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经典萌生创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
巴塞罗那为「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
© 阿莫斯·查普尔/雷克斯
巴塞罗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并作为第29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举办地,主题「ONE TODAY, ONE TOMORROW」(一个今天,一个明天),探讨该城市面向可持续性和建筑环境未来的种种途径。
UIA 世界大会 1996 巴塞罗那,主题:城市建筑的现状和未来
巴塞罗那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是一体的。19世纪由西班牙城市规划师和工程师Ildefons Cerdà i Sunyer伊迪芬斯·塞尔达提出的“Cerdà Grid”(八角形街区和棋盘形规划)和ensanche扩张方法就是其最佳例证。


巴塞罗那市郊及其内部改革和扩展项目计划
1850 年代,西班牙和欧洲的城市的特点是密度大、交通拥堵、供水糟糕、卫生条件极差、几乎不存在污水处理系统和疾病爆发。
经过塞尔达5年时间的调研,设想出了独特的“棋盘格式”的城市规划:让城市顺畅不拥堵,让游客不会迷路,让居民能拥有同等的资源,同等的便利,每家每户都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这就是著名的塞尔达计划(Plan Cerdà),于1859年正式开始实施。


Neuman,“Ildefons Cerdà
空间规划的未来:城市规划先驱的网络城市主义,P126


7.5平方公里的街区以长而直的街道、宽阔的大道交叉的严密网格格局以及八角形城市街区、45度切角的矩形街区为特征的独特“棋盘格式”的扩展区。
此外,这座城市还存有9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在这其中有7个建筑作品皆出自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之手,这也是巴塞罗那为何得名“高迪之城”的原因。


其中包括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ília)、米拉之家(Casa Mila)和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o)。
Casa Mila ,Wikipedia
Casa Batllo ,Wikipedia


巴塞罗那的城市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塞达尔超前的城市设计布局和安东尼奥·高迪惊艳的建筑之作组成这座城市的灵与肉,还比如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聚光塔、弗兰克·盖里的金鱼雕塑等更多创造力的建筑。


而作为评选的考量之一的额外因素是,在未来几年,巴塞罗那因还将有数项重要的建筑活动。
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Familia)将在安东尼·高迪逝世一百周年时完工;
巴塞罗那还致力于推进“新欧洲包豪斯”倡议,呼吁“所有欧洲人追求视觉美、思想美、灵魂美,想象并共同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包容的未来”;
巴塞罗那也将主办第25界西班牙建筑与城市规划双年展(BEAU)。
此外,在城市建设方面,巴塞罗那将三分之一的中央街道改造成无车绿地,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这项提议也被作为Cerdà的更新计划,即在19世纪末已实现巴塞罗那的现代化并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条件的基础上,完成城市转型。
除了在街道路口建造 21 个新广场外,还将为所有当地人提供离家 200 米以内的安全户外空间。
文化力延伸
▽
1、巴塞罗那凭借城市内用色大胆、变化多端的各类建筑在1999年荣获了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颁发的皇家建筑金奖,这是该奖项迄今为止唯一一次颁发给一座城而非单个建筑。
2、圣家堂 (La Sagrada Familia) 的建造时间比金字塔还长埃及的古金字塔是在公元前 2589 年至公元前 2504 年间建造的,历时 85 年。而安东尼·高迪 (Antoni Gaudi) 的巴塞罗那圣家堂 (La Sagrada Familia) 在过去的 138 年中一直在建造中。
3、巴塞罗那和北京都是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头衔的竞争者,巴萨罗那以147票比129票拿下了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的称号。
信息来源:Archdaily、Dezeen、uia2026barcelona
UCCA Edge年度大展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全景式呈现
「成为安迪·沃霍尔」
UCCA Edge年度大展「成为安迪·沃霍尔」从2021年11月6日至2022年3月6日展出,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于中国的全景式呈现。
展览从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馆藏中精选近400件作品,其中包括首次于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之外展出的摄影作品和文献物品,特别聚焦于安迪·沃霍尔身为摄影师和实验电影制作人的艺术实践。




沃霍尔藉在时尚品牌和百货公司工作而成功涉足商业艺术,并在此期间创作的最早的波普绘画作品。

「摄影师沃霍尔」章节从“实验”、“夜生活”和“肖像”等角度完整呈现了其职业生涯从拍摄主题到各种实验探索在内的摄影艺术实践,这些肖像照为艺术家的丝网肖像创作提供了素材。


此外,这一章节还展出了沃霍尔的线缝摄影、快照亭照片、宝丽来照片,记录下的个人生活。


与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如《花》(1964)和肖像系列共同展出的,还有此前鲜少展出的沃霍尔曾使用过的设备,如宝丽来Big Shot相机、辅助手绘波普作品底稿的投影仪、16毫米电影镜头、投影胶片和其创作中挪用的源素材。

“电影作为客体”章节呈现了继波普艺术取得成功之后,沃霍尔于60和70年代在“工厂”工作室拍摄的实验性电影,其中出镜的很多人因此成为了超级明星。


作品中有超过24部电影的重制版,其中包括难得一见的“试镜”系列、标志性的《帝国大厦》(1964)、此前鲜少展映的16毫米胶片电影,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节目。

“沃霍尔重塑”章节集中展出了沃霍尔的商业艺术创作。作为一名商业艺术家,沃霍尔将此前作品中的图像和品牌与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文化重新混合,创作了诸如金宝汤、布里洛盒子和可口可乐,以及新版本的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等作品。

从20世纪60年代强调运笔的手绘,到80年代光滑平整的美国典型风格,沃霍尔艺术表现手法的改变体现了艺术家根据美国时尚潮流及社会规范的变化,以及自身艺术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和风格转变。

最后,“非物质”章节探讨了沃霍尔步入生命最后阶段与灵性的抗争,并通过“迷彩”(1986)和“罗夏墨迹测验”(1984)系列作品展现了沃霍尔向抽象和概念艺术转变的创作实践。

这一章节同时还展出了沃霍尔70年代末的多幅自画像与80年代初创作的“神话”系列(1981)。在沃霍尔1987年意外离世之后,沃霍尔因“神话”系列而被誉为美国神话和波普圣徒。

“成为安迪·沃霍尔”为了解沃霍尔横跨艺术、商业插画、实验电影制作等众多领域的巧妙挪用、大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与当代流行文化、社会交际和年轻文化的特殊关联提供了新视角。


沃霍尔将艺术融入城市生活,凭借其对都市夜生活、好莱坞、时尚和音乐的观察与参与,在其塑造文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文化力延伸
▽
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8.6-1987.2.22)本名安德鲁·沃霍拉,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工薪家庭。1945至1949年,就读于卡内基理工学院(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在纽约以商业插画家的身份开始其艺术生涯。从20世纪40年代至1987年去世,沃霍尔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和企业家。他是画家、雕塑家、插画家、摄影师,并在整个艺术生涯中不断对诸如出版、电影、音乐制作、电视、时尚和戏剧等新兴媒介的艺术表达展开探索。
信息来源:UCCA Edge
「未来图书馆」
100年后人们还看纸质书吗?
其中一棵云杉树, 2017 年
假设有人邀请你写一本小说,要等到 2114 年才能出版,你会答应吗?—— 2014 年于挪威首都奥斯陆,苏格兰艺术家 Katie Paterson(凯蒂·帕特森)启动了「Future Library 未来图书馆」计划,要等到一个世纪后—— 2114年才能完成。
艺术家Katie Paterson(凯蒂.帕特森)针对科技发展“电子书取代纸本书”这个趋势,预想了如果在 100 年后已经没有纸制出版书的存在的备用方案:在2014 年夏天,在公共图书馆旁,种植1,000 棵挪威云杉树,准备百年之后用以造纸,并存放一台印刷机。
Katie Paterson 正在植树
该计划每年挑选1 位作家邀其创作,不限文类,限定1 年内完成。随后把手稿作品封存在位于奥斯陆的德奇曼斯克公共图书馆,100 年后才出版、展出。
100 年后,2114 年起将陆续伐木造纸,出版封存百年的作品,而存放作家手稿房间的部分建材,也会取自这片森林。到2114年时,森林里种下的1000棵树,应该可以印出大约3000本100本书的选集,总共约30万册。
© Bjørvika Utvikling by Vibeke Hermanrud
“未来图书馆对于许多人也许意味着很多东西,但于我而言,它是对未来相信——我们相信,一个世纪以后,尽管经历了严酷的气候变化以及种族主义者的煽动、死亡狂热分子的暴乱等等对于文明的威胁,我们的后代依然看重树木、书籍、阅读和叙事。” 参与作家大卫·米歇尔(David Mitchell)说道。
Katie Paterson 补充:“我在年轮、纸张、木浆与未来的作者之间看到了一种关联,”她说。“如果我们不是对未来的人们怀有信心的话,我们就不会做这些事情,就不会种树,做书。”
凯蒂.帕特森作品〈未来图书馆〉 Katie Paterson, Future Library, 2014-2114. Photo: Bjørvika Utvikling by Kristin von Hirsch, 2017. Future Library is commissioned and produced by Bjørvika Utvikling
生长于苏格兰高地,壮阔的自然景观似乎成为凯蒂.帕特森的哲学观,「我大部分的创作观点为概念式的、跨媒材、跨领域,自然的、生态的、富地理性的,以及空间。」凯蒂.帕特森说自己像一个收集癖者,零星渺小的灵感会从四处乘风而来,经由想像力加持,形成一个庞然的观点。
「未来图书馆」是她的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计划,是预测100年后,依然有人类存在、依然有人在阅读纸本书的未来,亦是一个即便是艺术家本身或当代观者皆无法抵达的时空,然而,时间终究会体现于未来的景观之中,日常会成为史诗,灰尘也会成为宇宙。
文化力延伸
▽
1、76 岁的加拿大国宝级作家 Margaret·Atwood(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 2014年成为 “Future Library 未来图书馆” 选中的首位作家。她已经交出了书稿,一部名为《草写月》(Scribbler Moon)的作品。爱特伍拒绝透露半点故事情节,唯一透露的是,她用了特殊的纸张书写,以确认手稿不会被蛀蚀。
2015 年,前往交接书稿仪式的 Margaret·Atwood
随后确定的作家还有,书写《云图》的英国著名作家大卫·米歇尔(David Mitchell)和他的手稿《时间从我的身体涌出》(From Me Flows What You Call Time)。以及在 2016 年,冰岛知名作家松(Sjón);2017 年,土耳其小说家艾丽芙·沙法克(Elif Shafak),直到 2018 年 Han Kang 成为第五位被评选为“未来图书馆”项目的作家。
大卫·米歇尔(David Mitchell)谈到,他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给了对方肯定的答覆。当初他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太疯狂了,我写了小说却没有人看。” 反覆考虑之后,米切尔终于想通了。
2、艺术家凯蒂.帕特森从小因为罹患失读症(dyslexia),将大部分的独处时间用来作白日梦,2015年开始创作的「灵思」(Ideas)系列即是从该生命经验而来,像是「岩石构成的花园浸泡在海水1000年」、「草稿是被凝视的灰尘」、「月球的表面蚀刻在白色悬崖」……
「灵思」Katie Paterson, Ideas, Waterjet cut silver, 2014. Photo: John McKenzi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Ingleby Gallery, Edinburgh
凯蒂.帕特森受到瞩目的发迹作品是一件关于「打电话给冰河」的声响作品,她和冰河当地的电信设备合作,透过线上直播让参与的观众可以透过装置,在远方的展览现场「听」到瓦特纳冰原(Vatnajökull)正在融化的声音,打电话给冰河的号码是「07757001122」。
瓦特纳冰原(声音) Katie Paterson, Vatnajökull (the sound of), Hydrophone, mobile phone, amplifier, neon, 2007-2008. Installation view, Iceland, 2007. Photo: Katie Paterson, 2007.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信息来源:maltm、Turner Contemporary
塞万提斯图书馆展览空间“塞外”呈现
「你动之时,你对我说」
探索身体作为语言的可能性
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将于2021年11月13日起在展览空间“塞外”呈现「你动之时,你对我说」,作品聚焦于对身体的引用和思考,并重新解读“语言”这一概念。

Marcos Ávila Forero,《阿特拉托河》,2017 © Marcos Ávila Forero
除了最常见的“言语文字”含义之外,它有着更为广泛的范围与表现形式,身体语言便是其中之一。方迪《Hit Me!》以舞蹈、音乐和口语展示了对残酷城市生活的多感官体验;
方迪, 《Hit Me!》, 2013 © 艺术家及Vanguard画廊
陈秋林的《梳妆》中的中国贵州省偏远地区妇女的身体与生活成为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秋林,《梳妆》,2014-2016,影像静帧 © 艺术家及千高原艺术空间
王功新《流行色》呈现了人脸上的泡沫与其肌肉微妙变化之间的关系。

王功新,《流行色》,2012 © 王功新
而这正是身体这一媒介所具有的多重功能:或代表个体身份,或表达暗含关系的细微心理,或象征特定文化符号,或展示某种权力结构。

Pilar Albarracín, 《野兽》, 2021 © Pilar Albarracín
Pilar Albarracín, La bestia, 2021 © Pilar Albarracín
位于塞外的展览是塞万提斯图书馆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特展《你动之时,你对我说》的延伸,Iván Argote(哥伦比亚,1983)和蒋志(中国,1971)的影像作品也将在塞万提斯图书馆展览空间“塞外”构成对话。
米盖尔• 德• 塞万提斯图书馆首次参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你动之时,你对我说》
开幕时间:11月13日,周六,16:30
展览时间:11月13日起,每周一至周六,11:00-18:30
地点:塞万提斯图书馆
地址:上海市安福路208号
免费观展,无需预约
文化力延伸
▽
塞万提斯图书馆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广西班牙语语言文化的机构,除了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功能以外,塞万提斯图书馆也举办各种各样文化艺术活动,目前,2021年11月6日至明年2月10日在正在展出「地铁遇见普拉多」。


上海地铁7/12号线龙华中路站
普拉多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29件作品,全部按照展品在普拉多内的真实尺寸复制,旨在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内的博物馆。
《静物》弗朗西斯科·德·苏尔巴朗




信息来源:塞万提斯图书馆
👇
本周《文化力通讯》Newsstand新闻报道完毕,
还请大家多给小编留言提意见。
感兴趣的话,大家记得订阅本号,
期待下周的文化力世界。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