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对谈嘉宾:夏可君、柯济鹏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夏:很高兴我们两个人做一个座谈啊,本次在虹墙画廊的黑白之光,这个新的系列是这几年的新作,我觉得是比较单纯,把黑和白以及黑白之间的关系继续拓展了。


柯:非常感谢老师邀请和虹墙画廊古伟碧先生支持才有机会呈现展览。无限一系列作品最早是从2005开始,2012年至今,一直在尝试“黑”和“白”,现场所呈现的最新作品,视觉语言更简化和纯粹。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做课题的纵向探究,也许纵向的厚度比横向的广度更吸引我。2005年以我做了很多类似波普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作品让我有机会得到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Ermenegildo Zegna奖学金,意大利参加Cittadellarte-Fondazione Pistoletto国际艺术家驻留,该基金会由贫穷艺术(Arte Povera)代表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皮斯多列Michelangelo Pistoletto于比耶拉(Biella)所创立的非盈利机构,旨在为来自不同文化、政治和信仰背景的年轻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平台的工作坊,并希望通过艺术分享和创造性思维来反省自身经验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由此构建一个稳固的国际间的网络的艺术计划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无限NO.202106 布面丙烯 80X100cm 2021 



夏:在意大利这一段里面获得的启示性的那一束光是什么?


柯:Cittadellarte基金会驻留期间皮斯多列托会定期跟我们交流,这包括项目进展。有一次在聊天的时候,他说你所提交的申请资料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对东方、特别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的影响,你现在有机会站在欧洲,站在意大利,你重新看你的国家,其实中国也在影响着西方,影响意大利。这让我印象深刻。

夏:就是要换个角度,相互之间看。


柯:比耶拉地处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Piemonte)地区,毗邻阿尔卑斯山脉,山峦谧静,抑或是远离喧嚣的都市,而更容易激发起人的抽象思维活动;抑或是希望摆脱自身教育定势及绘画中的观念与意义的纠缠,试图回归到绘画本身作为一种具体劳动行为的朴素形式;抑或是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和多元化融合的大命题时的疲态,萌发了对绘画实践过程中个体自我体验的重新审视的愿望;抑或是面对当代现实社会语境时,意识到自身阐释力和想象力的疲乏。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后,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开始了抽象绘画实验。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NO.202006 布面丙烯 60X150cm 2020


夏:罗斯科就是在1946年左右,新婚之后去往欧洲,也是因为在米开朗基罗的那个图书馆获得抽象色块的灵感,那你这个线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柯:当驻留结束回国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审和尝试之后,在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中开始时了抽象绘画,我希望回避我们之前受的教育定势,如果你把我们所谓的技术、造型降到最低的话会呈现一个什么样子的效果? 应该是最初的想法, 接下来持续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些新的体会2005年底2012年,一直在做加法,不断地堆, 尝试运用综合材料,包括在布面上一层层的类似于中国传统装裱的行为,每天在布面,不断重复而使得画面的边界得于拓展。2012年开始我尝试将之前的短线杂乱密集的线减成直线。在做的过程当中,因为坚持徒手绘制画面会某些颤动,但我希望把它们控制在一种近乎平行的状态2018年之后,作品会出现有一比较硬的线条这类似于校对对画面仅有的“线”的物理校对,也是某种绘画心理校对。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NO.201628 布面丙烯 30X40cm 2016


夏:就是2018年就有一个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就是说是一个短线的重复,第二个阶段就是想把它控制在一根线、一个平直线,是一个简化了一根平行的线,但是可能有一些不规整,就不是硬边,硬边不是那么的强,而书写性可能强一点。第三个阶段就是开始靠近硬边,就是一根直线,这一边有一根很直的线,就更理性一点。


柯:2020年开始的这批作品也就是大家在展场看到的这些作品这一新的阶段,画面中出现了类似元素和感觉对我而言,如果一直重复的话,会容易进入到某种惯性或惰性里边,我希望能在画面里找到一些新的可能在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很重要的存在,只是说我们怎么把它呈现出来。

夏:这里面有个自然的联想,一方面是光线,因为汉语思维里面“光”跟“线”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说“线”走向“光”,色彩是有光的,然后这个光是怎么进入到画面上来的呢?


柯: 对我来说多层意义,它是画面构成的需要,是画面的构成部分;同时,“光”衍生出画面新的可能,既有物理性的意义,也有诗性的意义等等。我的工作室外边有很多树,有时候光会照进来,产生光斑效果怎么提纯这种光并将其简化画面里面这为我提供了启示。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无限NO.202103 布面丙烯 80X100cm 2021


夏:嗯对,所以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有几个地方都有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小窗。好像是要外面的光进来,或者让绘画看起来已经比较丰封闭的一个平面能够有所敞开,就一束光打到这个画面上,也是把画面改变一下,不像咱们以往那种平整、平直的单一性。


柯:其实我最早期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里面都留有一个缺口,“无限”的意义也许来自于过程两端的丧失,我执迷于这种不被裁切的时间状态。如果你把画面全部画满了,可能也就意味着结束,对我而言,“无限”从来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一种似乎永远都是未完成的状态。



夏:它作为一个中间阶段,或者是一个光线的涌动,就是说光在画面上通过这个线的细微的变化,来产生一种涌动感,是无限的生成。


柯:它会带给我们一些遐想吧,它可能还有一些新的可能,每个观众他们每个人看到的、想到的可能跟我不一样,这也是意义所在。我记得有一天,一位小朋友经过我工作室门口,问他妈妈:“那个人在画什么呢?”他妈妈告诉他:“那是大海里的一群小鱼”。我觉得这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一种阐释。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NO.201734202104 布面丙烯 80X100cm 2017-2021


夏:大海上波光点点,就像有一种大海的深度, 大海的波浪涌动


柯:我觉得如果只限于解读的话,就没有那么有意思了


夏:所以当这个光来到画面上,使这个平行的线产生一种震动感,或者是因为延时要借光,虽然看起来是黑白,其实里面是有细微的光的变化。

其次,打开了一扇窗,好像这个封闭的二维平面有了一个出口。第三,可能是一个缺口,因为它是无限的,不是封闭的,它是有一个缺口的,有一个意在言外的那个指向。可能是光就是在这种黑白里面的这种变化,可能产生一种看那种细微的绘画内在性,还有这种光的涌动可以激发更多的联想,让不同的人想到这个它是海平面啊,它是最初世界的晨曦和黎明啊什么的,很有可能发展成不同的想象。本次展览, 对这个黑和白的理解,你是有什么样的体会?


柯:的被选择,首先这是个人偏好,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不是颜色或没有颜色,但是我还原它作为作为色彩的属性。我的画面里边有一些偏暖的黑或者是偏冷的白这种倾向、这种感觉,是因为我随机地用稀释颜料, 这种稀释的颜料,每次会因为你随机加了同量的呈现不同的色调, 或者偏的倾向,这让我着迷的感觉。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无限NO.2020P02 纸本水墨 56x76cm 2020 


夏:所以本次展示了一个新的系列作品,就是用水彩纸、用法国水彩纸去做的水墨的作品,实际上就是水墨,虽然它是水彩纸,这个系列很微妙,无论是光那个渗透性的作用,还是光线的细微的变化,这个系列是怎么样找到感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柯:因为水彩纸本身所具备的吸纳性跟亚麻布很不同,在利用水墨之前,我尝试过用丙烯颜料,但丙烯画出来边缘会比较整、比较硬,这不是我想要的感觉和效果。纸、水和墨的结合产生的微妙,这种很细微、迷人的差异,为我提供新的探索可能。我每次都调得非常稀,墨里兑了很多水,通过几十遍、单调重复地绘画,画面会产生一种类似高级的成衣毛料的质感,某种给人温暖的质地。这种质感、呼吸感、甚至还有神秘性,材质感很强,任何材质和材料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属性,这也是它们不可代替的存在。



夏:我们刚才聊到纸本,水彩跟这个墨的处理,那种黑白的变化,那种细微的间隙所带来的变化,比油画布好像要显得更微妙一点。我想知道在布上用丙烯画,和在水彩纸上用墨画,这之间这个差别所带来对你的影响会是什么?


柯:我觉得因为丙烯属于塑胶材质,它绘制出来的边缘会比较的规整,渗透性不是很自然,所以它画出来会偏向比较硬边,边缘会比较清晰。但是纸的这种吸水性跟墨的通透性,尤其是当加了一定量的水之后,会更加的透明,所以它的层次感会更丰富和通透。当然,纸本和墨也有局限性,难于覆盖修改,每种材料肯定都有它的不可代替性。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NO.2020P04 纸本水墨 56x76cm 2020


夏:硬边有它的平整性,纸有它的多孔性、渗透性,它的呼吸感微妙一些。


柯:因为我所选择的这种水彩纸的纸性比较特殊,它的密度比较大,不容易起皱,比较平整,我很喜欢纸的原毛边,所以绘制时我不会把纸裱在板上;第二是它不容易起毛,因为我每张都需要几十遍的绘制;还有就是这种纸的吸水性能比较好,对于每一遍的绘制基本都可以留下痕迹。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夏:确实刚才我们谈细节,就是当他画的时候那种质感对吧,刚才我们也在采访里有谈,它就那种质感,它确实不一样,像是毛毡一样的质感,呈现出微妙的呼吸感。


柯:它有一种更迷人的、像高级定制的毛料的质感,某种温暖的感觉。


夏:就它的呼吸感确实是更内在,也更迷人。


柯:是的,其实我之前也尝试过宣纸,但效果完全不一样,宣纸渗水太快,因为太快,线痕的这种感觉就很难保留住。



夏:所以水彩纸的敏感就是在油画布、颜料和水墨之间找到这个具体性的感受。就因为它要客观、要理性,要用平直嘛、要规整,同时又有细微的自然规律。


柯:虽然我画了很多遍,其实一遍痕迹都可以保留并呈现出来,这纸、墨的通透性的特质也是它的不可代替和有趣的地方。

夏:油画就被覆盖了。


柯:他可能就是一片黑、一片灰,而缺乏了某些微妙的细节。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夏:所以绘画把时间性的一道道痕迹、水墨更为能够把时间的痕迹一道道的留下来。我想这一点就是为什么水墨还是有它的价值,为什么我做“虚色美学”这个概念,我要做的把过去的痕迹都留下来。而且只要你是画水墨的人,你知道为什么西方很难接受中国水墨,一次性过了,这一张画很快就画完了,1分钟、2分钟就画好啊。所以你觉得你这怎么卖几钱呢?你怎么能是艺术性?因为在西方的艺术叫工作,它不是一个简单、天才的一次性,而人家写书法几秒钟就把一个字写完了,就不能改。所以这种持久的工作,这是中国水墨的概念,一种修行。极多主义,过去代表中国,极多主义就一根线,有一个中国极多主义或者有句叫《念珠与笔触》,有这种笔触的像念经一样的细微的变化,让它产生一种日常的工作,就是我是在工作。

因为工作是修行,修行是我自己的一种就是耐心,是这种忘我,甚至是一种机械性的重复劳作。柯老师这边是有这个味道在里面变化的,但是他又确实就是很地道的、纯粹的这种抽象语言,就一根线,就这种工作,但产生一种绘画性的变化,我现在说对这个就是一根线啊,叫从一而终,就是如同石涛的“一画论”,这个横的,想没想过今后画竖的?你想没想过今后就是说未来可能的变化,你觉得现在看来会有什么可能变化?


柯:我不习惯预测,也不擅长规划画竖线的话,我觉得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其实相同的理方式。我已经画了十几年的线,那何必再画竖线像扫地僧的日常,也是修行的方式和行为修行并非需要固定的仪式,例如说必须是着珠子念经打坐,他也许就是每天扫地,这种重复持续的日常行为也是一种修行。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夏:所以这个中国抽象,现在有一种这种持久的工作,这种劳动就是持久的在工作,就是我感兴趣的就是就绘画而言,它跟平面的基底、跟这个线的关系。你有没有在这里想过就是材料、平面啊、形式、语言这之间的关系?


柯:材料的话,我想在某个适当的时间,应该还是会有所改变,因为当碰到一种更适合你表达的材料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运用到,但前提是在找到更适合我的表达的材料之前。之前没有尝试纸本和水墨的时候,可能也就没想着怎么去研究它。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的工作室在大学里边,大学都封闭,油画框刚好用完了,师傅也没办法送进来,手上刚好有这个纸,我就尝试了一下。作品最后的呈现,离不开个人的经验,画面其实有些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是当你把这些不可控因素控制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其实它就变成某种个人经验,虽然这种控制并非百分之百。


夏:就是还需要时间。这不是可以教会,你开始知道这么做,但是你要把画画这种平衡手工表现出来,它不能用尺。


柯:方法和方式很简单,但就是需要个人的体验体悟、理解方法和经验技巧。

夏:就是长久工作里面内在的养成的控制微妙性、它的变化、它的高级感。


柯:是的


夏:是可以看得出来,确实是更漂亮、更精致、更耐看,更容易沉入到细节里面。


柯:我讲一个跟这个绘画没太大关系的事,今年有几件纸本作品的外框是由不同师傅装裱的,材质也差不多,但是放在一起,我就越看越不顺眼,我又找回做工相对比较好的师傅重新装。其实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对细节的理解也许不一样,每个时期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像这几张大尺寸作品,有一件是2017年开始画的,也参加过几场展览,但是我后来觉得还是不够,又重新画,就是作品可以无限地完成下去。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NO.201704202102 布面丙烯 250X200cm 2017-2021


夏:是不是这幅画可以无限画下去?


柯:我觉得是可能的所有的后面都是有记录的比如这件作品2017开始,直到了2021完成(无限NO.201704202102作品题目的数字就是关于时间的记录

夏:都有留下照片来的?


柯:后面都有记录,这个时间记录着从开始到完成,具体记录着该作品为某一年的第几件作品。


嘉宾:那老师您尝试过其他材质表现这种绘画吗?


柯:早期一直使用的是油画材料,2007年开始尝试丙烯,尝试丙烯是因为油画材料达不到我所需要的感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油画材料的气味,我觉得不是很舒服。


嘉宾:最中间的那一幅黑色的作品,你往远退的话,就看到它里面有不直的地方的,那个地方也是也是故意的吗?


柯:因为徒手绘画,所以带有一些手工的痕迹,特别是大尺寸作品大家会看到里面有些停顿的印记,那是因为尺寸和空间的原因,绘画过程中,需要稍为停顿移动位置,就会,但是不离开画面,些停顿,也许就是绘画时某个时刻的气息,我会尽量留下来。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嘉宾:那您就画里边儿那种你说的这种方块窗子的这种感觉是怎么画的?就是这个是画的时候就故意留出来的呢?


柯:尝试做了一些其的材料制作很多遍,直到我自己满意为止也就有了一定的厚度。所以说一张画多少遍或多长时间,这些都不是固定的。必须我自己认为满意为止有时候可能几个月,有时候可能十几天

嘉宾:在纸板上画这种就直线会比在布面上更难一点,或者是更需要控制?


柯:的确是这样,因为材料和工具不一样,水墨材质的透明性和不可覆盖性,制作时的把控性会相对难一些。


嘉宾二:我对老师之前也没有太多了解,现在这次我看就是全部都是一划一划的,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概念呢?


柯:我最早开始这一课题的尝试是在2005年底,抽象绘画的尝试基于2005年在意大利访学期间的某些感悟和感触。“线”的被选择,因为它是最简洁、简化的一种视觉元素,也是最简单、直接的行为方式之一。就像刚刚夏老师提到的极多主义,我希望通过极多的行为方式,呈现一种极少的视觉体验。


嘉宾二:那这个线的话我觉得是不是会根据当时的心情不一样,然后它会有一些变化?


柯:我刚刚提到绘画的过程,画面的间断停顿、线条的微颤等,它就会不可避免地在画面上留下某个特定时刻的气息。

嘉宾二:心情会影响吗?

夏:就是说在画的过程中间觉得有情绪介入吗?


柯:我尽量不带太多情绪去工作,如果心情不好,那就不画了。


夏:这个画跟广州的潮湿的天气也没有关系啊?跟广州的气候啊?


柯:也许吧,我会用很多的水来稀释颜料,纸本水墨作品里面的“雾”气可能会明显些。


夏:确实其实在画面上还是有些变化,不纯是抽象的线条,因为会有一些痕迹出来,这些痕迹是控制的还是它自己发生?


柯:里面有一些痕迹,那是在做底子的时候就开始有差别地对待,但这也不是说有百分之百能控制的,因为它会有偶然的效果,只是我可以把它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在接下来的绘画过程中,这种痕迹会渐渐地显露出来,相比后期的表面制作,它是更自然的生成,就像是从画面里长出来的,这种生成也显得更通透。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NO.201905202012 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20


夏:我觉得可以做的更透一点,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种高清时代,是高光高清时代,可能做的透明一点,又有绘画性,又不是那种技术的高光。我觉得可以像更透明,


柯:是的。


夏:就是这个纸本更透明。


柯:纸、水和墨的通透性会更好,这是材料的特质。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嘉宾一:纸本的那个看起来很舒服。


柯:更微妙、更通透,细微的痕迹都得于保留下来。


嘉宾一:但是看起来很舒服,特别是他很经得起你细细地看。


柯:对,因为我每件在作品都画了几十遍,其实布面作品也是一样。我觉得如果没画到那程度,它就达不到我所需要的效果,可能当时觉得还行,但是你过了一年、两年,觉得不行的话,我还会重新再画。


嘉宾一:那比如画不同的白色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一次调的白色稀一点,下一次的浓一点,会这样一层一层的叠加上去吗?


柯:我会直接随机兑水,但是我不会同时画几张,所以张还是有差我都单独完一张开始一张由于每次兑的水分量都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些差别观众可能不一定看得出来,但是我自己可以分辨的差别。

嘉宾一:那黑白之间其实几乎就都是一黑一白,先一层再一层的?


柯:我基本都是一遍黑色、一遍白色,反复覆盖,呈现的白色画面,它的下面肯定是画了很多遍的黑色其实我自己更喜欢边框下来痕迹背后下来很厚的颜料,其实就是滴很多,慢慢聚成像钟乳一样,我很喜欢这种温润的感觉

嘉宾二:为什么你会想要来北京做展览?


柯:因为夏可君老师和虹墙画廊古伟碧先生的关注、邀请和支持。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柯济鹏


1979生于广东澄海

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艺术硕士学位;

201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律克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2003至今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获奖:

2012  广东省首届高校油画作品学院展三等奖·中国广州

2007  新青年艺术大奖·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2005  Ermenegildo Zegna奖学金·意大利Cittadellarte-Fondazione Pistoletto基金会




主办:北京虹墙画廊

协办:北京新安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4号798艺术区陶瓷二街(近798艺术区南门)

联系人:  石云贞

电话: 010—58499316  

电子邮件: hqys2009@aliyun.com




更多展览资讯请关注北京虹墙艺术画廊官方微信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虹墙艺术画廊》官方微信

微信号:RainbowWallGallery


对谈 | 黑白之光:柯济鹏新作展 黑白 柯济鹏 新作展 谈嘉宾 夏可君 柯济鹏夏 两个人 画廊 系列 新作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