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一年多的等待,我们终于迎来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新片《法兰西特派》(The French Dispatch)。据媒体报道,这部影片已在法国戛纳举行首映,并获得了长达9分钟的全场起立鼓掌,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中接受最长时间鼓掌的一部影片。该影片已定于10月22日在北美上映。

影片灵感源自杂志《纽约客》,讲述了20世纪法国某虚构小镇上一家美国杂志的故事,被称为“一封献给记者的情书”。影片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沉思,对旅行乐趣的美好歌颂,以及赞赏美国驻外记者能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带到其他文化和历史之中。影片依然带有韦斯·安德森强烈的个人色彩,除了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精妙配色和完美的对称性之外,影片中人物的复古服饰也十分亮眼。用服装为角色注入灵魂,《法兰西特派》的服装设计师正是为《布达佩斯大饭店》、《穿越大吉岭》、《水中生活》打造全套服装的传奇服装师米兰拉·坎农诺(Milena Canonero)。

米兰拉·坎农诺
1946年1月1日生于意大利皮德蒙特都灵,意大利服装设计师、制作人、艺术指导 。斩获四次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小金人,分别是:1975年Stanley Kubrick的《巴里·林登》、1982年Hugh Hudson的《烈火战车》、2006年Sofia Coppola的《绝代艳后》、2014年Wes Anderson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另有9次奥斯卡提名。她在戏剧服装届堪称神级人物。
“我喜欢有潜台词的电影服装。我不喜欢那种仅仅是美观的戏服,我设计服装都是为了凸显人物性格或者某个具体场景。”
—米兰拉·坎农诺
从《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宛如克林姆特画中人的贵妇Madame D,到穿着繁复华丽礼服裙的《绝代艳后》,再到《发条橙》里头戴礼帽穿着背带裤的混混……如果没有她设计的服装,恐怕就不会有那些我们记忆中的经典角色。在剧情间自由的游走是米兰拉·坎农诺设计的高明之处。她会根据人物的性格与故事的情节设定服装。这次《法兰西特派》更是发挥她本身的设计风格,与导演韦斯·安德森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特色的表演。
《法兰西特派》
The French Dispatch












《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布达佩斯大饭店》海报
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欧洲,影片围绕着一位带着传奇般色彩的酒店礼宾员和他的年轻门生展开。在远近闻名、宾客络绎不绝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礼宾员古斯塔夫先生经历了不少声色犬马,其中不乏无价名画的失窃、名门王族望族的财产纷争等荒谬轶事;不仅如此,他还跟这家豪华酒店一齐见证了欧洲半个世纪间的战火硝烟,沧海桑田。
虽然《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洲小国Zubrowka,但是米兰拉·坎农诺为了让人物服装看起来真实可信,为其做了大量的功课,完成了导演韦斯·安德森想要的茨威格作品里的那种欧洲氛围感。



三十年代色彩呈暖色调,有许多实际的照明光源与漂亮的天窗,整体上感觉更加的开放。影片中的贵妇角色Madame D被韦斯·安德森形容为“有着古怪美感的克林姆特艺术收藏者”,所以米兰拉·坎农诺就让这个角色变成了宛如克林姆特画中走出来的人物。

米兰拉·坎农诺设计的Madame D服装原稿
米兰拉·坎农诺为了展现人物本身的贵妇气质,将克林姆特的画作中《吻》的图案直接印制在了奢华的丝绒之上,变成了Madame D的裙子和披风,举手投足间流光溢彩,十分彰显气度。

《绝代艳后》
Marie Antoinette
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做服装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史实和自己的创造。如果只是还原历史服装,永远没办法做得比真实的历史服装更真实。
—米兰拉·坎农诺

《绝代艳后》海报


《绝代艳后》的导演苏菲亚·科波拉当时拿了一盒Ladurée的马卡龙给米兰拉·坎农诺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整体颜色。” 所以电影中绝代艳后玛丽·安东尼皇后所穿着的服饰,虽然许多版型和细节装饰都非常还原真实的宫廷服饰,颜色上却选用了大量浪漫天真的粉蓝、艳粉、鹅黄这类在真实的18世纪宫廷穿着中绝对不会出现的颜色。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发条橙》海报
《发条橙》是米兰拉·坎农诺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合作的第一个作品,这也是米兰拉·坎农诺的电影首作,在纨绔主义中提取灵感,将爱德华时代与东区肮脏的街头风表现的淋漓尽致。米兰拉·坎农诺一手打造的混混们既暴力又时髦,以Alex为首,饮酒闹事无恶不作。他们总是做同样的打扮:白色的codpiece(遮阴裤)和背带,配上黑色的礼帽和皮靴,手里拿着一根手杖。






《烈火战车》
Chariots of Fire
《烈火战车》里出现了很多学院风的装扮,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不仅体现在台词,也在服装中有着大量的隐喻,成为角色性格和背景上的延伸。一段运动员身着白衣在海边奔跑的场景成为整部电影的名场景。





《穿越大吉岭》
The Darjeeling Limited
《穿越大吉岭》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旅行、关于亲情、关于灵魂、关于生命的美好故事,曾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导演选择在印度取景,用浓郁、高饱和度的橘黄色作为基调,产生了一种不言自喻的协调舒适与视觉冲击。服装上,米兰拉·坎农诺配合导演思路,复古着装中将两兄弟的西装在浅灰、深灰、中间灰的色调上进行变化。
《水中生活》
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水中生活》中,米兰拉·坎农诺的服装设计展现了从柔和到梦幻的风格。她是“角色设计师”,并且与导演紧密合作,创造了一个完整而又圆润的角色,从视觉上为观看者展现了角色们的情感之旅。从独特的彩色潜水服(库斯托(Cousteau)为银色;齐苏(Zissou)为浅蓝色)到退役的扫雷船探船(生产工作室),生活水上乐园都挤满了法国海洋探险家的身影。
一位优秀的电影服装师要将电影情节、人物个性、导演思想整体情况相结合,服装师创造的不仅仅是戏服,而是一个个拥有独特个性的人物。9次奥斯卡提名,4座奥斯卡奖杯,米兰拉·坎农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不断为角色注入灵魂,不断用她蓬勃的创造力,创造着经典人物形象。
“我只不过在时间的河流中飘荡,不只是为了角色们穿衣服,而是在说一个故事。”
—米兰拉·坎农诺
责编:零零玖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