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厉蔚阁香港新展「先驱」 (Pioneers) 展出现代主义先驱大师杰作,本文介绍展览中的焦点作品:出自莫里斯·德·乌拉孟克色彩浓郁、充满活力的野兽派杰作《蛙塘》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

《蛙塘》


我想彻底革新生命,展现不受束缚的自然,我想把它从古典主义的旧理论中解放出来,我鄙视古典主义的权威性……我没有嫉妒也没有仇恨,而是渴望创造一个新世

界,我的双眼所看到的世界,我自己的世界。我并不富有,但我知道生活的美好。我所追求的是推陈出新,来发掘我与地球根深蒂固的联系。我点亮了所有的色调,将我能感知到的全部情绪转化为纯粹色彩的乐队。我是野蛮人,温柔而暴力。我凭直觉,而不是手段,来传达人性的、非艺术性的真理。我没有吝啬昂贵的群青和朱砂,那是我从在茶图桥拐角处皮尔·雅里的店里买到的。野兽派诞生于我与安德烈·德兰的偶遇。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

摘自《阿波里奈尔:画家中的诗人》

伦敦,1986年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 (Maurice de Vlaminck)

蛙塘,1904–05年作

油彩 画布

画作:54.6 x 65.1 厘米 (21 1/2 x 25 5/8 英寸)

画框:71.1 x 82.6 厘米 (28 x 32 1/2 英寸)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ADAGP, Paris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于1904 至 1905 年间创作的《蛙塘》是一幅色彩浓郁且充满活力的画作,其历史可追溯到野兽派早期,那时的乌拉孟克和安德烈·德兰 (André Derain) 常在巴黎附近的塞纳河畔共同研讨绘画的新方向。《蛙塘》描绘了一男一女在河边享用一桌开胃酒,这幅画既是色彩丰富的野兽派画风的典型代表,也是那个振奋人心时代的罕见杰作。此作是对河畔风景的绝佳描绘,画面挥洒着大胆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笔触,由直接从颜料瓶中挤到画布上的鲜亮纯色点缀,也是极为罕见的绘有人物的早期野兽派杰作之一。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克劳德·莫奈,蛙塘,1869年作,油彩 画布,74.6 x 99.7 厘米 (29 3/8 x 39 1/4 吋),美国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


二十世纪早期,乌拉孟克的绝大多数开创性野兽派风景画都创作于他毗邻法国茶图镇的家中及附近,画中从不见人物,使得《蛙塘》成为罕见特例。乌拉孟克和德兰这一时期的著名「茶图学派」作品均描绘当地的河畔风景,《蛙塘》也不例外,画面中一对情侣正在蛙塘午后小酌。蛙塘是塞纳河畔著名的「浮动舞池」和炉房餐厅所在地,早在1904年以前,莫奈和雷诺阿等印象派大师已将此地定格于画作之中,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居伊·德·莫泊桑笔下的不少情爱故事也在此发生。自19 世纪以来,蛙塘和炉房餐厅仍是巴黎文人墨客周末度假、夏日避暑的休闲圣地。但是对于当地人乌拉孟克和德兰来说,这些备受青睐的休闲场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于这里景色的描绘与印象派前辈相比更加朴实直接。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安德烈·德兰,佩克的塞纳河,1904年作,油彩 画布,85 x 95.5 厘米 (33 7/16 x 37 5/8 吋),法国 巴黎 蓬皮杜中心馆藏


乌拉孟克另一幅描绘蛙塘的油画约于1905年创作,现今藏于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几乎空无一人的餐厅,似乎处于休息时间或淡季,画中只有一个看不清面目的女子面向观者站在一张空桌子旁边。乌拉孟克于1906年又作了一张描绘蛙塘的画,画中他的诗人朋友格安姆·阿波利奈尔 (Guillaume Apollinaire) 站在赛纳河畔。据阿波利奈尔回忆,他于1904年第一次遇见乌拉孟克和德兰,那时两人正在茶图并肩作画,阿波利奈尔则与母亲居住在附近的伟西内镇,后来他又通过这两位画家结识了马克斯·雅各布 (Max Jacob) 和巴布罗·毕卡索。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塞纳河畔的格安姆·阿波利奈尔塘之岛,1906年作,油彩 画布,54 x 64.8 厘米 (21 1/4 x 25 1/2 吋),私人收藏


本幅作于1904 至 1905 年的画作与布鲁克林美术馆馆藏的作品不同,描绘的不是餐厅, 而是野兽派更典型的河畔风光,视角是从餐厅向外看塞纳河,画中人物与河畔风景相融,这与他后来在附近描绘阿波利奈尔的作品相似。《蛙塘》有着浓郁强烈的色彩和棱角分明的笔触,多在没有进行事先调色的情况下直接在画布上迅速下笔,从而不但将乌拉孟克野兽派作品的原始能量、活力与坚定展现得淋漓尽致,亦反映了文森特·梵高对他的深刻影响。乌拉孟克第一次接触梵高的作品是在1901年巴黎小伯恩海姆画廊举行的梵高回顾展中,他描述当时的感受为「震撼至灵魂深处」,并感慨他在这个「北方同胞」的作品中发现了「我自己的渴望 (和) 革命热情,对诠释自然近乎宗教性的虔诚。」1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蛙塘,约1905年作,油彩 画布,41.9 x 34 厘米 (16 1/2 x 13 3/8 吋),美国 纽约 布鲁克林博物馆馆藏


正如野兽派学者约翰·克莱因 (John Klein) 所写,乌拉孟克对梵高的仰慕,加上他一生与茶图和伟西内镇河畔风景的联系,使得其茶图系列作品传达出一种持久且深刻的「归属感」。乌拉孟克曾自豪地说过:「我不需要改换场景, 我所熟知的一切,塞纳河上的驳船……小酒馆……空气中朦胧的色调,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这些就是我想画的。」 2莱因认为,这种对特定地点的归属感让乌拉孟克笔下的《蛙塘》「与众不同,比起雷诺阿和莫奈笔下的布吉瓦尔、茶图或蛙塘,显得更加亲密又凄楚,而这两位艺术家像其他人一样,都是游客。」 3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茶图镇塞纳河上的拖船,1906年作,油彩 画布,50.2 x 65.1 厘米 (19 3/4 x 25 5/8 吋),美国 华盛顿特区 国家美术馆馆藏


《蛙塘》是最早确立野兽派革命性美学的核心作品之一,它肆无忌惮,又动人心弦,例证乌拉孟克的理念:「要对事物产生深刻的领悟,不能像游客一样透过车窗看风景,或在乡村一角度假。要全心全意拥有自然,而不是与之调情。」4



注释:


1.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引自J. 弗里曼著,《野兽派风光》,洛杉矶:洛杉矶市立美术馆出版社,1990年,第19至20页。

2. 出处同上,第148页。

3. 约翰·克莱因着,《茶图学派新解:德兰和乌拉孟克在巴黎郊外》,载于《野兽派风光》,1990年,第131页。

4. 莫里斯·德·乌拉孟克,引自J. 赫伯特著,《野兽派绘画:文化政治的形成》,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先驱

Pioneers


2021年8月26日-9月30日


厉蔚阁香港

中环雪厂街 2 号圣佐治大厦地铺



现场视图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本文由厉蔚阁原创

如需转载,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正在展出:


- 香港空间 -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 伦敦空间 -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 巴黎空间 -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关于厉蔚阁


厉蔚阁致力于在现当代艺术领域提供顶级的鉴藏体验。画廊由多明尼克·李维 (Dominique Lévy) 与布赖特·格文 (Brett Gorvy) 创立,于纽约麦迪逊大道、伦敦梅菲尔及巴黎玛莱区均设有展览空间。2019年3月,厉蔚阁于香港开设画廊空间,占地2500平方英尺,位于中环历史悠久的圣佐治大厦首层,与第七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同期揭幕。2020年10月,魏蔚 (Rebecca Wei) 加入画廊,任亚洲区合伙人兼主席,画廊自此正式更名为「厉蔚阁」。魏蔚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了画廊在亚洲地区的长远承诺,加强了与亚洲各地知名藏家、鉴赏家、艺术家、博物馆及业务伙伴的关系,为画廊的全球战略部署和亚洲市场拓展注入创新和活力。厉蔚阁聚焦现代、战后及当代艺术领域,通过展览及私人咨询,纵深拓展及深化画廊的关系网络。画廊长期致力为代理的艺术家及艺术资产管理机构举办一系列多元的展览及活动,并持续提供艺术历史研究及原创奖学金、出版展览图录、专题论文及其他重要著作。

艺术专栏 | 「先驱」作品赏析 | 乌拉孟克《蛙塘》 先驱 作品 乌拉 孟克 蛙塘 艺术 专栏 厉蔚阁 香港 新展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