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
DISAPPEAR
世 界 首 演
现代舞《消失》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日期:2021年10月15日 / 16日
时间:19:30
演出团体:侯莹舞蹈剧场
作品编导:侯莹
时长:约80分钟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
联合主办
侯莹舞蹈剧场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联合制作
McaM明当代美术馆

扫码购票


「人类竭尽全力是为了更好地存在,也为了更好地消失。」
自混乱中诞生,侯莹“剑”指当下;近身、躲避、进攻、搏杀、击中、归位。从击剑标志性的视觉效果中转化出舞蹈语言,唤醒你我对当下的存在的生命的认知。
体育竞技融入舞蹈,这在舞蹈作品中似乎鲜少得见,但对侯莹来说,这样的“跨界融合”是她一直在做的。本月15、16日,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侯莹舞蹈剧场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主办、侯莹舞蹈剧场与明当代美术馆联合制作的现代舞新作《消失》,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演。
《消失》预告片
《消失》& McaM

侯莹与明当代美术馆渊源已久。2015年McaM明当代美术馆开馆时,便有幸邀请侯莹前来演出。作为此次《消失》的联合制作方,明当代美术馆也一直致力于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跨界、融合及创新。
早在1999年,侯莹已与明当代美术馆学术馆长邱志杰有过合作。邱志杰在《新媒体艺术的成熟和走向:1997~2001》一文中这样写到:“我在广州新版的《九宫 -千字文》中邀请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的光头舞女侯莹在装置中根据随机图像和音乐随机起舞。”
那是侯莹的第一次“跨界”尝试。对于当时的舞者侯莹而言,与这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的合作是她的另一个起点。2015年再相见,侯莹与邱志杰二人对谈,说得正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跨界,讲述他们亲历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和他们理解的艺术本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夏天,明当代美术馆也将迎来作品《消失》在艺术机构的首演。届时现代舞和艺术空间的混搭,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惊喜?
关于《消失》



自发、主动的揣摩导演的意思,现场随机出现素材,去组织去调动舞者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在参与这部作品时很重要的特质。



排练现场



排练现场
作品的一大亮点是将体育项目击剑转化为现代舞作品,是对动作设计和空间转移方式重新建构的思想结晶——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正在产生,在击剑标志性的视觉效果中转化出的舞蹈语言将更加惊人,亦富于哲思。

创作手稿
关于侯莹
侯莹舞蹈剧场艺术总监、创始人
HYDT国际教育中心总监
她打破中国舞蹈传统模式,探索后现代舞蹈艺术,重视来自东方的身体能量与西方后现代肢体解构技术的结合,其作品气质抽象、荒诞,形成具有高辨识度的“侯氏身体运动技巧”,被誉为“舞蹈界的卡夫卡”。
1996年,侯莹凭处女座《夜叉》荣获第七届“白俄罗斯国际舞蹈大赛”金奖和中国“五个一工程精品奖”,2001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基金赴美留学,2002年加入纽约沈伟舞蹈团(Shen Wei Dance Arts),曾三度登上《纽约时报》,2006年于纽约成立“视野舞蹈剧场”,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画卷》前期编创,2011年于北京成立侯莹舞蹈剧场。
侯莹也致力于舞蹈教育的发展,先后受邀于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进行授课。
「作品寄希望人类可以脱离低级的物质层面的相互厮杀与分裂。让有智慧和有意识的生命这束微弱的光,点亮这个冷漠荒芜的世界。」
——侯莹

DISAPPEAR
消失
委约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编舞、导演:侯莹
演出团队:侯莹舞蹈剧场
作曲:科尼利厄斯·贝尔科维茨
(Cornelius Berkowitz)
声音设计:凯文·波拉克
(Kevin Polak)
灯光设计:陈剑明
舞台设计:田建平
服装造型设计:张奇
特邀击剑指导顾问:田雨川
特邀击剑教练:梁佳月
联合主办:侯莹舞蹈剧场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联合制作:侯莹舞蹈剧场
McaM明当代美术馆
时间:2021年10月15日/16日 19:30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时长:约80分钟
购票方式
☑ 线上购票:扫描下方二维码

☑ 现场购票:请至虹桥路1650号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1F售票处购买;
☑ 淘宝购票:完整复制下方金色淘口令,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购买↓↓↓
6.0 xixi:/微PckDXOFYttd!

*文中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侯莹舞蹈剧场
-END-
推荐阅读
McaM 展览丨“不准停电” 现已开展
McaM 新展预告丨不准停电 Do Not Black Ou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