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年典亚艺博现场图
金秋伊始,典亚艺博2021(Fine Art Asia)将回归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于10月8日至10月11日为大家带来一场充满活力的本地艺术博览会(贵宾预展将于10月7日开幕)。整场展会将再次隆重呈献博物馆级的艺术珍品,包括来自亚洲和西方的古玩、珠宝、现代及当代艺术、以及一系列出众的水墨和摄影艺术。
往年典亚艺博现场图
若说到历年来在香港艺术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典亚艺博,就不得不提及艺博会的创始人、资深艺术品鉴及收藏家夫妇黑国强(Andy Hei)与卢梓羚(Susanna Lo),作为并肩为本土艺术助力、拓展国际艺术视野的伙伴,巴塞尔艺术展有幸与他们进行了一次畅谈,为大家解密跨界艺术收藏之道以及他们多年来的艺术探索之路。


你们是从何时开始艺术收藏的?
你们的收藏重点是什么?
Andy:我的收藏种类由古董到当代艺术都有,古董以中国木质家具为主;而当代艺术则较为广泛,有油画、水墨及雕塑。
Susanna:我比较喜欢一些能放在家中作为装饰的艺术品,主要是当代艺术画,尤其是香港年轻的艺术家作品。

Susanna:主要是Andy喜欢为主。其实我们收藏的原则一直没变,是以喜好为首选。
Andy:我从小开始接触古董家具,这些家具一直在我家里。我们以前到外地参加艺博会,从而启发创办典亚艺博的念头,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所有配套都非常完备及充分,唯独欠缺国际性的艺博会,所以在2005年我们便创办了首届典亚艺博。

跨界收藏对你们意味着什么?
这是我们10多年前开始办古董艺术展的目标,虽然我是古董出身,但我们不认为收藏只限于某一门类,所以从一开始,典亚艺博都兼容古今艺术。香港也是一个中西共融的大都会,新旧收藏品合起来更能体会到历史和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跨界收藏是全世界都应推动的发展。

因为我的专项是家具收藏,所以实用性相对较强;我们的家里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会把古旧的家具与当代的沙发一同放置——连我们的办公室也正使用部分古代的桌子和木柜,而且我也十分欢迎到访者坐在我艺廊展示的椅子上。

我们的艺廊及家里都有把我们收藏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装饰的一部分;没有既定的主题,不过一般都很容易搭配。
你们觉得香港的艺术环境如何?
我觉得香港的艺术环境越来越理想,随着M+博物馆的开幕及其他艺术设施的建立,在艺术文化普及的氛围下,香港会培养出更多爱好艺术的人士和收藏家。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