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召开发布会。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直播开国大典》编剧、导演田沁鑫,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演员张桐、吴樾、陶虹、吴彼、刘威、苏青、韩青、田征、马昂、赵焌妍出席。
该剧将于10月1日至7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演,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实况转播的幕后电台故事首次搬上舞台,以此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国话”+“国大”强强联手 重现开国大典伟大时刻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直播开国大典》编剧、导演

“此次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国家大剧院首次以委约创作的方式进行合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将开国大典的幕后直播故事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搬上舞台,既是两院向伟大的党和国家致敬,也通过回顾过往岁月的点点滴滴,歌颂每一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平凡而伟大的人,让中国人民不忘来路、不忘初心、不忘前辈、不忘传承。此次,中国国家话剧院三代艺术家,老、中、青演员结合,以勤奋钻研优异演技为目的,剧组风清气朗,团结一致,为做好戏,努力创作。”

“话剧《直播开国大典》,是国家大剧院首次探索委约创作这一新型合作模式,是两大国家级艺术机构的强强联合的成果,展现出两院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新要求、新格局与新担当。两院通力合作,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们倾力演绎,将为首都观众推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舞台精品力作,为新中国72周年华诞献上祝福。”
新剧三大创新看点十足 简洁视觉打造舞台盛宴
*打造罕见的纵向狭长型舞台
与国内戏剧舞台上传统的横向“黑匣子”不同,《直播开国大典》采取罕见的纵向狭长型舞台,从视觉上拉长景深,舞美设计李杨与灯光设计王琦用简洁有力的视觉装置映衬出宏大的历史背景,用实验性的视觉语言组成纵向舞台环境,打造简洁质朴的光影效果,将表演与影像有机结合。
*大篇幅采用即时拍摄技术
即时摄影导演组延续了田沁鑫导演在《伟大征程》文艺演出中提出的“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的创新设想,在全剧近半的篇幅中采用即时拍摄,投影到多块冰屏上,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拍摄的对象,不仅保证了剧场内各角度的观看效果,也让现实与回忆在舞台上穿梭,交相辉映。
张桐刘威吴樾再续前缘陶虹苏青首次挑战播音







老搭档刘威多年来在表演领域荣誉加身,他夸赞陶虹是个“有探索心”的好演员,而这也是他真正意义上和田沁鑫导演在话剧舞台上的首次合作,为了饰演好特务“老夏”一角,他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查找原型背景,抓住其军人特性,反复揣摩角色。

曾在《北京法源寺》《四世同堂》等作品中有着出色表现的国家话剧院演员吴彼此次一改以往的喜剧戏路,扮演具有文人气质的技术科科长赵英杰一角,与张桐、吴樾上演“双雄对决”,大量生僻的无线电技术台词,对他来说既是压力又是一次挑战。

此外,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韩青、田征、马昂、赵焌妍也出席发布会,大家一致表示会团结协作、追求艺术,圆满完成首演任务。张奕聪、王啓函、王力夫、樊尚宏、吴哲萱、姜牟远健、应雨宸、高昂、李君婕、李沫颔、邱天、朱思漪、谷子、姜侠汀、肖琪峰、姚文旭、张嘉琦、张埜等年轻演员任劳任怨,在剧中有出色表现,为观众展现了无数在默默无闻岗位上为新中国成立事业做出贡献的平凡人群像
(滑动浏览更多花絮)
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话剧
《直播开国大典》
2021.10.01 - 2021.10.07
国家大剧院 戏剧场
主创:
编 剧 田沁鑫、刘金妮、姜文良
导 演 田沁鑫
戏剧构作 罗 兵
顾 问 史博华、毕连柱
播音指导 冉 迪
执行导演 刘 丹
舞美设计 李 杨
灯光设计 王 琦
作 曲 吉 鹏、魏 濛
服装设计 赵 艳
化装设计 刘 恋
道具设计 金继峰
音响设计 周 涛
形体设计 张 颖
多媒体设计 胡天骥、柯静
主演:
张桐、吴樾、吴彼、陶虹、苏青、刘威、韩青、田征、马昂、赵焌妍、张奕聪、王啓函、王力夫、樊尚宏、吴哲萱、姜牟远健、应雨宸、高昂、李君婕、李沫颔、邱天、朱思漪、谷子、姜侠汀、肖琪峰、姚文旭、张嘉琦、张埜
《直播开国大典》剧情简介
1949年8月中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到“直播开国大典”实况转播任务。天安门城楼即将迎来万众瞩目的历史时刻,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电台实行封闭管理。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的技术人员以卢海宇、高大梅,赵英杰和梁晓瑜为代表,隶属于两个阵营,对任务不甚明朗,却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携手奋战,开启一段隐秘的共处时光。
任务艰巨,迫在眉睫。在卢海宇、赵英杰的带领下,电台围绕技术瓶颈与设备简陋等问题,展开系列攻坚克难工作。两方人员在思想认识、工作生活中矛盾不断,磨合向前。与此同时,一些潜伏的特务,伺机收集“开国大典”情报。为了防止特务破坏,电台把保卫工作放到了首位。
时间临近,两方人员在怀疑与信任之间,面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拿出冲天干劲克服重重障碍,最终汇集为一股坚实的力量,带着集体的荣光圆满完成“直播开国大典”任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声”,透过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传遍中国和世界。
庆功会上,按照中央命令,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支从延安走来的解放军广播队伍全体转业,脱下军装走向人民。从此,如朝阳东升的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点击“阅读原文”,官网购票~
文 案:刘梦妮
通讯员:郭莹莹
发布会现场摄影:王昊宸、高 尚
排练摄影:肆 壹
编 辑:陆 晓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