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维 CHEN Wei | 何伟 HE Wei | 林奥劼 LIN Aojie | 梁绍基 LIANG Shaoji | 刘唯艰 LIU Weijian | 刘月 LIU Yue | 苏畅 SU Chang | 孙逊 SUN Xun | 施勇 SHI Yong | 徐震® XU ZHEN®| 杨福东 YANG Fudong | 余友涵 YU Youhan
余友涵| YU Youhan
余友涵,1943年在上海出生。1973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如今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余友涵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重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实践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而中国当代艺术普遍被认为开始于19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余友涵结合了多重透视和对中国文化本体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各种视觉手法的持续探索,他的绘画保持着普遍意义,影响并感染了一代年轻艺术家。
梁绍基 | LIANG Shaoji
梁绍基,1945年出生于上海。1986至8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 Varbanov)研究软雕塑,1980年代末开始进行养蚕艺术实验。三十余年来,梁绍基潜心于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进行探索,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的创作。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近期梁绍基个展《蚕我 我蚕》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2月20日。
杨福东| YANG Fudong
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被誉为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从九十年代末起,杨福东就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绘画、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
徐震® | XU ZHEN®
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徐震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人物。他的作品类型非常多样,包括摄影、装置、影像、绘画和行为等。其作品并非只是以述行的倾向来表达,还具有着很强的概念意义,在多重的主题和事件中有着强烈、透彻的叙事性。徐震常常非常直接地使用“身体”——艺术家自己的或社会的——作为象征性的素材,以一种想要挑战权威的恶作剧情绪,把艺术家个人独特的体验和面对社会热点的姿态反映在其作品中。
陈维 | CHEN Wei
陈维,1980年出生于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的艺术创作始于杭州,最初从事声音艺术创作与表演,而后转向于影像及装置。陈维的创作常以舞台装置和情境再造的方式呈现于摄影之中。近年来,他更是不断地以布景和多媒介装置结合的展出形式,将其工作延伸至现场。
施勇 | SHI Yong
施勇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993年起,他的作品就在国内外被广泛展出。早期创作致力于揭示现实内部的意识形态;九十年代开始关注改革开放神话下的当代上海的转型概念,继而引向更宏观的全球化,消费文化等层面。2006年,从作品“2007没有卡塞尔文献展”始,施勇将质疑的目光落实于艺术界本身,思考如何通过“搁置”创作来予以抵抗。2015年个展“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既是之前创作的延续,又传达了其未来意图在表面“抽象”之下展开对于“控制”的反思与实践。
刘唯艰 | LIU Weijian
刘唯艰,1981年生于湖南,200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从早期作品开始,刘唯艰就确立了自己冷峻、晦涩的“社会叙事”方式:他借用了一副中性的、冷漠的“图像”面具,敏锐而深刻地触及到一个时代的社会隐痛。他深沉却冷淡的笔触,与时俱进地推动着对时事和现代人的深层回顾和思考。此后,不断变化的主题和语言,都是他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经历、视野开阔的变化而自我推进的演化历程。
苏畅 | SU Chang
苏畅,1985年出生并成长于上海。他坚定地使用雕塑语言并以此作为自己艺术实验的载体。对雕塑内在性的重新理解和独立实践贯穿了他工作的始终。他希望以简单的日常视觉元素为基础,消化并产生新的语言。继而,用这些作品去审视人在面对公共性和个人焦虑的交错时的徘徊,以及这种模糊的行为在人心理上书写下的痕迹。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