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篇评论马丁·杰伊经典代表作《低垂之眼:20世纪法国思想对视觉的贬损》的短文。这篇文章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这本书的重要性和特点。本文作者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1941— )是后马克思思潮在美国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欧洲知识分子与文化史、批判理论和媒介研究。原文见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9, No. 5 (Dec., 1994), pp.1702-1703。
评马丁·杰伊《低垂之眼》
马克·波斯特 / 文
徐倩茹 / 译
我建议任何质疑思想史是否对文化史、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等新兴领域有用之人先阅读马丁·杰伊的著述。杰伊早期论述法兰克福学派、西奥多·阿多诺和总体性概念的著作,确立了其杰出思想史学家的声誉。在文集《世纪末的社会主义与其他论文》(Fin-de-Siecle Socialism and Other Essays,1988年)、《力场》(Force Fields,1993年)中,他毫不掩饰地捍卫思想史的主流方法,即其口中的“释义”或“概观”,即使近期为了解释历史学家的叙述者角色而稍作改变。《低垂之眼》打消了人们对此方法价值的怀疑,因为它精彩地叙述了近期法国思想对“视觉”的探讨。本书上半部分追溯了从柏拉图到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思想中的视觉问题,下半部分则更加关注后结构主义中的重要思想家,仅略过吉尔·德勒兹讨论电影的著作。
杰伊学识渊博,气度非凡,此特质为早期著作增色不少,在本书中更是彰显无疑。全书约三分之一篇幅为注释,提示可进一步研究之处,多是解释引述著作的价值与适用范围,以及对正文相关话题的补充说明。杰伊博览群书,观点鞭辟入里,故能准确而深入地论述各个学科与主题,委实令读者赞叹不已。本书开篇阐述当下有关视觉的科学观点,并概述视觉领域的不同哲学见解,亦涵盖大量专业知识,探讨了艺术史中从文艺复兴到超现实主义的视觉主题,他对电影理论、摄影、精神分析思想以及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视觉阐述,予人启迪。在每一个案例中,杰伊均能从艰深晦涩的文本中提炼核心问题,以清晰晓畅、发人深省的散文式笔调加以表述,并紧密结合自身论点。
杰伊的读者知道,他自始至终怀疑后结构主义的主张,并从视觉主题入手,揭露其立场的局限性。不过,杰伊岂非浅薄的善辩者,他审慎地阅读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等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视觉立场是如何一步步界定并阐明其话语。杰伊的主要观点是,法国哲学家对视觉的反感大大限制了其自身立场的进一步发展。他也承认,许多后结构主义者与视觉艺术的关联很密切(比如,福柯、利奥塔),且许多人不能被简单地列入反视觉思想家一类(尤其是德里达)。因此,本书持论公允,显露出一种罕见的开阔思想与公正论断。对于此书的付梓及作者日渐深邃的运笔,我深感敬佩。
该书最具争议之处,也许是杰伊对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和利奥塔之间关系的论述,即视之为一脉相承的谱系,这虽体现了杰伊的方法论,却过犹不及。我认为,文章论述利奥塔处及其他地方,太过突出列维纳斯所述的犹太教雕刻图像禁忌。
作为书籍,该书在许多方面都与其观念相互呼应。它是加州大学出版社的“一百周年纪念”丛书之一,视觉形式别出心裁。缩进的引文以不同于正文(Times Roman)的字体(Helvetica)印刷,在视觉上促使读者注意语气的变化。此外,在封面内靠近顶部处,读者每次掀开封皮都能看见作者的小幅照片,如此一来,马丁·杰伊便会望着你阅读。但若细看,读者立马会发现杰伊的目光并未朝向镜头,而是用低垂之眼凝视着镜头下方。令人惊讶的是,如此注重细节的书籍竟然无一插图。
1994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