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中军:朗读者
Wang Zhongjun: The Reader
2021.11.10 - 12.11
策展人:朱彤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11月10日(周三)下午4点在北京第二空间,推出艺术家王中军的个展“朗读者”。展览由朱彤担任策展人,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携手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共同推出,展出王中军自1982年至今持续创作的人物、风景、静物、抽象类等油画作品50余件。


《2021-无题》,布面油画,160 × 120 cm,2021

王中军对绘画的研究是博物馆学式的,在方法和母题上存在大量的多样性。纵观近10年的绘画作品,王中军在对作品的观看和空间的把握中,总能使人受益匪浅。松美术馆便是王中军对空间艺术理解的集大成之作,199棵松树被栽植于美术馆的庭院中,制造出宋画般的极致景致,游目骋怀,心旷神怡。《林泉高致·山水训》中也有诸如“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其势若君子轩然”,都极尽对松树的赞叹。他因之所感而创作的松树新作,有着电影蒙太奇一般的运镜感,令人即刻就要走进一个延伸至远方与追逐的剧情之中,但随即又陷入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里。“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或许正是印证了这句话的个中意思,也是艺术家的决意。
《2014人体4号》,布面油画,60 × 110 cm,2014
艺术家曾在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观看到展示着的罗斯科作品,有感而发:“抽象介于形与无形之间,它的走向其实是一个具象的形”,从“艺术的减法中,打开了一扇无限门”。这或许是一个转变的契机,也是几乎每一个画家所面临的必经之路。对于他来说,最抽象的形却是最真实的,无形胜有形,象征意义的解读大于炫技之下的快感,情感上的共鸣大于形式上的正确。

创作的母题研究,或许是梳理王中军作品中较为棘手的方面,他的作品本身就像故事的碎片,其终极意义就是它所暗示的东西。历史和当下的角度,也需要一并融进对他作品的理解之中。留学美国给王中军带来很多学习的契机,或许生活艰苦,但艺术所带来的感动是任何艰难都无法消弭的。在嬉皮士运动洗礼过后的美国,颠覆性的想法和事物感召着更多追逐美国梦的人们,世界进入了又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被卷入了新的权力角逐时期,就连艺术也无一例外。最终正如那个时代如寓言般振聋发聩的声音唱响道:昔日我曾苍老,如今才风华正茂。

多年以后,王中军已经是众多重量级电影的出品人,却仍将最大的热忱留给了自己心之向往的艺术创作。想起一句诗歌:“一个人属于这里或者那里:没有中间道路。”正是抱着这样的觉悟和决心,王中军的艺术家之路走到了今天,带着孤独与清醒,他将继续走下去,他不仅是朗读故事的人,也是故事本身。
文/朱彤


王中军近年的展览包括:“朗读者”(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1);“心·驿”-王中军个展(言午画廊,上海,2017);“就是这样”-王中军抽象绘画展(上海香格里拉酒店,上海,2016);“就是这样”-王中军抽象绘画展(北京农展馆,北京,2016);“艺术东西”暨王中军油画、西方大师杰作和当代水墨联展(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2015);“作为画家的王中军”-王中军个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2015);“中军和他的朋友们”(元·空间,北京,2014)等。
“艺术东西”暨王中军油画、西方大师杰作和当代水墨联展现场,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2015
“心·驿”-王中军个展现场,言午画廊,上海,2017

朱彤,当代艺术策展人,曾策划过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南京博物院)、《书写—首届南京国际双年展》(江苏省美术馆)、《朦胧—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特别展》(意大利威尼斯)、《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保利博物馆,法国泰勒基金会,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等)、《美丽新世界—南京第二届国际美展》、《无界-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意大利曼特尼亚美术馆)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展览项目。曾出版《演变》、《超越的维度》、《幻想》等多部学术专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