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S I C H U A N  F I N E  A R T  I N S T I T U T E

Z H I  A R T  S P A C E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项目负责人 / 尹丹  

策展人 / 董虹霞 

展览统筹 / 谢鹏

展览执行 / 古鹏、倪超然、代懿婵、林益敏


主办单位 / 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  之空间

合作媒体 / 艺术数据网、雅昌艺术网 、《当代美术家》、艺术人人网


研讨会 / 2021.10.11.  14:00

开幕式 / 2021.10.11.  16:30

展览时间 / 2021.10.11-2021.11.07

地点  / 之空间(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B131)



 | 前言 | 


      “绿洲”是一方沙漠之中的珍贵,一处心灵深处的渴求,于艺术家熊莉钧而言,在珍贵与渴求之上又增添了一份时间的沉淀和执着的色彩。这种精神诉求与此次展出的作品之间呈现出一种隐喻性的张力关系,涵盖了偶然性、镜像、表征三个主要方面,链接着艺术家创作道路中的变与不变。


     《变形记》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艺术家将一块又薄又软的长方形不锈钢片靠在街边时,瞥见弯曲的不锈钢镜面反射出的变形街景饶有趣味,便以此入画;《绿洲》系列作品的外形悉数来自水滴在桌面上自然形成的有机轮廓,画面形象中多有水中反光与倒影的出现,得益于艺术家对水渍、雨后水滩的观察;《纸醉金迷》系列来自艺术家对圣诞彩带的偶然留意;《Open Cube》作品中更是直接表现偶然所得的有机水滴;《Yesterday Once More》系列作品,在亚克力材质上雕刻出人物线性轮廓,这种处理方式来源于另一个偶然:亚克力表面被不小心划伤之后,划痕处显露出高光的线条。与以往作品有意搜寻那些代表青年亚文化的新奇形象不同,此次熊莉钧的新作表现出对“偶然性”的偏爱,由此也导引出我们对艺术家新的认知:在哲学层面上,经历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洗礼之后,真相与现实成为可以协商的问题,关涉文化建构并依赖于情境,真相与现实本身具有相对性与偶然性,在某种意义上,“偶然的”可能更靠近真实。在艺术层面上,“超现实”、“偶拾雕塑”、“行动绘画”、“偶发艺术”也已将“偶然性”纳入当代艺术语汇。熊莉钧从事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多年,持续的关注、思考、研究之后,让“偶然性”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因之一,是她基于长久积淀的主动选择。但决定让哪些“偶然”入画,以何种方式、经过多少道程序的图像加工、处理、堆叠、调色、取舍,则依然取决于艺术家多年的审美积淀与表达技巧,这是变化中的不变。从作品中似曾相识的绚烂色彩、精致入微的描绘、取自旧作局部的人物形象可见一斑。


      第一次走进熊莉钧的工作室,便注意到桌上放着一本雅克·拉康的著作。此次展览的作品确与“镜像”密切相关。斑斓绚丽的色彩热情地附着于冰冷的镜面不锈钢,二者交织、融合;拉锯、侵入,抢占着每一块方寸之地。作品中的日常景观被拼贴、混合、叠加、切割,继而断裂,不规则的镜面间隔其中,镜面留白与色彩颜料共处一画。于是,镜像、断裂、模糊带来的游离、偏移、断续,为眼前的绚烂铺上了“虚无”的底色 。艺术家对日常生活投以热烈拥抱,又表达出后退的质疑。这种无根性与漂浮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熊莉钧的心中日益沉重,当她通过作品来传达碎片化的自我和被焦虑占据的主体感受时,作品的镜面成像正吻合了拉康“镜像理论”对主体虚无的阐述。就作品观看而言,观者的任何实际运动、观看角度都会造成画面色彩和镜面成像在视野中的位移。观众是观看的主体,同时也成为被观看的客体,看与被看,在色彩与镜像的游戏中达成同构。邀请观众参与作品、制造迷离往复的空间镜像效果,这也是熊莉钧新作品的变化之处。


       当观众参与其中时,漂浮的“镜像”也随即汇聚为许多人的“类像”,不甘于此的人们会去探寻精神的绿洲。换做观念艺术家、行为艺术家或者大地艺术家,他们会真正去到一片沙漠,找到一处绿洲,一路收集沙粒或绿洲中的水、植物、土壤,将这些“纪念物”带到展场,或者将展览带到绿洲现场,以求唤起真实的在场性感知与冥想。相较而言,熊莉钧对“绿洲”的渴望是表征性的。展览现场的墙面被特意刷上了沙色与绿色;被命名为《绿洲》的系列作品,其形状虽取自水滴的自然形状,却类似绿洲的有机样貌,这些作品被放置在展览现场的地面上,周围铺上从互联网购置的人造沙和石,再搭配灯带,制造出物理性“绿洲”的象征符号;而精神“绿洲”则布置在展场最末端,一组错落悬挂在空中的彩色亚克力板,上面刻着熊莉钧年轻时候的精神偶像们的轮廓,包括卡朋特兄妹等,这组作品被富有深意地命名为《Yesterday Once More》。到此,何处是绿洲,熊莉钧尚未确认。但她可以确认的是追寻、思考的价值,是恍如绿洲的一系列表征可能带来的启迪。


      本次共展出五个系列的作品,《变形记》《纸醉金迷》《Open Cube》《Yesterday Once More》《绿洲》,偶拾的日常、绚烂的色彩、多维的镜像与失真的破碎感并置,与此形成张力的是表征性的精神隐喻。我们可以发现,熊莉钧正在建构自身的艺术创作谱系。熊莉钧在变化,也在坚守。她在变换创作媒材、探索画面空间、沉淀主题、追寻思想;也在坚守自己的艺术审美与绘画语言。而展示艺术创作者们在自身谱系中不断进展的新成果,也是“之空间”的旨归之一。


——策展人  董虹霞



——展览部分作品——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纸醉金迷 No.1》80×120cm 镜面不锈钢油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纸醉金迷 No.2》80×120cm 镜面不锈钢油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变形记 No.2》80×120cm 镜面不锈钢油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变形记 No.2》80×120cm 镜面不锈钢油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绿洲 No.8》83×85cm 镜面不锈钢油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绿洲 No.10》105×70cm 镜面不锈钢油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Open Cube 1》 35×35cm×4 镜面亚克力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Open Cube 2》 35×35cm×4 镜面亚克力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Yesterday Once More No.3》100×120cm 亚克力雕刻 2021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熊莉钧Yesterday Once More 亚克力雕刻 组合 2021



艺术家简介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熊莉钧


教育经历 Education

1975    生于中国重庆

1997    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2    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活工作于重庆

 

个展(Solo)

2019    “熊莉钧”同名个展(Marwin TSE Prodction Group)

2018    漂浮·片段(威廉·帕特森大学POWER艺术中心.美国)

2009    自我的王国(升艺术空间.上海)

2006    Xiong Lijun By Xiong Lijun(升艺术空间.上海)

2004    Don’t Look Back(Pacific Art Group画廊.洛杉矶.美国)

 

 

群展(Selection)

2021     川美“新绘画”的一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大象微至”重庆第二节届小幅油画作品展(西南大学美术馆)

             感知的逻辑 (杭州信雅达文化艺术中心)

             “踵事增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教学团队研究生导师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时代之光”第五届中国油画展(重庆美术馆)

              第二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0    “绘画不会停止”(重庆油画学会在线展)

            “中国力量”四川美术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创作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绘画的真实”第二届重庆油画学会双年展(重庆美术馆)

           “向心与离心”后疫情时代中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四川美术学院)

 

2019    “自我态度”(重庆金山意库)

             第七届重庆美术作品展(重庆美术馆)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四川美学院美术馆.重庆)

             融合-当代艺术中的传统(蒙克莱尔大学.美国)

           “大象微至”重庆首届小幅油画作品展(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2018     第一届澳门女性艺术双年展(澳门艺术博物馆)

            “人文释然”当代小幅作品展(重庆C艺术中心)

             “在地与间离”首届重庆油画学会双年展(重庆美术馆)

 

2017     第六届重庆美术作品展(重庆美术馆)

            “她世界”绘画展(重庆)

            “西部风景”2017首届重庆自贸区国际艺术邀请展(重庆)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风华正茂”青年美术家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从西部出发——中国新现实艺术欧洲巡展”(德国达姆施塔特美术馆)

            “蜀风吴韵”四川美术学院·南京美术学院教师油画作品联展(南艺美术馆)

 

2016    “成渝影响”(四川省美术馆)

            “国际女性视觉艺术展”(大华博物馆.西安)

            “女性和工作·生活在工作中——多重境遇”(女性博物馆.德国波恩)

            “四川发:生活、创作于四川”(城南艺术中心.CUBE美术馆.韩国首尔)

 

2015    “流变与共在:中国新现实·绘画”(佛罗伦萨达巴索古堡.意大利)

            “为大于细”(重庆美术馆、巡展南京先锋艺术中心)

            “后黄桷坪艺术——08年以来的视觉维度”(佳想安善美术馆.重庆)

            “言像之间”(佳想安善美术馆.重庆)

            “我闯我创”重庆青年艺术双年展(罗中立美术馆.重庆)

            “从解放碑到宽巷子”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成都画院)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浙江美术馆)

             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吉隆坡)

            “拆掉那堵墙”当代艺术现场展(沈阳天地)

             重庆高校青年教师作品展(重庆美术馆)

 

2013    “未曾呈现的声音”中国当代艺术展-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意大利.威尼斯)

            “自我生成1992-2012”(苏州美术馆)

            “丰域西南——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广西美术馆)

            “时间的姿态”(诸子艺术馆.南京)

            “时区”当代艺术展(南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回响——重庆美术六十年”(重庆美术馆)

       

2012     Xiong Lijun & Yim Tae Kyu(Opera画廊.香港)

            “多米诺”当代艺术联展(重庆美术馆)

            “目击”当代艺术联展(坦克库艺术中心.重庆)

 

2011     Chinese Vision——Xiong Lijun & Wang Yehan(Opera画廊.纽约)

             Her Vision(苏蒙画廊.北京)

             未来先锋(重庆美术馆.重庆)

 

       

2010     Love Lines (Redline画廊,丹佛,美国)

            轻敲重庆的门 (Opera画廊.香港)

            图像经验——当代艺术邀请展(江山美术馆.重庆)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09    中国:一个新年(Robischon画廊.丹佛.美国)

           “在场三十年”(日中友好会馆.东京.日本)

          “细说红妆” (升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Travelling With KWUBIRI,LODOLA,WANG &XIONG(Opera画廊.巴黎.法国)

 

2008  “布景”当代艺术展(坦克库艺术中心.重庆)

          “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奥沙画廊.香港)

           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

           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

 

2007   “中国细语”(奥沙画廊.香港)

         “四川画派”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

           “Red Hot”(切尼基金会.休斯顿.美国)

           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

           Bridge艺术博览会(TRAFAGLE HOTEL.伦敦.英国)

           中国6位新波普艺术家(Virginia Miller画廊.迈阿密.美国)

 

2006   超越的维度(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

           传承不断线(升艺术空间.上海)

           双性社会中的女性(唐人画廊.曼谷.泰国)

 

2005  “着陆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展(汉城艺术中心.汉城.韩国)

 

2004  “彼此”当代艺术作品展(图卢兹.法国)

           纽约艺术博览会(纽约.美国)

           无间2004中国建筑工地先锋艺术展(上江城.重庆)

           第十届全国美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蓝色空间当代艺术邀请展(蓝色空间画廊.成都)

           被制造的快乐(RMIT美术馆.墨尔本.澳大利亚)

 

2003   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重庆首届油画展(重庆美术馆.重庆)

           北京双年展序列展——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馆.北京)

           雌雄胴体当代艺术联展(798艺术工厂.北京)

           转向《当代美术家》首届年度邀请展(重庆美术馆.重庆)

           图象的图象——2003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幸福与自由的追求”中国新锐艺术展(Pacific Art Group画廊.拉斯维加斯.美国)

 

2002   中韩国际交流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台湾交流展(台北国立艺术大学美术馆.台北)

           重庆美术馆开馆展:耐人寻味的艺术(重庆美术馆.重庆)

           首届全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1  “GB”架上作品展(重庆美术馆.重庆)

           守望情感五人架上作品展(羚羊画廊.成都)

 

1996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四川省美术馆)





向下滑动 查看更多



编辑:周慧欣

审核:谢鹏 

之空间新展预告 | 绿洲——熊莉钧个展 空间 绿洲 熊莉钧 个展 项目 负责人 尹丹 董虹霞 谢鹏 古鹏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