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
展期:2021年7月8日 - 11月7日
展厅:4C
步入4C展厅,美术馆的白盒子空间不再安静沉默:鲜亮的明黄,纯净的天蓝,炽热的红色像是天马行空的曲调,如舞蹈一般的线条串连起画面,画布上天真而独特的符号仿佛即将开口诉说童话……也许你与它们相遇的第一瞬,会认为这些是一个小孩的画作,它们都如此奇妙,甚至充满了一些荒诞不经的想象。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陈颢 摄
人有时用话语表达,有时用文字书写。然而在展厅中,所有的故事都不再具体,变成了符号与色彩的线索,一个梦境般的叙事诗正跳跃着在眼前展开……这就是艺术家胡安·米罗(Joan Miró, 1893-1983)的创作——像飞鸟一般自由,偶尔翱翔于诗意的夜空与晴朗的苍穹,偶尔栖息于坚实的大地之上。
01
“我的作品应该像首油画家谱曲的诗。”
——胡安·米罗,1940-1941年

夜里的女人和鸟,1968
布上丙烯,130 x 97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诗与画似乎总是相伴而行的。如同中国古典文人画,画者时常在画卷上赋诗题词,而诗歌的意境总是流淌在绘画中的天地、山水和自然之间。
胡安·米罗同样如此,在他的创作中,诗始终都作为一种灵感、一种表达,让他的作品富于感性的符号语言。这种诗意一部分来源于自然中的体验,巴塞罗那炎热的阳光,蒙特罗奇乡间的土地和草木都在他创作的生涯中留下了长存不息的灵感。
对于米罗而言,自然界中最小的东西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飞鸟、星星、太阳、月亮等符号成为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元素。在他与伊冯·塔扬迪耶的通信中,曾写到:“当我看见一棵树,我会被震撼,仿佛它是能呼吸、能说话的东西。一棵树也是有人性的。”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陈颢 摄
另一方面,超现实主义让这种诗意激发出了更多创作的奇想。
回顾米罗的少年时期,可以看到他很早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常常阅读加泰罗尼亚地区和法国的先锋杂志。在1920-1924年间,米罗开始在巴黎进行绘画创作,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群诗人朋友,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米罗舍弃了现实主义,开始了抽象的创作。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超现实主义诞生之初是一种文学运动,是一种强调直觉和潜意识的风格,很快便影响到艺术领域,在超现实主义者们看来,绘画和雕塑都是诗歌的一种延伸。“绘画作为一种视觉化的诗歌”成为了米罗作品的特点之一。
在1938年与立体主义画家路易斯 · 马库西斯共同创作的《胡安·米罗的肖像》中,米罗把人物、符号、星星、火焰和鸟填充进空间,并从线条的纠缠中浮现出一句简洁的诗句:“琴声的雨/忧郁的马戏团(pluie de lyres / cirques de melancolie)”,可以看见他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无限诗意与奇妙想象的乌托邦。

02
“我感到某种磁力将我引向某一物体,
随后我又被引向加于前者之上的另一个物体。
两者的结合给我带来诗意的冲击,
更不用提它们各自以原始形式带来的影响,
这是诗歌真正动人之处,离开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米罗致皮埃尔·马蒂斯,1936年

人物和星星l,1979
凹版烛刻和木刻印刷拼贴,91x63cm
玛格画廊捐赠,巴塞罗那
拼贴(collage)在胡安·米罗的创作中扮演了一个神奇的角色。不同物体、形式、符号的组合,在无意识与精心创作的方式相结合下,展现出米罗对这个世界的无穷现象。
1928年,米罗创作了第一批物体拼贴画,随后的一年他开始了纸张拼贴画系列的创作。他从报纸的广告版中剪下一些物品的图,并把它们组合粘贴在画纸上,最后这些物品将会通过他的创作转变成色彩和符号的形象。
米罗不止在绘画中运用拼贴技巧,他也将其反复运用在自己的雕塑作品中,把看似毫无关联的物品汇集到一起,创造出各种关系,在真实和梦境之间,在永恒和短暂之间,写出了一个个全新的故事:羊角面包变成了人的脑袋,鸡蛋变成了星星。

犬女,1970
青铜,62 x 33 x 34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沉默的星座,,1970
青铜,68.5 x 44.5 x 18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他创作雕塑的第一步是收集物品,全部存放在他的“松博特”工作室里,然后再确定物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组装。米罗只会用自己找到的物体来进行雕塑创作。
在海滩和乡间的散步让他找到了很多有意思物品,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它们看起来毫无用处——生锈的罐子、弯曲的钉子、破烂的篮子、鸡蛋、乌龟壳、炊具、水龙头、鹅卵石、面包圈、杏仁、西红柿、香水罐、塑料球和南瓜……

胡安·米罗在松博特工作室中的物件 ©️米罗美术馆,马略卡
在工作室里,米罗将这些物品摊开,一圈一圈摆在地板上,观察它们的同时,开始感受不同物体之间的“磁力”。一旦他进入想象的世界,诗意所创造出的冲击力和闪光点,就会照亮他的道路,然后他再通过双手来实现这些梦境般的奇思妙想。米罗说:“我从不为雕塑绘制草图,而是直接把物品拼接在一起。”
当两件物品被艺术家拼在一起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效果便产生了:如果你在一把仅用于小憩的椅子上放置另一件物品,这把常被人视而不见的椅子就有了新的生命,你看见了它。

逃跑中的女孩,1967
着色青铜,
166 x 31 x 58.5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陈颢 摄
在米罗的艺术世界中,日常物品被剔除了它原本的实用功能,又通过和其他元素并置,它们被赋予了崭新、不同的意义。如同《逃跑中女孩》这件作品,坐着的女孩头上顶着一个水龙头,“一切都自然而来,就像喷水器一样”,通过这个水龙头,创作者的思想和想象泉涌而出。
不仅在雕塑中使用符号元素组合,在绘画中米罗也使用着同样的符号语言,源源不断地讲述着飞鸟、女人、夜晚、白昼或逃离的故事。

03
“形式,衍生不息,不断变化成其他的事物。
它们彼此互属,并以此创造了真实——
一个符号与象征的世界,
于其中,人物在不同的场界中穿梭着。”
——米罗致皮埃尔·沃尔布特,1957年

月光下的加泰罗尼亚农夫
1968
布上丙烯,162 x 130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风景中的女人和鸟
1970-1974
布上丙烯,244 x 174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20世纪40年代,米罗专注于巩固一套充满诗意的符号词汇表,以此来表达自己。在接下去的数年间,这些符号开始主导他大部分的创作,太阳、月亮、星星、人物、鸟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陈颢 摄
红色的圆圈代表着炽热的太阳,“C”字型代表着一轮弯月,星号代表着夜晚的星星,由或曲或直的线条连接起来的黑色小圆圈,则代表着人们凝视星星的感觉。米罗是热爱天空和宇宙的:“天空的奇观令我不知所措。当我在浩瀚的天空中看到一轮新月或是太阳时,我就会被深深地震撼。”

鸟,1956
石版画,52 x 72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小鸟作为代表着自由的符号,成为天地之间联系的象征,偶尔翱翔于诗意的夜空与晴朗的苍穹,偶尔栖息于坚实的大地之上。米罗在与友人的通信中也提到:“鸟让人联想到空间,也许它的出现就来自于我对空间的兴趣。我将它置于夜晚之前,让他处于和大地的关联之中。”

夜色中的人物,1944
布上墨汁和水彩,27 x 35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借自私人收藏
画面中常出现的女人则常常高举双臂,抬头向上,似乎在某个高处寻找平衡与和谐。亦如米罗所言:“我所说的女人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个宇宙。”
而背景中偶尔出现的黑色梯子则代表着从战争的苦难中逃离的渴望。

晨星,1946
布上油彩,146 x 114 cm
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
借自私人收藏
米罗的符号语言在1940年创作《星座》系列后趋于成熟。然而这个时期几乎是他生活最苦涩的日子。因为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为了躲避战争,艺术家已经被迫几度迁居数地,他甚至想到“如果我不再被允许作画,那么我将在海边的沙子上画画,或者用我吐出的烟圈来描绘形象。”
在困苦的年代中,米罗对于创作的坚持,让他取得了符号的胜利。这些作品1945年在纽约进行展览时,影响了杰克逊·波洛克、亚历山大·考尔德在内的美国艺术家们。
米罗真的仅仅只是拥有孩童般的天真吗?也许说他始终保存着可贵的天真更为恰当。这份天真给予了他创作的能量与热情,外界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他内心世界的蓬勃生长。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胡安·米罗的创作热情从未消退过,他的外孙胡安·庞耶·米罗提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张为未来的创作而准备的白色画布。这些小细节说明了一点,我的祖父尽管已经85岁,但却不会向年龄和时间屈服。”
1980年,87岁的米罗这样回答别人对于他创作节奏的问题:“我上午画画,下午也画画。当我不创作时,我会继续想创作的事。即便在睡觉时,我也会在潜意识里继续思考。”
战争和时间都不曾停止他向前探索的脚步。在米罗画中的人物常抬头望向天空,在现实世界里,还有什么能和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呢?也许就是人类那份充满各种可能的想象力和诗意。
米罗美术馆
米罗美术馆位于巴塞罗那,是研究和传播胡安·米罗作品和当代艺术的中心。美术馆由米罗本人成立,起初以米罗的私人藏品为主,目的是在巴塞罗那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艺术空间。米罗美术馆纵观米罗的生平和艺术,并与二十、二十一世纪的其他艺术家进行了丰富的对话。美术馆以跨领域的方式,组织了许多特展,并与其他组织机构合作举办了多种学术活动和项目。通过展览和教育项目,美术馆探索了与米罗作品和当代艺术相关的研究。美术馆由何塞普·路易·赛特设计,它是那种世界上少见的美术馆,画家与建筑师的友谊支撑着艺术作品与其身处的艺术空间的对话。
自1975年开幕以来,米罗美术馆致力于与全世界分享米罗的作品和遗产。三十多年来,美术馆在各大公立、私立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许多国际项目,加深了公众对米罗艺术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组织和举办馆藏作品的国际巡展,美术馆也加深了与其他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联系。

正在展出↓



往期回顾↓




票务信息
购票详情,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


开放时间
每周一、三、四 10:00 – 18:00
(最后入场时间17:00)
每周五、六、日及法定节假日10:00 – 21:00
含09.19-09.21中秋及10.01-10.07国庆
(最后入场时间 20:00)
每周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