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堂金石小品·序》丨中国嘉德2021秋拍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本书的成形有赖于嘉树堂主人陈郁先生近二十年在金石收藏领域的一心坚持。近几年,陈郁先生的善本碑帖收藏已在各出版社结集成系列出版。对于陈郁先生的收藏喜好我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些年他除了痴迷善本碑帖的收藏,搜入囊中的金石杂拓也是精品良多。这些金石杂拓,他谦称为“金石小品”,所涉及的内容颇为繁杂,从大盂鼎、大克鼎、曶鼎、虢季子白盘等西周青铜重器,到兵戈玺印、镜鉴兵符、先秦泉范、权量诏版、汉魏古砖、南朝石刻、五代造像、宋元钞版,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考古、军事、经济、艺术,信息极为丰富。
鼎邹适庐题跋 戚叔玉旧藏周大盂鼎铭文未剔本
大盂鼎为西周早期青铜重器,清道光年间初出土时内壁表面锈斑尚未剔除,倒数第三行"臣十又三白"为"二白",故有人称之为"二白本",盖一横为绿锈所掩,尚未剔出。大盂鼎归潘祖荫后,潘氏在京师命工洗剔后传拓,锈迹除去后出现一横成"三白",故剔后本又被称为"三白本"。此拓为道光、同治时期初出土未剔本,文字虽不如剔后本清晰,但精湛不失本来面目,且传世数量远较剔后本稀少。
大克鼎亦为西周重器,清光绪年间出土。光绪十五年(1889) 春,潘祖荫在京师命工洗剔后传拓,并属李文田及门下士之同好者为之释文,故传世铭文拓本也可分"未剔本"与 "剔后本"两种。此拓为器归潘祖荫之后的潘氏"剔后本"。光绪十六年(1890)潘祖荫去世后,其家人将大克鼎运回苏州原籍隐匿保护,其后再绝少传拓,故传世大克鼎拓本数量颇为稀少。曶鼎出土于清乾隆年间,毕沅《山左金石志》有载:“右曶鼎沅得之于西安,嘉定钱献之(坫)为作释文时,沅所撰《关中金石记》未及收录。兹携来山左署中,因即编入《山左金石志》。”毕沅因累于军需币项之罪,被嘉庆帝褫夺原赐轻车都尉世职,并籍没家产,被毕沅置于家庙中的曶鼎亦从此不知所终,今仅见有铭文拓本传世。
拓片留存的各种金文、陶文、权量文字、砖文、地券文书、石刻碑记、造像题记清晰地反映了从清中期开始金石学发展的新面貌,随着大量古器物的出土和发现,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青铜礼器、碑碣石刻延伸向了边缘而新兴的金石门类。“前此所未尝发见,或发见而未尝注意,或注意而未尝著录,或著录而未尝专门”者(朱剑心,1940),此时也都被纳入到了金石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刘朝望题跋 周虢季子白盘铭文
虢季子白盘道光年间出土,先后为徐燮、陈坤书、刘铭传递藏,刘铭传在家乡筑"盘亭"安置宝物,并聘请金石学家吴云释读虢季子白盘铭文并考订文字,又由英翰、徐子苓和刘铭传本人相继作序,刻成《盘亭小录》一书。1949年之后,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将虢季子白盘献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姚华题签 潘祖荫旧藏齐子仲姜鎛全形拓
齐子仲姜镈为潘祖荫所藏青铜重器,潘氏《攀古楼彝器款识》著录此器为"齐镈"。此拓上钤篆刻名手王石经为潘祖荫治"伯寅宝藏第一"巨印及潘氏藏印多方,足见其珍护之意,与大盂鼎、大克鼎同珍。
嘉树堂集藏的这批金石杂拓,便是乾嘉以后清代金石学发展的实物写照。其中如《吴湖帆题记陈介祺拓赠吴大澂簠斋千化范拓本集》《陈介祺考释题跋秦诏量瓦残字稿本》《张廷济、赵之琛、释达受等跋徐同柏藏元代虹桥题柱铭拓》等均可算是清代金石学发展过程中的学术代表之作。前两件是陈介祺集藏、考订古文字、古陶文的集大成之作,他是最早鉴定和收藏陶文的金石学家,其中《吴湖帆题记陈介祺拓赠吴大澂簠齋千化范拓本集》为陈介祺监拓并亲手题记赠与吴大澂之物,后为吴大澂嗣孙吴湖帆继承,为四欧堂所藏。吴湖帆题记 陈介祺拓赠吴大澂簠斋千化范拓本集
陈介祺酷嗜金石文字,他搜集铜器、鉩印、石刻、陶器砖瓦,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古币钱范也是陈介祺众多收藏项目中的一种。古币钱范模上及背部,均有古篆文字可作考订,对此陈介祺尤注重收集,故所获甚丰。此拓本八册共收铜范3种、石范1种、沙范886种,书内钤章琳琅满目。而后一件汇集了张廷济、赵之琛、张开福、徐同柏、释达受、张国桢等道光间金石名家题识的拓本册更像是一部田野访碑实录,张廷济和徐同柏长篇记叙了其家族内的至亲好友及其金石同好们相偕访古搜拓浙江嘉兴履仁乡新篁里周围的宋元古迹,他们的访古所得均录入《嘉兴府志》和《嘉兴县志》的金石门。这册《虹桥题柱铭拓》以实物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晚清金石学者的金石考证与访碑实践,同时也反映出清代的方志编纂对于新出土的金石新发现,在方志体例上也有了新的拓展。张廷济、赵之琛、释达受等跋 徐同柏藏元代虹桥题柱铭拓
本册为道光十二年(1832)嘉兴徐同柏于嘉兴虹祥里虹桥访得元至正甲辰腊月题柱铭,铭文曰:“普荣寺、畊云寺主鼎新一力建造,虹桥寿比岚山福如沧海。”徐同柏将此拓装册,赋诗为志,并邀请舅父张廷济、金石好友赵之琛、释达受、张开福等赋诗题记。
嘉树堂这批金石小品集藏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出名门,来源有绪。每件藏品题跋的文字信息都别有角度和看点,仅以北魏曹望憘造像底座画像石拓本为例,曹望憘造像底座是石刻造像中的名品,原为陈介祺旧藏,市场上常见的拓本多为陈介祺监拓本。但嘉树堂所藏此件则是管复初捶拓而赠与陆恢者。管复初二十世纪初期在上海来远公司负责鉴定古物,陈氏后人正是通过上海来远公司将画像石卖到法国,嘉树堂所藏此件拓本便是当初画像石去国之前的最后一次拓本,实乃文物流散史上一件难得的佐证。陆恢题跋 北魏曹望憘造像底座画像题记管复初拓本
来远公司是20世纪前半叶海外最大的中国古董商卢芹斋所经营的文物买卖公司,管复初当时在来远申号(上海分号)负责鉴定古物,不少文物要经他过目再决定收购与否。管复初为苏州人,精鉴赏,在上海古玩界有极广的人脉。曹望憘造弥勒像底座被陈家卖出后,在来远公司由管复初捶拓了十余纸,这是画像石去国之前的最后一批拓本。
编辑这本书的过程,好似一次探访故友,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勾起很多回忆,同时也深深感叹收藏家的不易,尤其是金石碑帖收藏的不易,这个领域的资源真的是珍贵而稀少,为等待一件心仪的藏品,收藏家往往要穷数年的时间和耐心。陈介祺旧藏 东汉君车画像石硃拓本
画像石于清光绪八年(1882)出土,旋为陈介祺所得,陈氏如获至宝,筑亭呵护,自号"君车汉石亭长",并专刻收藏印以纪之。宣统元年此画像石经上海售出,流入法国,今藏法国巴黎博物馆。此件拓本陈介祺用真银朱砂重拓,难得在于还附有石阴的拓本。
陈邦福、华学涑考订 王树枏旧藏汉党锢残石拓
残石于民国初年出土于河南洛阳,陈邦福考订碑文内容与东汉末年党锢之祸史实有关,故名。党锢是指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东汉桓、灵二帝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而遭禁锢,党锢政争自延熹九年(166),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184)。吴昌硕题跋 建兴三年孙氏造砖拓
此砖拓有吴昌硕墨笔题记二则,考校铸造年代。建兴砖文字为"建兴三年太岁在乙亥孙氏造"。历史上建兴年号有两个,一个是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个年号,公元223年至237年,共计十五年;另一个是是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公元313年至317年,共五年。刘禅的建兴三年为乙巳年,此件砖拓确为吴昌硕考订为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三年(乙亥)所造。
我认识嘉树堂主人已十年有余,他是中国嘉德的老朋友,也是嘉德古籍部的老朋友。最初见他时,只是感觉这位书画场上的买家总是爱溜达到古籍拍场来搜寻方志笔记、文人书札、金石小品、善本碑帖。以后熟悉了,了解了他的收藏之后,我开玩笑说他是“伪装混迹在书画圈的古籍碑帖藏家”。旁观他的收藏之路,良好的教育所形成的丰富的知识体系、长期的市场历练所形成的敏锐的判断力是他致胜的法宝。邹适庐、褚德彝等题跋 晋左将军玉符
此拓本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有载:此拓古玉符,两面刻。中有"左将军军大司马"等字,合缝处有"齐太公孝而安"数字,文多不可句读。此玉符晚清由李嘉福(字笙鱼)、端方(陶斋)递藏,周颐《阮盦随笔》载,此玉鬻于陶斋时,索千金。王少穆曾为之绘图入《藏玉记》,未印行。玉符后不知所踪,拓本尤显珍贵。
陈梦家、孙壮等跋 宋交子铜板拓片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初年由商人自由发行,后因发现发行商拮据或破产不能兑现而被禁止。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法国(1716)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翁方纲、桂馥等跋 翁方纲手拓苏东坡跋超然台题名
超然台为北宋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建。"超然台"题名为八分书,在苏东坡字迹中少见,是研究东坡书法的重要材料。"超然台"题名原石不知去处,是拓为翁方纲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督学山左时手拓并题字钤印,后将拓片赠与桂馥,桂氏隶书题字又两次题记以叙其事。
还有一点我感受最为真切:在古物收藏这个领域,我认识的收藏家中有那么零星的几个人,说他们“与古为徒”,程度似乎还嫌不够,说他们与古物“有着宿世的缘分”才能表达我强烈的感受。他们的身体里似乎都驻留着一个古老的魂灵,与古物有异于常人的特殊因缘。嘉树堂主人便是让我有如此感觉的零星几人中的一位。近几年,驻在他身体里的老魂灵似乎日益和身体合一,人也愈发深居简出而目标专一。整理这批集藏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嘉树堂主人一起分享这十余年收藏喜悦的过程。让我感慨的是,即便是与古物有再深的宿世缘分,时间法则依然是收藏领域的不二法则。没有耐心的等候与孤独的坚守,收藏之路上如何能得见这一方独属于自己的美妙天地。僧六舟拓 谭光祜、徐同柏等题 程音田自制墨拓题咏册
乾嘉时期制墨名家程音田自制一方带有自己小像的自磨墨,道光癸卯(1843)年,程音田之子程洪溥邀请金石名家释达受手拓此墨,并遍邀同乡好友为此拓本题咏,题跋者先后有谭光祜、徐宝善、潘世镛、汪泽、潘承恩、胡肇昕、谭祖同等人。
瘦梅锲简——张志鱼竹刻扇骨拓片集
张志鱼是近代北京刻竹第一高手,曾设"寄斯庵美术社"于北平劝业场三楼鬻刻。《湖社月刊》论其刻竹技艺云:"瘦梅尤精刻竹,臂搁、扇骨多所发明,留青浅雕及湘竹补花更精妙绝伦。"《京都旧事》记载,张志鱼为解放前琉璃厂雕刻三绝之一,即刻竹的张志鱼,刻铜的张寿丞,刻瓷的朱友麐。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
11月嘉德艺术中心 呈现在即
www.cguardia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嘉德APP
关注最新资讯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29
网拍咨询:150 1000 6220 / 159 1080 7786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香港
电话:( 852 ) 2815 2269
邮箱:hkoffice@cguardian.com.hk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
加拿大
电话:( 001 ) 778 865 3308 / 778 372 8358
邮箱:caoffice@cguardian.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