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笔记”已于昨日正式开展。
对比其他的展,它的妙处就在于当你踏进展厅的第一步,
就能感受到艺术家们“艺术笔记”里的温度。
沉浸式进入,三位艺术家的艺术世界。
“艺术笔记”纪录片
展览现场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武汉美术馆带你抢先看
👇
拍案叫绝的戏剧空间
「武汉美术馆4号展厅」
从美术学院毕业后,聂干因先生有20年泡在戏曲界。
舞台上一桌二椅的灵活多用:
两三步走遍天下,三五人百万雄兵;
环境随演员表演千变万化的虚拟性;
唱、做、念、打的高度节奏感;
服装、道具、脸谱色彩的强烈夸张.
.....
无一不是围绕“表现”二字。
滋养了聂干因先生的戏剧人物,又在展厅内重现。
左右滑动查看:聂干因先生,戏剧人物剪贴本(部分)
穿越时空的对话长廊
「武汉美术馆5号展厅」
朱振庚先生讲话可太有意思了。
“先做画呆子,而后为画家。”
一定在人格上独立,一生保持他是一个“原始的人,有一颗孩子的心”。
用心细碎的人是不适合搞艺术的。
大家者何?乃大家信服之特出者是也。
何谓写生?写其“生动”是也。
表以情感者,求诸想象者,以绘画示之,即“美术家”是也。
作品在己出,画家在个性独立。
观众从一个空间走到另一个空间,
来与朱振庚先生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杂技与水墨画的奇妙联动
「武汉美术馆6号展厅」
藏在最深处角落里的,居然是属于杂技的一方天地。
“这是训练有素的扭曲”
“这里有肉体的苦难和飞升的欲望”
“看吧尼采,这就是你说的,
人是软索上无助的行走者”
“悲欢交集的躯体哟,旋转吧,卷曲吧,
三千八百度!”
杂技与人物写生的交融杂烩,
钟孺乾先生艺术构思的灵感等你来品味。
﹀
﹀
﹀
展览直播 观看通道
—— END ——
编辑、动图:喜阅 摄影:李沉 审稿:展览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