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记忆术”公共项目03

备 忘 录 与 记 事 本 
—— 蒋 志 与 彭 祖 强 的 “ 记 忆 术 

时间:

2021年11月7日(周日)
19:30-21:30
讲者:
蒋志、彭祖强
对话人:
胡斌、方立华
语言:
中文
平台:


腾讯会议 (会议号:419 146 671)

The Arts of Memory Public Programs III
Memo and Remix —— The Arts of Memory of Jiang Zhi and Peng Zuqiang

Time:

November  7, 2021
Sunday       19:30-21:30
Lecturers:
Jiang Zhi, Peng Zuqiang
Speakers:
Hu Bin, Fang Lihua 
Language:
Mandarin
Platform:


Voov meeting 
(ID: 419 146 671



内容介绍  ABOUT THE LECTURE


“记忆术”聚焦艺术家如何以多元的方式将记忆进行艺术实践的转换,观察人类的思想世界,提示其与知识、时间及空间等维度的关系,并由此引发我们对记忆本身的思考。在公共项目的第三场,我们邀请参展艺术家蒋志与彭祖强分享与“记忆”有关的艺术实践和思考,包括蒋志的《木木》和《片刻》,彭祖强的《手风琴课》《难》和《保联》。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和艺术表达,呈现艺术家不同的“记忆术”。最后,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胡斌、方立华也将与两位艺术家展开有关记忆与艺术实践的对谈。


作品介绍 ABOUT THE WORKS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小木木》,蒋志,1997-1998年,摄影,33cm
×33cm×20件

《小木木》是 20 年前艺术家蒋志在杭州开始拍摄的系列作品,从 1997 年到 2007 年,跨越十年之久。“木木”系列的第一张作品拍摄于 1997 年 9 月的某个下午,就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对面的西湖边的某颗树上,她看起来就像是从树中出生的,所以后来就叫它“木木”。艺术家说:“木木”系列就像是某个人的漫游记,从江南水乡到雪山荒漠,从田野山林到都市街道,从国内到国外,从“小人国”到“大人国”。在这个过程中,木木也一直在变化,从一个拇指大的木偶长大成人。时间赋予了木木特别的记忆。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片刻》,蒋志,系列 / DV / 彩色/ 2000-2005年

《片刻》是艺术家蒋志始于1999年拍摄的另一系列与记忆有关的作品。艺术家随身带着DV摄影机,看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便记录下来,就像写日记一样。《片刻—深圳》主要记录了深圳的城市生活碎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工厂区附近工人和外来人员的娱乐生活:一大群人围着街边的电视机,他们的欢乐和迷醉被艺术家以一个长镜头拍下来,这是一次“对观看的观看”。这些影像记录了不为主流媒体关注的底层生活的时尚,记录了另一种生活的改变。这系列作品呈现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的众多片刻,组成一幕情景戏剧。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手风琴课》,彭祖强,2016年,高清录像,14'49''

《手风琴课》从侧面追溯了手风琴在中国的历史:从1970年代作为宣传乐器的兴盛,到1990年代在钢琴等其他西洋乐器复兴的竞争下逐渐衰落,再到2010年代的缓慢复苏。录像观察、对比了在长沙的两个由同一位老师授课的手风琴课 :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课后公费手风琴课,与一群中产中年人的手风琴夜课。试图思考声音记忆在两代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保联》,彭祖强,2020-2021,13'58'',多频道影像装置,高清录像与超8胶片转录高清录像

《保联》由五个拍摄于超8胶片和高清录像的片段组成,试图演绎关于接触与联结的复杂性。这五组场景中的参与者全部为非白人,并主要为亚裔、酷儿的伙伴们。这些回忆、八卦和沉默的片刻,都围绕着艺术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当一个主体无法成型时,我们应当如何重新考量“可见”、“可闻”或“可辨”的含义?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难》,彭祖强,2019年,79'31'',单频道高清录像

《难》记录了艺术家的伯伯难,和他的祖父母一起生活的两年时光。身体有障碍的伯伯和两位年长的老人,在住了几十年的公寓里互相照料。这栋有着特别光线和色彩的老公寓,时间缓慢地流动着:酷暑闲暇时的拌嘴、冬日烛光下的等候,还有在保养品销售站的来来往往。看似无事发生的日常,包裹着这一家三口之间深邃情感。


讲者介绍  LECTURERS‘ BIO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蒋志
1971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在1999年参加“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览后,蒋志成为同时代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跨媒介性,涵盖影像、绘画、摄影、装置、诗歌还有小说。蒋志曾获2010年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学术大奖;2002年香港国际电影短片节“亚洲新势力——评委会大奖”;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提名奖(CCAA)。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彭祖强

1992年出生于长沙。作品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时代艺术中心(柏林),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AntiMatter影像艺术展,以及休斯顿美术馆等展映。参与过的驻留项目包括MacDowell,Skowhegan, 以及Core Program。2020年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 和印尼日惹纪录片电影节国际长片竞赛单元的“特别提及”。曾就读于伦敦哥德史密斯学院和芝加哥艺术学院。


对话嘉宾介绍  SPEAKERS‘ BIO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胡斌
出生于湖南长沙。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曾在广东美术馆编辑部、广州三年展办公室、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工作。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专注的研究方向有中国革命美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著有《视觉的改造: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何以代表“中国”: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等。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方立华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2005年以来一直持续在艺术机构中推动研究、策展和出版实践,2012年应荷兰蒙德里安基金会和SICA的邀请赴荷兰访问交流。现为OCAT深圳馆副馆长。



关于展览 EXHIBITION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OCAT深圳馆和华·美术馆联合推出“记忆术”(The Arts of Memory)和“记忆宫殿”(The Memory Palace),并在两馆分别展出,其中OCAT深圳馆呈现了“记忆术”展览,邀请16位艺术家以26组作品参展。展览聚焦艺术家如何将记忆进行艺术实践的转换,探讨永恒的“记忆”母题。展览以“记忆与遗忘”作为引子,通过“载体与物性”“地点与风景”“剧场与系统”三个部分形成有机的结构,对记忆与艺术的互文关系进行探讨。



相关链接:
  [OCAT深圳馆 | 新展预告] 记忆术
☞  [OCAT深圳馆|开幕回顾] “记忆术”“记忆宫殿”“李怒:诞生”
  [OCAT深圳馆 | 作品介绍] 记忆术 The Arts of Memory
  [OCAT深圳馆 | 公共项目] 讲座:记忆术与记忆图像
  [OCAT深圳馆 | 公共项目] 讲座:搭建记忆






正在展出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记忆术

The Arts of Memory 

2021.9.29 - 2021.11.11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 OCAT深圳馆 A/B展厅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记忆宫殿

The Memory Palace

2021.9.29 - 2021.11.21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1号 华·美术馆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李怒:诞生

Li Nu: Birth

2021.9.29 - 2021.11.11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 OCAT深圳馆A/B工作室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 OCAT深圳馆 | 活动提醒 ] 备忘录与记事本——蒋志与彭祖强的“记忆术” 记忆术 蒋志 彭祖 深圳馆 活动 备忘录 记事本 项目 事本 记忆 崇真艺客
OCAT深圳馆是OCAT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其前身为OCT当代艺术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内外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2005年开创至今,OCAT深圳馆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的开放时间根据场馆公告而定)
免费开放,无需预约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
网站:www.ocat.org.cn
微信:OCAT深圳馆(ID: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豆瓣:http://site.douban.com/ocat/
电话:0755–26915007 / 26915100
邮箱:info@ocat.org.cn




点击关注,走进OCAT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