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风霁月
陶冷月名号启用一百周年艺术特展
展期丨10月2日—10月22日(每周一闭馆)
开馆时间丨10:00—17:00
地点丨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尚古国际1006B圣佳艺术空间

郎绍君先生在《不忘旧学创新图——陶冷月和他的绘画》中,论及陶冷月的花鸟等作品时评析:
20-30年代的作品,当以《写意花卉册》(16开,1928年)、《水仙通景屏》为工笔,以柔细的勾勒、清瘦的造型和精致的烘染为特色。《金鱼六条屏》(1937年)等为代表。

写意花卉册 1928年
冷月画识编号 55009

水仙通景 1943年

冷月画识编号 22304

金鱼六屏 1937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2223
《写意花卉册》是任教暨大时的课徒画稿,晚年自跋称其“随笔写来,尚无剑拔弩张、浮光掠影之弊。”全册纯以水墨画梅、菊、荷、松、鸢尾、芙蓉、藤萝、灵芝、芭蕉、牡丹、月季、水仙、绣球、玉兰、鸡冠花、葡萄和梨,注重形似但不失笔致的秀逸,与新罗一路画风略相近似。《金鱼六条屏》亦为工笔,游鱼真似生动,色调清淡,属于精致好看的作品。《牡丹》和《芦雁》为尺页,淡墨色写意,求形似亦讲究笔墨格趣。

芦雁 1940年代作
冷月画识编号 53011

牡丹赭石 1940年代作
冷月画识编号 53008
40年代的花鸟画,也象同时期的山水那样多而出色。《竹石兰花》(1945年)均为水墨,一抚倪赞,一近松雪,后者清峻丰厚,尤见元人风范。《玉雪玲珑》(1944年)画古梅,千枝万蕊,与明代王谦墨梅神似,惟其对树干形质的刻画,强调浑圆的形质,而与强调笔墨意趣的古人不同。《桃花翠柳》和《天竹腊梅》(约1949年)为《四季花卉屏》中的二幅,工笔写花竹,意笔写湖石,风格浓艳厚重,亦精心结构之作。

水墨兰竹石 1945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4134

玉雪玲珑 1944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3505

四季花卉 1948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5115
王謇曾题冷月《鸡冠花》曰:“明季以来,南沙浑厚,南田风韵,不善学南沙则为粘滞,不善学南田则为侧媚。冷月作花卉每斟酌于二南间,亦浑厚亦风韵,不粘滞不侧媚,三百年来无此作矣。”《四季花卉》以沉厚胜,远南田而近南沙,代表了陶冷月成熟期花鸟创作的特色。

照眼秋容 1946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4321
拟收入本画集的《芭蕉竹石》(1973年)《秋菊》(1973年)《墨荷》(1973年)《晚翠》(1975年)等,皆保持着很好的水准。1964年夏,陶氏以水墨临徐渭山水人物花卉册(8开),笔墨高简狂放,深得青藤神髓。这种临仿之作,是一般“折中中西”的画家所不愿为、不能为的。

修竹芭蕉 1970年代作
冷月画识编号 53022

秋菊 1973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24243

砚池荷香 1973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24217

晚翠 1975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24323
郑逸梅在陶冷月墓志铭中说,冷月“花卉以梅蕉牡丹胜”。除梅蕉牡丹外,他还涉笔水仙、竹石、荷花、芦雁、鱼、蟹、松、菊、鸡冠花、绣球、夹竹桃、天竹、枇杷以及鞍马等。在画法上,则兼及水墨、水墨着色、勾点写意、泼墨大写意、没骨工笔、双勾工笔等。

仿徐渭杂册 1964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55006

苍松白梅 1947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15024

翠竹绿梅 1947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5041

柏寿齐眉 1948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5231

绯梅 1944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14014

五瑞图 1944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4031

古桧 1928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52036

雁来红 1938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2361

玉府冰姿 1936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2144

玉堂春梦 1937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2201

苍虬 1926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11014

江村蟹肥 1940年代
冷月画识编号 53024

照夜白 1943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22366

洒水观音 1939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 53025



天池荷香 1920年前后作
冷月画识编号 55003

色梅四屏 1938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12341-12344

请识别二维码预约观展
本次展览将持续开放至10月22日,感兴趣的朋友可扫码预约免费参观,感受陶冷月先生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成就,期待您的莅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