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在中国抗战美术史中,司徒乔先生绘制的《放下你的鞭子》凭借着极强的冲击力和深刻的共鸣感赢得海内外的赞誉,成为经典之作。其对于画面的控制,人物形象的斟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除了画面令人影响深刻,司徒乔先生的创作过程也蕴含着奇妙的空间感,发人深思。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放下你的辫子》司徒乔

布面油彩 1940年

127×177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创作背景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和变革的严肃问题,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各军阀缠斗不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大部分中国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地区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量优秀的抗日作品不断地被创作出来。在1936年,我国著名剧作家崔嵬先生二改戏剧《放下你的鞭子》,引起广泛关注。


戏剧的大致内容为:在东北全面沦陷的大背景下,一对父女逃入关内,一路以卖艺为生。在一次表演中,女儿香姐因为两天没有吃饭而昏厥倒地,无法继续表演赚钱,老父情急之下竟用鞭子去抽打香姐。一位青年立马站出来阻止老父:“放下你的鞭子!”父亲幡然醒悟,父女俩一起向观众控诉日军暴行,吐露亡国亡家的痛苦。1938年,爱国分子自行组成救亡剧团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义演,表演内容中便有这部著名的《放下你的鞭子》。1940年剧团来到马来西亚,恰巧此时画家司徒乔先生正在此地养病。他观看了救亡剧团演员金山、王莹的表演后激动无比,遂邀请两位演员来到他的画室,还原出最后一幕的场景,抱病创作出了这幅《放下你的鞭子》。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反向P图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放下你的辫子》徐悲鸿

布面油彩 1939年

144×90厘米


《放下你的辫子》司徒乔

布面油彩 1940年

127×177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放下你的鞭子》一画可以说是非常真实的描绘,不仅体现在绘画手法上,更在人物形象上的真实。我们可以拿徐悲鸿先生的同名作品来一起讨论。两幅作品的人物虽然都是同一人(演员王莹),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却相差甚远。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左图:徐悲鸿笔下香姐的面部刻画

右图:司徒乔笔下香姐的面部刻画



徐画中的女郎婀娜多姿,笑容灿烂,完全看不出演员是在表演这一出承载着悲痛与愤怒情绪的戏剧。而司徒乔作品中的香姐膀大腰圆,手臂粗壮有力,衣服洗到发白,是完完全全的东北农妇形象。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左图:徐悲鸿笔下香姐的服装刻画

右图:司徒乔笔下香姐的服装刻画



两幅画对比,司徒乔的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更为复杂。除了画作更加贴近现实以外,他的夫人冯伊湄女士曾说:“九一八后某一个夏天,我们每日在北平刹然(海)的柳堤消磨一度黄昏,柳阴下茶棚,卖艺摊,川流不息的各色各样观众,堤两面成日放的荷花,充满诗料画材,一位东北卖唱的姑娘,一位玩摔跤的老头,都曾被乔默许过入画的……在我向乔提了一句‘什刹海’,乔立刻报我一个会心的微笑,他比我更敏锐的回首当年了。所以画中香姐不是娇娆的而是粗壮结实的……”因此司徒乔画中的香姐发生了形象变化,不仅仅是艺术家没有根据的改造,而是融合了真实的人物形象而成。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摆拍还是创新?



纵观司徒乔先生的整个创作过程,有一个极为当代的创作方法的意识贯穿其中。整个过程蕴含了奇妙的空间感,艺术家并未在第一现场(也就是表演现场)作画,而是重新在画室复原了一个“第一现场”,再照着复原的现场摹本去创作。于是《放下你的鞭子》这幅画与戏剧表演之间,多出了一个画室的层次。


乍一听好像是摆拍,其实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被分为了四层:第一层是司徒乔先生在观看了戏剧后产生的创作冲动,这出戏剧的存在给予了司徒乔创作这幅画的理由。第二层是一个动态表演到静态画面的转换层面,这一层也是艺术家对这出表演的剖析与选择。然后艺术家在第三层重新构造了他在上一层选择的画面,那么这个对现场的重现与真正的现场已经产生了意义上的不同,可以说,画室中的重现其实是艺术家的思考和选择转化成一种视觉表现的结果。第四层就是画家直观地用绘画的技巧来将画室中的画面展现在画纸上,是一种直接的描述。


其实这种现场和画室的转换与巫鸿先生在《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一文中提到的“实物”和“原物”的概念有点相似。巫鸿先生在文中说:“这是那些在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但是它们被置换了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使它们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同理,无论是在现场和在画室,演员的动作以及服装道具的原貌并没有改变,但是因为演员、服装、道具被转换了位置,于是这一切都变成了再造的呈现。在这个“架下”到“架上”的转换过程中,作品具有了深刻的隐喻性质。这一重构式的创作方法,使司徒乔先生跳出了简单描绘自然的局限,在画室的现场重现的摹本其实承载了艺术家观念和思考价值,它反映了司徒乔先生对于时代、对于国家的深刻思考,显示了极强的个人的主观表达和处理,显示出了令人深思的独创性。




画家档案

司徒乔(1902-1958年),广东开平人。擅长油画、素描。1924年至192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1928年赴法国留学,师从写实主义大师比鲁。1930年赴美国,以绘壁画为生。1934年至1936年任《大公报》艺术周刊编辑,后来去缅甸仰光养病,1939年辗转新加坡,作《放下你的鞭子》。1943年赴西北写生,并于1945年在重庆举办新疆写生画展。1946年曾远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作《义民图》多幅。后赴美国养病,1950年回国途中作《三个老华侨》,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拓展阅读

《未完成的画》,冯伊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司徒乔油画艺术研究》,吴玉宽,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崔嵬与<放下你的鞭子>》,豫广,《蒲峪学刊》,1997年第1期。

《特定历史架构下的艺术风貌——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姚梦桐,《美术学报》,2016年第2期。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巫鸿,《读书》,2007年第5期。


 


撰文|朱雨张萱

编辑|李卓颖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朱雨张萱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在读。


了解更多,参见《中国油画鉴赏》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


《中国油画鉴赏》

赵力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5月


“P图”和“摆拍”的艺术 | 再读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放下你的鞭子 艺术 摆拍 P图 中国 美术史 先生 共鸣感 海内外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