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门第——中国古籍文化展”于2021年9月25日下午3时,在崔振宽美术馆如期举行。本次展览由文化学者、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古籍碑拓专业委员会主任宗鸣安先生担任策展人。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馆长、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馆长崔迅先生担任出品人。展览也得到了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和西安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开 幕 式 现 场


宗鸣安: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在秋天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在这样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我们聚集在充满艺术气息和书香的崔振宽美术馆里,一同来欣赏、参观“书香门第——中国古籍文化展”,这是何等的一种心情与意境。
“书香门第”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在追求,都在崇敬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家庭追求的目标就是“书香”。
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季节,欣赏着"书香门第"展览,体会着我们西安书香之城的美,同时也希望西安、陕西、乃至全国每一个家庭都能成为"书香门第"。谢谢大家!

各位嘉宾下午好!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有句格言:“媒介即讯息”。刚才看这个展览的第一部分“文明的足迹”,展示了纸张发明以前多用自然材料竹木还有青铜器等做为媒介。因此,中国的媒介形态的变化在上古时代就开始了,其历史的脉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纸张的发明和雕版印刷的发明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曾经看到资料记载,宋代藏书巨多,家藏万卷的藏书家全国就达二百多家。对比西方,欧洲人所谓羊皮纸其实不是纸,是把牛羊皮用物理的方法把它拉平,这个书的造价实在是太高了,因了它高昂的成本,因此只能在极少数的贵族当中传播。有个例子是说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Geoffrey chaucer),他被称为是当时欧洲著名的藏书家,他的藏书有多少呢?50本书而已。对比而言中国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家藏万卷的藏书家了。由此,没有印刷术、造纸术,哪来的文艺复兴与近现代文明呢?
但是也很遗憾,由于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曾经落后,基于富国强兵、振兴自己文化的诉求,有人提出全盘西化,在这种思潮之下,有人曾甚至要废除我们的汉字。但我们应该庆幸,汉字并没有被废除,因为它传统是个流变的过程,没有变就没有生命力。但是它有一个坚实的内核是不变的,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和自己传统有一条红线在牵着。
最后回到开始的话题,为什么说到手机?也就是媒体的改变,不仅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也让知识与碎片化的讯息相混淆。所以展览最后一部分“敬惜字纸”我觉得也意味深长。不必拘泥于形式而应体会其中的精神,就是对文化的敬重。
最后,祝贺展览的成功举办,同时深深地感谢这次展览的策划者和主办方。谢谢!
我们馆开馆五年来已经做了大大小小几十次展览。但今天的展览跟以往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看到一件件古籍原物内心感觉诚惶诚恐。因为当我们面对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和渺小。
我们国家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号召坚定了我们做这个展览和做好这个展览的决心和信心。此次展览得到了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和西安出版社,以及各位收藏家、专家、学者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这个展览需要观众静静地看,因为书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变地纯净、生活变得简单,相信自己的梦想、坚守我们的初心。谢谢大家!

展 览 现 场








公 教 活 动 现 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