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自东汉“白马驮经”的传说伊始,佛教便带着智慧与宽广一路东传而来-东汉年间兴建白马寺,自此释尊的教法开始慢慢兴盛于华夏。而有着“东南佛国”之称的杭州,早在东晋咸和初年,西印度高僧慧理来到到这里,连续修建了灵鹫、灵隐等古今名刹,由此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鼎盛香火。


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西泠印社作为杭州久负盛名的文人社团,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西子湖畔,延续着“人间天堂”的精神脉络。之后成立于2004年的西冷拍卖作为西冷印社的一部分,更是以中国书画为核心,广及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善本、金石碑帖等门类,为相关收藏爱好者搭建起新的交流平台,2015年起又增设专门的佛教艺术专场。“南山供秀”作为以造像领域为主的分享平台,在此特按期整理分享之,但拍品的新老及断代这里不做评判


拍卖行作为中间商对拍品的新老是不负责的,所以很多时候还得靠自己的眼力。拍卖价格也可以忽略,因为有些价格真太离谱,其后的猫腻清者自清。


西泠2020春拍

中国历代造像艺术专场

http://www.xlysauc.com/auction5.php?ccid=1208

拍卖图文来源:西泠拍卖 版权属原作者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浙工木胎接引佛

高:76cm

图录号: 2473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49,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康熙•宫廷夹纻旃檀佛立像

高:52cm

图录号: 2477
估价RMB: 320,000-380,000
成交价RMB: 460,000(含佣金)

旃檀佛像最早是在释迦牟尼成佛后,为报母恩,上升兜率天宫为去世的摩耶夫人说法。此时优填王思念释迦牟尼,命人用旃檀木雕刻释迦牟尼立像。当释尊从天界返回人间后,为此像开光,并预言旃檀佛将于佛灭千年后到中国利益众生,故旃檀佛在汉传佛教中极受重视。后世仿这尊佛像皆称旃檀佛。此尊旃檀佛夹纻工艺制作而成,表面漆金,束高髻,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以湿衣状呈现,两侧对称,衣褶从手臂、胯部下挂,边缘呈水波状,双足赤裸站立于莲座之上。造像身型比例优美,塑造手段极有章法,为典型的康熙时期清宫样式。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地藏菩萨一组

高:41.5cm

图录号: 2431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368,000(含佣金)

拍品完整的保存了地藏主尊,两尊胁侍以及背后的涯石状的佛龛,此带龛地藏菩萨坐像为沙门形象,涯石嶙峋围成龛状,两侧胁侍分别为年轻的道明法师和年长的闵公父子两。能成组留传至今,实为难得。相传地藏出生新罗帝王之家,出家在九华山岩洞修行。当时闵公为九华山主,应许地藏建修行之所,地藏只求一袈裟之地,于是袈裟一掷,覆盖九十九峰,便有了九华山道场。闵公与其子道明拜为地藏弟子,便成为此组像中的两大胁侍。弘一大师赞道:“大士神明,不可思议。遍覆九华,一袈裟地。檀那功德,奕业垂芳。常传大士,庄严道场。”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

高:56cm

图录号: 2421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RMB: 1,380,000(含佣金)

此尊清乾隆十一面观音菩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的完整性!双足站立于莲花宝座之上。十一面层叠高耸,面庞与五叶花冠相隔排列,繁而不乱。二臂于胸前双手合十施礼敬印,冠的五叶排列规整,制作精致,具有明显的乾隆时代特征。十一面造像共分五层。下三层为三面,正面是见到行善众生生出的慈悲欢喜相;左三面是见到行恶众生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是见到凈业众生生出的赞叹相;第四层为使善恶杂秽众生改恶向善而现出的暴笑相,是阿弥陀佛的头像,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上身袒露,佩璎珞钏环,腰系束带,下身着长裙,裙褶呈扇形飘拂。单层覆式莲花座,莲瓣宽大圆润,制作规整,尺寸高大。最为特殊乃与观音身后舟形背光一致的宝石装饰,流光溢彩、精美绝伦。背光内侧从上至下分别是常见的四拏具:摩羯鱼、童男骑怪兽、狮子和象王,造型生动传神。外沿有一周粗犷的卷草纹,纹饰婉转妙曼,背光下承华美的金刚宝坐,宝坐正面和两侧的束腰部分,各有一对力举千斤、威猛无比的狮子,狮子中间是闪闪发光的三眼宝石,宝坐上下沿亦有精美的卷草花卉纹饰。十一面观音是密教六种主要观音的一种,根据不同传承仪轨,其手臂有二、四、六、八、十等多种,十一面的排列方式也有几种,西藏流行的是十一面八臂,十一面的排列是中三、左三、右三、加上顶上一个三眼忿怒相和阿弥陀佛相。其法相最常用于八关斋戒(见圣十一面观音断食仪轨)。此器造型优美、生动传神,不论是观音慈悲祥和的表情,还是狮子英勇威猛的雄姿,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工艺复杂、精妙入微,背光上的卷草纹和宝坐狮子身上的鬃毛皆以彩色颜料渲染。背光和宝坐上许多精细的花纹应是以刀斧一一錾刻出来的,绝非一次性浇铸可得,其费工费时,非比寻常。此外菩萨身上、背光和宝坐上镶嵌的各色宝石,更显高贵华美。其精湛的工艺,给人无与伦比的审美感受,这都显示出其具有非同一般的出身。背光下方有海水江牙纹,寓意江山一统、万年永固,则进一步说明了其与宫廷皇室的密切关系,当为乾隆本朝不可多得的一件佳器。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莲花生坐像

高:15cm

图录号: 2415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23,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白度母坐像

高:11.9cm

图录号: 2416
估价RMB: 18,000-20,000
成交价RMB: 20,700(含佣金)

白度母,因白色身而得名,也称为七眼佛母,由于面部有三只眼晴,手心和脚心另各有两只眼睛,共七眼而得名。白度母象征纯洁无瑕和佛教智慧的本质,同时也是长寿之神,与无量寿佛和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此尊白度母头戴五叶宝冠,冠下璎珞相连,胸前饰以宝珠珞。左手施三宝严印,右手施与愿印,双臂衣带外展,肩头有肩花高耸,全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为典型仰俯莲座,上有连珠,下做承托,莲瓣为双层瓣形。整像做工规整,金色明丽,纹饰华美,小巧而精致。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18世纪•铜鎏金阿弥陀佛坐像

高:12.5cm

图录号: 2417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此尊肉髻高耸,螺髮细密,施以绀蓝。面庞俊朗,呈少年相容。身着右袒式袈裟,左肩覆搭纳衣边角,衣缘錾花装点。双手於腹前结“禅定印”,全跏趺坐。莲座台基较高,束腰不深,上缘饰连珠纹,与仰莲瓣之间加刻阴线,宛若花蕊。莲瓣宽扁规整,紧贴座壁而不强调其饱满,仰覆瓣对称排列,底边圆缓呈卷唇状,为喀尔喀蒙古造像中常见的台座形製,地方风格鲜明。此尊比例匀称,端正秀美,鎏金淳厚光灿,体现出喀尔喀蒙古的艺术之美,为一精美外蒙造像。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檀香木观音坐像

高:21.5cm

图录号: 2419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26,500(含佣金)

此尊观音发髻后梳,双目微睁,鼻长挺直,小嘴,慈悯大悲的容颜被刻画得十分生动。身着通肩衲衣,内着僧祇支,无璎珞和别的装饰,衣褶曲转流畅,全跏趺坐,裙摆于双腿处自然铺展,波浪纹的裙褶婉转自然,写实手法高超,体现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该像由檀香木料雕刻,幽香犹存,简洁的造型和明快的金色,显示观音的悲悯众生普度世间的象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康熙•铜鎏金宗喀巴坐像

高:21.5cm

图录号: 2420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康熙宫廷造像是清代宫廷造像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清代宫廷造像最为精美和成熟一种造像风格。据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率先在皇宫内设立“中正殿念经处”,负责为皇家念经祈福和造办藏传佛像、唐卡和法器事宜,正式拉开了清代宫廷造像的序幕。此后的雍正和乾隆时期,宫廷造像成为风气,相延不衰。康熙宫廷造像继承明代宫廷造像遗风,同时也开启了新的时代风尚,佛像造型完美,气势恢弘,工艺精细,形象生动,时代特点鲜明突出。目前遗存下来带有纪年铭文的康熙宫廷造像实物甚少,但类似康熙宫廷风格的造像实物存世有些许,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将这些精美之作与康熙宫廷纪年造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它们在整体造型、装饰,以及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与康熙宫廷造像几乎没有区别。此像表现的就是一尊标准的宗喀巴大师像。宗喀巴头戴黄色的尖顶僧帽,又称桃形尖帽,后来成为格鲁派僧人共同的形象标志;它与噶当派僧人所戴班智达帽颇为相似,体现了宗喀巴大师对噶当派的忠实继承。面相饱满圆润,慈眉善目,显示了大师福德和智能的圆满。身着交领式坎肩、僧裙和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写实,充溢着浓郁的自然主义艺术气息。衣缘上錾刻花卉纹饰,雕工遒劲有力,纹饰精致细腻。双手当胸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花朵至肩头盛放,左肩莲荷上奉置经书,右肩莲荷上安立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宗喀巴形象具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识,标明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姿态端庄,威仪棣棣。此尊最为特殊之处在于其莲瓣座。此为满莲瓣座,每朵莲瓣与我们常见的莲瓣不同,极其的华丽繁复。翻阅资料,仅见于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二十五年的那尊无量寿佛的莲瓣与之几乎完全一致。由此我们是否能以此来推断,此尊宗喀巴是否出自于无量寿佛同一地区同一师父之手?整躯造型大方,形象庄严,工艺精细,铸胎厚重,尽显皇家艺术气象,体现了清代康熙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其中尊像袈裟上刻画的精美纹饰和身下宽大厚重的莲花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所有康熙造像独有的共性特征,充分展现了康熙宫廷造像精致典雅、富丽堂皇的艺术气象,因此可以肯定它是一尊典型的清代康熙宫廷风格造像。同时,此像体量特别硕大,法相无比庄严,完美地表现了宗喀巴大师圆满的福德与智慧,彰显了大师第二佛陀的崇高地位,在现存较多的宗喀巴大师造像中堪称稀有,值得珍视和收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二十五年铜鎏金四臂观音像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三世佛立像

高:33cm×3

图录号: 2423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 74,7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浙工迦叶阿难一组

高:69cm×2

图录号: 2424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成交价RMB: 253,000(含佣金)

佛教造像中,阿难和迦叶是佛祖释迦两侧常塑有两位比丘像,作为固定组合出现,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迦叶尊者为“头陀第一”,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此对阿难迦叶高度有六十九公分,大小适中,木胎漆金,眉目描线,衣袖和靴子设红漆。阿难为俊朗的青年形象,双手合十,身体前倾;迦叶是智慧的长者形象,其双手结外缚拳;两者都是专心聆听佛陀教义的神态。造像人物的面部以写实的手法雕刻,肌肉的肤质感强,僧服和袈裟雕刻线条流畅概括,属清代江浙地区的雕刻工艺。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17世纪•铜鎏金乌鸦头护法立像

高:13cm

图录号: 2425
估价RMB: 60,000-65,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观音坐像

高:43cm

图录号: 2426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此尊造像木胎,表面金漆已形成暗色胞浆和露出的红底漆色,皮壳古旧。观音姿态怡然自得,带五叶花冠,宽额丰颐,凤眼微启,眉眼描线,漆朱唇,于端庄中流露慈祥之情。左手上举,右手曲于右腿之上,结说法印,玉指如葱。菩萨颈佩连珠璎珞,身着宽袖长袍,衣褶处理的流畅有序,从衣褶雕法和漆色判断,属于清代江浙地区上等造像,雕塑技法精湛,法相温婉慈祥,为佛教造像珍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康熙•夹纻无量寿佛坐像

高:54cm

图录号: 2427
估价RMB: 350,000-450,000
成交价RMB: 529,000(含佣金)

夹纻亦作“夹纾”、“挟”、“干漆夹”,即古书中所称“内脱法”,为佛造像技法之一,其法用生漆涂刷,漆干后用生漆糊上第一层麻布,干燥后糊第二层,反复多次。待生漆麻布晾干坚硬后掏出泥胎,揭下生漆麻布硬片,按原位再次糊牢。底嵌上木板,再用生漆麻布封住即成。因此夹纻造像又有“脱空像”之称,属漆器工艺当中的难度较高之做法。盖此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世人称为“行像”。夹纻造像工艺萌芽于战国,兴盛于隋唐,张鹜《朝野佥载》卷五:“其中大象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纻以漆之。”宋代《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三引王仁裕《玉堂闲话》:“曾游洪州信果观,见三宫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纾,制作甚妙。”又卷三百七十九引《两京记》:“凝观寺有僧法庆,造丈六挟伫像。”元代虞集在《道园学古录》中记载:“漫帛土偶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昔人尝为之,至正奉(刘秉元)尤极好,抟丸又称脱活,京师人语此。”可见元代称生漆夹纻像为抟丸或脱活,与前代之夹不同,此时“脱胎夹纻”取代了前代之“木胎夹纻”。早期之脱胎夹纻佛像大都为人搜罗而去,流落国外,偶一所见,即属珍品。
此尊无量寿,螺发高发髻,面庞圆润清秀,眉间白毫凸显,双目低垂。着披肩袈裟,下着僧裙,裙腰及胸,衣褶自然流畅。释迦全跏趺坐于束腰台座之上,莲瓣饰卷云纹,莲瓣饱满,对称均匀。释尊身后为华美的舟形背光,背光外沿有一周粗犷的卷草纹,纹饰婉转妙曼。内侧从上至下分别是金翅鸟、摩羯鱼、童男骑兽、狮子和象王,造型生动传神,这是背光中常见的拏具。下承华美的金刚宝坐,座缘饰花卉纹,上下衬以连珠纹,宝坐正面和两侧的束腰部分,各有一对威猛无比的狮子,狮子中间是三眼宝石火焰。此像雕工拿捏有度,刻画传神入骨,造型典雅而优美,将无量寿佛的神态刻画的沉静殊胜,又不失佛家之法度庄严,慈悲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反映出清康熙宫廷造像的高超工艺。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早•木胎观音坐像

高:48.5cm

图录号: 2429
估价RMB: 10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26,500(含佣金)

此尊观音为高发髻造型,双目闭起,弯月眉,鼻长挺直,嘴角微扬;慈悯大悲的容颜被刻画得十分生动。身着通肩衲衣,内着僧祇支,胸前璎珞,衣褶曲转流畅,体现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左右手交于腹前结禅定印,全跏趺坐。裙摆于双腿处自然铺展,波浪纹的裙褶婉转自然,写实手法高超。作品将宗教的神圣性和世俗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充分表现出自在观音修证深广,观照众生的形象。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男相骑吼观音坐像

高:19.3cm

图录号: 2430
估价RMB: 450,000-550,000
成交价RMB: 632,500(含佣金)

据佛经言,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应化身,可依问道之人的身份不同而化现男身、女身、帝王身、婆罗门身,甚至可变化为樵夫牧竖等身形为之说法。在唐代以前观音面相多属男相,至宋元间,则已流行女相观音。明代时女相观音更是被赋予送子等诸多神力,故男相观音为另类之作,数量较为少见,故而珍贵难得。此尊造像即为留有长髯的男相观音,面相饱满,头带戒箍,眉似弯月,双目细长,直鼻薄唇,神情恬然。着通肩式大衣,衣缘錾刻花纹,袒胸处璎珞简洁。两手姿态优美,双腿半跏趺坐与狮吼之上,给人感觉自在大方,既散发出宗教的庄严神圣,又平易近人。观音形象稳重端正,通体鎏金,虽然尺寸不大,却把手足的肌肉感造得纤盈柔软,可见造工细腻。以黄铜精制,铜胎厚实,手头极重。此类造像在明代题材少见,造型罕见,可为明造期观音造像中的绝品。此尊男相观音形象特殊,与常见中原观音造像不同,特殊有二:
第一,观音菩萨本是界于男和女的之间无漏的圣人,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佛经还是佛教艺术上,总喜欢让菩萨随顺世间,带上世俗的性别。在早期印度佛教中,菩萨多以男性身份出现,那时佛经中称菩萨为善男子、伟丈夫、勇猛大丈夫等等。在中原佛教造像中,唐代以后就比较少见到大胡子的男相观音造型了,多为俊朗的美男子或女性形象,留有长髯的男性形象极为少见。至明代始观音菩萨的造像基本以女相为多见,男相则十分少见,而此尊造像即为留有长髯的男相观音,是为特殊。

第二,明代少有的男相观音往往呈现两种形像,一种是全跏趺坐,一种是自在坐或者游戏坐。第二种坐姿在明代造像中亦不多见,而此尊造像则更为特殊,半跏趺坐与狮吼之上。翻看以往的拍卖纪录,明早期男相狮吼观音极少。
此造像将佛家至高的“止息散心,专注一境”的禅定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观音菩萨具化为一个平易亲切之长者的形象,给人以超跃凡人的大自在,处处禅意,造像骨子中却带有一种道家之“道”,可谓难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京工自在观音坐像

高:20cm

图录号: 2432
估价RMB: 50,000-70,000
成交价RMB: 69,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经卷观音坐像

高:18.5cm

图录号: 2433
估价RMB: 25,000-28,000
成交价RMB: 28,7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观音菩萨坐像

高:32cm

图录号: 2435
估价RMB: 180,000-200,000
成交价RMB: 241,500(含佣金)

此铜观音像头戴花冠,顶束高髻。耳侧缯带翻卷,下垂圆珰环,颈施三道。眼睛半张合,开脸神态祥和。上身不着衣,胸前饰繁密璎珞,珠纹的刻画有力,设计华美,秉承永宣宫廷造像之风。双肩披帔帛,于臂腕间绕成环状并垂于莲座正面。下身着长裙,裙折优美流畅,衣缘錾刻精美卷花纹。左手置胸前结说法印、右手垂于腿上施与愿印,手指纤柔细软。手心各执一莲茎,莲花齐肩开放,左肩承鹦鹉,右肩承宝瓶,这是观音菩萨身份的象征。最为用心的是莲花形态各异,分别是含苞待放、盛开及雕萎三种状态,象征菩萨能超脱过去、现在、未来三界之限,证悟佛法。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沙县工达摩立像

高:61cm

图录号: 2436
估价RMB: 350,000-450,000
成交价RMB: 483,000(含佣金)

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梁武帝普通年间到达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悄然北上。至江岸,无有渡江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踏蹑而渡。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此尊达摩像双目圆睁,眉眼突出,眼神刻画细致入微,脸部结构刻画准确,写实地表现出人物的脸部特征。达摩身型略倾站立,身材魁梧,左手提衣褶,右手略抬,握一药丸,手部刻画极其写实,动作生动传神,活灵活现。身着通领垂肩式僧衣,衣纹柔软自然,下摆迎风摆动,营造出飘逸流动之感。作者技艺出神入化,完美地将袈裟处理出层迭流畅的衣纹,使人物如同御风而行,有“吴带当风”之势,极富动感。衣服边缘处运用福建传统的漆雕工艺,整个运用描金工艺,让人感觉华丽且赋予美感。实属一件顶级的雕塑艺术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14世纪•铜鎏金宝冠释迦坐像

高:15cm

图录号: 2438
估价RMB: 250,000-280,000
成交价RMB: 287,500(含佣金)

宝冠释迦亦称宝冠佛,区别于螺发肉髻的释迦牟尼,是为王子时期的乔达摩悉达多头戴宝冠的形象。此尊头戴嵌有色石宝冠,面庞圆润饱满,双耳近肩,细眉剑目,眉间毫白嵌绿松石,高鼻薄唇,似带微笑。释迦牟尼全跏趺坐于双层莲台,左手结禅定印于右踵,右手施触地印,身前摆放金刚杵,正是其战胜魔罗,大彻大悟,成道之时。整像严慈静穆,相好具足,肌肤似有弹性,为尼泊尔地区造像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阿弥陀佛坐像

高:53cm

图录号: 2439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成交价RMB: 253,000(含佣金)

此尊阿弥陀佛螺发整齐,面容清秀,五官的表现颇具感染力,呈低眉静思状,庄重慈祥。佛身披法衣,结全跏趺坐,双手执禅定印于脐前。佛像躯体浑厚,造型敦实,体态优美大方,比例匀称,衣纹线条流畅,采用内地传统的写实手法,有较强质感。整像以木胎雕制,漆金于外,表面漆色古旧,布满龟裂,雕工和上漆工艺具有明代造像特质。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骑吼观音坐像

高:51cm

图录号: 2440
估价RMB: 140,000-16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品骑吼观音分背光,台座和观音主体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保存完整,背光和台座以华丽的层次烘托出观音像。背光由三个层次结合而成,最基础的火焰纹为底,在一圈火焰的烘托下,以顶部化佛为起点,两边展开一些法器做点缀,再以缠枝花卉围绕观音。底座也是三层结构,底部镂空托泥,之上是两层覆莲台座,每一层台座设台柱,层层递进。主尊观音头部比例较大,刻许多飘扬的衣带对称分布,与背光的缠枝形成衔接。整像纹饰华丽,层次丰富,极其观赏性。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关公周仓关平一组

高:22cm 16.5cm 16.5cm

图录号: 2441
估价RMB: 120,000-150,000
成交价RMB: 138,000(含佣金)

拍品为关公、关平、周仓成组造像一套,其人物和关公后的坐床均为原配,清代京造工艺。关公、关平和周仓三者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将领,关平是关公之子,周仓为公关副将。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关公作为关圣帝,周仓和关平一个提刀,一个拿《春秋》,作为关公的胁侍出现。该拍品三个人物成组,关公捻须,正襟危坐,关平双手捧一匣立于左,周仓提刀立于右,均完整保存,实属难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京工关公立像

高:60cm

图录号: 2442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关公像历代有之,而形制方式基本固定,无论是京工,江浙工还是福建工,都是正襟危坐抬手捻须,或是提刀站立,两种基本姿态。此件关公立像为京造工艺,其表面漆色金中泛红是京工的特征之一,造像注重人物的气势的表现。此像面庞方阔,眉眼上挑,浓眉交蹙,膀阔腰圆,右手向背提刀,左手捻须,气宇轩昂,仪态威严。关公戴武将头盔,身披金漆战袍,内着甲胄,在着装上,对盔甲的层叠穿插,夹片的鳞次,布料的转折都有细致的表现,衣纹刻画简括自然,肘部衣袖随风飘起,战袍在双腿间自然下垂。整像姿态雄健有力,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形象威武,体现了我国传统对关公的崇拜敬仰。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释迦坐像

高:38cm

图录号: 2445
估价RMB: 170,000-180,000
成交价RMB: 253,000(含佣金)

此尊造像为典型的明代中原地区汉传释迦牟尼成道像。佛像肉髻螺髮,双耳垂长,脖颈上刻三圈褶皱,面庞圆润,细眉敛目,神态安然。释迦牟尼披袒胸式僧服,内着束腰长裙,衣纹厚重,衣沿上錾刻花卉纹饰,皱褶自然流畅,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右手结降魔触地印,全跏趺坐。造像端庄华丽,其头身的比例,纹饰的錾刻方式和衣服的样式,具有明代中原地区造像的典型特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夹纻男相骑吼观音像

高:47cm

图录号: 2446
估价RMB: 9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26,500(含佣金)

据佛经言,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应化身,在唐代以前观音面相多属男相,至宋元间,则已流行女相观音。明代时女相观音更是被赋予送子等诸多神力,故男相观音为另类之作,数量较为少见,故而珍贵难得。此尊造像即为男相观音,面相饱满,头带戒箍,眉似弯月,双目细长,直鼻薄唇,神情恬然。着菩萨装。左手作禅定印,右手结说法印,双腿盘曲,左腿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座之上,给人感觉自在大方,既散发出宗教的庄严神圣,又平易近人。此类造像在明代体材较少,造型罕见,可为明中期观音造像中的绝品。此件佛像的另一特殊之处便是其坐骑——吼。我们常见的唐至宋、辽时期,佛教中的兽多以走姿出现,但到了明代,兽大多以卧姿出现(偶尔也有立姿,但有动态的走姿极少见)。此件观音坐骑为走姿,这种形制在明代是极少见的。此造像将佛家至高的“止息散心,专注一境”的禅定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观音菩萨具化为一个平易亲切之长者的形象,给人以超跃凡人的大自在,处处禅意,造像骨子中却带有一种道家之“道”,可谓难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

高:31.5cm

图录号: 2448
估价RMB: 700,000-800,000
成交价RMB: 805,000(含佣金)

文殊菩萨,乃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因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之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佛教中认为,常修持文殊菩萨像,可增长智能,辩才无碍,口演妙法,了知诸法真实义。清代皇帝被视为文殊菩萨的转世化身,故文殊菩萨的造像在清宫中较为常见,用来颂扬帝王如佛陀在世护持人间。此像头戴花冠,顶结高发髻,大耳垂肩,耳后有宝缯,耳下坠圆环,面容圆润饱满,双眉细长,眉目有神,显现洞悉一切的般若大智能。宽肩细腰,上身胸前饰连珠式璎珞,双肩披帔帛,下身着绸裙,腰间束带,衣纹自然写实。跏跌坐姿,左手当胸持莲茎,莲花开于肩头置经书,右手高举可斩断一切愚妄的智慧之剑。下承双层束腰式莲花座,莲片宽大肥厚,座前饰有两条飘带。此像制作精美,鎏金富丽,造型严谨,充分体现了北京地区造像工艺特点。
来源:天津文物2011年秋季拍卖会图录号678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弟子周祥造”款铜鎏金童子龙女立像

高:23cm 24cm

图录号: 2450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517,500(含佣金)

拍品一组两件,以观音二胁侍善财童子与龙女为原型,通体鎏金,二人立于莲台之上,龙女头戴花冠,披如意云肩,配饰璎珞,披帛而下垂于体侧,衣裙曳曳翩翩。童子双髻,披帛自然垂落,站姿挺拔而隽雅。摆件古色古香,韵致非常。关于善财童子与龙女,诸多文献都可见相关内容。《华严经·入法界品二》:“以何因缘名曰善财?此童子者,初受胎时,于其它内有七大宝藏,其藏出七宝楼阁,自然周备......以此事故,婆罗门中善明相师,字曰善财。”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善财童子,而行未窥;目连沙门,北游不见。”《佛祖统记》卷四二:“其山(指普陀山)有潮音洞,海潮吞吐,昼夜砰訇。洞前石桥,瞻礼者至恳祷。或见大士宴坐,或见善财俯仰将迎,或但见碧玉净瓶,或惟见频伽飞舞。”龙女,佛经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后来龙女在文殊师利菩萨的引导下,前往参拜南海观音大士,大士收在座前,与善财童子共同襄佐观音菩萨,救渡娑婆世界苦难众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大殿五楹,中供神像坐岛石上,左会龙女,右侍善才。”
款识:弟子周祥造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早•德化窑白釉关公坐像

高:27cm

图录号: 2451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关公像正襟危坐,右手抬起理须,左手置膝上,面庞方阔,浓眉凸起,神情凝重威严。身着铠甲蟒袍,脚踏战靴。胸前蟒袍饰精美的龙纹,衣饰、铠甲雕刻颇为写实。造像为德化白瓷制,形态逼真,通体施白釉,釉质肥厚,胎质坚实细腻,格调高雅,为德化立像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弥勒佛坐像

高:30cm

图录号: 2452
估价RMB: 60,000-8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弥勒即“未来佛”,是大乘佛教所说的“未来佛”之一,有菩萨和佛两种身形。此尊弥勒头束发髻,戴宝冠,五官清晰,面相庄严祥和,饰硕大的耳珰,肩花、璎珞等全身装饰华丽,双手结说法印,全跏趺坐于吼上,为菩萨装弥勒像。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风格观音立像

高:48cm

图录号: 2453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中国白”(BLANC DE CHINE)出自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白瓷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呈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音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其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之“五德”。明清的许多陶艺著述往往将德化白瓷与定窑白瓷、永乐宣德时期的甜白瓷媲美,或称“建之粉定”,或谓“类永、宣之甜白”。其实,德化白瓷较之定窑白瓷、景德镇甜白瓷,外观上釉层更为纯净,胎与釉结合紧密坚致,色泽滋润明亮,工艺技术更臻成熟,从而摘取了中国白瓷的桂冠。观音像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是人们赋予想象和期待美善与圣洁的化身。此件观音通体施白釉,中空。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一手提握衣摆,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虽然此件观音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有所残缺,但这种残缺完全掩盖不住其艺术性的高度,就如同断臂的维纳斯那般唯美动人。我们常常提到一件藏品的艺术性好,那这件藏品的艺术性在哪里呢?我觉得其有三点
其一:从整体上看,此件观音立像很注重头颈胸的朝向关系,虽然动势不大,却贵在微妙,完全避免了立像常有的那种呆板、僵直的视觉效果。其二:常说雕塑艺术最难做的便是脸、手以及脚,因为脸是心灵的窗户,脸部塑造是否成功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这这件造像艺术的艺术水准。此件观音脸部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两眼角微微上翘,鼻梁高耸,嘴部刻画细腻小巧,把人物的五官的唯美刻画的凌厉精致。而脚掌的刻画结构准确,且富有肉感,艺术家把脚趾的结构和空间把握的极其到位。其三:衣纹的处理也极其的考究。从开襟和下摆的朝向错位,到上下的疏密关系的排布以及衣着的厚度和质感都呈现出来。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夹纻弥勒坐像

高:40cm

图录号: 2454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207,000(含佣金)

此尊夹纻弥勒佛又称布袋和尚,为五代时高僧,法名契此。以神异着称,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故称为布袋和尚,因他圆寂前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为他建塔供养。现今中国多数寺院所供奉的弥勒大都为布袋和尚的造型,袒腹大肚,喜笑颜开。这尊大肚弥勒佛坐像,结游戏姿,左手压一布袋口,轻抚左腿之上,右手持念珠,自然搭于右膝,神态悠闲。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大肚便便,笑口常开,形象刻划生动写实,将弥勒佛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形象表现得极为到位。此尊造像最为特别之处是其衣纹的处理,采用了汉地注重刻划写实的传统表现手法,衣纹自然流畅,极具质感。为庙宇殿堂供奉之用,制作工艺精巧,形象刻划生动传神,尤其是衣褶处理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为中原造像的经典之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药师佛坐像

高:25cm

图录号: 2455
估价RMB: 70,000-8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因能为众生解除病痛故名。此尊佛像木胎漆金,肉髻高立,面容饱满,双目微闭,白毫凸起,双耳宽大,耳垂及肩,慈祥庄严之相十分凝重。其身身披袈裟,衣袖宽大,服饰素雅,结跏趺坐左手于腹前结“禅定印”,右手作施胜印,为药师佛的重要标识。其躯体挺直,肩胸宽厚,写实的雕刻手法在人物比例,肌肤质感和衣褶的垂挂感上均作了出色的表现,体现明代中原佛教造像的高超技艺。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文财神坐像

高:40.5cm

图录号: 2457
估价RMB: 90,000-11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康熙•铜鎏金金刚总持坐像

高:36cm

图录号: 2458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含佣金)

康熙帝承祖母孝庄太后虔诚敬佛之心,信仰藏传佛教。满清皇室与蒙古向有联姻传统,藏传佛教信仰亦得其影响,西藏政教合一由达赖喇嘛治理,得康熙朝庇护,其政治、宗教皆与清廷密切相联。《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世祖入五台山之原因”便说到:“……然世祖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⑩]顺治帝出家为著名清宫疑案之一,先不论是否真实,此野语从侧面反映了世祖受佛教影响之深。此外,康熙朝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皆为佛教信徒。康熙帝的成长环境,他周围的亲人不乏信仰佛教者,这些对于康熙帝势必产生深远影响。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特设中正殿念经处,处理宫中藏传佛教事务,属礼部机构之一,由两名内务府官员专责管辖。清廷佛教活动皆由藏、蒙喇嘛主持,且诏命制大量工艺品及画作,供奉于寺庙。基于政治及信仰考虑,康熙一朝建约三十五座大小寺院于紫禁城内,城外更是多不胜数,犹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创设之承德避暑山庄为多。金刚持,是印度梵语的意译,音译“伐折罗陀罗”,其中“伐折罗”意为“金刚杵”,“陀罗”是执持义,合译就是“持金刚”或“金刚持”;藏语称“多杰羌”。他是法身佛亦称之为本初佛,既为湛然不动、离言绝思之寂静本体,又有无所不能的智慧和功德,为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正如古德所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他是大自然中的青青翠竹和郁郁黄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他与释迦牟尼佛有同有异,其中相同之处是,释迦牟尼佛的智能心是法身,其语是报身,其色身是化身,报身、化身与法身本来不即不离,故而金刚持与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不同之处是,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是法身化现的有形有相的慈悲色身,而金刚持是无形无相的,是法界的本体。可用比喻的方式来理解,金刚持和释迦牟尼佛就如太阳和它发出的光与热,金刚持是太阳本身,而释迦牟尼佛则是太阳发出的光与热;又如水和波的关系,金刚持是水本身,而释迦牟尼佛是水产生的波浪。可见,不同之处是从事相而言,而相同之处着眼于本体和实相而论。
此像表现的就是一尊造型特征十分典型康熙时期的金刚持造像。头戴五花冠,五花雕刻通透华丽,头顶束柱状高发髻,耳际宝缯呈U字形向外翻卷;额部高广,双目俯视,细眉高挑,高鼻小嘴,妙相庄严。上身饰项圈和长璎珞,圈链上皆缀有中空花瓣,原本镶嵌的宝石已失,可想当时此尊佛像是多么的雍容华贵。下身着僧裙,衣纹简洁,突出身躯骨骼与肌肉的自然起伏与变化,僧裙后部刻画有精美的缠枝莲纹饰,錾刻工艺精美绝伦;腰间束宝带,宝带下缀有联珠式璎珞;手和足部佩有钏镯;周身披倒U字形大帔帛,帔帛绕手臂后向外飘扬,极富装饰意味。这些装饰造型美观,立体感极强,体现了京造地区造像的鲜明特点。结跏跌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双手置胸前交叉,结金刚吽迦罗印,左右手分别持金刚铃和金刚杵(法器已失),铃杵组合象征慈悲与智能的合一,代表密教修行的最高修行成就和境界。莲座宽大,造型大方,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连珠纹。莲瓣饱满有力,上下对称分布,环绕莲座一周,足见做工之讲究。此尊金刚总持躯体壮硕,肌肉劲健,体态优美舒展,造型大气完美,充分表现了金刚持在藏传佛教中的至尊地位和悲智双圆的宗教特质,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非凡的艺术美感。整体品相保持完美,金水保存较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康乾盛世中的造像艺术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白度母坐像

高:33.5cm

图录号: 2461
估价RMB: 75,000-8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菩萨像高度约三十五公分,发髻呈葫芦状高挽于头顶,额头、手心、脚心均开眼,称七眼佛母,即白度母像。此像面容恬静,略带微笑,身体泥金,发带和饰品有着色,配饰镶嵌有色宝石,飘带轻盈。该像以锤揲法打造,做成薄的铜皮,俗称“皮子佛”,锤揲是传统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是指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变形以获得所需造型的金属加工方法。反复捶打,敲击,直至器形和纹饰成型。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漆金魁星立像

高:29cm

图录号: 2462
估价RMB: 35,000-5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八骏财神

高:20.5cm

图录号: 2463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成交价RMB: 253,000(含佣金)

八骏财神即多闻天王的八大部属,其各骑一匹骏马,手上各持法器。多闻天王亦称财宝天王之,因此称八部属为八骏财神,或八路财神。八位司财富的神环绕在财宝天王的周围,都勇武非凡,面容威武而不狰,极有气势。此尊铜鎏金八骏财神为典型的清乾隆时期造像风格,头戴蒙古瓦楞式战盔,面部俊美英武,呈忿怒相,双眉上扬展现天王部署的威武之感,而整体神态祥和美好,为财神所特有。身着甲胄,足蹬战靴,甲胄的形制完全模仿古代武士装束。造像塑造手法繁简结合,人物马匹结构该练,而战甲纹饰一丝不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清代汉藏宫廷风格的一件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韦陀立像

高:82cm

图录号: 2464
估价RMB: 220,000-250,000
成交价RMB: 345,000(含佣金)

韦陀又称韦陀天,梵名“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是护持正法的一位大菩萨。韦陀在寺院中居天王殿弥勒佛之后,背对山门面朝大雄宝殿,是寺院的守护和非常重要的菩萨。此弥勒像开相若赤子,眉目带笑,五官立体。头戴红缨冠,左手按金刚杵,右手扶腰站于山石之上,身姿挺拔,姿态飒爽,动作潇洒,带有武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义气方遒。飘带缠绕于双臂间,战袍下衣摆处亦微微向上翘起,更显灵动飘逸。铠甲遍布全身,夹片密布细密紧凑,而且各大范围夹片不一,胸前为山纹甲,手臂处则是鱼鳞甲,锁子甲遍布整个下摆。甲片制作精良,腰腹处兽头蹙眉怒目,威武霸气,可见匠人工艺之细腻考究,雕刻一丝不苟。整尊造像气度不凡,威严雄武,不可多得。
来源:2018年纽约佳士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高:41.5cm

图录号: 2466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380,000(含佣金)

这是一尊明代中期的降魔印释迦牟尼金铜坐像,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释迦牟尼佛(梵文: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此像象征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修行悟道的重要时刻,是佛教图像学中最为重要的造像之一,佛陀此像既是信徒证悟佛教义理的形象瞬间,又是众生顶礼佛陀八相成道传记的浓缩版。10-12世纪前后降魔印佛陀雕塑在东印度流行,形成波罗风格的释迦成道像并逐渐向周边传播。与此类图像在缅甸蒲甘、中亚丝路及西夏传播的情形相仿,藏区在12世纪前后降魔印释迦牟尼像开始流行。与波罗样式不同的是,12世纪以后的此类造像多为螺髻佛像而非著宝冠像,至13世纪以后,尼泊尔纽瓦尔风格渗入,此类造像的风格有较大变化:佛像螺髻由后稍前,前额宽大,脖颈短粗但并无蒲甘造像的比例不适感;胸臂健硕有力,腰肢比12世纪稍短但更有内聚爆发力。演变至14至15世纪,造像各处得到柔化,佛陀后笈多样式的贴体袈裟端头衣纹如同鱼尾,装饰意味更加浓郁。
此尊释迦牟尼坐像螺发密布,赋色绀青,保存较好,现存色泽仍较鲜艳。发顶有较大的鎏金如意宝珠。五官刻画极为精致,阴刻线条完美地衬托出脸部的细节。脸型宽平,呈“国”字脸。两颊丰盈,颇有肉感。面相安静祥和。眉上白毫饱满浑圆,位于额头中央。眉眼细长,距离较宽。眉毛弯如新月。眼睛双眼皮,刻画下眼睑,呈半闭状,眼帘低垂,向下凝视,带有沉思冥想的神情。鼻梁细直,鼻翼稍宽。嘴角微微上扬。耳垂厚大中空。下巴下部的一道肉褶更衬托出此尊释迦牟尼佛的圆润感。脖颈较短,施三道弦纹。戴手钏,手钏在手腕位置,较为特殊。袒右胸右乳。总的来说,头部在整个坐像中的比例较大,躯干浑圆、较短,无肌肉感,上肢及手较长,给人一种庄严而又和蔼之感。袈裟华丽精美,是典型的明清式样,有别于元代的风格。袈裟从左肩披落至莲座之上,左肩袈裟的端头非常独特,塑有莲瓣尖部。腹部有三道明显的衣纹。衣纹流畅、飘逸,质感颇强,刻画逼真写实。莲座为双层束腰仰覆莲座,造型十分规范,莲瓣宽大饱满,为明代永宣样式。上下层的莲瓣边缘分别饰连珠纹装饰。永宣造像吸收了汉地的艺术风格,塑造手法较为写实,对明清佛造像的风格均产生了极为深重的影响。此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刻画极为华丽写实,气度不凡,雍容华贵,为典型的明代造像。此尊释迦出自天津文物公司旧藏,类似的造像有以下。出土文物方面,有宁夏中宁大佛寺出土的明前期金铜佛。拍卖市场方面,一尊为天津文物1999年春拍的高38厘米漆金释迦牟尼佛像,有明确的成化壬寅款。一尊为北京瀚海2002年春拍的高41.5厘米的释迦牟尼佛,无款鎏金。一尊是北京瀚海2004年秋拍的37.1厘米的药师佛像,漆金落成化壬寅款。这四尊造像与此尊释迦牟尼像的袈裟样式几近一样,尤其是左胸前的独特装饰,面部特征和莲瓣衣纹装饰亦较相似。
参阅:瓷器 玉器 工艺品 天津文物 1999. 4. 18. LOT 225 (图1);古董珍玩 北京翰海 2002. 7. 1 LOT 2150 (图2);金铜佛像 北京翰海 2004. 11. 22 LOT 2507 (图3);《金铜佛像》 天津市文物公司编 文物出版社 1998 (图4);《金铜佛造像图录》鸿禧美术馆编 台北1993
出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浙江省博物馆,2017年。
展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展,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2017年。
来源:金铜佛像 天津文物 2006. 12. 15. LOT 1159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18世纪•铜绿度母坐像

高:26cm

图录号: 2467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41,400(含佣金)

此尊头戴花冠,面相圆润,眉间白毫凸显,高鼻薄唇,目光下敛,相容和煦,头向左倾,身体呈三折枝式,丰乳细腰,体态婀娜。左腿单盘,右足略向外踏,舒坐于台座上。上躯袒露,佩戴璎珞钏环,左手施与愿印,二指捻珠,莲花绕臂而上,齐肩绽放;右手自然置于右膝。整像造型生动,精美华丽而不失古朴典雅,富有雕塑美感。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眼光菩萨坐像

高:37.5cm

图录号: 2468
估价RMB: 90,000-110,000
成交价RMB: 149,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老子坐像

高:15.5cm

图录号: 2471
估价RMB: 40,000-50,000
成交价RMB: 46,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弥勒坐像

高:55cm

图录号: 2474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大肚弥勒佛是汉传佛教中常见的一种造像形式,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为慈悲福分之象征。到宋代以后,这一形象在汉传佛教中逐渐广为人熟知。弥勒佛坐像,袒胸露腹,慈眉善目,额头和嘴角两侧刻深线做出褶皱,作开怀畅笑状,大腹光头、跣足屈膝。游戏而坐、神态悠闲。双手自然落于膝上,左手按布袋,所以又称布袋和尚,是依照五代时期僧人的形象塑造。此件弥勒造型整体大气,五官刻画生动,体态特征鲜明,神情悠然自若,充分展现了弥勒为人喜爱的宽厚洒脱的一面。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寿山石关公坐像

高:35.8cm

图录号: 2475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关公像有文武两式,文关公手持经书或坐读春秋,武关公则立持大刀或横刀立马。关公历来为“义气”精神的代表,春秋固提倡恢复周礼,人人各取其义,因此关公夜读春秋像常为经商者供奉景仰。此拍品为文式关公读春秋像。以寿山红花芙蓉石雕刻打磨而成,为清中期所制,时至今日,包浆古朴,雍容典雅。此关公凝神端坐,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其头戴帅盔,身着戎装,足登云头战靴,左手执春秋,右手抚长须,凝眉,深思,正是看到专注之时。无论是关公面容,还是甲胄,以及脚底的战靴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雕刻名工把握住人物个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作品上,不愧是玉雕中的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寿山石寿星立像

高:35cm

图录号: 2476
估价RMB: 150,000-160,000
成交价RMB: 172,500(含佣金)

寿星一般指南极仙翁,为中国古代神话仙人,是掌握世间人寿数的神仙,其头大且额前凸出,留白长须,手捧寿桃,拿的拐杖,或驾鹤或骑鹿。此寿星所选细腻的寿山石为材料,人物额头丘起,长须遮胸,背躬,身体微微前倾。右手持杖点地,左手拎持仙桃,宽衣飘然垂落。胡须,眉目,精细入微,衣纹褶皱处理的轻盈生动,部分区域设色以区分,工艺精湛。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白度母坐像

高:17cm

图录号: 2478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11,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阿弥陀佛坐像

高:26.5cm重量:1552g

图录号: 2479
估价RMB: 140,000-16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阿弥陀佛为佛教所奉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此尊造像头饰螺髪,肉髻高耸,顶饰髻珠;双手结禅定印,面相庄严慈悲;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胸前袈裟扣雕刻的精致写实,胸口刻两处弧线区分两侧,此做法较为稀少。衣缘处錾刻花卉,衣褶刻画采用汉地写实手法,曲走流徊自然流畅。佛陀跏趺端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之上,莲座上下端有两道连珠纹,莲瓣雕铸有精美的卷草托珠纹样,饱满舒展。此尊造像胎体厚重、铸造工艺精良、明代佛教造像特点突出,能很好的体现古代艺术工匠高超的制造工艺水平。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水月观音坐像

高:120cm

图录号: 2480
估价RMB: 450,000-550,000
成交价RMB: 690,000(含佣金)

水月观音造型是汉传佛教的独创造型题材,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録》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很可能是后来绘画者或雕刻者创作水月观音形象的根据。此尊菩萨像头戴宝冠,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颇极丰姿,气质高雅。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钏,装饰华丽,游戏坐于坐于山石之上。衣襟飘逸灵动,保存完好。此尊雕刻细腻,形象生动,极具时代风格,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国内外博物馆将水月观音作为木造像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连座

高:53cm

图录号: 2481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2,185,000(含佣金)

此尊铜鎏金迦牟尼佛坐像为一尊典型的明代中原铜佛造像,高53厘米,尺寸巨大,气势撼人。释迦牟尼结全跏趺端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修,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标准成道像。其头饰螺发,排列密集,发正中有硕大的髻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眉间白毫,鼻梁挺拔,眼睑低垂,目光下敛,似俯视众生,神态慈祥柔和,具有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袒露前胸,上着双领式通肩式大衣,下身着高束腰僧裙,腰间束带并打结,颇具装饰意味。衣缘处錾刻精美的缠枝莲花,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当时匠人运用高超的写实技法。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高大莲台,多层仰式莲花瓣,瓣叶饱满规整,挺拔有力,时代特征明显。

中国造像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仅在于形态,更在于神态。此尊释迦牟尼造像双目垂附,嘴露笑意,充分表现出释迦牟尼佛悲悯众生,博大雍容的气度和胸襟,能让观者体会到一种沈静、坦然之感。整件造像体量硕大,形体饱满,比例匀称,气势恢宏,是一尊十分难得的明代内地铜鎏金造像精品,存世罕见。根据此像的尺寸、工艺,显然不是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当出自皇家大型佛教寺庙及其铸造场所。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汉传鎏金大体量佛像一直是国内外佛像收藏家青睐的一个重要品类。它们之所以受到藏家们青睐,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它们有恢弘的气势,强烈的宗教和艺术感染力,符合一些成功人士的审美和信仰需求;二是因为艺术性好的,且还有鎏金的佛像对于雕塑家来说是极其严苛的,不仅体现了雕塑家对于形体比例把握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对于佛像神态的控制。如果神态、比例造型都把握得当,便堪称精品;三是这类佛像目前市场上流通极少,特别是品相完好者更是难得一见,具有明显的稀缺性。且题材与风格皆为人所熟知,符合广大民众的审美和喜好,无疑是佛像收藏和供奉的最佳选择。
出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浙江省博物馆,2017年。
展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展,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2017年。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铜鎏金罗汉坐像

高:15.5cm

图录号: 2482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成交价RMB: 207,000(含佣金)

清代皇族信奉藏传佛教,自入关以后尤其康雍乾三朝到达顶峰,自康熙皇帝曾受哲布尊丹巴传授长寿之秘法及长寿佛之灌顶始,满清皇室对藏传佛教的崇信更趋极致,故雍正、乾隆两朝宫廷造办处制作了相当数量的造像以在内廷和各处皇家寺院供奉,此件罗汉坐像便是极具特色造像。此尊罗汉面容的刻画极有特色,额头、嘴角和眼角刻出褶皱,双目炯炯,五官清晰有神。右手结安慰印,左手结禅定印,全跏趺坐于坐垫之上。全身鎏金,僧祇和僧袍边缘錾刻精细的花卉和连珠,衣褶层次分明,线条自然流畅。其坐垫正面布满精细线刻团花纹,侧面是开窗的线刻卷云纹,底部阴刻金刚十字杵,象征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此清乾隆宫廷罗汉造像,在继承元明廷造像风格的基础上,从汉藏信众共同接纳的艺术形象着眼,把汉藏造像元素有机融合,表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艺术样式和风格来源的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形成了新的艺术样式;其雕刻技法高超,鎏金厚实亮丽,工艺极为考究,是典型的宫廷造办处制品,为乾隆时期汉藏造像上乘之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观音坐像

高:58cm

图录号: 2483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95,500(含佣金)

此尊观音菩萨像全跏趺坐,束发髻,宝冠遗失,开脸安详庄严,目微睁,鼻挺,棱角分明,两手一上一下,结说法印;表面漆金有脱落和皲裂,有历次上漆的痕迹,漆层的状态显出苍老的年代感。此像体量较大,风格古朴,为明代造像。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阿弥陀佛坐像

高:20.2cm

图录号: 2484
估价RMB: 120,000-130,000
成交价RMB: 138,000(含佣金)

此尊阿弥陀佛像肉髻高耸,螺髮细密,身着右袒式袈裟,左肩覆搭纳衣边角,衣缘錾花装点。双手於腹前结“禅定印”,全跏趺坐。整像躯体浑厚饱满,面容刻画各位细致,身、首、四肢比例匀称,衣褶做法写实,鎏金淳厚光灿,属明代佛造像中的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六品佛楼十一面观音立像

高:16.5cm

图录号: 2489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十一面观音的多面,有着特定的意义,三面分三层的意义是一面化恶、一面化善、一面寂静,分三界,此为九面;十面为暴笑,意为极大的威严和意志;最上一面为佛的功德圆满。此拍品为铜铸,衣着和肌肤区别鎏金,观音面容端庄,身着天衣跣足而立,周身披挂璎珞,十一面由下至上呈塔状排列,八臂向不同方向伸展,或结手印或持法器,形象庄严。底座上部做三层连珠纹,刻款“大清乾隆年敬造”,下部为单层覆莲。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17世纪•铜鎏金大黑天立像

高:16cm

图录号: 2490
估价RMB: 50,000-8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在佛教信仰体系中,那罗延是天界的金刚力士,是佛教的护法之一。在佛教寺庙中,常以密迹金刚与那罗延天的图像作为山门的守护者。拍品四臂菩萨手持法螺,莲花等不同法器,与那罗延金刚形象符合,是佛教神明之一,相当于印度教神明那罗延,相传为毘湿奴的化身之一。此像比例匀称,体型圆浑饱满似婴孩,雕刻细致到位,法器、衣带、饰品等细节丰富而不琐碎,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大势至菩萨坐像

高:51cm

图录号: 2491
估价RMB: 650,000-750,000
成交价RMB: 862,500(含佣金)

大势至菩萨梵名摩诃娑太摩钵罗钵眵,意译作大势至或大精进。略称势至菩萨、势志菩萨。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大势至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一般会与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一起供奉,右胁侍大势至菩萨立于教主阿弥陀佛右边,左胁侍观音菩萨则在左旁。头顶华冠,宝冠中间显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最主要的标识。此菩萨局部鎏金,色泽醇厚亮丽,结跏趺端坐,头饰螺发,大耳垂肩,佩花形耳饰,耳边缯带向上翻卷,面形宽大饱满,双目俯视,神态慈祥宁静。躯体健硕,结构比例精准。左手于胸前作禅定印,右手拈法器(已佚)。上身着袈裟,下身着高束腰僧裙,腰间束带,下腹露出蝴蝶结,极具装饰意味。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尤其是小腿部椭圆形衣褶,是明代汉地造像常用的装饰手法。同时,衣缘錾刻吉祥花草纹,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当时匠人运用高超的写实技法。大势至菩萨在中原地区受到了较高规格的礼遇,仅次于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在众多寺庙中,大势至菩萨多与观音菩萨一起供奉于阿弥陀佛的左右,较少单独出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自寺庙,因此自开国以来,明朝就将佛教视为国教。佛教在永宣时期最盛,并且延续了元代宫廷对藏传佛教的崇信,更在宫廷之中设置“御佛监”,铸造宫廷佛造像。至嘉靖时期,由于皇帝的喜好,藏传佛教的势力逐渐退出中原地区。汉传佛教及其造像艺术却因此而重新崛起。特别是到了万历时期,慈圣皇太后热忱奉佛,汉地造像艺术独盛一时,趋向于头大身长,体态丰雍,正襟危坐,端正高雅的汉地审美风格。不仅民间,宫廷皇室或雄寺大庙也流行铸造铜质鎏金大佛。所造之像虽然风格与民间造像类似,但往往比例规整,体格较大,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此次秋拍之大体量造像显然不是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当出自宫廷皇室或大型佛教寺庙。加之,整体铸造精良,实为难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唐(渤海国)•铜鎏金释迦说法像

高:16cm

图录号: 2493
估价RMB: 1,200,000-1,600,000
成交价RMB: 1,610,000(含佣金)

初看此尊佛像,便深深的被其所吸引。其开脸完全延续继承了唐代佛像的那种饱满、祥和又不失庄严的审美风格,观其螺发之作法,又与唐代那种从北魏期演变过来的发饰有所不同,显得更加的厚重,特别是发线中间上翘的造型不自禁的让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佛教艺术的辉煌时刻——辽代。通常随着朝代的更替,其统治者的审美及意识形态的不同,会导致造像在视觉艺术上的差异性。汉族和契丹族是两个在文化上有着很大差异性的民族,那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有这样一尊精美佛像的诞生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便去翻阅许多史实资料,一个名为“渤海国”的地方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渤海国(698年—926年),其名来自于唐朝所赐的"渤海郡王"封号。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附属国,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698年,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称“震国王”,建立政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渤海深受唐朝影响,其在原有的靺鞨、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中原唐朝文化,创造了辉煌而独特的文明,有"海东盛国"之称。居史料记载渤海国曾派遣大量留学生入唐学习,通过文献可确认的渤海留唐学生李居正、朱承朝、高寿海、解楚明、赵孝明、刘宝俊、乌照度、乌光赞、高元固等,乌照度等人还登唐宾贡科。从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和交融状况。诗中说:“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居住于城市内的上层贵族,已大多接受来自中原地区宗教信仰,其中以佛教最为突出。当时上京龙泉府仅佛寺即不下百所,僧徒众多,至今一些佛寺仍在沿用,香火千年不绝。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宪宗元和九年和十二年,渤海国派高礼进两次朝贡大唐,进奉"卢城稻"与金银佛像,以备唐皇室每六十年举行的"法门寺"迎奉佛指舍利之用。现存的渤海佛教建筑除上京龙泉府部分遗迹,还有吉林省境内的灵光塔,该塔为砖砌五层密檐结构,与西安小雁塔结构十分相似。这些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唐代的佛教的文化及艺术审美已完全融入到了渤海佛教艺术中去。

10世纪初,契丹人即攻陷了渤海控制的辽东;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国,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国灭亡。灭渤海后,渤海遗民大量聚居于辽上京、辽东京一带的州县,较先进的渤海文化对辽文化有较为广泛的影响。而辽代佛教基本上继承盛唐的教学佛教。早在唐朝唐武宗发动灭佛事件时因为河北诸藩镇不听从,大量僧侣与佛教文物流向河北地区,使得当地佛教文化蓬逢发展。902年龙化州建开教寺,为佛教北传契丹的起始点。918年辽上京又建佛寺,佛教逐渐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926年辽朝灭渤海国后,俘渤海僧人崇文等57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后,诸京和各州县也相继修建寺庙。938年辽朝领有燕云十六州后,此地逐渐发展成佛教文化重心,到辽朝晚期"僧侣、佛寺之数冠北方"。由此可推断,如今我们在拍场上趋之若鹜的精美辽代佛像,其审美艺术上应是深受渤海佛像审美的影响的。现存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中的出土于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中的一尊释迦牟尼来判断,无论制式、开脸、衣纹走势等一系列的视觉元素,都与此次的拍品如出一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此尊施加造像应是唐代渤海国的造像。且翻看至今拍卖场上出现过的唐代渤海国造像,应是最好的一尊。
参阅: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渤海国铜鎏金释迦牟尼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唐•铜鎏金释迦说法像

高:11.5cm

图录号: 2494
估价RMB: 50,000-7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的地位至尊,所以佛造像艺术中他的形象很多,有诞生像、太子像、苦行像、成道像、禅定像、说法像、涅盘像和旃檀佛像等,其中说法像是释迦牟尼佛较为常见的形象之一,是表现释迦牟尼佛说法度众生的形象和姿势。此像即为一尊释迦牟尼佛说法像。其顶现球状高肉髻,面形圆润,神态庄严沉静。身著袈裟和僧裙,衣纹写实自然,尤其是座上几处衣角悬垂,表现出衣服轻薄柔软的质感和佛空灵形象。此像左手置膝上,右手结说法印,这一手印专属于释迦牟尼。身下为束腰八面底座,上层为莲花座,下层是八角形迭涩式台座。整体造型大方,形象端庄,衣带轻盈,显示了盛唐佛像艺术气韵。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唐•铜鎏金罗汉立像

高:9.5cm

图录号: 2496
估价RMB: 50,000-7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此罗汉像头戴卷叶式背光,面容圆润饱满,穿坎肩僧服,左手持法器,右手上举,头、胸、胯呈轻微“S”状弯曲,增加了一定的动态感;底部为莲座和卷叶束腰接插在原本成组佛像上;其雕工和人体造型手法都符合唐代造像样式,形制小巧,鎏金明亮,值得赏玩。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辽•铜观音坐像

高:13cm

图录号: 2497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20,7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14世纪•合金铜释迦坐像

高:11.8cm

图录号: 2498
估价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五代•铜大日如来坐像

高:8.5cm

图录号: 2499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南宋•“咸淳庚午”款铜鎏金释迦坐像

高:21.5cm

图录号: 2500
估价RMB: 4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563,500(含佣金)

“咸淳庚午秘老像德公奉”这是这尊佛像的铭文,从这铭文中我们能得出,此尊佛像是咸淳庚午年一位德公供奉铸造的。咸淳庚午是什么时候呢?经查发现咸淳庚午年也就是至元七年,即公元1270年。咸淳年号是南宋末年的年号,目前大多的学者认为,江南在宋代以汉传佛像为主,通过杭州灵隐飞来峰的石窟造像我们不难看出,从带纪年的五代至宋时期,雕刻的都是汉传佛像,而密宗梵像,应是在元朝统治之下,受到元朝的宗教影响之下建造的。灵隐寺前飞来峰岩壁上的几百尊佛像,就是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287-1292)之间所凿造的梵像。如今虽然我们无法考证德公是谁,但在宋代,由于战争的原因,佛像大多以木雕和泥塑为多,宋代铜佛相对稀少,鎏金铜佛就更少了。那能够出资铸造一尊如此精湛的铜鎏金的密宗释迦像,绝非普通官宦人家力所能及之事。
从这件佛像的发髻来看,是一个高圆锥形的造型,这种发髻多见于中古尼泊尔造像,例如阿什莫林博物馆藏两件尼泊尔释迦立像,但是本尊的铜质却毫无疑问并非尼泊尔地区的纯红铜,袈裟也不是尼泊尔佛像更常见的通肩式式样;从细节出观察,可以发现嘴唇、手部的造型受到明显的帕拉风格的影响;从艺术气息和手指的处理方法是看,这尊佛像更接近于西藏西部早期阿里古格范围的风格,但是明显并不同于阿里地区东噶皮央寺出土的肌肉健硕、雄浑阳刚的造像气息。这件佛像的材质是质地非常好的黄色合金铜,本身铜质颜色犹如黄金。在扎雅活佛的经典著作《西藏宗教艺术》一书中,他介绍了九种喜玛拉雅地区传统金铜造像原料,其中能够接近类似黄色的有两种:黄铜和姜铜,另外有两种容易混淆的合金白璃玛和青铜璃玛。众所周知,根据近年来学术界对西藏金铜造像的研究,颜色白中透黄的白璃玛造像多出产于后藏及以东地区,而青铜璃玛主要在印度东北部和西藏毗邻地区使用。此尊释迦牟尼佛像为黄铜铸造,整个头部上宽下收,额头宽大,眼睛细长,鼻子与嘴小巧饱满,眼睛与眉毛距离较宽,下颌较短,精致的五官刻画出温和沉静的面容。下颏正中部分有明显的隆起,耳垂明显拉长下垂,颈部有三道吉祥纹,均是佛的特征之一。佛陀的发髻为高螺发,密集排列,涂蓝,多以青金石混合动物胶涂抹而成,以符合佛经所描述的佛为“绀青螺发相”的特征。此尊造像的尼泊尔特点在面部表现最为突出:比如轻挑的眉毛、额宽下颏窄,豆荚状的眼睛,表情柔和,神态自然优雅,像一位青年贵族的形象。但是下颏正中的突出部分较为突兀则显示出西藏的审美特点。佛陀身着袒右肩袈裟,左肩上搭覆衣角,密而有节律的褶皱是衣饰上最具装饰性的部分。袈裟边缘以连珠纹和线刻花纹装饰,完全不影响整体的简洁之风。佛像肩部浑圆,躯体饱满,左手手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施触地印。手与脚的刻画自然写实,手掌与脚掌肥厚柔软,手指尖微微翘起,饱满灵动。从造像整体来看,多以曲线塑造出人物脸部和躯体的转折部分,充溢着流畅的美感。比例上显得略大的头部,袈裟衣纹的疏密安排,显示出在细节方面有着浓郁的帕拉味道,又明显受到尼泊尔风格的影响的西藏造像特征。由此我们能否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在南宋末年,一位极有身份的贵族或者皇室,出资请西藏的艺术家为自己铸造了这么一尊精美的造像。且这件作品的问世,能够充分的说明密宗在江南的兴盛,远不是在元朝建立之后开始的。
款识:咸淳庚午秘老像德公奉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五代•铁制释迦坐像

高:10.8cm

图录号: 2501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14,9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万历•铜关公坐像

高:27.5cm

图录号: 2503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关羽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供奉关公即有和悦求财,生意兴隆的作用,更是避邪驱鬼守护平安,保家卫国的首选。此关公背后刻文讲述了明代隆庆年间造关公像赠送友人,保佑其平安的故事。关公全身正襟危坐,右手抬起理须,左手置大腿上,现出超凡的气度。造像带巾帽,耳侧垂巾带。面庞方阔,浓眉凸起,神情凝重威严。身着铠甲蟒袍,脚踏战靴。胸前战铠錾刻精美的锁子纹,腹部则不同于一般的关公所刻的铺首,此关公以圆雕的龙纹修饰。龙纹四肢张开,眉眼圆睁,犹如匍匐于关公的腹上,此做法较为少见,不同于传统造像的程序化处理,彰显了我国古人社会对关公的无比尊崇。造像铜质色泽深,通体施漆金,漆色暗沉,包浆古旧自然,背面刻造像的背景,更是其年代的印证。
刻文:苏州府常熟县崇素郷元阳里湖下姚王大王界信人周玫因隆庆辛末年往京在于徐州染症进京眼目昏黑……神力护祜除……铸造舍身……成人长大子孙永远传受吉祥如意 万历乙酉五月吉日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宋•铜男相观音坐像

高:16.3cm

图录号: 2504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嵌银石叟款观音立像

高:27.3cm

图录号: 2505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达摩立像

高:19cm

图录号: 2506
估价RMB: 38,000-5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嵌银石叟款观音坐像

高:28.5cm

图录号: 2507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此尊观音造像背后嵌银“石叟”款,头戴髮巾,高髮髻,面相圆润,双目微合,微含笑意。观音身穿僧袍,结禅定印,全跏趺坐,衣上有细密精美的云纹嵌银线;底部为仰覆莲座和江崖基座。造像铜质精炼,保存完好,製作工艺上乘,是一件难得的汉传佛教造像精品。
款识:石叟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释迦坐像及佛龛一组

高:99cm

图录号: 2508
估价RMB: 200,000-250,000
成交价RMB: 333,500(含佣金)

此佛龛高近一米,龛与中央的释迦牟尼佛分开雕刻,佛龛由整木雕凿而成,圆雕、镂空、浮雕、高浮雕等雕刻技法均施,体现了当时工匠极高的工艺水平。佛龛整体以云纹为地,底托做成涯石,涯石平面上立释迦的坐骑狻猊,狻猊背上驮着多层莲瓣座,以高浮雕形式表现。佛祖释迦置于莲座上,全跏趺坐,左手禅定,右手施降魔触地印,呈成道相。佛两侧和顶部空间各做飞龙盘绕,龙以圆雕和高浮雕结合手法雕刻,穿梭云间,景象壮观。顶部是梯形华盖做顶,绶带飘扬,华美异常。拍品以繁多的细节和精妙的雕工烘托出佛主释迦成道的盛景,其中佛、动物、景物的形态把握,浮雕圆雕之间空间压缩的控制,展现出京工造像的技艺高度,可谓清代京造佛像的样板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宝冠释迦坐像

高:36cm

图录号: 2510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172,500(含佣金)

宝冠释迦牟尼像,俗称宝冠佛,是释迦牟尼佛与法身佛、五方佛、报身佛五方菩萨一脉相承关系的体现。由于宝冠佛是一种佛装与菩萨装的混合形式,为法相上的特例,所以作品也相对少见。该像束发髻、带五叶花冠,面庞较宽,耳后飘带及肩,身着袒右袈裟,手臂、手腕和足踝上都带有臂环和足环,典型菩萨装制式;底部为束腰仰覆式莲座。造像铜色深褐,造型大气,制作样式符合典型的明代汉化的造像风格。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铜鎏金弥勒坐像

高:52cm

图录号: 2513
估价RMB: 220,000-250,000
成交价RMB: 253,000(含佣金)

弥勒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现为兜率天的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补储。故弥勒像中就有佛装与菩萨装两种形象。此尊弥勒为菩萨装,头顶发髻,宽额丰颐,修眉长目,五官比例突出,神态慈详大睿。菩萨上躯袒露,肩搭披帛,下身穿佛裙,裙边錾刻莲花图案。双手于胸前结转法轮印。手捻莲茎,莲花依臂至肩两侧,两侧莲花上,分别有法轮和宝瓶。其冠饰、璎珞,臂钏等部位镶嵌松石。赤足下垂呈善跏趺坐与方形须弥座上,表示弥勒将要降临人间。双手当胸结说法印,表明正在兜率天宫传授妙法教义。身后束腰样式须弥方座棱角分明,高束腰处刻大叶卷草,嵌宝珠,其样式为清代康乾时期受西方建筑装饰影响而演变的草叶纹,显示了特定时期的文化印迹。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持国天王坐像

高:10.5cm

图录号: 2514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28,7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漆金关公坐像

高:32cm

图录号: 2515
估价RMB: 40,000-6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檀香木文昌坐像

高:28.8cm

图录号: 2516
估价RMB: 40,000-50,000
成交价RMB: 51,7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京工胁侍菩萨立像

高:30cm

图录号: 2517
估价RMB: 50,000-70,000
成交价RMB: 78,2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大日如来坐像

高:25.5cm

图录号: 2520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13,8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天王坐像

高:35cm

图录号: 2522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含佣金)

佛教中四大护法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守佛寺大殿两侧,起到护法作用,其职能又各有所长。该像右臂上举,手卧一断刃剑柄,应是增长天王像。“增长”中国僧众解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正法,故名增长天尊王,是中国大乘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尊王之一。造像戴宝冠,横眉怒目,面相威严。身体魁梧敦实,穿铠甲战靴,威猛神勇。其铠甲雕刻细密精微,每个细节都雕刻到位,臂肘的动态、腹部兽首的刻画,皆是锦上添花之处。整尊像身型比例写实,工艺精湛,为明代天王像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木胎地藏菩萨坐像

高:36.5cm

图录号: 2523
估价RMB: 60,000-80,000
成交价RMB: 80,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三世章嘉坐像

高:24.8cm

图录号: 2525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三世章嘉与乾隆皇帝交往60多年,是历史上最受皇帝信任的高僧之一,而且他与乾隆皇帝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师徒关系,三世章嘉是乾隆皇帝的灌顶上师。这是一尊做工精细的三世章嘉像,头戴智者之帽,额头平坦,双目含笑,嘴角微收,面容慈蔼,右手施说法印,左手置腹部法器遗失。章嘉内着无袖短衣,外罩长袍,全跏趺坐于双层坐垫之上,双腿背僧袍包裹,腹部外鼓,形象特征颇为鲜明。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鱼篮观音立像

高:21cm

图录号: 2526
估价RMB: 20,000-35,000
成交价RMB: 40,2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木胎观音坐像

高:60cm

图录号: 2528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夹纻黄财神

高:9.8cm

图录号: 2529
估价RMB: 30,000-4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宗喀巴唐卡

42×48cm

图录号: 2459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财宝天王唐卡

42×27.5cm

图录号: 2460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17,2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康熙•木漆金莲瓣纹佛塔

高:38cm

图录号: 2518
估价RMB: 50,000-7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素三彩十三级琉璃佛塔

高:103cm

图录号: 2437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RMB: 483,000(含佣金)

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盘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此件铜佛塔由台座,塔基座,塔身,及塔刹等组成。台座为八边方形,其上为塔基和塔身。塔身作十三层:有两种说法,一指佛教的十三种修行方法:利他、同情心、恒顺众生、公而无私、不害、广修供养、忍辱无瞋、戒杀放生、看护病人、不说使人烦恼的话、和悦的容态迎人、弘扬佛法、报恩的心愿。二指中国佛教修行的十三个宗派: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刹:指塔刹,即塔尖。塔刹在塔的最高处,为塔的显著标志,一般用金属或砖石制成,塔刹本身也如一座小覆钵塔,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构成。塔刹一般为圆形,有天圆之意。塔刹是圆的,塔身是方的,有天圆地方之意,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有阴阳和合、吉祥美满之意。寓意着通过修行使修行人到达天圆地方、阴阳和合、吉祥圆满的境界,使修行人具备大德大善,这才是美好圆满的人生,也是修行的目标。此件十三级琉璃佛塔体量硕大,品相完好,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却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实属难得。是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紫金釉兽镇

6×4.5×3cm

图录号: 2443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 57,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元•铜龙纹瓶

高:21cm

图录号: 2444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乾隆•珊瑚红彩甘露瓶

高:22.2cm

图录号: 2447
估价RMB: 180,000-25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甘露瓶,亦称“藏草瓶”,为藏传佛教陈设用法器。圆唇直颈,颈下部有轮状凸起,丰肩,腹下渐收,瘦胫,覆钵式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以矾红彩绘饰。由上至下依次为回纹、朵梅纹、覆莲纹、仰莲纹、如意纹、变形覆莲纹、折枝西番莲纹、蕉叶纹、覆莲纹。瓶型秀美,色彩协调,为藏族传统造型与清代早期陶瓷烧造工艺高度完美的结合。甘露瓶一般作以下数种用途:于瓶内盛净水,上插藏草,以示淋洒之甘露(此即“藏草瓶”、“甘露瓶”二名之由来);以瓶盛五宝、五香、五药、五谷及香水等二十种物,供养佛菩萨,则以此开显净菩提心之德;在密教灌顶时,瓶亦为诸尊手持之物。而御制甘露瓶尚有另外一种用处,即作皇室赏赐西藏僧侣之用。这与清朝帝王民族统治之措施不无关系。通过尊奉藏传佛教以加强中央集权,是清朝政府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据记载,乾隆帝对藏传佛教极尽虔诚,坚持每日打坐修持,并学习梵文和藏文,下令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寺,仿西藏桑耶寺于承德建普宁寺,又仿拉萨布达拉宫于承德建普陀宗乘庙,于紫禁城内仿西藏托林寺坛城殿筑雨花阁……凡此种种。此瓶型制始于雍正朝,乾隆时多见,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有所藏矾红彩甘露瓶(清乾隆),瓶皆无官款,纹样、造型与此瓶如出一辙,应同出唐窑。此又与《清档》所提及的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相互印证。如《乾隆纪事档》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具不要款。”“(乾隆十一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具留下,其甘露瓶着唐英再烧造几件。”“(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借由上述资料可见,在乾隆一朝,红彩甘露瓶曾因帝王之偏爱而多有订烧(按,乾隆帝曾因督陶官上呈“黄地红花甘露瓶”而不悦,特下令“嗣后不许呈进”),此种因帝王之喜好而多次敕谕烧造之盛况不仅在雍干之前未有出现,乾隆之后的诸帝在位期间亦闻所未闻。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南极仙翁香薰

高:31cm

图录号: 2524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11,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铜狮熏

高:27cm

图录号: 2527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25,3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清•铜花觚

高:46.5cm

图录号: 2521
估价RMB: 30,000-45,000
成交价RMB: 55,2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明•金饰一对

8×5.5cm重量:46g

图录号: 2470
估价RMB: 50,000-8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以上内容根据官网资料整理,仅限于参考学习。



   广而告知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时代

这一次

大唐之美

由齐东方等一线学者名师领衔

特邀服饰、书法、瓷器等方面术业专攻的杰出代表

从多方面给您展示唐代之美

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唐代艺术史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一次

宋之美

从瓷器、建筑、绘画、书法、花笺、

服饰、石刻、宋陵、赏石、苏东坡艺术

全面反映宋代的艺术成就

可谓国内首次

欢迎扫码了解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宋代是中国艺术史上难以逾越的巅峰
物质文化精致且深邃
他几乎涵盖了哲学、自然、时空与人伦等所有方面
却暗流涌动,激烈澎湃
就让我们通过
极致美学-两宋绘画
拨开面纱
来轻触这个千年之前的伟大时代…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梁思成先生言: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
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了解中国的古代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
是认知我们的文明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建之美 

特邀国内顶级院校专家学者和活跃的民间古建筑大咖

共同打造“0基础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系列专题课程

以飨热爱古代建筑的朋友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本平台收集甄选了近

2T

高清版古代书画资料

会在本平台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敦煌遗珍》

流失海外绘画珍品

不仅收录了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艺术中的珍品

并特邀马炜老师、蒙中老师撰写了解说文字

对作品中的形象、风格做了详细的讲解

为读者提供进阶的阅读体验

同时,也特别选取画中人物进行了

局部放大,材质、笔触均清晰可见,以原色精印的方式呈现

利于读者临摹教学、鉴赏研究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梵物志》

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

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

书中有理性的分析

也有很感性的描绘

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拍卖回顾:西泠2020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崇真艺客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所有圈内大咖都在关注的平台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