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强区,到目前,顺德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优势的家用电器、机械制造、家具生产等支柱产业,顺德是如何从典型的农业县成功转型为工业重镇?是什么支撑顺德制造越走越远?当代艺术和消费主义给顺德制造带来了怎样的深思?
9月3号上午,巽美术馆邀请了资深媒体人龙建刚、艺术家冯峰、社会学家王宁,围绕本次展览,针对当代艺术融入顺德制造的创新思维,消费主义给地方和社会带来的启发展开探讨,在这次沙龙中,龙建刚也基于他多年来对地方发展的洞察,带着对现场各嘉宾的疑问,主持了本次对谈。


“怎么看待顺德现在的当代艺术现象”
王宁:我们之前很诧异,因为顺德有好几个美术馆,而且这个地方并不大,能够容纳这么多的美术馆,一定是意味着背后有些东西是在变化。我们过去的儿童时代成长经历是很穷,所以那时候对艺术的追求不像现在这样的多,原因就是当我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会追求更高级的形态的消费,那就是精神文化的消费。我就感觉到在顺德这个地方已经进入到消费升级了,已经不单单只是追求实用性的物质消费,更是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所以在这一方面顺德也是走在很多地方的前面。别的地方可能GDP比顺德还高,但是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没有顺德做得好,所以是什么原因,让顺德在艺术上已经领先于其它地方,这一定是有很多原因构成的。
冯峰:这两年里面突然出现了几个美术馆在顺德,他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例如说整个广东制造,谈到长三角珠三角,基本上珠三角这个概念就是顺德南海这一块为基础。所以我觉得我们再看看这个地方,从环境到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整个的生活的素质,能够感受到他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逐渐一定会转化到跟文化和艺术相关的地方。在我看来,当代艺术的发生其实就总是跟这样的一种生活基础是有关联的。它不是一个突然的产物,所以我觉得我们说今天尤其是当代艺术,它其实是一个跨学科的这样的一个结果,尤其是它跟社会学的这种关系。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看到它的一些变化,其实跟它整个的历史,和之前生产基础和生活物质基础是有关联的。

关于巽美术馆的学术定位——消费主义,龙建刚结合他多年对消费主义和研究的心理路程,一路走来看到的顺德和整个大湾区经济的变化,对江浙沪企业和顺德企业的各自发展的深刻思考,对消费主义全方位的深思,向社会学家王宁提出了疑问,消费主义究竟是批判的还是歌颂的?
王宁:在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领域更多是倾向去肯定的,然后社会学是比较批判的,但也有另外一波就是偏向于比较中性的态度。我个人是觉得消费应该是自由,自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有这个东西你很幸福,比如说做饭,原来是掏米木材烧火,但是有了电饭煲,现在电一插,我可以就听一会儿音乐,这是自由,因为他让你更自由更幸福更舒适;但是另外一种是异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游戏,你通宵打游戏,这不是异化吗?可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打游戏大概一两个小时就是属于自由,但是如果你走到另外一端去了,可能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我们看一个东西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要看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当一个贫困的人在吃面包的时候,他是消费者,你能说他是贫困的消费主义吗?不可能,因为他们都快死了,那么他说吃了面包很幸福很快乐,这是消费主义吗?这是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东西,是可以肯定的东西,因为它仅仅追求一种趣味和品味,它是一个文明的结果。那么消费主义是另外一种,比如说,有些人专门买了一个很大的房子来摆放他的几百双鞋,这就是消费主义,然后有的人买了十几辆豪车,你要那么多车和鞋子干什么?你的车和产品可能会造成一个破坏,你在满足你自己兴趣的时候带来的不利的结果,也可能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为什么批判消费主义?是看你满足了你自己需要以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大不大。

龙建刚:顺德企业更多是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对人性的深刻了解,才有这样的制造。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对人性深刻了解,他绝对不会不断用好的产品去满足人们的市场需求,包括我们的消费习惯,这就是这个城市的了不起。(本地企业家)他可能不善言辞不善表达,但他通过这个行动来表达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创造力,这非常重要,我理解的是当代艺术走到今天形成这么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就是想象力来推动的。以往很多企业是因为看见了而相信,但是现在在创新经济来临的时候,创新是因为相信而看见。而当代艺术恰恰是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来到这个地域,如果企业都能有这样的思考:“我们如何创新”,顺德制造将越走越远。
所以我也一直在想,我们顺德到现在800多年的历史,一路从一个农业社会,不断进步成长为岭南重镇,然后再到今天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一路走过来,大家都认为从顺德的精神里面就是伴随着一种创新。这就是很多的时候我们说的顺德改革创新产业。我们说一个地方的竞争力,10年20年靠的是经济,50年60年靠的是持久,100年靠的是文化。


对谈主持人
学者、资深媒体人、新闻时事评论员、电视台主持人、苗学研究者,同时兼任各政府机构、企业顾问。
对谈嘉宾
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从事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至今,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任实验艺术系主任,2018年任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艺委会委员;曾担任2020年第十届广州国际灯光艺术节艺术总监。
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1988年赴英国留学,先后获哲学硕士(里兹大学)和哲学博士(谢菲尔德大学)学位,1998年从英国返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于2001年升聘为社会学教授,并从2003年起担任“消费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2002-2003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滨分校从事学术访问一年。2004年受聘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双聘教授(2004-2008年),身兼各种国际学术职务。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