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燕飞说:
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这些人作品的价值,在于他们把独特的生命体悟传达了出来,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了观众。
大多数人的生命体悟是平庸的,因而作品也注定平庸,这和技术和时间没有很大关系。但当你在艺术中遇见了一个不平凡的灵魂,会感受到冲击和启迪。

Q:你喜欢哪一类艺术家。
A:具备开拓性的艺术家。
其实基本上就分成两类艺术家,一类是守成型,一类是开拓型,这个可能和天生的性格有关系。对有些人来说,他们会更在意在已有的审美范畴中更加深入,达到很高的水平。
另一类书画家的目标是突破,不停尝试,拓展边界,走向未知,但是失败率相当高,而且也很容易为世所不容。
大部分的艺术家其实是前者,每个时代真正的创新和超越是很少的,但是我觉得,没有一个创作者会不想突破,只是很多时候,自身条件限制,没有办法突破,或只能突破一点点。艺术行业,是借靠着创造力才能向前发展,它并不像很多行业那样在意资历、经验,相反,它对天分极为看重,它对反叛和颠覆的包容度也最高,也最容易横空出世天才。
八大山人 作品
一个好的艺术家和鉴赏者,必须具备这种开拓的意识,容纳的胸怀。然后知道自己的目标一定是在寻求突破,去创造新的形式,去表达新的内容。很多人写书法一辈子,只在临摹,或传统这条道路上,或者说有人画画,可以画到和宋画一模一样,我也只会说:你真棒。但我并不会因此另眼相看,因为这座高峰古人已经占领了,而且宋画早已融入到后世书画家的艺术基因里了,复制太没有意思了。
做家具设计的人,不会把复制一把明式圈椅作为荣耀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复制是容易的事情,很多博物馆会复制明清家具,把古代生活展现给大家看,但这种生活是被封存起来的,是供展示的,而真正的创造是要突破这一层的束缚,真实地和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的,和这个时代气质、建筑形式、生活方式紧密关联的,好的设计一定具备前瞻性和指导性。
艺术也是一样。
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这些人作品的价值,在于他们把独特的生命体悟传达了出来,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了观众。
大多数人的生命体悟时平庸的,因而他们的作品也注定平庸,这和技术和时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当你在艺术中遇见了一个不平凡的灵魂,自然会给你带来冲击和启迪,而这种艺术也注定长存。
Q:谈谈传统对你自己的影响。
A:其实我从小写书法,走的就是很传统的路子。
和大家一样是从临摹开始,临各种碑帖,各种名家,这是技艺学习阶段,很自然而然,这些会成为艺术滋养,成为我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但这是最基础的。
我上大学就在想,现在的书法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如果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看待,会不会和以前的人有很大偏差,我们是不是应该找到符合这个时代审美方式的书法艺术。
或者换句话说,书法应该怎样成为当代艺术。
后来我就接触了日本的现代主义艺术,什么八木一夫、栋方志功,尤其是井上有一的书法。
井上有一及其书法作品
井上有一对我的冲击除了形式上的,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就是我们可以这样展现书法艺术,而且书法艺术可以这样紧密地和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因为我们都知道井上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二战之后,他的写法、内容,都那么强烈。我有种茅塞顿开感觉,那就是书法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一样,不会过时,可以演进,而且艺术一定要在当代的语境里才有强烈共鸣,也就是言之有物。
现在井上有一也成为了过去时,准确来说,是战后的日本那种强烈的民族记忆成为了过去,所以现在的观众在理解他的作品时,还要去结合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看,否则就无法理解他的愤怒。
所以,实际上就是,每个时代的创作者,可能要比观众想得多很多。除了审美价值之外,怎么在作品中注入思考、情绪,乃至于生命,并且将这些信息传递观众,这部分实在太难了。
Q:你好长时间没有创作了?
A:实际上一直在写,但是在警惕地写。
确实越写越慢,越写越少。任何一个创作者,创作累积之后,艺术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进入到一个舒适区,其实也就是被局限框住。艺术创作带给艺术家的成就感也会减少,以前可能比较容易会遇到那种“这幅字我写得不错”的感觉,但现在很难再有,这就是和打怪升级一样,越到后面越难。
其实这么多年,我已经大概知道写出什么样的东西会比较好卖,但无法满足于此,所以我也在寻求变化。可能对观众而言,这种变化他们不容易感知到,但对创作者自己而言,差别是很明显的,观众会把你的风格界定在他们可以理解的范畴内。
完全脱离市场的创作其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便艺术家不求财,他也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看到,那也就是声望,怎么在市场和自我表达之间寻求平衡,其实比想象中要难。
陈燕飞书法作品
Q:对你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或者艺术流派。
A:实际上还是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禅宗一脉。
比如说牧溪梁楷之类,以及后世受其影响的书画家。艺术家的表达除去形式、内容、审美情趣之外,更多是世界观的抽象层面的表现,这部分一定要脱离技法层面的欣赏才能感受到更多,而且这部分没有标准,而且通常也不可说,只可意会,但又确实有高下之分。
比如说牧溪画六柿图,他真就是画了六个柿子,可是简简单单的六个柿子,是能够感受到到他是如何看待整个世界,或者他画猿猴,你就知道他不是简单在画猴,他在向你传道。意境这种东西,其实也就是艺术家能够表现出来的参悟力,但这个东西又很难交流,有就是有了,没有就没有。
我被这种打动,受这种影响,其实也说明自己的思想比较契合的也是禅宗,但具体怎么把这个想法真正表达出来,是需要不断去尝试,不断深入。
牧溪 六柿图
牧溪 猿戏图
Q:感觉你最近在创作上有点挣扎。
A:没挣扎过的艺术不是好艺术,心平气和,顺风顺水,很难出来震撼人心的作品。所以说“文章憎命达”,艺术也是差不多的。当然我并不说,你为了做个作品,要去受大苦,而是说艺术家内心世界一定是挣扎的冲突的,不艰难地探索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突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