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之笔 心神哲思——黄宾虹《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并马一浮《行书七言诗》丨中国嘉德2021秋拍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1年秋拍,一幅宾翁89岁的壬辰之笔将首次呈现于中国嘉德大观夜场之中。是幅《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纵三尺余,横近一尺半,通篇不着一色,远山近石、村屋丛树、横点竖线、焦墨渴笔,全看水墨之功。
“宗陈先生”即冯宗陈,为黄宾虹先生入室弟子,随黄宾虹学习绘画、书法和篆刻,深得黄宾虹真传。冯氏自得恩师厚赐佳笔,便珍而重之的保管。宾翁去世后,他睹画思师,对待这件宾翁遗墨更是不敢大意,一直小心保管。1958年,冯先生机缘拜识宿儒马一浮,便以恩师遗墨求教于马先生,马一浮观画后欣然以行书另纸题七绝一首,以和宾翁遗墨。再后,这一画一书便一直珍存于冯先生青葙之中。2014年,冯先生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久病之下,需钱款医治,便忍痛准备将这珍藏多年的一字一画释出。转年,经友人玉成,这一字一画方由冯先生后人承传至现藏家之手。又过6载,这件宾翁壬辰精妙之笔方首次于市场中现身。
黄宾虹 (1865-1955)
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
镜心 水墨纸本
壬辰(1952年)作
钤印:黄宾虹、黄山山中人
画:103×48.5 cm
字:35.5×49 cm
题识:气在笔力,韵是墨采。入乎理法之中,而超出于笔墨之外,乃能见其生动。宗陈先生属粲。壬辰,八十九叟宾虹。
另纸马一浮(1883-1967)题:鹅溪万幅写秋光,长忆栖霞旧草堂。此日空余烟墨在,南山松柏已成行。冯君宗陈持宾老遗墨求题,不胜宿草之感。率尔书此,戊戌(1958年)冬,蠲叟。 钤印:蠲戏老人
上款:"宗陈先生"即冯宗陈,为黄宾虹先生入室弟子,随黄宾虹学习绘画、书法和篆刻,深得黄宾虹真传。尤擅篆刻,生平积古玺印拓甚丰,久而成册,即《屯石居古印摹释》一书。
来源:本幅现藏家直接得自上款人冯宗陈先生后人。
出版:《人民艺术》(总第20期),第21页,《人民周刊》杂志社,2015年版。
黄宾虹《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并马一浮《行书七言诗》
困扰黄宾虹十余年的目疾,在壬辰年愈发严重。是年,宾翁右目几近失明,左目视物影影绰绰,至次年年中治愈。年余里,宾翁虽几乎目不能视,但却凭藉以金石书法为基础的笔墨功力、浸淫一生的画学传统和贮存于胸中数十载的山川雄壑,为世人留下许多近乎天籁,又老辣无比的丹青华滋。无法不法、乱中不乱、不齐之齐、不似之似,这是为中国画者所一生追求的境界。壬辰之年,这种境界浑然天成的出现在双目几不可视物的黄宾虹笔端,论者以“壬辰之变”概谓宾虹是年艺路历程。因不能视,便去了“看”的困囿;没了枷锁,心眼便愈加明亮。这一笔的墨色是否填的对,这一道线条是否勾的准,物象安排的是不是地方,位置经营的是不是得体,气韵生不生动,赋彩类不类物……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在宾翁的壬辰之笔中,都一一的解开了绑绳。不能以目驱笔,便以心神驱之。烂熟于胸的画史,宋元明清的笔墨,名手的勾皴点染,一生的画理之论,破开目障之阻,透过心灵之湖,一齐奔赴残墨渴笔之下。看宾翁的壬辰之笔,我们才可以理解他说的“舍丘壑而观笔墨”的意思,更能明白“中国画舍笔墨内美而无他”的理念。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宾翁的壬辰之笔,画的是笔墨画理,写的是心神哲思。
2021年秋拍,一幅宾翁89岁的壬辰之笔将首次呈现于中国嘉德大观夜场之中。是幅《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纵三尺余,横近一尺半,通篇不着一色,远山近石、村屋丛树、横点竖线、焦墨渴笔,全看水墨之功。
可以说,这件山水可称宾翁画出来的画论心得。浓墨勾勒山形轮廓,为画塑了形。淡墨皴染物象质感,又写了作为背景的远山,为画打了底子。泼墨随形下笔,几处施为,统一画面,让画滋润了起来。淡墨之上、浓墨之周,焦墨见缝插针的递补全局,增易画面精神。墨法在宾翁心神的驱使下被高度的把控,淡者不飘、浓者不死、泼者不烂、焦者不渴,这种笔墨的魅力,实在叫人不忍移目。以画论题画,常见于黄宾虹晚年的创作当中,壬辰之笔尤为明显,作于此年的作品很多都有他长长短短的画论题记,而画与其门下弟子的作品更是如此,概因有教论探讨的含义在里面。宾翁在是幅之上行书题曰:“气在笔力,韵是墨采。入乎理法之中,而超出于笔墨之外,乃能见其生动。宗陈先生属粲”,便是题之以画论,赠之与弟子。“宗陈先生”即冯宗陈,为黄宾虹先生入室弟子,随黄宾虹学习绘画、书法和篆刻,深得黄宾虹真传。尤擅篆刻,生平积古玺印拓甚丰,久而成册,即《屯石居古印摹释》一书。《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正是宾翁赠与弟子之作。出版封面
冯氏自得此画后深感恩师之重,珍而重之的保管乃师之笔,宾翁去世后,他睹画思师,对待这件宾翁遗墨更是不敢大意,一直小心保管。1958年,冯先生机缘拜识宿儒马一浮,便以恩师遗墨求教于马先生,马一浮观画后欣然以行书另纸题七绝一首,以和宾翁遗墨,题曰:“鹅溪万幅写秋光,长忆栖霞旧草堂。此日空余烟墨在,南山松柏已成行。冯君宗陈持宾老遗墨求题,不胜宿草之感。率尔书此,戊戌冬,蠲叟。”再后,这一画一书便一直珍存于冯先生青葙之中。2014年,冯先生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久病之下,需钱款医治,便忍痛准备将这珍藏多年的一字一画释出。转年,经友人玉成,这一字一画方由冯先生后人承传至现藏家之手。又过6载,这件宾翁壬辰精妙之笔方首次于市场中现身。(关于《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及马一浮为此画所题七言诗的承传经过,现藏者曾延请书法家李优良撰长文,因篇幅所限,前文概而述之,详细可见2015年6月号《人民艺术》所刊《一幅名作,一世师缘》一文)宾翁的壬辰之笔素为学界与市场所重,《山川卧游卷》、《挹翠阁落成志庆图》、《北高峰图》皆为是年壮笔华章,《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亦为此列中之佼佼。壬辰年,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对已聚积一生的画理画法的再一次夯实,他以心眼神思驱使手中之笔,将中国画的笔墨魅力再次升华,数十年苦功与意志酿成的能量在八十九岁产生了丰富的衍化,他的绘画元素从巨然、米芾、高克恭、吴镇等诸家脱化,干笔、焦墨与淡墨互为皴擦,干湿互用,聚精会神,神气团结之处,无虚不实,无实不虚,“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真力弥满,气象雄厚,汇聚成罕见的“大象”和“大音”。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
11月嘉德艺术中心 呈现在即
www.cguardia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嘉德APP
关注最新资讯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29
网拍咨询:150 1000 6220 / 159 1080 7786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香港
电话:( 852 ) 2815 2269
邮箱:hkoffice@cguardian.com.hk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
加拿大
电话:( 001 ) 778 865 3308 / 778 372 8358
邮箱:caoffice@cguardian.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