体会新的感知自由。

 

陈墙196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198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他曾在阿拉里奥画廊(“陈墙:想法不重要”,2018年,上海,中国)、艾德维克美术馆(“陈墙 – 感知“,2018年,斯德哥尔摩,瑞典)、帕斯库艺术空间(“余光 - 陈墙抽象作品展”,2017年,瑪萨袅,瑞士)、InselHombroich艺术基金会(“相距2米2”,2011年,诺伊斯,德国)、上海美术馆(“陈墙抽象绘画展”,1995年,上海,中国)、等机构举办个展;亦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时空书写:抽象艺术在中国”, 2015年,上海,中国)、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秩序的边界”,2015年,北京 )、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念珠与笔触”,2003年 , 北京)等机构参加过群展。



王国锋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王国锋《无题之九》 数码打印并裱于铝板 199 × 152 × 5 厘米 3/5 2017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王国锋《无题 No. 17》 数码打印并裱于铝板 108×82×4 厘米 2/5 2017年



《无题》系列是艺术家根据自己于2007-2008年所拍摄的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遗留下来的,代表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大型建筑而创作的一个系列的图像作品。王国锋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位于建筑立面中心线部位的结构及图像像素无限拉长,使画面的另一部分被覆盖成为一个抽象的图像形态。艺术家试图通过这样一种图像处理方式对主题指向性明确的历史建筑进行解构的同时,也试图通过这样一种具象与抽象并置的图像形态来喻示一种历史与现实、历史与记忆的关系 ......


王国锋,1967年出生于辽宁,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他的重要个展包括:“过滤”,今格空间,中国北京(2021);“如何拼起图像碎片?“,今格空间,中国北京(2019);”绝对景观——2018韩国光州双年展特别展”,韩国光州(2018);“探针II”,德萨画廊,中国香港(2015);“探针I”,德萨画廊,中国北京(2015);“报导”,德萨画廊,中国香港(2013); “理想宣言”,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美术馆,俄罗斯莫斯科(2007)等。重要群展包括:“哈瓦那双年展”,古巴(2019);“另一种选择”,罗马国立当代美术馆,意大利罗马(2018);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16);“文化碰撞——穿越东北亚”,香港艺术中心,中国香港(2015);“陌生的亚洲”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北京(2015);“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2014); “非线性实践:2012年光州国际艺术双年展特展”,韩国光州(2012);“中国和日本的当代美术”釜山市立美术馆,韩国釜山(2010);“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上海(2006);“第二届莫斯科国际艺术双年展”,俄罗斯莫斯科(2007);“时间之后的时间”美国芳草地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2003);“当高度变为形式:全球化时代的艺术”,沃克艺术中心,美国明尼阿波利斯(2002)等。

 

杜婕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杜婕《20180127-0216》 手工宣纸水墨 68 × 68 厘米 2018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杜婕《20180107-0126》 手工宣纸水墨 68 × 68 厘米 2018年



杜婕1968年出生于湖北襄阳市。她最早曾攻读物理专业,之后将兴趣和精力投入到绘画实践上。杜婕早期作品着眼于丙烯和画布的线条关系,在着色方面呈现出平面化均匀的特点,显示了创作者对画面细节严谨、审慎的把控。在近期的新作中,由于转换为水墨、毛笔和宣纸的材料,线条的浓淡变化则更为丰富,似是折射出某种心态的转变,艺术家以一种相对松弛的处理方式有效激发出画面的内在张力。杜婕画面中的“繁”是藏匿于“简”的表象之下,远观则隐,近觑则显。在简与繁的自然转化中,揭示出无与有、空与色的辩证关系。


杜婕的作品呈现了三个卓尔不群的特点:首先是线条从头至尾的完整性;其次是线条创作过程中的呈现出的独立性以及对线条之间距离、关系的可控性;第三是作品创作过程的不可逆性。

 

杜婕的创作关注繁复的手工过程。首先,“繁复”意味着不厌其烦的劳动。这种不厌其烦,不仅存续于杜婕这样的现代创作者身上,更是从中国由古至今的书写者、雕刻者、编织者、建筑者、奏乐者等等当中走来的。他们从孩提时代开始,用一辈子的漫长时间细细打磨主体、工具、作品之间的掌控力与平衡感。这构成了他们生命的意义。其次,关注过程,意味着漫长劳动的终点并非视觉呈现的最高目标,相反,这种劳动没有终点,只有日夜消磨中无数起点、终点相互覆盖淹没的渺小痕迹,就如杜婕所说的那样,“今天没有通向昨天的入口”。

 

同时,这种活动涉及中国式的“时间性”。正如杜婕用创作时间来命名作品,作品的意涵维度因此在视觉平面的向度之外又增加了丰厚的时间情感。艺术家的意图并非是表现任何一种写实的形象,也并非像西方艺术家那样试图通过抽象的形式表达某种想法或概念,而是通过用大量的绘画动作填补时间的活动,来感知时间、记录时间。这里涉及到的时间并不等同于一般认知下的时间概念,而是涉及到个人感受、周遭的空间,以及主体每天面对的个人环境,这可以说是中国语境中的“日常”。


陈若冰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陈若冰《0868》 画布、丙烯 30 × 30 厘米 2008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陈若冰《1814》 画布、丙烯 45 × 45 厘米 2018-2019年


陈若冰,1970年出生于中国。1988-1991年就读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2-1998年就读并毕业于德国国立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1993年获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德维西和罗伯特-萨姆尔基金会艺术奖金,2000年获美国约瑟夫和安妮-阿尔柏斯基金会艺术家访问奖金。

 

近年的主要个展包括:2019“蓝调”,今格空间,北京;2017“RIVER OF LIGHT”,今格空间,北京;2016“画家陈若冰”,波鸿美术馆,波鸿:2015“行者止观”,今格空间,北京。他今年参加的重要群展包括:2016“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巡展”,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7“中国——对话——转换”,路德维西美术馆,科布伦茨;2017“互补与契合——中国留学德国艺术家作品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主要公共收藏包括:上海中华艺术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波鸿美术馆、杜塞尔多夫艺术宫美术馆基金会、哈庭根圣-乔治教堂、密德博勒大学美术馆等机构。


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以及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的经历塑造着陈若冰的审美取向,并带来了宽阔的视域。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他放弃折中的解决方式。尝试在画面中建造张力,更多的让色彩而不是造型来支配画面,并获得一种新的平衡。他不断思索东西方的艺术问题,寻求作品中相对确定的形式里面的不确定的因素,其绘画作品中大量出现“既不方又不圆”的环状或整块纯色图像,来充裕大大小小的欧洲式的直角的画框,将观者的注意力凝聚于色彩的影响及其与形式的关系之上。作品在隐藏着一种源于中国哲学的极简主义的少胜于多的思想同时又具有一种兴奋的、索求的挑战姿态,在极致的简约中包含着自己的生成履历,隐藏着追求纯粹和清晰而缓缓走过的、悠长的冥想之路。


王宁德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王宁德《有形之光 被偏振的云 No. 3》 蜂窝铝板、亚克力、透明灯箱片 141 × 198 × 6 厘米 2014年


王宁德创作《有形之光》这个系列的方法避开了将图像固定到纸质媒介表面上的化学过程,转而将一张完整的图像在透明胶片上有组织的进行碎片化,当暴露于特定的照明时,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幅完整影子的图像。最终的结果是,艺术家直接用光绘画,通过电脑和人手的劳作过程创造出幽灵般的图像。

 

王宁德通过《有形之光》这一系列影像装置作品来审视摄影过程的本质和奥秘。他利用了摄影的过程而并非制作出严格意义上的照片。《有形之光》系列里的作品所呈现的效果更接近于老式的照相暗盒——一个仿佛悬浮在现实本身之上的幻影。此外,这些由数百个单位组成的网格图像颠覆了传统摄影惯常所见的独幅裁剪的作品。

 

王宁德 1972 年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现工作生活在北京。王宁德是中国新摄影的重要艺术家之一,早期创作主要以摄影为主要媒介,近年来作品逐渐涉及到装置及其他艺术类型,并以当代艺术为背景,研究影像的语言和本质 等前沿问题。他用多种形式拓展了影像艺术的语言边界, 同时描绘了对当下更微妙的主观感受。王宁德曾获得奖项包括 2014《周末画报》摄影大奖 的艺术类专业奖和“特别贡献奖”大奖 、2016连州摄影年展评委会大奖等,是两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的上榜艺术家(2014、2017),他的作品被多家重要机构和个人收藏,包括但不限于洛杉矶县立美术馆(LACMA),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收藏,悉尼,瑞士Uli Sigg收藏,英国伦敦红庐基金会收藏,英国伦敦Franks-Suss收藏,法国Agnes基金会,香港伯格收藏,广东美术馆,重庆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


付小桐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付小桐《312,975 孔》 手工宣纸 110 × 162 厘米 2021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付小桐《164,850 孔》 手工宣纸 100 × 72 厘米 2019年



付小桐于1976年出生于山西,2000年从天津美术学院取得学士学位,而后在中央美院的实验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不满足于素描和绘画所带来的视觉张力,而通过在手工加厚的宣纸上,以不同方向的针刺孔来创作。在她的纸上作品中,她通过一种密集的劳作方式,以精湛的技术在较厚的手工宣纸上用针刺孔。这些不同方向的针孔日积月累,直到缓缓呈现出或宏观如山脉和惊涛骇浪,或微观如生命细胞的图像。

 

针孔数目是付小桐为宣纸作品命名的方式,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她希望宣纸上创作出来的不只是“绘画”,而是“雕塑”,希望将创作方向从一种具象的描述转化为立体空间上的抽象式发展。不仅仅是想要与传统文化形成对照,同时也是她对女性自我意识更为纯粹的诠释,以及在对人类原始信仰做过一定了解和研究后,借助作品去展开挖掘。这也是为何如今她的作品里有大量类似于女性乳房、细胞裂变,或是卵类的外观。这些作品大多会呈现更为强烈的立体感,扎孔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中心圆点发散来扎。有时候作品中鼓起来的部分可以高达8-10cm。针毁坏了纸面的完整性,但也由此赋予了纸面新的能量。


董大为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董大为《多彩贪吃蛇 S1》 纸上马克笔 65.1 x 50.1厘米 装裱尺寸:67.2 x 52.1厘米 签名于背面 2017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董大为《怡乐园春天 Tetris x2》 纸上马克笔 80 x 60 厘米 装裱尺寸:83.2 x 63.2厘米 签名于背面 2019年



在马克笔作为材料的创作中,董大为使用的是计算墨水的晕染速率,从纸的一面落笔,使墨水自然洇染画布的手法。董大为精确计算好马克笔中墨水的重量和颜色的配合,在一个点完全干透之后再进行另一个点的洇染,画出一张成功的作品不仅要靠经验的积累,还有非常多客观的不可抗力。这种创作方法的困难之处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就是这样的绘画方式是独创的、全新的,没有任何艺术家和案例作为参考,要靠一次一次推翻自己的经验完成。

 

董大为1981年出生于中国大连,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11年毕业于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


颜石林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颜石林《不可阻挡》 铸铝、丙烯 62 × 55 × 120 厘米 2/5 2020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颜石林《关于共生的设想系列之六》 铸铝、丙烯 51 × 36 × 95 厘米 2/5 2020年



2008年美院毕业后颜石林以学院派的雕塑语言塑造有关成长、迷茫、孤独的创作命题,艺术家通过作品中他者的姿态,挖掘自我“内在性”的现实真相,并确立了独特的“颜”式雕塑美学风格。 

 

近年来,反思与怀疑自我创作中的惯性和局限性,迫使艺术家尝试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去突破。2018年颜石林接触到VR,并选择用软件里的喷笔输出断续的“条状物”来进行创作。艺术家将现实自然界的感知放在虚拟空间中创作,并带其返回到经验世界中完成“再现”。作品《不可阻挡》正式用这种方式完成的,作品借用了西方传统雕塑中的经典形象,并通过3D 打印的方式将虚拟空间中形象转换为现实空间中的雕塑,实现对经典的重新认识和个性化再现 。由于喷笔功能的限制,每一笔衔接笔触好像工业的泡沫膨胀剂,不规则且长短不一的条形块状柱体结构累积拼合在一起,组装成立体的身体结构。也正因为工具的特性,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占领和对抗虚拟空间,并以此来记录自己在运行中的停顿、迟疑、反复、以及思考 。

 

颜石林,1982 年出生于湖南宁乡,200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个展包括:2016,WWW-颜石林个展,Hi艺术中心,北京;2014,一朵、两朵、三朵——颜石林雕塑展,龙美术馆,上海;主要公共收藏包括:龙美术馆,银川美术馆,台湾曦之堂艺术基金,深圳雅昌图书馆,北京逸林希尔顿酒店等。


张帆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张帆《笔法记S-5》布面丙烯 33x28厘米 2021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张帆《笔法记S-18》布面丙烯 33x28厘米 2021年


张帆在绘画创作上一直以通过中国传统艺术完成对自我精神的构建。描绘性和书写性是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上的两种表现形式。从早期作品开始他就摒弃了愉悦的视觉装饰感,向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性回归;此后他又放弃了图像性的暗示,接近北宋苏轼所倡导的“书法性的表现主义”。在艺术家看来,当一切直观上带有视觉符号意义的形式消失,“气息”便浮现和弥漫于画面中。


张帆,1975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曾在今格空间、今日美术馆、元典美术馆、一月当代画廊等多处机构举办个展;他的作品亦被今日美术馆、元典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合美术馆、青岛美术馆、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程婷婷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程婷婷《化石》 数码打印裱于铝板 29 x 36 厘米 2021年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程婷婷《忧郁之二》 亚克力、铸铜、镀金、黑金沙 40 x 60 x 65 厘米 2021年



《化石》化石作为一种凝固的时间切片,可以被描述为最古的艺术形式。(并且早于人人类欣赏艺术的时期)。化石同时也是自然灾难的结果。它们是由地震,山体滑坡,海底火山喷发或流星撞击瞬间将充满活的生命扑灭并吞噬而形成的。堆积在物件顶部的泥土和灰烬像雕刻的印章一样在形状上下印记。然后,在数年的历程中,这种形状嵌入沉积层中,变成了石头。


《忧郁之二》作为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支点,“忧郁”也是丢勒的一副铜版画,描绘一位坐在石阶上的带翼的冥想的女性形象。雕塑以动物的角集合带翼的女性。这种不同性别意向组合超越了意图所指的范围。正如艺术家所言言,“历史总是隐藏于不同物质中,物件同时也是承装历史碎片的容器,看似独立的物体,处于不同的环境和上下文文中亦会有所关联。艺术家只是发现,组合,并挪用甚至破坏。试图找到其中的某种真实。


程婷婷,1993 年生于湖北,目前工作并生活于广州。她探索象形所传递的意识形态,并讨论其在时间迁移下渐变的解说。作品基于特定地域文化背景,对异地差异的表达对比。她在文明失落的现代性轮廓下,进行形式与物质的重构,其叙述方式常常是媚俗的、忧郁的、创伤性的。最近的个展有:《深潜》(今格空间,北京,2021)《乳香》,(弥金画廊,上海,2020),《忧郁》,(今格空间,北京,2017);《ART021 非营利项目》,(剩余空间,上海,2017.11.9-12) ; 《低烧》,(喻家山北路,RS_PROJECTS,武汉,2017)。近期项目:《从展览的历史到展览的未来,Biljana Ciric 的策展实践》,(时代美术馆,广州,2019);《日常沟通》,(望远镜艺术家实验室,北京,2019);《清流计划》,(798 儿童美术馆,北京,2019);《好景不常在》,(光复路235 号,上海,2016 )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今格空间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作为一家当代艺术收藏投资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今格空间关注多元化的当代艺术表达,积极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并帮助建立其声望;同时,我们亦聚焦收藏家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因文化身份、历史使命、生活方式、多元投资等需求与当代艺术进行的深层对话。

Ginkgo Space was founded in 2014 in Beijing. As a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 and consulting agency for collecting contemporary art, our mission is to highlight the diversity in artistic expression, to support artists’ practice and to extend their influences. Art collectors com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y and lifestyle, carrying diverse mission and investing strategy. We are also devoted to providing platforms for deep convers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ctors and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rt.


今格空间「艺术深圳2021」A07展位精彩作品即将呈现 作品 空间 艺术 深圳 展位 今格 艺术家 信息 微信 GINKGOSTORE 崇真艺客

微信扫码关注“今格微空间”


GINKGO SPACE
需要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86 10 5762 6135
info@ginkgospace.cn
www.ginkgospace.cn
Instagram: ginkgospace
开放时间  11:00-18:00 周二至周六(Tues-Sat)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65幢 100015
Address  #65, 798 Art Zone, Chaoyang Dst., Beijing, China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