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3:颠张狂素
12
隋唐书法
草书起源早,入唐以后变化极快。草书不重单体字,而解字重组,点画连带,并无程式。轻重、正侧、笔顺以及字大小随意而行,融篆、隶、真、行于一体。特别是求其与绘画的意境、气势相通,体势变化极大,贵在毫无拘束,神采、品格的高超。往往只求通篇意境、体势和书家个人气质的抒发,因而艺术性的追求重于功用,强调其作为欣赏品的美学价值。张旭、怀素是草书家的代表,引其风格,并称为“颠张狂素”。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这两位草书大家。

《古诗四帖》局部

《古诗四帖》局部
张旭,苏州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然后下笔,甚至以头溽墨而书,以为神助,世称张颠。书写全凭自身意气,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源流,无一点画不合规矩。唐文宗时称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代表作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就艺术源流来看,虞世南、陆柬之、陆彦远、张旭是一脉相承的,张旭继陆彦远而来,因而能吸取初唐以来书法上的成就;而虞世南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艺术流派的承继者,所以张旭能通过师承关系而较多地继承二王的“今草”书艺。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大书法家,张旭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

《古诗四帖》局部

《古诗四帖》局部
释怀素,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生于开元末,疏放不拘细行。晚年精于翰墨,草书别创一格,自称草书受夏季云气涌动、变化万端的自然气象的启发。其书势若惊蛇走龙,骤雨狂风。时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代表作有《自叙帖》、《食鱼帖》、《苦荀帖》。

《自叙帖》局部

《自叙帖》局部

《自叙帖》局部
《自叙帖》,纵28.3厘米,横75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原迹如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一气贯之。
怀素是继张旭之后,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的佼佼者,更是叱咤千年书法史的领军人物。
延展阅读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三鱼纹彩陶盆》(史前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魏晋南北朝绘画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江帆楼阁图 (隋唐绘画1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拉斯科洞窟《大公牛》(原始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古代美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老彼得·勃鲁盖尔(上)(尼德兰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老彼得·勃鲁盖尔(下)(尼德兰4)
资料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网络。
鸣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开馆时间:9:00 — 17:30;周一闭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