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无限焦点

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


策展人

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艺术家

高氏兄弟、刘野、宋钢、沈敬东、赵尔俊、侯拙吾、孙尧、卢明、黄于纲、郭亚冠、王嘉成、王国栋、熊爽、沈之、张凌瑞、毛泽皓、张文心、楷茳、张依琦、李嘉鑫、吴彦臻、吴天也、杨晨


展览时间

2021年10月16日-11月20日


展览地址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F



在反美学、反形质的当代主义浪潮中,我们似乎已失丧对永恒的追思。当愈越深地,解构与再创,顺应与排他,惰性与扩张,构成推进人类文明的⼆元律法,那映射根本方向的镜头却逐渐失焦。艺术,活生生的艺术——这并非咒诅,抑或滥调陈词,而是在于多样艺术行为的立身之本,终将溯源于对生命本质的界定。通过选取代表性、跨领域的艺术作品,本展览意在提议具有启示性的叙事架构,审视华人艺术圈所正孕育的勃勃生机。

向外察看,观者不难发现,展览以七大板块,阐释了具有宏大叙事色彩的文明阶段。其分别是:一,人类在创始之初,与永恒关系的断绝;二,人类物质文明的扩张;三,世界观冲突下,层层的压制与受难;四,对人类知性极限的发问;五,互联网虚拟空间里,不可避免的形象歪曲;六,超越人类认知范畴的启示领域;七,现代性中的末日宣告。这七部分,共同梳理了人类发展进程的宏观性可能,也呈现了表象世界及艺术世界的一般缩影。

而当纷纷现象褪尽,何物尚存?为此,策展团队汲取了公元1世纪左右,以罗马帝国为活动中心的使徒保罗(Paul the Apostle,5年 - 64或67年)所秉持的人类观,对展览结构进行了双重性设计。这位两千年基督教历史中最伟大的思想家与传道者,在早期信仰世界还未全然确立之时,通过对属天生命的感悟,将人大致分为身(body)、魂(soul)和灵(spirit)三层面。身容纳了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魂包含想象力、良心、记忆、理性与情感;灵的领域,则指示灵感、盼望、信心与敬畏、敬拜、祈祷——“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提撒罗尼迦前书》5章32节)

对当代的我们来说,以构成人类的要素为基础而建立的世界观,兴许是陌生的。实际上,保罗的人类观贯穿展览始终,平行诠释了艺术家的灵感源泉、活动领域与创作模式。展览所前述的第一至三部分,将由身诠释,占领同⼀连贯空间;魂是第四、五部分的主题,掩藏在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帷幕、虚拟代码背后;第六、七部分以灵为核心,引导向眼目之上的场域。与此同时,从写实主义绘画到元绘画,从当代陶器到虚拟现实成像,从二维场域到雕塑与影像结合的新质空间,⼀条由具象至抽象,理性至超理性、自然再现至内在启迪的脉络浮出水面。艺术的多元现实,在不断向根源性的、生命种子般的意味迈进。

艺术家李禹焕曾说:“事物的客观性诞生复杂而丰富的谜团。⾔语之中,至少存在⼀个有限的焦点;事物之中,焦点则无穷无尽。”潜伏在繁复表象中的身、魂、灵之痕迹,蕴藏着文明与文明容纳之外的启示性,也是本次展览愿意提供的,当代艺术失焦后的重新对焦。每⼀位艺术家,都如同折射出美丽存在的镜子一角,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语⾔,合成那萌发着光、智慧与梦想的清晰图像。我们终将看到,艺术生命的发声,饱含着对根本的爱的渴望。抗议让步于对话,怀疑转换为接纳恩宠的心,新的画面即将诞生,诉说与呼吸息息相关的故事。


策展人简介

INTRODUCTION OF CURATORS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G·A·小组 张依琦

G.A.策展小组总策展人。毕业于清华⼤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本科,2020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插画方向)研究生学位。她关注插画的边界和潜质,聚焦探究性插画,将档案学、历史学融于艺术创作;并希望将视觉叙事和文本叙事充分结合,做中国“图像小说”的实践者。曾在北京、伦敦、纽约等多地参加插画、漫画及实验艺术展。近期参展包括:《P.3-P.177》(TENDERBOOKS独⽴艺术书店,伦敦 ,2019);《OPEN STUDIO》(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纽约,2019);《ARCHIVER(S)》(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伦敦,2020)。张依琦的实验插画《WE LOST CUZ TOO UGLY 》现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档案室;独⽴漫画《FIRST DAY TO WORK》在伦敦各大漫画书店销售。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G·A·小组 杨浩

G.A.策展小组项目执行员。具有多年策展经验,活跃于国内艺术群展及个展的国际化交流工作。合作方包括:北京798艺术方圆美术馆(2017-2019)、艺术北京(2018-2019)、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2018)、“今天、明天”中德艺术主题创作活动(2018)、澳门酒店艺术博览会(2018)、桑德罗·特劳蒂绘画作品展 (2018)、伯纳德·加罗个人展(2018)。2014年,杨浩成立个人艺术工作室(2014-2017)。现以个人艺术自由工作者的身份,定居北京。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G·A·小组 金基富

G.A.策展小组项目管理员。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GID(GLOBAL INNOVATION DESIGN)项目访问学者,独立策展人与艺术史研究者。致力于亚洲当代艺术史、华侨当代艺术史、基督教艺术史研究,曾在伦敦、北京等地策划群展以及艺术家个展,如清华大学《礼·遇》展及慈善拍卖会(2016),沈敬东伦敦个展《SHEN JINGDONG : THE BEAUTIFUL FAIRY TALES》(2020);曾参展英国帝国理工大学《INTERNATIONAL VISION》(2017),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2020)。

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著作包括:《关于中国丝绸之路艺术博览会运动的研究 : 以“西学·西行——早期吴作人(1927-1949)”展为中心》(《韩国艺术与设计协会》,2016);《浅谈达·芬奇<岩间圣母>——针对英国国家画廊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版的比较分析》(《艺苑》,2018);《朝鲜王朝初期对赵孟頫的学习与再利用——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中心的考察》(《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8);《徐冰的<地书>与“.COM”时代》(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2021)。


艺术家及展览作品

ARTISTS AND EXIHIBITION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高氏兄弟

高氏兄弟(高兟、高强)1985年开始合作从事绘画、装置、行为、摄影、写作等艺术活动,现居北京和纽约,曾出版《中国前卫艺术状况》《艺术生态报告》《在北京一天能走多远》等著作。在北京、纽约、巴黎、伦敦、莫斯科、罗马、布鲁塞尔、洛杉矶、芝加哥、新加坡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斯蒂芬·科恩、查尔斯·萨奇、乌力·希克、安谆·戴维德等国际著名收藏家及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美国堪珀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中外艺术机构收藏。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建筑乌托邦6号》,摄影,100X100cm,高氏兄弟,2014

“建筑乌托邦”系列是一个城市景观,描述了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它捕捉了每个个体群体被约束并占据几何梦幻结构中的封闭空间的时刻。人们被困在一个看起来似乎在无限制地增殖的小细胞里。这个系列探讨了艺术家本人在中国经历的真实反乌托邦的本体论悖论的相互关系,小间代表了我们真实生活中被摩天大楼侵袭的个体和集体的异化。

他们作品的艺术构成让我们重温了柏拉图虚构城市亚特兰蒂斯的几何地图,它谴责了无休止的城市化,也重温了光学艺术家维克多·瓦萨里 (Victor Vasarely)的视觉错觉。高氏兄弟通过将艺术史和当代社会文化领域中的符号联系起来,铺就了自己的道路。就像艺术评论家兼策展人尼古拉斯·布里奥(Nicolas Bourriaud)所说的,他们忠实地履行着艺术家作为符号学领航员的职责。

“我们感兴趣的是对人们的关注和承诺,事件的发生和广阔的社会文化范围之间的关系。对生活来说,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本身就是生活。”
——Art Director Issack Kim文章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日殇》,摄影,100X130cm,高氏兄弟,2021

《日殇》是一幅手机摄影作品。拍摄的是纽约公寓阳台上每天浇花用的不锈钢水盆中的水光云影。以非日常化的拍摄视角呈现日常景物。试图敞开比更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的空间。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宋钢

198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毕业于罗马美术学院。2005年起任罗马艺术大学教授。现为罗马艺术大学校长助理 ,意大利卡坦扎洛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助理。2017-为四川美术学院外籍教授。2021-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前卫艺术的代表性人物而享有国际声誉。作为中国现代艺术“85思潮”的推动者,在“85思潮”期间,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区分现代艺术思潮与中国现代艺术”一系列的讲座。并于1989年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1991年参加美国亚太博物馆“我不与塞尚打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201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2016年“推动力”雕塑代表意大利参加杭州“G20”峰会等国际重要博物馆的展览。先后获得“意大利共和国金奖”,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国际和平奖” 等多项国际奖项。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自然生态》,油画,135X180cm,宋刚,2018

人类与自然休戚共处的和谐关系, 由于人们某些不当的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人蜕变为”非人”。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沈敬东

1965年,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1984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美术班;199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获刘海粟奖学金;1991-2009年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2010年入住宋庄艺术区;现在工作生活于北京和南京。

沈敬东以创作油画和雕塑而闻名,通过新的形式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创造出士兵、小王子、新闻联播等系列作品,在世界各地广受赞誉。在独立艺术家这个身份之前,沈敬东经历了十八年的文工团的军旅生涯,1991年沈敬东被分到文工团做舞台美术工作,1997年开始创作有关军事题材的作品,多年的军旅生涯给沈敬东的创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沈敬东为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音乐剧《小王子》设计了萌版海报和相关油画作品。他把原作拿过来读了一遍,觉得很有意思。小王子的想法跟自己想法很相似,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怀疑。所以画到最后,他觉得《小王子》就像是自己的一个代言。从“英雄”到“小王子”,儿童,朋友和动物也在沈敬东的画笔下呈现的栩栩如生。他一直用自己看似光滑坚硬却吹弹可破的陶瓷画面释放出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能量,作为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或许就是要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炙烤中找到温暖人心的艺术遐想。

沈敬东的作品多以小眼睛卡通化肖像呈现。仔细看来,这些形象都和沈敬东有些神似。而画面中的小眼睛已然成为沈敬东的经典性的语言符号。

如今沈敬东的展览已走遍国内外,他带着作品中小眼睛看遍大世界。对他来讲,创作是要在题材上、形式上不断有新的变化和新的内容,让自己绘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像自己。他希望通过个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社会,用一种幽默的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待现实生活。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Yellow Christ》,油画,100X80cm,沈敬东,2020

2020年,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当我们为多变而令人不安的现实而沉郁,也许会联想起那十字架上永恒的目光。凭借艺术家的敏感,沈敬东认识到受难的耶稣,传达了一种人类普世性的怜悯关怀,于是将其融入2020年的创作进程。

纵观西方艺术史,基督形象是一个容纳了多种艺术生态的经典主题。在2020年伦敦沈敬东的个展开幕式上,科陶德艺术大学教授朱利安·斯托拉布拉斯(Julian Stallabrass) 亲自观看此画作,并评价这一看似可爱的黄色基督,与他之前所见都不尽相同,呈现出“沈敬东式”的独特风范。从美学的延续性来看,《Yellow Christ》是沈敬东根据高更的两部作品而重新创作的;而从艺术家的体会上,耶稣象征了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功夫》系列,油画,100X100cmX4,沈敬东,2021

沈敬东的《功夫》系列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而多样的故事。主打看似寻常,但实际上并不平凡的人物,一直是周星驰电影的特性。沈敬东将这些人物捕捉并改编,一幅幅漫画式的表演,演绎出非同一般的现代版江湖。

沈敬东具有再诠释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使其赋予新特质的能力。与他现有的军人系列不同,《功夫》系列从崭新的角度,标志着沈敬东当下的兴趣点与关注领域,正是艺术家持续推进的创作生涯的完美体现。

中国艺术史上,乐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比起尖锐的批评性攻击,沈敬东选择了即便微小,却也看起来可爱的人物,以自己的方式使其重新注入生命,仿佛进行了童话般的过滤。因此,他构建出的画作,让原本所参照的形象都黯然失色。这就是沈敬东式的幽默。“在苦难中,也能大笑”的美学观,形成了沈敬东独立的艺术场域。
——金基富

今年年前,朋友送了我一组功夫公仔,觉得很有意思,我这四幅画是在功夫电影的公仔基础上的再创作。
——沈敬东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赵尔俊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中央美院油画助教进修班结业,中国美院国画系进修,苏州大学美院学士,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艺术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艾瑞克·辛德勒画廊和上海大剧院画廊签约画家,参加十一届全国美展。在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剧院画廊,M50艺术空间和艾瑞克辛德勒画廊举办十七次个展。获得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职业艺术家奖。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创世纪》,版画,120X100cm,赵尔俊,2008

画画时听我的音乐,无字无韵来自海洋太空大地深处的声音,心专注于手,手专注于笔尖,心便寂静空旷,人渐渐缩小渐渐轻盈起来。笔尖的线条愈加沉,愈加锐。当线条,时而斩钉切铁穿插交错 ,纠纠缠缠不离不弃;时而迟迟疑疑松松紧紧地牵着,丝丝缕缕逶跎而下。现代艺术的美丽就从远古的洞穴时代缓缓地流出来。我始终喜欢线条,因为它们直接单纯,响亮没有杂音。这组人体画基本上用线条说话。

像泼墨一样,这些调子,滂沱而出无遮无拦,却有着荒凉而遥远的神色。它们是中国画中的「气韵」。它们自由的运动的气势, 是因为画面和气氛的需要。造型和结构都交给了线,泼墨就抽象自由地体现着水和墨的交融、冲击,表达心中的潮涨潮落。我喜欢墨被水冲击的感觉,像岁月被风雨冲刷的古旧残破雕塑的沧桑感。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黑色光芒自天而降》,布面综合材料,120X100cm,赵而俊,2013

人体于我,象赤身裸体的灵魂抖掉了层层尘世的衣妆。象罗丹的地狱之门⋯⋯我一直喜欢看黄昏风雨中的雕塑,特别是在古旧的欧洲,你时时与他们相遇。

他们分明有人的造型,但是,他们又很抽象,像音乐 。在夜色将近时从远古的神话中走来,切切追问那个亘古的Question: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生灵万物因着天国的向往生机勃勃,大地深处的声音奇谲瑰丽和谐优美。

芸芸众生却抛不开渐渐朽坏的肉体。在生死之间犹豫不决。在冥冥混沌之地纠纠缠缠,时而像Evil时而像Angel,灵魂,干渴的卷曲着向荒凉而遥远的内心深处伸展,阴阳之间,天地之间地平线乌咽着渐去渐远。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侯拙吾

1968年生于西安,现生活创作于纽约与西安两地。画署盾乙,斋名溟庐。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当代艺术家,古美术研究学者,收藏家,鉴定家。出版有《墨变·盾乙——侯拙吾作品集》、《溟庐藏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等。

展览履历
2019
《城墙之外——2019西安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特別邀请展》,西安美朮馆,西安;
《水墨的转向——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西安当代美术馆,西安;

2018
《当代西安山水画——终南论坛平行展》,崔振宽美术馆,西安;
《永不磨灭——西安当代水墨作品展》,怀卡托博物馆,汉密尔顿,新西兰;
《枝辞——侯拙吾个展》,西安大都荟LocalandF3,西安;
《城墙之外——2018西安当代艺术展》,西安美术馆,西安;
《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走向欧洲》,卡萨雷斯博物馆,意大利;《旷野——百年乡建艺术展》食草堂NlU艺术空间,石家庄;

2017
《八种提出问题的方式——西安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崔振宽美术馆,西安;
《墨攻.武汉水墨双年展》,武汉美术馆,武汉;
《西安当代水墨提名展》山東美术馆,济南;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城墙之外 ·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蓝顶美朮馆,成都;
《城墙之外 ·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武汉美术馆,武汉;
《城墙之外 ·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西安美术馆,西安;

2016
“图像池”——当代艺术展,今格艺术中心,北京;
《艮岳记 · 历史图像的剧场》——侯拙吾作品展,西安美术馆,西安;《中国当代纸本绘画展·Contemporary Chinese Works on Paper》——Waterfront Gallery,伦敦,英国;
《狼毒札记——侯拙吾作品展》,太和艺术空间,798艺术区,北京;
《9817711——东北亚地域史和时代精神》——九方无限现代艺术馆,西安;

2015
《亚洲的乡愁——当代艺术展》,半坡国际艺术区,西安;
《走进西部——当代艺术展》,银川当代美朮馆,银川;

2014
《墨变——侯拙吾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3
《文脉当代——2013年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西安美术馆,西安;《汲古·山水清音——侯拙吾藏古代山水画精品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12
《抗体——守望与突围中的西安当代艺术》 2012年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西安美术馆,西安;

1991
《溟庐首展——侯拙吾个人画展》陕西美术馆,西安,中国……等。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匿于幽谷的诗篇》,水墨综合材料,116X116cmX3,侯拙吾,2021

这部作品,是侯拙吾为本次展览的启示领域而特别制作的。通过淋漓尽致的刻画,艺术家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超越空间的看法。

侯拙吾的笔墨打破了物质的固定性,仿佛山野流淌,谷地的沼泽空气徐徐绽放,水汽氤氲。在贴有浮雕中心的画面中央,依稀能看见守护古代家园的武器散落的痕迹。负责审判的众灵环绕在四围,各式形态的翅膀不断上升和坠落,某种无形的战斗似乎正在进行,充满了紧张感。我们还能看见,无数文字弥漫在山谷上空,如同真理以山为核心,化为云彩,呼啸而过。当创造的力量诞生在如此文字的瞬间 ,隐形的世界逐渐成为单一的焦点。好似知晓这种奥秘一般,画面右侧灯上像光一样的形象不断在释放着什么。

诗篇,是唯有懂得神秘的人才能歌唱的舞台。
——金基富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孙尧

孙尧,1974年生于中国上海,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作为中国70后当代绘画代表之一,孙尧曾于国内外众多重要机构举办展览: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龙美术馆、明圆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苏州优艺美术馆、海上花画廊(慕尼黑)、瑞士圣·乌尔班当代艺术博物馆(卢塞恩);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Sh Contemporary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ART TAIPEI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洛杉矶艺博会(洛杉矶)、Volta艺博会(巴塞尔)、Scope艺博会(纽约、伦敦)、Pulse艺博会(迈阿密海滩、纽约)、ARTMUC慕尼黑艺博会(慕尼黑)、东京艺博会(东京)、艺术登陆新加坡(新加坡)等。

孙尧的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包括:昊美术馆(上海)、泰晤艺术基金(上海)、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光达美术馆(杭州)、TAD大隐设计(台北)、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萨凡纳)、挪威王室(挪威)、 东京宫(巴黎),也同时被众多私人藏家所收藏。

2009年,孙尧应挪威驻华大使馆邀请赴挪威考察,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挪威国家馆创作了《极光之痕》作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节目为其制作了专题报道《追逐看不见的太阳》。2020年,孙尧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呼吁公众关注饮用水源地保护以及湿地系统保护;并参与2020 「水的旅程」艺术展《源》,同时也作为艺术家代表在展览开幕式致辞。2021年,孙尧参加2020「中意艺术盛典」提香绘画大赛学术邀请展《追光合奏》,同时作品《永恒岛-黛安娜 的休憩》获评委奖。该展览也将至意大利巡回展出。展览为纪念提香诞辰五百年,由意大利提香艺术基金会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由主办。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永恒岛-一瞥的旅程》,油画,120X100cm,孙尧,2020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曾说到:“我向下走近那神圣的、如谜一般不可言说的夜。远处,世界静卧,仿佛沉入深深的穹顶墓穴中,荒凉而寂寞。深深的悲哀掠过心弦,我愿意俯身融入露珠,与那灰烬合为一体。”常常会在深夜,一个人去拥抱城市,待白日躁动的街道慢慢冷却下来,我便披着夜色出动,开着车四处游荡,随处一泊,就能到处走走。人们就像倒放的录影带那样,依照白天从城市的巨大母体中潮涌而出的路线,又潮退回去。都市就成了一个人的游乐场,时间也在空荡的街巷里被夜填充起了形状。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永恒岛-圣地》,油画,120X100cm,孙尧,2018

在浪漫主义者心中,夜是隐喻得以盛开的沃土。夜承担了最丰盈的暗示和对于彼岸的无尽想象,俨然一种诗意的存在。对于在城市夜晚中,仰望星空却常常一无所获的人来说,楼宇街巷的身躯是激发想象最直接的刺激物。夜色像药水渗进城市的骨骼缝隙中,无孔不入,奔涌而来。拐过一个街角,就和它们撞个正着。城市仿佛就是丛林、沟壑 、洞穴,游荡其中就是奇幻的历险,或者淘气的出走。夜是喷涌而出的油田,吞没我们,也是温情的宿营地,夜色掩护着我们褪去白日俗尘的皮囊,在它浓厚的营帐中嬉戏,幻想中的星际旅行就是眼前的深夜游荡,我们将内心融化在身体的油脂里,淌过无边的夜色,流向遥远星云的深处。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永恒岛-No.9》,布面油画,180X180cm,孙尧,2017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永恒岛-熵之河 201602》,布面油画,200X200cm,孙尧,2016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永恒岛-莫比乌斯之舞 No.3》,布面油画,180X170cm,孙尧,2016

《永恒岛》是孙尧个人艺术生涯中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作品。2016年开始,艺术家家中亲人接踵而至的病重不断得催促他去揣摩那种提前到死的感受,他从和身患绝症的父亲、叔叔、阿姨的接触和生活中不断地去思索死亡的意义。甚至每次在频繁地进出医院病房,和那些行将就死病人以及家属的言谈和眼神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的体会。

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中感受到了永恒的生命之岛的意向,那一座座岛屿在生面表象的虚无汪洋中毅然矗立,生生不息,就仿佛是照耀生命不息的一座座灯塔,孙尧说:“我宁愿去相信每个人的生命深处都有着这么一座与生俱来的永恒岛。”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卢明

1983 出生于中国河北省
200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1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2020 创立小明的房间文化传媒

个展
2019
“小明的房间”——箭厂空间 北京
“我就是这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北京

艺术项目

2021

三坡佛尼亚艺术季第一回“河北料理” 野三坡何为风景 河北


2020

小明的房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水头电台006期——今天我获得了财务自由 网络

“声音专列” ——凹凸空间 北京

“生吃”——凹凸空间 北京


2019

“一件作品”——一件作品 网络平台


2017

策划“野种”长期艺术项目 北京798圣之空间

“侵入脑干计划”——声音现场 第一回 北京 798 杨画廊

声音装置项目 第二回 中央美术学院


2016 

——至今 “小明的房间”—艺术项目


群展

2021

“G21 - What the fuck is prosperity” 威尼斯 意大利

“一个人在荒岛听” 民生美术馆 北京


2019

十三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

“现在的未来” 中央美术学院主楼展厅 北京

“现在的未来”杨画廊 798北京

面孔:画廊艺术家眼中的人物与肖像 香港


2018

“无界艺术季”——第一回 扉美术馆 广州

“小明的房间” 中央美术学院2018届研究生毕业展


2017

“Work In Process:Projects-Projeces” result from Antoni Muntadas course

“在进程中工作:项目” 山水美术馆 北京

“别处即此处—装置艺术法国展” 法国普罗旺斯

“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第二届墙势力—墙报艺术家展”今日美术馆 北京

洞-见微知著 798纳新艺术空间 北京

维塔—青年艺术家项目 圣之空间 北京


2016

“一个可能的世界”中央美术学院地下展厅

“电动车游击大赛”——环铁赛区

“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体验”第五回展 北京798闳约当代艺术中心

 “不足为外人道也”——ucca 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你正常么”——博而励画廊 北京

“炫耀”—— 北京艺门画廊 北京

 <<小明的一天>>—既来之则安之 花家地 “搞”空间 北京


2015

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YCEA”北京草场地 KACC画廊


2013

“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有组织无纪律”第四回展 北京星空间画廊


2012

“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第三回展 北京798盛世天空美术馆

“先锋班”实验艺术展览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1

“我们-WE青年实验艺术小组”第二回展览 798

“在奇点——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环铁时代美术馆


2010

“我们-WE青年实验艺术小组”第一回展览

环铁艺术区 “地产”——街边研究所第三回展 北京 中央美院

ART SOHO 2010 YOUTH ART FAIR SOHO艺术节 北京朝阳SOHO


2009

天津水滴体育馆“I rena”艺术节


2008

2008大学生提名展

“原动力”铜奖 北京 今日美术馆


2007

“物欲。无欲”-------798 锦都艺术中心

“东京事场”——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学生交流展 日本东京


2006

上海双年展“超设计”展览——《家庭审美博古》银奖 上海

“共时的空间”--------798“K 空间” 北京

“源于生活”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文献展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小明的房间——发财树》,纸本油墨,丙烯,80X60cm,卢明,2021

这是我在三坡佛尼亚驻留期间所做的一个艺术项目,驻留基地周围的家家户户为了能有好的生意都要在门口摆放一些植物,他们称这些植物为“发财树”,我认为做艺术和做生意没有什么不同,所我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用金色丙烯写上去。底色的图像是分色处理。
——卢明

这件作品就像以前在网上下载图像时,网速慢时,图像像素显现出来,图像被扭曲的模样。这种画面处理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很多艺术家转化形象最小单位的像素,在NFT上获得收益。与众不同的是,卢明巧妙地将发生在现实空间中的商业意涵与艺术联系起来,来思考艺术的定义。
——金基富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黄于纲

1980年出生于湖北,湖南桃江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年关》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社会组三等奖、中国学院奖最佳美术设计。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千潭和凉灯苗寨,以艺术学和社会学介入,以“现实主义”述说中国当下乡村和城镇变化。主要个人展览包括:“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个展(2014 年,北京现实空间,王春辰策划)“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个展(2015年,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杨卫策划)、“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个展(2016年,凉灯村、长沙艺尚源空间,杨卫策划)、“凉灯:那块田里长出的画”个展(2019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朱青生策划)。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医院》,纸本水墨,45X45cm,黄于纲,2020

这一段时间都在画医院,去体会那里的阴沉死寂,还有那里病人的温度。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郭亚冠

1990年生,本科及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展览履历
2021
洛德的世界起航,海涵艺术空间,深圳
“方舟猎人”郭亚冠个人作品展,观唐美术馆,北京
移动的理想国,原料库,沈阳

2020
“good news,bad news”,798艺术中心,北京
“西岸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西岸艺术中心,上海

2019
“Andy’s Joke:Shoot@Shoot”,AC gallery,北京
“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时代美术馆,北京 
“绘画的逻辑线”,金鸡湖美术馆,苏州
“勘探者的引言”,侨福芳草地,北京

2018
“寻找大熊星座”郭亚冠个人项目,M 房间,北京 
“我的春天藏在衣袖里”,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阿耶赖识”郭亚冠肢体项目,下沉广场,三里屯太古里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THE WORLD 2020——Chirsto》,综合媒介,49.67X49.67cm,郭亚冠,2020

当下社会我们己经进入了高频切换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经过事物的“转折地带”的短暂且带有仪式化的感知体验,这种体验正是我们感受事物存在和消亡的关键,这些画中人物的去世 在2020年各种社交媒体刷屏,这些信息和数据在我们的意识里也将像这些人物的形象一样逐渐剥落。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王嘉成

生于上海,现居伦敦及上海,公共艺术、当代艺术家, 其作品着眼于人与场的联结,并善用透明及综合材料创作。

ASFEA 法中艺术交流协会(法国)会员
世界玻璃艺术协会会员
四川省雕塑家协会会员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专业硕士(国家公派全额奖学金)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雕塑(公共艺术)专业学士
作品于法国卢浮宫、巴黎大皇宫、纽约贸易中心、米兰设计周、佛罗伦萨A60、伦敦Crypt、澳门设计中心等地展出
公共艺术作品《点亮杭州》落地杭州G20主干道曾任伦敦艺术大学、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 等客座讲师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手影》,综合材料,40X63X121cm,王嘉成,2021

时间在每个人的手上岁月的印记。手,可以反映一种职业,一种性别,一个年龄段,一种心态。我们的手就像生活的一面镜子,作者将手的影像与镜子相结合,旨在表达在每一个人每一 只手的背后,都会讲述最动人的故事。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谷肆》,十种谷物,树脂,180X180cm,王嘉成,2021

谷物,是食物,也是种子。谷类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几千 年来一直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国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当作传统的主食。《论语·乡党》:“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是孔子作为周代贵族时,当时贵族的生活习惯。谷物在其中占有最大比例。美国学者尤金.N.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指出,中国大陆具有海拔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盆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可选择食物多;中国人选择了最经济和营养差的谷物,从而养育了众多人口。作者将荞麦仁、胚芽米、小米、红豆、燕麦米、小麦仁、玉米渣、红梗米、黑香米、高粱米这十种谷物凝固成透明碗状,旨在探索中国谷食文化及千百年来的东亚饮食习惯。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王国栋

198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
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设计学硕士毕业,硕士生导师白明教授
负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陶瓷研究所”中管理日常事务
协助白明教授本科及研究生授课、讲座等教学工作,参与“世界陶艺杂志主编论坛”

展览履历

2019

参加《毕业歌·2019年夏季展》(方圆画廊)

参加《实验场·新课堂——2019亚洲当代陶艺交流展》(国际展览)

入选《第二届“中国白” 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国际展览)

参加《未来×现场2019》(零艺术空间)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获奖提名(国家级)


2018
参加《第三届广东当代陶艺大展》(省级)
参加《学院陶艺十年——武汉国际陶艺邀请展》(省级)
参加《对话——白明和他的学生们陶瓷作品展》/威尼斯(国际展览)


2017

参加《2017空间转换——西安国际当代陶艺交流展》(国际展览)

参加《2017亚洲当代陶艺展》/爱知县陶瓷美术馆/日本(国际展览)


2016

参加《第二届中国当代陶艺大展》(国家级)

参加《2016亚洲当代陶艺交流展》/台北(国际展览)


2015

参加《首届当代青年陶艺家双年展》(筑中美术馆)


2014

参加《南通1895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国家级)


2013

参加《首届中国陶艺大展》(国家级)

参加《‘界·尚’第二届中国实验陶艺双年展》(省级)


2012

参加《手语·泥容——七月流火陶艺社作品展》
参加《第八届杭州青年陶艺家双年展》(省级)

2011
参加《上海七月流火一月雪——七月流火陶艺社作品展》
参加《'界·尚’首届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省级) 2011年 参加《罐容万象——七月流火陶艺社作品展》


2010
《千里之行——中国高等美术院校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加《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
作品《坚定而浪漫的一百零一天》由C级刊物《装饰》杂志社收藏

2009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陶艺漆画类)》厦门美术馆(国家级)

2008
参加《‘睬,釉上之彩’陶瓷釉上彩绘展》学院美术馆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鹿野苑》,瓷,28X12cm,王国栋,2021

我的一个其形就源于原始彩陶的造型,但此时我们的陶却并不特殊,直至我们经历了灿烂的夏商周的青铜时代,通过青铜器的冶炼技术掌握了很好的陶范制作技术,很好的窑温控制技术使得我们在东汉时期的上虞地区便创造出初步具备瓷器特征(低吸水率,高温烧成)的原始青瓷,瓷由此而诞生,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在其中我需要特别提到明代的一个特殊时期,便是成化时期,那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刚刚结束,当时严重需要进口的青花料出现了短缺的局面,于是发展出景德镇本地所产的“平等青”一种淡雅的青花料,正和成化皇帝温柔雅致的品性,烧制出迥然于前代磅礴浓郁的青花“成化”瓷,那时工艺中又出现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斗彩”成为别具一格的瓷器,造成了千金难买一成窑的局面。

我想成化瓷的审美更能代表中国人恬淡的性情和出世田园般的追求,便把他作为我陶瓷创作的基调,在新疆游历的过程中我有幸见到了柏孜克里克的壁画,那些即迥异于汉地笔法和装饰色彩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不完美”线条的活力生动,介于纯粹装饰与自我表达的“生”,在早已成熟的经典陶瓷装饰技法中我恰看不到这样的“生”,我在新疆这东西方融合的地域寻到这“生”的技法,在这时代的交合点做一个小小的尝试。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熊爽

湖南桃江人。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师从邱志杰教授,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芭莎艺术》杂志社编辑总监;现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

展览履历
2020
油画作品入选“约翰莫尔绘画奖”
油画作品“何枝可依”参加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2019
影像装置作品“不可阅读”入选“回响”第七届中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
绘画装置作品“萝卜”参加阿公阿嬷带大于 798 成当代艺术中心; 
油画作品“何枝可依”参加深圳绿厂艺术节

2018
装置作品“危险关系示例”展览于方隈空间
油画作品“见龙在田”参加新印象计划,深圳HMV艺廊
“生长的万物”青年艺术家计划,展览于桥画廊
影像装置作品“不可阅读”展览于方隈空间
油画作品参加“直觉意识:绘画的原力”展览于北京时代美术馆

2017
油画作品参加“青衿计划”并展览于正观美术馆
装置作品“观看”展览于独角兽空间

2016
作品“重复的观看”群展于吸尘器空间

2015
水墨作品“一种触动”个展于一单元画廊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不可阅读》,影像,熊爽,2018

作品源自⼀本电子版的古希伯来文圣经。对于我来说古希伯来 文不可阅读。我把这本书的每⼀页截取下来,一页一页的叠加在一起,最后变成像秘密碑文⼀般。让不可阅读的文字变得更加不可阅读。把叠加的过程做成⼀个定格动画的影片,并将其投影在一垛一米多高的A4张上,重复播放。另外,我把这本电⼦版的古希伯来文圣经用A4纸打印出来,并把每一页用胶水粘住,用物理方式叠加在⼀起,把存载信息的书变成了一块“砖头”,不可阅读。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沈之

1993 出生于福建福州
2016 毕业于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 2021 获中国表现青年艺术大奖
现居住于上海

展览履历
2021
喫茶去,全摄影画廊,上海
中国表现,华泰美术馆,上海
惊蛰 德荷当代艺术中心 上海

2020
未来里—艺术节,汇智商业中心,上海
后浪艺术节,外滩8号,上海
“移到”,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抱朴美术馆,上海
边界,荣威R space,上海

2019
复现 Reiteration,普陀文化馆,上海
无追不问,VII Art Gallery,上海
3厘米博物馆,k11艺术空间,沈阳
云堡未来市国际艺术展,云堡未来市,上海
你会给我打电话吗?,要空间,上海
“Irony”,VII Art Gallery,上海

2018
幻像—2,春美术馆,上海
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福建省延平区九龙村

2017
幻像,春美术馆,上海

2016
宝马未来100年年概念展,蒙扎国家赛车场,意大利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难以拆解的支撑》,综合材料,尺寸可变,沈之,2021

原型取材于诸多宗教及其相关建筑的现成3D模型,难以拆解的原因从其直观点出发由于古典宗教建筑往往都由立柱建构而成这直接导致其3D打印模型中支撑极其难以拆解。我试图用作品来还原一个“拍摄现场”,所有本应是器材的部分被上述的那些泛宗教建筑所取代,在这里“拍摄现场”成为了剧场本身, ⼈们可以进入剧场来观看那些本身不存在或者说应该被拆解掉的支撑。

有趣的是美国著名的邮报炸弹客(Unabomber),卡辛斯基在他的反科技宣言《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中写道:“人类太轻易得让自己陷入这样⼀种对机器强烈依赖的境地,以至于到了最后,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完全听从机器的决。”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陷入了一种对于机器设备的复杂感情中,所以究竟需要拆解的是什么?信仰本身还是其不存在的附属品?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张凌瑞

1994年出生于安徽合肥,2017与2020年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张凌瑞近来的艺术实践主要运用指涉绘画自身的绘画及图式语言,所描绘的对象大多经过了具体身份特征的自我消解与掩饰,以此借由“元绘画”的相关概念来展开相关的具象绘画实践。

张凌瑞关注绘画媒介作为本体的延展脉络,以及它如何参与到当代语境下日常化的观看方式之中。他试图在对象、图像、物质之间的边界游离,在作品与观者之间隔开一段是非难辨却又近乎合理的心理距离。

展览履历
2021
布鲁塞尔当代艺术博览会,Van Gogh Art Gallery,布鲁塞尔
多云转晴,雅巢画廊,上海
Van Gogh Art Gallery收藏展,Van Gogh Art Gallery,马德里

2020
RCA x FutureLab 2020-相变,西岸艺术中心,上海
Summer Exhibition皇家美术研究院夏季展,英国皇家美术研究院,伦敦
Wintergreen Boxwood,No 20画廊,伦敦
50/50,Fold画廊,伦敦
Final, not Over,1单元画廊,伦敦
Be water, my friend,戴森画廊,伦敦
Blessing in Disguise,Saint Maison画廊,伦敦
Snapshot,霍克尼画廊,伦敦

2019
Playground V.2, Venue MOT Unit 18 & Unit 20,伦敦
Sunny Art Prize 2019 Exhibition,阳光艺术中心,伦敦
拟-像 SIMU-LACRES,无空间,北京/伦敦
The Hidden Dimension,康明斯比画廊,伦敦

2017
“抗体”——新视觉艺术节2017,OCAT华·美术馆,广东深圳

2015
“此时虚造”INTER 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杭州

2014
“凯撒艺术新星”当代大学生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印刷品中的静物》,油画,60X60cm,张凌瑞,2021

试图在观看的维度混淆静物绘画中“静”与“ 物”的固有概念。容器中的水在震荡的瞬间被纸质印刷品定格为“静物”,并与打印纸、背景墙一同被本身具备物质性的颜料所呈现。这幅静物画的主体对象,是水?亦或是粘贴于墙面的纸张?绘画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模糊并游离于对象中物质与图像的边界,使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地位扑朔不定。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无题》,油画,80X65cm,张凌瑞,2021

虽然隐喻性的人物、静物略显紧张不安的手势和状态经常出现在张凌瑞的作品形象当中,但这并非是对于若干重大现实意义的隐喻,而更多是去给观者带来视觉和心理层面的困惑与疑点,这些富有戏剧性的图式语言在他看来更能代表意识层面的“虚像 ”,也以此来呼应他所秉承的绘画本体论之一,即某一时刻的情绪状态和时间的凝滞性注入二维平面后,绘画所呈现出的“诉说着真理的骗局”这一矛盾产物。他试图在作品与观者之间隔开一段是非难辨却又近乎合理的心理距离。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毛泽皓

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获毕业创作金奖。2019年至今就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理论研究与创作」硕士项目,导师尉晓榕教授。

展览履历
2020
Holiday Project 1|清影艺术空间2020年贺岁联展 杭州/纽约
万物皆可读 三亚方所书店 三亚
ZIP 链·集|Floating FIFO GALLERY L'art702 上海
复生|青年人艺术现场 富义仓 杭州

2019
因为:绘画|绘画邀请展 象山艺术公社 杭州
九零九零|学院新方阵第十二届年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光和作用|霓美术馆开馆展 霓美术馆 苏州
五行于形|五人水墨联展 WS Gallery 上海
融合|ELLEDECO家居廊 艺术与家居融合展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

2017
新藝新聲|兩岸青年視覺藝術交流展 臺北/高雄/臺中/新竹/屏東
宁芙之化|当代青年水墨邀请展 卜石艺术馆 上海

2016
天地云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
天地云间|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 潘天寿纪念馆 杭州
艺行塞上|敦煌主题艺术创作展 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 杭州
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优秀作品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
 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

2015
浙江省第六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浙江美术馆 杭州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五百强盗计划No.1、No.4、No.5》,生宣丙烯水墨,137X69cmX3,毛泽皓,2015

「五百强盗计划」是从2015年开始的一个持续的创作项目。“五百强盗”来自于莫高窟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因缘》,在壁画中,作者用画了五个强盗虚指了五百个强盗,我想完成一件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事——画出五百个强盗。我觉得故事文本给人的想象远比艺术家所画出来的更精彩 ,所以我摈弃了画卷式的方式去叙述这个故事,而是去表现每个强盗或是故事中其他角色的形象,再将这些“像”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另外,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创作计划,我自然地会将我对艺术的各种兴趣在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方式注入作品中,所以它也不局限于当前的形式和风格,媒介和材料。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张文心

出生于1989年,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景观规划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纯艺术硕士学位。她曾于2015年获得马格南基金会Atlantic Philanthropies奖金,并获选2016年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 New Talent。张文心曾于纽约瓦赛克计划(2013)、纽约伍德斯托克摄影中心(2014) 、佐治亚州Thicket(2017)、慕尼黑Muffatwerk(2019)驻地及展览,并参与旧金山APAture亚洲当代艺术节(2013)、歌德学院(北京)黑盒子空间 “边界共振”(2018)、上海THE SHOUTER“孢子散落的房间”(2021)的策划。张文心的作品曾于广东美术馆(广州)、UCCA沙丘美术馆(北戴河)、Breda Photo(荷兰)、想象学实验室(杭州)、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InterAccess(多伦多)等机构展出。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瀛海威2020》,影像,张文心,2020

“瀛海威”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它成立于1995年,承担了中国互联网拓荒者的角色。瀛海威即“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Highway)的音译,“瀛海”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环绕陆地的海洋。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这一陌生且无法触摸的事物诱发了人们的无限想象,在其中,信息的传递跨越国界,人们在乌托邦式的线上社群中交流思想,这一具有国际主义的伟大发明尚未与资本市场紧密捆绑。“瀛海威2020”是一次对早期互联网空间的冥想式回访—— 自灯火辉煌的智慧都市出发,沿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时空脉络,穿过幽暗的隧道,在荒凉的网络遗迹深处,找寻孕育技术理想主义的子宫。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楷茳

1990生于湖南
2016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
2013年 中国美术学院台湾八校建筑游学营研修
2012年 意大利 Fabio Piscopo 湿壁画工作室研修 现在生活工作于上海和杭州

展览履历
2021
楷茳个展 THE TWINS-重新定义 能量画廊和西马画廊 中国.杭州
“中国表现”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华泰美术馆 中国.上海

2020
“(1+1)n”当代绘画作品邀请展 上海华泰美术馆 中国.上海
2019年
首届艺术百位全国邀请展“新维度之.物” 关山漾美术馆 中国.武汉
“日常诗”四人作品展 慈艺画廊 中国.上海

2018
“没展” 喜玛拉雅美术馆 中国上海
“零海拔”浙江省新锐艺术家作品 联展 台州当代美术馆 中国.台州

2017
“无界”国际艺术展 艺术青年奖 中国.北京
“无界”国际艺术展 美国威廉派特森中国艺术中心 美国.纽约
“丝绸扬帆”敦煌国际艺术博览会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 中国.敦煌
“Inter youth”国际青年绘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杭州
广州大学生艺术博览会 中国.广州

2016
“衣恋”优秀毕业创作奖 韩国衣恋集团 中国.杭州
第二届文博宫全国美术院校毕业生双年度推荐展 银奖 中国.深圳
“艺术@苏博”素描作品展 苏州博物馆 中国.苏州

2015
“Inter youth”国际青年绘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杭州
“行走+见证”中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鸟巢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北京

2012
“开元旅业集团”优秀创作奖 杭州开元大酒店 中国.杭州
“梦回孤山”七人作品联展 杭州元古文化创意园 中国.杭州
subiaco“湿壁画绘制与修复” 意大利.罗马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中华艺术宫 中国.上海

2011
“绿色人文,山水杭州”艺术创作大赛油画组 铜奖 杭州保时捷中心
“世纪之星”油画自选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杭州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生活的解释-3》,布面油画,170X210cm,楷茳,2015

这次展出的是一张四联画中的其中一张,创作这个作品的缘由来自于一次热带的旅行经历,凌晨很早的时候睡不着,就拎着啤酒到海边沙滩散步去了,第一次那么早看到海上的日出,乱逛的路上遭遇了一个小鱼港,成千上万的海鸟盘旋在空中,渔民争先恐后地忙碌吆喝,我突然被那种热烈的场面震住了,远远地看了好久,心想:原来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一群人在这样生活,那种热烈和朝气无需言语解释……
——楷茳

楷茳的作品中,丰富色彩和多样构图彼此碰撞,抽象与想象形成的激烈感,辅以细致刻画的空间构成,抓住观众的目光。通过画作,艺术家对自然中人类和动植物关系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使人联想起《以赛亚书》第35章,先哲对遭遇破坏的自然环境与其中受苦的万物,传达了医治的好消息。旷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乐上加乐,而且欢呼……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吧的舌头必能歌唱。在旷野必有水发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发光的沙,要变为水池,乾渴之地,要变为泉源。在野狗躺卧之处,必有青草,芦苇,和蒲草。在那里必有一条大道,称为圣路。污秽人不得经过,必专为赎民行走,行路的人虽愚昧,也不至失迷……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生活的解释》蕴藏着恢复众生、活力充盈的力量。观众可从中领略到他捕捉偶然瞬间,使之化为永恒的的能力。艺术家对自然万物的融汇之心、包罗万象的独特视角,也不言自明。
——金基富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张依琦

2018年毕业于清华⼤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本科,2020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插画方向)研究生学位。她关注插画的边界和潜质,聚焦探究性插画,将档案学、历史学融于艺术创作;并希望将视觉叙事和文本叙事充分结合,做中国“图像小说”的实践者。张依琦曾在北京、伦敦、纽约等多地参加插画、漫画及实验艺术展 。近期参展包括:《P.3-P.177》(Tenderbooks独立艺术书店,伦敦,2019);《Open Studio》(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纽约,2019);《Archiver(s)》(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伦敦,2020)。她的实验插画《We Lost Cuz Too Ugly 》现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档案室;独⽴漫画《First Day to Work》在伦敦各大漫画书店销售 。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REVELATION 4-5》,漫画,尺寸可变,张依琦,2021

白日上空,都市依旧熙攘,当号角吹响,谁将回头?如果世界如幕布一般被轻轻拉去,还剩下什么——你我又会看见什么?梳理当代语境下的艺术史,不难发现宗教作品,往往被归为一种特殊的形式,定义在一种特定的阶段当中;某种程度上,恰如漫画被要求行走在主流艺术之外,难登大雅之堂,却实际上博取普通读者欢心。本作品为两种“不讨好”的创作模式的结合,不求他物,仅愿图像 、文字与剧情作管弦琴瑟,化为一首真挚敬拜的欢歌。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李嘉鑫

1995年生于广东梅州,现居住于深圳,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就读。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18年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导师魏小明教授。作品永久收藏并放大于长春市中东港商业购物中心、深圳地铁六号线红山站内、深圳市美术学校、北京SIEMENS(西门子)公司等。

展览履历
2020
入选“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
入选“深圳地铁美术馆第三期公共艺术项目”

2019
入选“学院的精神·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入选“第七届中韩雕塑邀请展”
入选“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
入选“深圳市罗湖区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8
入选“中国郑州国际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入选“逐梦时代·塑我青春——全国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入选“曾竹韶奖雕塑艺术奖学金”
入选“2018全国大学生雕塑作品展”
入选“千里之行全国优秀毕业生作品展”
入选“新时代·学院风——学院新锐艺术家提名展”
入选北京SIEMENS(西门子)公司举办的“数字未来”创意大赛

2017
入选“学院本色”学生优秀作品展

2015
入选“清华大学公共设计创意学生优秀作品展”

获奖

2020

入选“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优秀奖


2019

获“第七届中韩雕塑邀请展”优秀奖

获“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最佳展品奖(清华美院集体奖)” 获“清华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


2018

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级优秀毕业作品”

获“中国郑州国际青年雕塑家作品展”优秀奖

获北京SIEMENS(西门子)公司“数字未来”创意大赛二等奖

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爆破”学生优秀作品展览“特别提名奖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风景1、3》,综合材料,100X60X60cm,80X70X70cm,李嘉鑫,2018

日益繁荣膨胀的都市面貌让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向往,涌入城市中的他们大多只能旅居在城市中的城中村片区中,常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对于满怀青春与梦想的青年们来说城市即是他们追梦的地方,也是圆梦的港湾。在我看来行李箱所代表的就是青年们梦想的开端及追梦的动力,千千万万怀揣这梦想与热血的外来青年们来到城市中,身后的行李箱与背包就是他们全部的身价与激情的理想。作品《风景》,是借用城中村过道的负形反映了都市生活空间的拥挤狭小与拼搏梦想的来之不易。作品内部为城中村过道脏乱差的场景,外部以行李箱与麻袋作为载体,用具有“漂泊和逐梦”双重含义的符号语言来表达居住者的身份阶层,试图反映新一代属于青年们拼搏、奉献的逐梦时代。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吴彦臻

1995年生于重庆,现工作于重庆,北京。
2013-2017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学习;
2017-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硕士研究生学习; 
2019年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学习;
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习

展览及获奖
2020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奖

2019
《巨人的遗骸》获SAP(The Signature Art Prize)年度新锐艺术家奖
2018
版画中国系列群展
《掂量掂量你的良心》参加“版画中国”系列全国巡展
《人参果》《蛇》参加网络艺术社会学邀请展/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展厅/重庆/中国
《人参果》《蛇》参加A CITY TO WEAR,Painting Beyond “painting”群展/芝加哥/美国
《夜空中最亮的星》《油脂大厦》《郊区的树林》参加2018年青衿计划群展/正观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四川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
个展 夜空中最亮的星/ Organhaus 器空间/重庆/中国
《夜空中最亮的星》入选第八届新星星艺术奖/新星星美术馆/南京/中国
《夜空中最亮的星》入选罗中立奖学金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中国
《吃惊云》、《批判龙卷风》入选Intern-Youth国际青年绘画手稿展展/杭州/中国

2016
《膨大症》、《天使报喜》、《一张皮》入选 第七届新星星艺术节/郑州/中国
《就视而不见达成协议》入选 Intern-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杭州/中国
《路易威登》入选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 /油画系CAEA文献库展厅/重庆/中国

2015
《路易威登》入选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十年显影”展览 / CAEA文献库展厅/重庆/中国
《镜之边缘》入选 Inter 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览 /杭州/中国
《 葱葱烈焰》入选第二届“新绎之星”青年扶持计划:同行同致-“批判性传统主义”展览 /新绎空间/北京/中国
《碑》入选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拔剑》,木板综合材料,50X40cm,吴彦臻,2021

《拔剑》具有多层结构,采用重叠和破坏的方式处理图层。该作品呈现了一种运动且神秘的模糊形象 ,参考了影视游戏的视频和图像,对动态视频的观察和记忆通过图层堆积的方式形成了作品中类似于游戏或影视特效一样的运动轨迹。拔剑是影视和游戏中常见的场景,画面中饱满的动态细节,结构线,暗示了这种视觉类型背后的组织结构,对图层的打磨和撕扯所产生的粗糙边缘则暗示一种发掘的姿态。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吴天也

“做一个空间视觉魔法师,以一种轻盈的姿态和纯粹的思考拥抱宇宙,带着浪漫与爱,闪耀着……”
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IED专业。

展览履历
2021
”时过境迁“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艺术展,厦门鼓浪屿分馆
”TX淮海· 精神世界“展览,上海tx淮海

2020
”Echo Image“展览,厦门嘉禾文创

2019
”三坊七巷博物苑灯光秀“,福州
”CHI Art Gallery“展览

2018
”Suspected content“展览,厦门磐基艺术中心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未来AI豆计划》,影像,互动图片,吴天也,2021

赛博空间的扩张催生了更多幽灵工作,在这个作品中影像空间分为两个时空,自动化前及自动化后,在自动化后的空间里我虚构了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时空中,致力于服务未来气候经济,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背后的一群人不是科学家和植物学者而是一群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数码劳工。我以VR漫游影像为媒介,以第一视角对这群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大幕后的隐形者的未来生活作出寓言式预演,并试图以更为“介入和自省”的方式来对抗自动化对人类主体的控制和规训。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杨晨

河南郑州人,高中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央圣马丁二年级在读。

展览履历
2021
“重复的欲望”展于伦敦中央圣马丁
艺术家访谈携带三件作品“侵犯”“24””腥梦”参加于个人艺术家 lauren Mgoldie的伦敦展览集合

2020
娱乐”鲁迅美术学院集合展览

2019
一单元作品“窗隐”集合展览河南省郑州市山海美术馆
个人展览“痕迹”于河南省郑州市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重复的欲望》,视频和综合材料,尺寸可变,杨晨,2020


在完成作品的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去捕捉一些具有生命特征的以及一些重复行为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映射了我所感受到当下的“流行”艺术与文化追捧的氛围。在创作的过程中,选择呈现的媒介时我尝试了种种不同的媒介,渔网,纱布,铁丝,反光板。这些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结构都是重复并且渺小的。最后我选择用塑料的透明球来呈现画面,犹如玻璃水晶的材质,晶莹剔透,但实则是一种塑料,一种危害环境的化学材料。整个模型由边长12cm的圆形球体组成一个正方形,相同的边长和数量在制作模型的想法中都以“重复”为主要想法。


作品陈述了与社会所维持的一种重复的关系。快速的发展使我们失去了原本生活的最本质的含义。“重复”变成了创作的来源。本作品的研究背景灵感来源于尼采的虚无主义,结合当下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趋势,批判快速艺术时代和互联网的复制行为。


虚无主义分为了两种,分别是(Active nihilism)and (Passive nihilism),对于第一种解释是一种精神力增强的标志,因为精神力变得强大了,所以对于先前给予的目标与人的精神力显得不对称并滋生了对于先前信仰的否认与反抗。而第二种passive nihilism 称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衰败的象征,当精神力量被磨灭耗尽,之前的信仰与价值关系变得不能相容而且无法再对其在信任。在作品里体现为我们自身的欲望和目标追求,当我们的欲望和追求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时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机器重复的状态。



END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信息 ▼


当前展览 | Current Exhibition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即将到来 | Upcoming Exhibition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当前活动 | Current Event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想要成为喜玛拉雅美术馆社群的一员?
请添加官方微信!
在线时间:工作日10am~6pm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官方微信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磁场 | 《无限焦点——再议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灵·魂·身》​G·A·小组(张依琦+杨浩+金基富)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