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也入秋啦!
追忆悠久历史,陕西省几乎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黄帝、后稷的陵寝在这里;周秦汉唐这些最强盛王朝的青春期在这里;能数得上名称的朝代,十三个定都于西安。
秦兵马俑、半坡遗址、唐陵墓群,文化遗产皆是举世闻名。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陕西还是我国石窟大省,石窟数量位居国内第二!
陕西富县石泓寺石窟主窟
陕西,固然是隋唐的统治中心,却也是宋明的边塞之地,还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而无论盛唐还是宋明、无论和平还是战乱,佛风吹拂而至,凝固为石窟中一尊尊佛的面容。
数量众多的造像碑、单独造像、石窟与彩塑,历经劫难遗留至今。使我们得以遥想千年来,这片土地曾有过的宁静、明激、深邃、博大和永恒。
北朝造像碑、隋代菩萨像、北宋涅槃浮雕
我们特邀西安博物院研究员王锋钧老师,带队考察陕西周边北魏至宋金时期的佛教遗存,配合碑林博物馆与西安博物院馆藏造像,为大家系统梳理其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共赏陕西地区延续千年的石上艺术。
透过这些佛教遗存,我们也可以了解以陕北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石窟遗迹重要组成。
特邀讲师
王锋钧
1997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西安博物院研究馆员、副院长。长期从事佛教艺术研究和佛教造像鉴定与相关培训工作,多次在香港、澳门的高校和文化团体讲授汉传佛教造像艺术。近二十年来考察了全国各地及印度、日本和韩国的重要佛教石窟和古寺院。在海内外文博类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3篇,编著与合著《东方古都西安研究》、《中国文物小百科》及《西安文物精华•佛教造像》等17部图书。
■ 一趟行程尽访陕北地区代表性石窟寺,配合脉络清晰的馆藏造像,系统梳理陕西佛教艺术历史;
■ 特邀西安博物院研究员王锋钧老师带队,从多维的角度解读该地区的不同时期佛教艺术风格的成因;
■ 踏查小众石窟,对比皇家的大型石窟与民间的小石窟,兼济精致华美长安石佛与粗犷朴拙的山野摩崖造像;
■ 其他小众景点+陕西秋色+地道的关中美食,带你全面感受陕西浓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提示:因为疫情原因,个别行程点有一定不可控因素,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微调,调整原则以安排同等级别的参观&讲解力度的项目为准。
行前剧透
本次我们的陕西佛教艺术之旅,将通过博物馆馆藏造像与陕西各地历代石窟寺的石雕造像,来解读陕西地区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艺术。
馆藏造像:长安佛韵的艺术巅峰
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历代造像碑,图源: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中,除了数不胜数的历代名碑,其收藏的佛教艺术也极为耀眼。雕凿精湛的北朝造像碑、宽博端庄的北周五佛、唐安国寺遗址出土的唐密造像。
在它的佛教头像造像区展出北朝至宋代各类佛、菩萨头像30余件,表情含蓄,神态传神,为雕刻艺术中的珍品。
碑林馆藏北朝、唐代造像(碑),图源:西安碑林博物馆
150余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通过系统的陈列,全方位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和艺术风格。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佛教造像展厅,图源: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佛教造像展,为我们完整展示了十六国北朝时期至宋元明清西安及周边地发现、出土的造像碑、石雕造像及金属造像等。
西安博物院藏北朝造像碑,图源:西安博物院
早期的端庄凝重、中期的秀骨清像,到后期面型趋于丰满、配饰繁缛的佛教造像艺术。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的到长安地区佛教艺术自北朝向隋唐过渡的过程。
北朝佛教石刻艺术的胜地
北朝:花石崖石窟、彭村石窟
花石崖石窟,图源: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官网
花石崖石窟包含彭村石窟,花石崖石窟和苏家山石窟,其中又一前两个尤为出名。
这一带石窟有不少鲜卑、匈奴人开凿的石窟,时间跨越北朝至隋唐,是铜川、延安、富县、子长、神木等组合的陕北石窟走廊一部分,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堪称佛教石刻艺术博物馆。
佛教与道教交汇,建筑与雕刻并存
北朝-唐:药王山石刻
一通碑中,建筑与雕刻并存;一座龛内,佛祖与道尊同坐。青石造像碑和墨玉摩崖像,构筑起铜川药王山上的造像空间,讲述着当地人丰富又和谐的信仰世界。
在药王山的摩崖造像中,道教造像不止此一处、佛教石刻当然更多。当地佛道并存的信仰体系,延续数百年未变。
藏于山谷内的皇家石窟寺
隋唐:麟游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图源:孟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善寺位于统治中心腹地,是在杨坚直接授意之下营造的一处佛国世界。慈善寺石窟之所以珍贵,便在于它是这一阶段少有的皇家造像。尤其是第2窟站佛有雍容庄重的大唐风度,是唐风佛像彻底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丝绸之路北线要道上的石窟寺
唐:彬县大佛寺
彬县大佛寺外景,图源:文心雕龙
彬州大佛寺石窟,是陕西省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彬州位于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站,也是西域佛风与中原汉风荟萃交汇之所。
“中国最美大雄宝殿”的岩石宫殿
宋-元初:子长钟山石窟
图源:佛教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誉为“中国最美大雄宝殿”。钟山石窟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
陕北四大石窟
宋金:石泓寺、万安禅院、清凉山万佛洞
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将全国石窟寺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西藏等四大地区。中原北方是中国石窟遗迹的主要部分,陕北四大石窟便是其中代表性的石窟。
除了上文提到的钟山石窟,我们此行也将拜访余下三座石窟:富县石泓寺、清凉山万佛洞石窟、万安禅院石窟。
>>富县石泓寺
石泓寺石窟现存有大小七个洞窟,以宋金时期鼎盛。现为陕西省重点文保单位。
>>黄陵万安禅院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泓寺石窟院内有宋代雕刻石窟,石窟内有佛教像千余尊,基本保留着原有色彩,形神兼备。此窟窟檐为陕西石窟中保留完好的原物,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清凉山万佛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保存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类石窟,其中借山势而凿的万佛洞是最大的石窟,窟内四周墙壁上雕刻有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万余尊。
黄河崖壁上的“小敦煌”
宋:云岩寺、白云山庙、香炉寺
>>云岩寺
云岩寺石窟题刻,图源:都护在燕然
陕西佳县古城佳州八景之一。在这里可以见到宋代石窟整铺塑像群特立独行:没有盛唐的高古组合造型,加入了后来中国佛教寺庙的诸多元素,可以看见佛教汉化过程中的宋代实例。
>>白云山庙、香炉寺
香炉寺观音壁画,图源:都护在燕然
白云山庙,是陕西境内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处明清古建筑群。
香炉寺由7个小庙组成,位于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
宋金之交的特大型单窟
宋-明:志丹城台石窟
志丹城台石窟二号窟,图源:刘晓华
志丹城台寺石窟就是历经宋、金两朝完工的特大型石窟,之后又经过多次重修。该石窟保存的宋、金、明代题记至少有65条。这些题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开凿工匠班底为北宋时期著名的介氏工匠,造像精美,是宋金时期陕北石窟艺术的精品之作。
时 间:11/6 -11/13
原 价:7580元/人
早鸟价:7400元/人(10月20日前报名可享受)
组团价:7380元/人(2人及以上组团报名可享)
*10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
温馨提示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