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大师同行——颜文樑
在苏俄写实主义绘画一统天下的岁月里,上海与整个艺术世界的发展似乎是隔绝的,我被颜文樑、林风眠、刘海粟、吴大羽、关良等诸位前辈的油画所感动,也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陈钧德
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艺术的影响,国内画坛呈“一边倒”现象,以写实主义创作为尊。在此时代背景下,热爱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名家也不得不垂头敛翼。彼时,以创办江南三大美专闻名全国的上海美专刘海粟、杭州艺专林风眠、苏州美专颜文樑等在油画教学和创作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因西方现代主义风格的边缘化,擅长现代主义探索的画家们只好改弦易辙,或转入“地下”,在公寓和弄堂深处蛰伏。与此同时,原追随林风眠、刘海粟一脉的第二代油画家赵无极、朱德群、潘玉良、常玉等转去法国继续探索,在国际画坛发出璀璨光芒,成为华裔艺术家的骄傲。青年陈钧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第三代油画家的年龄与第一代油画家刘海粟、林风眠、关良等发生交集。
陈钧德在这一阶段得到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三位大师的亲授和言教。
颜文樑(1893-1988)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22年与胡粹中、朱士杰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回国,主持苏州美专教学。1953 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等。

陈钧德与太太一起与颜文樑的合影
命运是如此神奇。1952年中国美术院校大调整,在上海开办了40年的上海美专和华东艺专、苏州美专合并,迁至南京成立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美专的创始校长刘海粟担任南艺的校长。而原苏州美专的创始校长颜文樑调入杭州艺专任副校长,但他“编制”在杭州,人却在上海,在上海戏剧学院兼课。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陈钧德因此而成为颜文樑的学生。从此,陈钧德与颜文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陈钧德经常去颜文樑家,有时去了只是聊聊天,有时与老先生一同外出写生,或者替老先生跑跑腿买些画具。趣味相投,使得他们在精神气息上彼此依赖,互相需要。陈钧德从颜文樑身上感悟到,做艺术家注定是孤独的,而一个耐得住孤独的画家,才可能创作出一幅幅饱含沉思默想的好作品。

颜文樑 《上海外滩》

颜文樑 《九龙壁》
以上两幅皆为颜文樑赠予陈钧德的油画
陈钧德在上海戏剧学院求学期间,最喜欢颜文樑的课。据陈钧德回忆:颜先生讲课像聊天,聊着聊着,便将光影技法等知识说透了。如饥似渴的陈钧德听了不过瘾,便经常去颜文樑家听“故事”。身为学生,陈钧德长期与颜文樑往来密切。颜文樑有着“天下第一好脾气”,慢笃笃,慢笃笃,给陈钧德讲解绘画的真善美。而“独头”性格的陈钧德常常大胆甚至放肆地以毕沙罗、塞尚的主观性去“冒犯”老师,颜文樑永远“呵呵”一笑。
陈钧德毕业后,还跟颜文樑保持密切交往,有时一起外出写生。颜文粱的油画细致的“异乎寻常”,而那时的陈钧德对此却不苟同,但他既尊重自己的老师,又不盲从,表现出一种机灵劲儿。后来,每当陈钧德回忆起这段往事便忍俊不禁。
往期精彩:
展览推荐:
展览时间 :
延期至10月10日(本周日)
展出地点 :
刘海粟美术馆1、2、3、4号展厅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609号)
温馨提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