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冯博一

最早看到胡为一的作品是影像装置《保持匍匐》(2012年)。三十多个电动机械兵玩具,匍匐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穿越在行驶的车轮下。危险的情景,却充满了游戏化的乐趣。还有一件摄影装置《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2014年)作品,伤害的挺狠!有一种穿过骨头抚摸你的“触电”感觉。


城市,尤其是城市化的废墟,一直是胡为一利用的视觉资源。艺术创作中,城市与其说是一个地点,不如说是一种隐喻。在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领域,可以表明为一种“隐喻”而非“地点”的存在,同时,这一“地点”本身的视觉场域,又可以引发出另类的艺术想像。这次胡为一在“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的个展中,把这一强烈意向包裹在一个无时间、无地域的超验空间里,再一次进行夸张地演绎和延展,且特别炫目。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HdM GALLERY

胡为一,《现在吸进去的灰尘曾经是座房子 No.18》,摄影,臻墨黑白数码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金属面、纯铝板、实木框

133x100cm or 100x75cm,3+2AP,2021


废墟可以视为城市的“残躯”。他的新作《现在吸进去的灰尘曾经是座房子》,将“残躯”的“器官”或“间隙”,附着予动物、植物、遗弃的玩偶等等,合成为诡异、荒诞的城市景观,使城市废墟赋能出乖张、多维的触感视觉。一是废墟荒芜的真实写照。二是夸张的动物、植物等形象,覆盖、穿插在建筑和房间里的张牙舞爪——叠加之后的重置过程。三是抽离了人群的身影,却以动、植物等拟像出城市无节制的扩张,以及人的欲望,其中的遭遇,可以看作对所有人生活中荒诞处境的一种隐喻。包括他2018年创作的影像装置《无痕》等作品,在平庸与滑稽之间维持着一个紧凑的空间。他的创作和城市中穿行的形象之间的距离,恰是他认知世界和所在城市化被不断破坏之间的距离。而这些身影的背后,又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牵引和清理着一切,如同幽灵般地存在。因此,胡为一所呈现的城市,其实更多地是一个被所谓现代“异化”之后的人与城市的具体形态。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HdM GALLERY

胡为一,《现在吸进去的灰尘曾经是座房子 No.30》,摄影,臻墨黑白数码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金属面、纯铝板、实木框

133x100cm or 100x75cm,3+2AP,2021


这是胡为一具有明确现实针对性和寓言化叙事的一种方式,使观者在他设置的场景中感受到压迫的悸动,抑或也是在生物学和物种学的层面上来审视人的存在。这种寓言化的叙事策略无疑是睿智的,但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一种寓言化的表现,它的成功与否,从某种角度也取决于艺术家择选的媒介上,即是否能与他所给予的观念与行为自然地融为一体,使观者能够顺利地将感受延伸到寓言的层面上。显然,胡为一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他的这种寓言叙事是一种艺术转化地对现实的命名,加剧了他作品的象征性意义,形成了可见的社会空间与想象世界之间的张力关系,并使人们在自以为是的状态中突然发现,自己距离真实是多么遥远,而那些令人心颤的事件却仍在我们的城市中不断生发着。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HdM GALLERY

胡为一,《低级景观 7》,影像装置、铝合金、不锈钢、动物骨头、摄像头、伺服电机、液晶显示器,独版,100×100×175cm,2021


同时,我比较好奇于胡为一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作为90后的青年艺术家,对“文化记忆”的始终关注。一般而言,年轻人在荷尔蒙的催情下,表现的更趋新;随着阅历的变迁,迈入不惑之年后,往往开始趋旧,表现更多的是怀旧的记忆。为何“记忆”成为胡为一创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全球化,数字化生活的当下。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HdM GALLERY
胡为一,《无痕》,录像装置、铝合金、钢化玻璃、70 寸液晶显示器、滑轨、步进电机、刷子, 1+1AP,95×170×20cm,2019


也许,胡为一试图为城市、为家园、为自我寻找记忆的创作过程,正是一种“怀旧”的想像行为,并将个体的记忆编织于城市命运之中。如《低级景观7》和《家》等作品,在传统和记忆即将消逝的时刻,以多媒介方式对记忆的不断追问。这些作品不仅整体地勾勒出怀旧视野中家园的不同侧面,而这些侧面作为一种个人记忆的方式,又链接到不同历史视野中的城市形象和留下的历史印痕。同时,也是重构集体记忆和自我记忆的再次追认。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将永远处在“失忆、梦想与漂泊”之中。没有了“家”和“记忆”,只是千篇一律的城市假面。“回家”和“归属”在这样的城市空间中,成为绝对的匮乏,也因此成为绝对的象征和隐喻。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HdM GALLERY

胡为一,《现在吸进去的灰尘曾经是座房子 No.37》,铂钯印相法、哈内姆勒铂金印相纸、无酸卡纸、实木框喷漆、TruVue 无反光玻璃 ,44×56 cm,版本 : 1/3,2021


而个人记忆的强化,使胡为一的“记忆”艺术,不仅是某种城市文化的样本,却携带着丰富的个人记忆和历史细节。例如,摄影装置作品《冰箱纪念册》的堆叠方式,不再刻意寻求表现对象的“文化”意味,而强调个体记忆的丰富和细腻。因此,他的作品带有较强的情感因素和拼贴的成分,表现为对已经消逝了的、仅仅留存于个人记忆之中的“归属”和“精神故乡”的想像。其间,有着不再存在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割舍不掉的情感的关联和显得温情饱满的文化礼仪。同时也必然与他童年、青春等日常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关于城市的怀旧式书写,个人青春记忆也就丧失了具体的依托。只不过,胡为一怀旧的有些神秘的沉重,不确定的暗示。或者说,作品本身已经把胡为一的疑虑、怅惘显现出来,尤其是对曾经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城市能否保有自身记忆的疑问。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

©HdM GALLERY

胡为一,《现在吸进去的灰尘曾经是座房子 No.36》,铂钯印相法、哈内姆勒铂金印相纸、无酸卡纸、实木框喷漆、TruVue 无反光玻璃 ,56×44 cm,版本 : 1/3,2021


将生存境遇视为个人的时间、空间概念来探究,是基于流动的城市文化。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记忆的维度,它体现了城市形成的过程,关乎城市的历史和传统,是差异建构和城市主观性形成的过程;二是乌托邦的维度,它指向对城市未来设想,是城市共同体确立的基础,也是构建城市伦理的前提条件。胡为一作为90后的代表艺术家之一,没有简单地把时间、空间的表达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上,也不满足于把媒介转换为一种视觉语言,而是将这种虚拟景观沉淀为“尘迹”的底色,并透过时光的浮尘,“意出尘外”去发现、思考,以及智性地艺术表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处境。当他的艺术介入现实时,作为“过去”和“当下”的“瞬间”定格,也就逐渐地成为他的艺术视角、观察和梳理、表现的方法了。或许这才是艺术表现历史、重构记忆、置换现实的关键所在。

胡为一1990 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13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先后获得公共艺术学士学位及新媒体硕士学位,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胡为一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中展出和收藏,包括苏黎世 Helmhaus 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当代美术馆、鹿特丹 V2 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浙江美术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 台北亚洲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民生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香港艺术中心等。胡为一获得 2014 年第二届华宇青年奖组委会大奖。

冯博一,男性,生于60年代北京。汉族;群众面目;历史本科;B血;鼠相;天秤座,上升为处女。从80年代末至今,擅长策展、评论、编辑工作。


相关链接:

HdM 画廊|2021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展位 B3

HdM·文章 |《流蚀》——孙文杰谈胡为一

HdM·展览 |胡为一个展《 身体地理》

聚焦·HdM丨胡为一谈蓝晒创作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



HdM·文章 |冯博一《意出尘外——关于胡为一的艺术》 艺术 冯博一 意出尘外 HdM 文章 胡为 作品 影像 装置 保持匍匐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