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 位 Booth
A120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尚扬 Shang Yang
罗中立 Luo Zhongli
何多苓 He Duoling
周春芽 Zhou Chunya
石冲 Shi Chong
方力钧 Fang Lijun
薛松 Xue Song
王一 Wang Yi
藏家预览 Private View
公共参观 Pbulic Hours
11/14 周日 Sun. 12:00 - 18:00
王一| Wang Yi
(*从左至右)
「25% 紫Ultramarine violet,50% 红Alizarin crimson hue,25% 橙Vat orange」
「25% 橙Vat orange,50% 紫Ultramarine violet,25% 红 Alizarin crimson hue」
「50% 红Alizarin crimson hue,50% 紫Ultramarine violet」
「25% 红Alizarin crimson hue,50% 青绿Turquois (phthalo),25% 紫Ultramarine violet」
「25% 紫Ultramarine violet,75%青绿 Turquois (phthalo)」
镜面不锈钢上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mirror stainless steel
30 x 60cm x5
2021
“
混沌中的闪烁,⿊暗中的⽣命⼒ ”
「25% 紫Ultramarine violet,50% 红Alizarin crimson hue,25% 橙Vat orange」
形状和结构的象征
颜⾊与材料的情绪
抽象⾄现实的迷因(节选)
⽂/李素超
“我喜欢稳定的、恒久的事物”,⽣于1991年的艺术家王⼀在谈及他的整体创作时如此对我说道,也即是⼀种对艺术能够表达的普世性本质的探讨。纵观他⾃中国美术学院求学期间开始的抽象绘画的尝试,到今天发展出的独具个⼈特点的抽象语⾔,尽管在表现形式、媒介等⽅⾯都发⽣过不少转变,却不难看出王⼀的创作实践在这近九年的时间⾥,如他的名字所隐喻的那样,处于⼀种始终如⼀的沉稳的状态。
「25% 橙Vat orange,50% 紫Ultramarine violet,25% 红 Alizarin crimson hue」
……
2016年从中国美院油画系硕⼠毕业后,王⼀开始尝试在铝板和镜⾯上作画,其光洁的表⾯使得颜料⽐起在画布上更加具有流动性,同时降低了⾊彩的锐度,也打破了他此前对称⼯整的画⾯构图。施加于⼯业板材上的数百遍的颜料层数所呈现的是如湖⽔或霞光掠影般的静谧,近处仔细观看,又猝然发现其间⾊彩的暗潮涌动。对媒介的拓展把媒介从⾃⾝解放出来,打破对⽴⾯固有的⽭盾,如⼯业的与⾃然的、坚硬的与柔软的、对称的与随机的。
他从⾃然的流变中获得灵感,王⼀⽤缓慢且耗时的⼿⼯制作⽅式,在平⾯上逐⼀建构起多变⽽流动的视觉感受。他开始创作更⼤尺幅的绘画,鲜明的⾊彩如波涛般扑⾯⽽来,视觉上的纵深感又仿佛要将⼈吞没于其中。我们不难将其同以Robert Irwin、Doug Wheele、James Turrell等艺术家为代表的“光与空间艺术运动”联系起来;根植于南加州开阔的⾃然景观和和煦的阳光,它与极简主义、⼏何抽象的同源关系在美学上消解了社会和政治等级,制造了⼀种近乎乌托邦式的短暂的逃遁,在这⾥,只有纯粹的形式、光与影的游戏。
James Turrell曾提到的“超于现实”(supra-reality)正是指向意识经验的转化,王⼀⽤罩染法实现的画⾯的镜像反射效果所产⽣的现实之外的维度亦是这种“超于现实”的体验,观者在⾯对画⾯的同时,也会从其中隐约看到⾃⼰与周遭环境的镜像。
「50% 红Alizarin crimson hue,50% 紫Ultramarine violet」
……
暗⾊的表现⼒似乎总要来得⽐亮⾊更为深沉⽽有⼒,数年来对明亮⾊彩的实践使其成为王⼀特有的个⼈标识,然2017年前后,或许意识到暗⾊所蕴藏的更多复杂可能性,他的颜⾊系统逐渐向更深的⾊调开始转变。《单元》系列⾥由纵横交错的线条形成的棋盘或⽹格状结构形似⼀个个像素点,深蓝、暗红、⿊褐、暗绿等沉郁的⾊调是它们的主旋律,明亮的荧光⾊成为其上的点缀,幽暗的像素点像阵列⼀样排列开,⽆限延伸⾄画布的最边缘,零星⼏点的橙黄或荧光绿闪烁在画⾯中⼼或四⾓,于⼀⽚阴暗之中凸显出来。强烈的“明暗法”(chiaroscuro)⾃⽂艺复兴以来就被⼴泛使⽤以塑造画⾯的⽴体感和戏剧性效果,卡拉⽡乔、伦勃朗等画家都擅以此技法表现画⾯丰富层次的同时传达其中暗含的复杂情绪。明与暗看似⽭盾的关系却使⼆者始终相互依存,此消彼长又相⽣相成。王⼀发展出的这⼀系列暗⾊抽象绘画⽆疑是他的⼀次成长性突破,⽤他⾃⼰的话说,它们在于表现的,是“混沌中的闪烁,⿊暗中的⽣命⼒”。
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埋藏在其作品中的社会性线索,正如前⽂提及的抽象艺术的社会政治根源问题,纯粹感知和形式的探讨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好⽐⼀枚硬币的两⾯,⾄上主义运动所强调的⾮物质性恰是对彼时俄国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平等理念的回应。布雷兹维克(Iwona Blazwick)为伦敦⽩教堂的展览“⿊⾊⽅块的冒险”写道:“⼏何抽象艺术能让艺术家和他们的社群甩掉⽂化的包袱,重写国家认同、超越中⼼和边缘的地缘政治,以达到⼀种更真实的现实。” 在当下⼯⼚式的⼤规模⽣产模式与讲求⾼效、快速解决眼前问题、即时娱乐的时代,王⼀有意识地⽤极其缓慢的、传统的个⼈⼿⼯劳作⽅式与之对峙,⽤重复的叠加和单⼀的结构元素制造差异,在视觉层⾯上试图规整地平衡社会的混乱。《单元》系列中的⽹格状构图既是对今天社交⽹络时代的指涉,对单元和集体、特性与统⼀的关系的思考,也是让⼀个个像素点般的⽹格在⾃我的延伸和复制中形成某种隐性的对抗和抽象的批判,对当代社会⽇益抽象化的社会关系和西奥多·阿多诺所称的“假个体化”的⽂化⽣产举起⼀⾯“棱镜”。
「25% 红Alizarin crimson hue,50% 青绿Turquois (phthalo),25% 紫Ultramarine violet」
……
近两年,随着对暗⾊系的实践,王⼀先后创作了《⿊屏》(2020-2021)、《雅各宾》(2021)这两组以⿊⾊玻璃为材料的装置。前者延续了从⾄上主义到解构主义建筑的观念和元素以及艺术家对镜像的偏好,39块⼤⼩不⼀的纯⿊镜⾯紧密排列在两个相交的墙⾯,反射出的暗光和时隐时现的观众的⾝影构成⼀场光与影、秩序与混乱的碰撞。后者则借鉴了法国⼤⾰命时的断头台和《2001太空漫游》中⿊⾊⽯碑与⼈⼯智能HAL9000的形象。作品以法国⼤⾰命时期由马克西⽶利安·罗伯斯⽪尔所领导的激进政治团体雅各宾派为名,提⽰我们这⼀由⽅、圆和线条组成的抽象⼏何形体其⾰命性的本源;以及在⼤癫狂之中权利外与公正的危险和易碎,是⾮正邪间的轻易颠倒,和以平等性为名的漫长伤害。《雅各宾》的创作是王⼀近期以来对如何在作品中进⼀步挖掘社会形制的思考的探索性实验,象征激进改⾰和暴⼒⾎腥的雅各宾派与断头台为艺术家提供了又⼀种以历史为素材的可能和意义,尖锐的倒梯形⾼⾼悬坠着,冰冷⽽锋利的⾦属和构成⼗字架状的灯管仿佛宣⽰了纠葛的历史终将被时间消磨成为抽象的存在。经历了数年对抽象绘画在形式与⾊彩上的探索,王⼀开始转向寻找抽象艺术更多的智⼒潜能,以免于陷⼊所谓僵⼫形式主义的困境。然⽽在他看来不论抽象还是具象或是装置影像都有着⼀些惯⽤的语⾔,这种特征化的形式即是任何视觉艺术的中最直接有⼒传达⽅式,⽽也有可能暂时变成束缚。不过,那些轻易谈论“绘画之死”的论调是可爱的,就像是新⽣的婴孩⾯对⼀个其所未知又注定要伤害到他的世界时的啼哭。当我们理解⼀件作品时需要耐⼼地反复在内与外寻找种种联接、线索,对于观者未必有唯⼀的答案,复杂甚⾄是⽭盾的多译性才能塑造出经久不衰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价值。
王⼀始终确信他的所有实践都莫过是⾃⾝内⼼对外界的直接态度,表层的深处或许暗藏着⼀把⼿术⼑,透过抽象元素背后的象征和隐喻,将现实与形式通过某种⽅式切分又缝合起来。在抽象艺术似乎早已脱离其诞⽣之初的纷杂的社会语境和⾰命般的热情与创造⼒的今天,他希冀重拾抽象艺术的社会和历史脉搏,从当代多元主义的视⾓思考和构建其新的意义。也因此,解读王⼀的创作,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到抽象艺术产⽣的根源上去,在经过了⼀百余年不断变化的形式构造中找到物质和精神的⽀撑体。
「25% 紫Ultramarine violet,75%青绿 Turquois (phthalo)」
关于艺术家

即将展出

艺博画廊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