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过半,在此感谢对展览有过帮助的朋友们。首先,感谢李怒对展览呈现结构的决定性建议,以及刘鼎无私借展其收藏的冯国东之版画《醉》。同时感谢刘是、赵峰为展览文本贡献了珍贵的回忆,以及所有前往观看和关注本展览的好朋友们。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现场,2021,SPURS画廊,北京


展览“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呈现了冯国东人生中两次命运变革的集合,第一次变革是在1989年,冯国东偶然地在鼓楼市场开设了古玩店,从没有固定工作的“实用美术工作者”,成为了经营古玩店的小生意人,理想中借此可以养家糊口,终有一天能赚到足够的钱,可以继续画画。事与愿违的是,他在古玩店经营的几年中,始终无法通过古玩的售卖赚取足够的钱。有两个直接的原因,其一是经济的拮据,使他只能购买残破坏掉的器物,根据自己的审美进行修补或再造,改变它原有的制式,成为新的器物造型。而这样的行为,既不能产生更高的利润,同时也不能摆脱画家的趣味,而成为真正的商人。


第二次变革发生在1997年,由于在1996年将5件木雕卖给了一位韩国人,冯国东燃起了做艺术可以养家和维系创作的希望,甚至觉得艺术可以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于是下决心彻底离开经营了7年的“古玩生意”,在北皋租下一个农村的小院,全身心地创作木雕。三年专心的时间里,很少与外界来往,他购买了各种电动工具,在附近采买或捡拾了大量的木料和树根,做出大批个人风格明显且保持十足趣味性的圆雕。然而命运总是不尽如人意,三年间不仅没有再次卖掉作品,几乎花光了7年古玩店生意攒下的积蓄,和5件木雕所卖出的希望。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第一展厅,“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现场,2021,SPURS画廊,北京


展览由两个时间段切割出的空间组成,第一展厅以1997—1999年的倒叙结构打开陈述,生活化的景观,简述与复原了北皋时期的居住情景。


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张西洋古董折叠桌与摆放其上的电火锅,以及配坐的两把椅子。火锅是老冯在北皋居住时期唯一的待客之道,操作方便节省时间,每位去过北皋小院的朋友,都曾经在一锅锅羊肉和白菜中“刷来涮去”,成为了北皋时期最重要的情感传递的依据之一。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北皋时期的火锅,“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现场,2021,SPURS画廊,北京


右侧摆放了一张距离地面不到30公分的矮床,这是冯国东休息与工作混合一起的多功能“工作室”。80年代初,冯国东携家人回到了位于左家庄的父母家中,居住的空间狭小,他用一张去掉四条腿的桌面和一张单人床板,改造出了一家人的床铺。由于无法画画,老冯开始创作小型的木雕,他窝坐在床边,腿上垫上一件旧的厚衣服,将木头用两腿夹住进行雕刻打磨。这样的创作方式,雕凿时降低了部分噪音和震动,尽量达到楼上楼下住的邻居可以宽容接受的程度,但长此以往老冯的母亲依旧觉得太吵闹,协调下老冯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工作。矮床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1999年,在搬到宋庄后才换成了正常人适用的床铺高度。在语境中的火锅和矮床,代表了冯国东在北皋居住三年所拥有的友情和时光。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北皋时期的火锅和矮床,“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现场,2021,SPURS画廊,北京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冯国东,《自画像》,1998,纸本素描


墙上的6张素描自画像,是1998年冯国东在制作木雕时手部严重受伤,无法继续工作时的绘画。老冯是闲不住的人,无法工作对他来说是件折磨的事,他开始从头骨画起,交替地画了大批的素描和木雕手稿。这次展出的自画像,特意选择了偏向写实的画面,与2005年病重时所画的100多张自画像,从方法和精神表达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却又有着某种命运的关联,当老冯面临身体问题出现时,他都选择了这样的语言继续表达。没有任何学院经历的老冯,从60年代进入工厂当学徒工开始,长期偷摸地在工作时间画素描(当时没有其他绘画材料)。据他工厂里的师傅讲:“那时候天天开各种会,冯国东总是坐在最后面,低着头画速写,开完会一看,画得都是大家的后脑勺”。老冯自己曾说过,他画过的素描和速写加起来得有满满的几麻袋。似乎代表了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在野的艺术家身处底层生活,并没有任何艺术头衔和身份,而他们身上散发出对于热爱的热爱,对于真诚的真诚。


在展览中,只设置了两个纯白色的展台,这种基于雕塑的基座,给予到了代表冯国东身体过程的“劳动”与“过程”。高站台上的工具代表着劳动,锈迹斑斑的状态已失去了当年的原貌,而透出被闲置的时间,似乎仍然能闻到汗水下的春夏秋冬,听到金属击打凿子木质手柄时的闷响声,工具构成了“劳动”存留下的物证。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雕塑工具,“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现场,2021,SPURS画廊,北京


20公分高的地台上,放置了老冯未最终完成的“半成品”木雕,未经过打磨粗糙却有力的凿痕,每一道痕迹都是老冯有意或无意挥舞的力气,呈现的是人的精力与能量施展的“过程”。与工具在一起进入表达,“劳动”和“过程”一起完成了冯国东基于身体的不可见部分的描述。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木雕作品(左)和“半成品”(右),“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现场,2021,SPURS画廊,北京


在对面的木雕设置,是本次展览海报封面的复景,在北皋时期一次用135相机拍摄作品图片的现场,海报上冯国东站在其中,展厅里复制的景观里只剩下了创作的“结果”,人已离开16年。“结果”性的作品是针对“劳动”与“过程”所设定,正如老冯本人的命运一样,他只体验了“劳动”与“过程”的全部,而所有的“结果”似乎都与他无关。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展览海报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冯国东,《持吉他的男人》,1996—1999,木雕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冯国东,《母与子》,1996—1999,木雕


在第一展厅的叙事结构上,情感和追思通过展览语言的关系,将观众带入简要的一小段人生框架。在展陈上减弱了作品独立的“结果”价值,希望通过无声地描述出一个人的轮廓,为第二展厅的繁杂语言做好铺垫,当阅读完第二展厅的情景后,墙上的时间年表将展览从倒叙返回正序的结构,观众可以回到第一展厅,坐在椅子上或矮床上二次回看关于一个人扼要的三年时光,才能意识到,冯国东也许只留下了对于自己的真诚。



冯国东过往回顾阅读:

【SPURS 现场】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

【SPURS 文选】走进冯国东的一生

【SPURS 新展】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



SPURS 正在展出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Therefore, I am
2021年9月25日至10月31日

SPURS画廊(Gallery I)|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

2021年9月25日至10月31日

SPURS画廊(Gallery II)|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SPURS 文选】“冯国东:1989—1999生活与工作”导览(上) 冯国东 生活 工作 SPURS 文选 导览 朋友们 李怒 结构 决定性 崇真艺客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PURS Gallery官方网站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